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ction of Observation Interference on Z component of Geomagnetic Field From DC Power Lines 被引量:8
1
作者 TANG Bo ZHANG Jiangong +2 位作者 MENG Suimin LIU Xingfa DENG Changzh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21-I0021,23,共1页
为减小直流输电线路对地磁场观测的干扰,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精确求解了线路对地磁Z分量的干扰水平。以观测点为原点建立了地磁仪器观测点坐标系,推导了观测点坐标系各坐标轴在地心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表达式。根据空间矢量点积的定义,得... 为减小直流输电线路对地磁场观测的干扰,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精确求解了线路对地磁Z分量的干扰水平。以观测点为原点建立了地磁仪器观测点坐标系,推导了观测点坐标系各坐标轴在地心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表达式。根据空间矢量点积的定义,得到了空间电流磁场矢量投影到地磁Z分量方向的求解公式。利用推导的公式和直流线路电流磁场三维计算模型,最终求得直流线路对地磁Z分量观测的干扰水平。由此,开发了"直流线路对地磁观测干扰校正系统",并开展了地磁台站和野外联合地磁观测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线路和地磁观测台站距离不超过10km时,提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修正 电源线 地磁场 观测站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dc Z分量 地震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的MTDC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军 金小东 +2 位作者 刘迎迎 赵冠雄 刘亚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隆等效模型计算出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比,通过广义S变换提取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电压,根据故障时正负极限流电抗器的电压幅值差的差异性实现故障选极。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分析出发生区内外故障时差异性明显,具备较强的耐过渡电阻与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暂态能量比 单端量保护 线路保护 故障选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制约下的MMC-MTDC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3
作者 蔡赟 江友华 +1 位作者 叶尚兴 胡中鲲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4,共11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线路阻抗对电压波动的影响,并引入功率分配权值系数以稳定直流电压。同时考虑不同风速波动场景下换流站的实时功率裕度,避免换流站满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能自适应修正下垂曲线系数,使得换流站在保证电压稳定的前提下将U-P特性曲线向最优功率分配逼近。最后,在PSCAD上搭建了包含风电场在内的三端MMC-MTDC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线路电阻 功率裕度 有功功率优化分配 改进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行损耗和功率裕度的VSC-MTDC系统改进优化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4
作者 曾琦 李兴源 张立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17-3125,共9页
不当的直流电压下垂系数易造成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运行损耗增加或部分换流站满载,为此提出了1种考虑网络损耗和功率裕度的改进优化下垂控制策略。分析了影响直流网络潮流的因素,在考虑直流线路电压降的情况下,推导出了换流... 不当的直流电压下垂系数易造成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运行损耗增加或部分换流站满载,为此提出了1种考虑网络损耗和功率裕度的改进优化下垂控制策略。分析了影响直流网络潮流的因素,在考虑直流线路电压降的情况下,推导出了换流站间功率分配与下垂系数的关系式。提出了直流网络潮流优化计算方法,并得出了各换流站最优下垂系数。以换流站优化下垂特性为基础,设置直流电压拐点,综合考虑直流系统运行损耗和换流站功率裕度,提出了改进的优化下垂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6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3种下垂控制策略下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常规下垂控制按换流站额定容量分配功率,优化下垂控制考虑直流网络损耗,改进优化下垂控制兼顾系统运行损耗和换流站设备使用率。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下垂控制 功率分配 潮流优化 线路损耗 功率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MMC-HVDC直流故障处理方法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煜智 徐政 唐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1-1627,共7页
首先介绍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场合,3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拓扑及其处理直流故障的方法:基于半桥子模块(half bridge sub-module,HBSM)的HMMC-H... 首先介绍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场合,3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拓扑及其处理直流故障的方法:基于半桥子模块(half bridge sub-module,HBSM)的HMMC-HVDC跳换流站交流侧断路器,基于箝位双子模块(clamp double sub-module,CDSM)的CMMCHVDC通过换流器控制实现直流侧故障自清除,以及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MMC的混合拓扑在MMC直流出口处加装大功率二极管(LCC-D-MMC-HVDC)。然后,在由MMC-HVDC和交流线路构成的交直流并列简化系统中,基于等面积法则,对上述3种直流故障处理方法的暂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评价指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故障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 等面积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结构的面粉生产监控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祝玉华 甄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30-231,共2页
