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小平
唐宇
+2 位作者
周玉荣
刘洪
曹太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4-569,共6页
详细论述了断续交错双BOOST DC/DC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应用。用交错BOOST电路结构能够对太阳能板萃取最多的功率和减小输出纹波,并用滑模变控制(SMC)自适应跟踪不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快速达到最大功率点切面...
详细论述了断续交错双BOOST DC/DC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应用。用交错BOOST电路结构能够对太阳能板萃取最多的功率和减小输出纹波,并用滑模变控制(SMC)自适应跟踪不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快速达到最大功率点切面上滑动,从而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及整个控制系统在输入、输出参数扰动的情况下实现强鲁棒控制(ROBUST control)。同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滑模技术能在光伏交错双BOOST变换器中减小负载的纹波电流,提高光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
dc
变换器
最大功率跟踪
滑模技术
不确定光伏系统
断续交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直流配电网供电恢复问题的半定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吕东璘
韩蓓
+4 位作者
汪可友
李国杰
张利军
徐晨博
孙轶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24,共9页
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发展,柔性直流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在传统交流配网中加入柔性直流换流装置,建立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并基于短路故障后的供电恢复问题,应用半定规划方法来实现快速的系统供电恢复方案。通过VSC模型进行等效,提出...
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发展,柔性直流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在传统交流配网中加入柔性直流换流装置,建立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并基于短路故障后的供电恢复问题,应用半定规划方法来实现快速的系统供电恢复方案。通过VSC模型进行等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的VSC换流站的等效方式,并进一步在交直流混联系统中进行潮流优化。通过IEEE33节点的改进辐射网及环网算例进行计算,并进行不同等效方式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等效方法的合理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恢复
半定规划
柔性直流
交直流配电网
VSC模型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概率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
6
3
作者
贾庆宇
边晓燕
宗秀红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3,共8页
高压直流输电广泛运用于区域电网互联,使得传统交流低频振荡问题越发复杂。大多数对交直流低频振荡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一运行方式的,本文采用概率法研究多运行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并加以抑制。利用插入式建模技术(PMT)建...
高压直流输电广泛运用于区域电网互联,使得传统交流低频振荡问题越发复杂。大多数对交直流低频振荡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一运行方式的,本文采用概率法研究多运行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并加以抑制。利用插入式建模技术(PMT)建立交直流输电系统和附加直流功率调制的小干扰模型;计算多运行方式下的概率潮流,采用混合中心距和半不变量结合Gram-Charlier级数展开的方法求解概率特征根。基于含交直流混联的四机两区域系统,分别使用中心频率法和测试信号法设计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附加直流功率调制器(DCM)。根据控制效果提出DCM和PSS参数分步设计的协调原则,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小干扰概率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特征根
附加直流功率调制
插入式建模(
pmt
)
交直流混联
中心频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小平
唐宇
周玉荣
刘洪
曹太强
机构
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4-569,共6页
文摘
详细论述了断续交错双BOOST DC/DC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应用。用交错BOOST电路结构能够对太阳能板萃取最多的功率和减小输出纹波,并用滑模变控制(SMC)自适应跟踪不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快速达到最大功率点切面上滑动,从而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及整个控制系统在输入、输出参数扰动的情况下实现强鲁棒控制(ROBUST control)。同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滑模技术能在光伏交错双BOOST变换器中减小负载的纹波电流,提高光伏效率。
关键词
dc
/
dc
变换器
最大功率跟踪
滑模技术
不确定光伏系统
断续交错
Keywords
double BOOST
dc
/
dc
inverte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sliding-
model
control
technology
(SMCT)
the uncertainly photovoltaic generate
un-continue interleaving
分类号
TM61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直流配电网供电恢复问题的半定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吕东璘
韩蓓
汪可友
李国杰
张利军
徐晨博
孙轶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24,共9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2015AA 05010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5211JY16000X)~~
文摘
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发展,柔性直流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在传统交流配网中加入柔性直流换流装置,建立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并基于短路故障后的供电恢复问题,应用半定规划方法来实现快速的系统供电恢复方案。通过VSC模型进行等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的VSC换流站的等效方式,并进一步在交直流混联系统中进行潮流优化。通过IEEE33节点的改进辐射网及环网算例进行计算,并进行不同等效方式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等效方法的合理性及高效性。
关键词
供电恢复
半定规划
柔性直流
交直流配电网
VSC模型等效
Keywords
power
restoration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flexible
dc
technology
AC/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VSC
model
equivalence
分类号
TM7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概率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
6
3
作者
贾庆宇
边晓燕
宗秀红
机构
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深圳市电力公司
出处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3,共8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技项目(16020501000)
文摘
高压直流输电广泛运用于区域电网互联,使得传统交流低频振荡问题越发复杂。大多数对交直流低频振荡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一运行方式的,本文采用概率法研究多运行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并加以抑制。利用插入式建模技术(PMT)建立交直流输电系统和附加直流功率调制的小干扰模型;计算多运行方式下的概率潮流,采用混合中心距和半不变量结合Gram-Charlier级数展开的方法求解概率特征根。基于含交直流混联的四机两区域系统,分别使用中心频率法和测试信号法设计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附加直流功率调制器(DCM)。根据控制效果提出DCM和PSS参数分步设计的协调原则,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小干扰概率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概率特征根
附加直流功率调制
插入式建模(
pmt
)
交直流混联
中心频率法
Keywords
probabilistic eigenvalue
dc power modulationplug-in modeling technology (pmt)
hybrid AC/
dc
central frequency method
分类号
TM7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
张小平
唐宇
周玉荣
刘洪
曹太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交直流配电网供电恢复问题的半定规划方法研究
吕东璘
韩蓓
汪可友
李国杰
张利军
徐晨博
孙轶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概率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与改善
贾庆宇
边晓燕
宗秀红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