介绍了一种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的面粉厂DCS系统。该系统由PC机、工控机、PLC组成,能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并通过网络把生产情况传送到各地方。文章对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dcS系统 plc 监控系统 面粉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S的淀粉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刚 黄其涛 +1 位作者 何景峰 韩俊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在介绍了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整套控制系统的方案。针对该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作了简要的分析与仿真。在淀粉浓度控制方面采用常规PID控制,把淀粉浓度控制在14Be左右。针对淀粉乳罐液位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 在介绍了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整套控制系统的方案。针对该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作了简要的分析与仿真。在淀粉浓度控制方面采用常规PID控制,把淀粉浓度控制在14Be左右。针对淀粉乳罐液位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利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和传统PID复合控制的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器算法减小了超调,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并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完全达到该生产线的自动化要求,生产出来的淀粉达到了厂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plc 淀粉生产线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继红 王卫 徐殿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4,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带抽头电感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与采用两个电感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同样可实现电流连续导通模式(CCM),若合理利用抽头电感的漏感有进一步减少器件的可能。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工作原理分析,并对电... 提出一种新型带抽头电感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与采用两个电感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同样可实现电流连续导通模式(CCM),若合理利用抽头电感的漏感有进一步减少器件的可能。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工作原理分析,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输入电压在宽范围内(100~240V),均满足高次谐波IEC6100032ClassD国际标准,最高效率可达到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 AC/dc变换器 电源高次谐波 电流连续导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ABB公司DCS的火电机组在线性能计算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坤 方源 方彦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1,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美国ABB公司的Symphony DCS单元火电机组能耗特性的在线计算方法。以BRC300作为运算控制器,从DCS中在线获取机组运行状态参数,编写C语言程序嵌入Symphony DCS中;运用等效焓降法、反平衡法对机组状态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单... 提出了一种基于美国ABB公司的Symphony DCS单元火电机组能耗特性的在线计算方法。以BRC300作为运算控制器,从DCS中在线获取机组运行状态参数,编写C语言程序嵌入Symphony DCS中;运用等效焓降法、反平衡法对机组状态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单元机组能耗特性。将计算结果与电厂实际热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热耗率的相对误差为0.5%,锅炉效率的相对误差为0.42%,表明该在线计算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在线性能计算 能耗特性 等效焓降法 反平衡法 SYMPHONY d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戴维南等值参数估计的LCC-HVDC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龙 汤涌 +5 位作者 程帆 尹睿 赵兵 徐式蕴 雷霄 顾卓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51-3160,共10页
基于电网换相型变换器的高压直流系统,在第一次换相失败后的功率恢复过程中,存在后续换相失败问题。现有研究对受端交流系统故障后拓扑变化带来的系统强度变化欠缺考虑,特别是对系统变弱后的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未进行深入研究。该文... 基于电网换相型变换器的高压直流系统,在第一次换相失败后的功率恢复过程中,存在后续换相失败问题。现有研究对受端交流系统故障后拓扑变化带来的系统强度变化欠缺考虑,特别是对系统变弱后的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未进行深入研究。该文通过实时跟踪故障后系统戴维南等值参数,提出一种考虑系统不同强度的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通过设置电压阈值和参数约束筛选有效的测量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方法实现戴维南等值参数的实时估计,进而得到故障后交流系统制约下的直流最大运行功率。其次,根据最大功率点附近功率变化随电流变化灵敏度较低的特点,确定最大功率保留一定功率裕度后所对应的直流电流作为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电流控制上限。最后,经过PSCAD仿真验证,所提方法能够快速跟踪戴维南等值参数,基于该参数得到的限流措施能够有效避免系统强度降低下的后续换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型变换器 后续换相失败 戴维南等值 参数估计 直流功率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经架空线双极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7
11
作者 江守其 李国庆 +1 位作者 辛业春 王丽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16-3526,共11页
采用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进行远距离输电是大规模风电场友好型并网的有效手段。针对架空线路易发生故障的问题,采用对称双极主接线并配置直流断路器是其主要解决方案之一。该文基于双极接线方案运行方式灵活及直流断路器的故障清除能... 采用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进行远距离输电是大规模风电场友好型并网的有效手段。针对架空线路易发生故障的问题,采用对称双极主接线并配置直流断路器是其主要解决方案之一。该文基于双极接线方案运行方式灵活及直流断路器的故障清除能力,提出风电经架空线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根据非故障极的功率转带能力,将故障清除后的不平衡功率分配划分为自消纳情景和非自消纳情景。针对自消纳情景,通过合理切换双极MMC的控制模式,可在提高非故障极功率转带能力的同时自主消纳不平衡功率,进而有效降低转移功率的影响范围;针对非自消纳情景,设计考虑风机转速约束的风电场超速减载协调控制策略,优化分配各风电机组承担的减载功率,充分利用其转子动能和捕获风功率的变化实现精确减载;同时通过控制模式切换使非故障极MMC自主运行于满载状态,减小单极退出运行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对称双极柔性直流输电 架空线 直流故障穿越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面式DC/DC互联LCC-HVDC的潮流控制
12
作者 鲁双杨 林卫星 +1 位作者 姚伟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9,共7页
结合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现状和直流电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利用面对面式DC/DC变换器互联不同电压等级的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CC)的高压直流(LCC-HVDC)系统的方案,总结了互联系统的优势并提出了一种依赖通信的适用于互联系统的控制器。基于... 结合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现状和直流电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利用面对面式DC/DC变换器互联不同电压等级的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CC)的高压直流(LCC-HVDC)系统的方案,总结了互联系统的优势并提出了一种依赖通信的适用于互联系统的控制器。基于两条实际LCC-HVDC线路背景,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利用±500 kV/±800 kV,1 000 MW面对面式DC/DC互联一条±500 kV,3 000 MW线路和一条±800 kV,7 200 MW线路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说明,常规LCC控制不适用于互联系统,且验证了提出的控制器的有效性。所述控制器可在对原有LCC换流站控制改动最小的前提下实现互联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多端直流输电 直流电网 dc/dc变换器 功率平衡控制 相控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LCC-HVDC分区馈入电网中柔性直流接入位置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昕 韩民晓 +2 位作者 邵红博 于琳琳 周光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0-29,共10页
馈入同一交流系统的多回传统直流(LCC-HVDC)存在发生同时换相失败的可能,通过柔性直流(VSC-HVDC)实现交流电网的分区运行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而柔性直流接入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实现分区互联的重要研究内容。首先,基于雅可比转移矩阵... 馈入同一交流系统的多回传统直流(LCC-HVDC)存在发生同时换相失败的可能,通过柔性直流(VSC-HVDC)实现交流电网的分区运行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而柔性直流接入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实现分区互联的重要研究内容。首先,基于雅可比转移矩阵搭建了考虑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全系统微增量模型,计算了VSC的运行阻抗,进而计算出基于阻抗的有效短路比(IESCR)。随后,对分区拓扑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VSC-HVDC接入位置、传输功率和IESCR的关系。而后,充分考虑正常运行和N-1运行状态,提出了包括IESCR在内的9个评价指标,给出了VSC-HVDC接入位置的评价流程。基于IEEE 39节点模型给出了算例,对3个VSC-HVDC接入位置计算出了各评价指标的值并给出了得分,确定了其中的最优接入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分区 LCC-HVdc VSC-HVdc 接入位置 运行状态 基于阻抗的有效短路比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F的MMC-MTDC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平岗 董辉 周振邦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100,共9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解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多端直流MMC-MTD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ultiterminal DC)输电系统中换流站功率裕度和系统功率协调分配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最优潮流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电压变化方向与实...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解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多端直流MMC-MTD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ultiterminal DC)输电系统中换流站功率裕度和系统功率协调分配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最优潮流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电压变化方向与实时裕度设计MMC自适应下垂控制器;然后分析传统下垂控制无法解决MTDC中直流线路阻抗产生电压偏差的缺陷,针对影响直流网络潮流的因素,构建约束条件以及目标函数求解潮流优化分配下垂系数;最后通过直流电压差值实时计算权衡系数来分配两种下垂曲线所占比例。在PSCAD/EMTDC中建立5端MTDC模型,分别在稳态与暂态工况下对比两种控制方式,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避免换流站满载、减少线路损耗实现系统功率优化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线路损耗 自适应下垂控制 权衡系数 功率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和直流电机的风力发电模拟平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丽娜 杨娟霞 +1 位作者 刘吉斯 刘福才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769-774,共6页
为解决风力发电中的风能利用问题,以直流电机为原动机,搭建了基于BECKHOFF PLC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模拟试验平台,并使用KingView组态软件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风力发电模拟平台采用DC Driver来实现直流电动机模拟风机的转矩控制,采用下... 为解决风力发电中的风能利用问题,以直流电机为原动机,搭建了基于BECKHOFF PLC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模拟试验平台,并使用KingView组态软件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风力发电模拟平台采用DC Driver来实现直流电动机模拟风机的转矩控制,采用下位机控制软件TwinCAT PLC集成的PID算法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速控制,从而实现风力机的转矩特性模拟和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最佳转速追踪控制。最后,在所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基于最佳叶尖速比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风机可以动态地追踪最大功率点,验证了风机模拟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BECKHOFF plc 直流电机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功率能量比的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线路故障选线方法
16
作者 李攀龙 侯俊杰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宋国兵 吴小芳 刘梦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165,共12页
全直流风电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交流电缆对地电容导致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波动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支路多,相邻线路间的故障特征差异小和阈值整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功率能量比的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 全直流风电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交流电缆对地电容导致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波动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支路多,相邻线路间的故障特征差异小和阈值整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功率能量比的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线路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分析了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频域暂态功率幅值特征,发现在特征频带下,故障线路的暂态功率大于非故障线路。其次,构造了一种时域故障特征量——卷积功率,对频域暂态功率特征进行有效提取。同时,为了提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提出了各汇集线路与汇流母线出口处时域卷积功率能量比,分析发现在特征频带内时域卷积功率能量比可以有效识别故障线路。结合故障启动判据、选极判据构成故障选线识别方案。最后,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选线方法可以正确识别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线路中的故障线路,在80?过渡电阻和20 dB的噪声干扰下仍能有效识别故障,且无需仿真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流风电系统 故障选线 特征频带 卷积功率能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直流电源屏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静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PLC控制的直流电源屏监控系统的控制要求、系统组成及功能等。
关键词 直流电源屏 监控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交异步系统准同步控制下直流动态功频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崇涛 陈亦平 +3 位作者 杨若朴 杨荣照 黄济宇 肖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67,共9页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步附加控制,构建准同步系统的动态功频响应分析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直流控制参数对功率振荡的影响;进而,分析准同步控制导致的功率波动与传统功角振荡的异同;最后,以准同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功率波动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提出抑制直流功率波动的建议,并对准同步控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互联系统 准同步运行 动态功频响应 直流联络线 频率控制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补偿的双端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强钢 宋佳航 +2 位作者 廖建权 周念成 许晓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287,共11页
双端直流配电网是一种双端电源供电的网络结构,可为直流负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源电压。然而,负荷的功率波动和不平衡使线路电压跌落增大,可能导致直流负荷的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指标越限,影响直流负荷的正常运行。文中基于电压... 双端直流配电网是一种双端电源供电的网络结构,可为直流负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源电压。然而,负荷的功率波动和不平衡使线路电压跌落增大,可能导致直流负荷的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指标越限,影响直流负荷的正常运行。文中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外环电压控制,考虑中线电压补偿,提出基于电压补偿等效模型的直流配电网电压偏差及不平衡度联合抑制策略,实现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首先,建立双端直流配电网潮流模型,将VSC电压下垂控制引入潮流模型,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电压偏差和不平衡度的特性。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电压最低点为分点获得双端电源供电回路压降的简化等效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等效阻抗参数辨识,构建双端直流配电网的电压补偿等效模型。以参数辨识结果作为电压外环控制输入,提出考虑中线电压补偿的双端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双端直流配电网潮流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中线电压补偿 下垂控制 最小二乘法 潮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无功功率补偿的交直流混联线路潜供电弧抑制措施
20
作者 刘洋 何柏娜 +7 位作者 崔荣喜 李辉 吴硕 孟凡涛 代维汉 尉元龙 王硕 张东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6,41,共9页
随着电压等级提高、输送功率增大,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更加频繁,不利于熄弧,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交直流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研究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ybri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HRPC)补偿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 随着电压等级提高、输送功率增大,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更加频繁,不利于熄弧,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交直流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研究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ybri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HRPC)补偿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影响,分析分级可控高抗与小电抗联动控制的措施对潜供电弧抑制效果,提出一种改进型旁路断路器时序控制策略。结果表明,串补度20%、补偿度70%及小电抗700 mH时,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幅值最小,抑制效果最佳。此外,采用潜供电弧熄灭后旁路断路器断开的控制策略能够进一步加快熄弧速率,提高单相重合闸成功率。研究成果为HRPC在远距离大容量混联线路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无功补偿装置 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 潜供电弧 旁路断路器时序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