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异常轨迹检测 被引量:27
1
作者 周培培 丁庆海 +1 位作者 罗海波 侯幸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0-237,共8页
现有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往往侧重于检测轨迹的空域异常,忽略了对轨迹时域异常的检测,并且检测精确度不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聚类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速度的最小描述长度(VMDL)准则把轨迹简化成有序线段;然后,... 现有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往往侧重于检测轨迹的空域异常,忽略了对轨迹时域异常的检测,并且检测精确度不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聚类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速度的最小描述长度(VMDL)准则把轨迹简化成有序线段;然后,使用改进的线段间的距离定义,基于DBSCAN算法把线段分为不同的类,以建模局部正常运动模式;最后,采用先检测空间异常性再检测时间异常性的二级检测算法,检测时空异常轨迹点。在多个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检测位置、角度、速度等三种时空异常轨迹点,相对于其他算法,明显提高了异常轨迹检测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异常轨迹检测 VMDL分割准则 dbscan聚类算法 二级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BSCAN聚类算法的雷暴单体三维结构识别技术介绍 被引量:4
2
作者 闫文辉 黄兴友 +2 位作者 赵钰锦 杨涛 倪洪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2-551,共10页
雷暴是一种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天气系统,利用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和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对雷暴单体的三维结构识别及特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并在地基平台上对雷暴单体识别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识别算法核心是将插... 雷暴是一种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天气系统,利用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和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对雷暴单体的三维结构识别及特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并在地基平台上对雷暴单体识别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识别算法核心是将插值后的反射率因子三维网格数据作为输入量,采用多层反射率因子阈值基于改进的DBSCAN聚类方法识别所有等高面上的雷暴分量,并进行结构元素为3×3的腐蚀膨胀运算及雷暴分量特征核心提取,最后基于雷暴分量重叠面积进行垂直关联。结果表明:相对于SCIT算法,雷暴单体识别算法减少了雷暴分量识别的复杂性,可很好地识别任意形状的雷暴单体;使用多层阈值及特征核心提取技术可识别雷暴簇中的雷暴单体;利用腐蚀膨胀技术可解决雷暴单体虚假合并现象。算法可应用于民航机场雷暴的识别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雷暴单体 dbscan聚类算法 多普勒天气雷达 数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闪电临近预报模型 被引量:24
3
作者 侯荣涛 朱斌 +2 位作者 冯民学 史鑫明 路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7-851,共5页
针对闪电定位仪中庞大而杂乱的定位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BSCAN聚类算法(IDBSCAN)进行闪电聚类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依据闪电定位系统中的实时监控数据,搜索闪电密度大于阈值范围的地闪点,建立密度可达最大值的地闪聚类簇,并找到该簇类... 针对闪电定位仪中庞大而杂乱的定位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BSCAN聚类算法(IDBSCAN)进行闪电聚类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依据闪电定位系统中的实时监控数据,搜索闪电密度大于阈值范围的地闪点,建立密度可达最大值的地闪聚类簇,并找到该簇类中的核心地闪点。同时,应用邻接表结构对DBSCAN算法进行改进,使得初始地闪数据的搜索集的建立时间和空间得到大大减少。在聚类分析结果基础上,对核心地闪点的移动路径进行拟合,从而预报下一时刻的核心地闪点位置。实验证明,将IDBSCAN算法应用在闪电临近预报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临近预报 定位资料 dbscan算法 邻接表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8
4
作者 荣秋生 颜君彪 郭国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6,61,共3页
高密度聚类作为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一种分析方法,它能找到样本比较密集的部分,并且概括出样本相对比较集中的类。文中分析了传统的聚类算法及局限性,讨论了一个基于高密度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使得算法可自动发现高维子空间,处理高维... 高密度聚类作为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一种分析方法,它能找到样本比较密集的部分,并且概括出样本相对比较集中的类。文中分析了传统的聚类算法及局限性,讨论了一个基于高密度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使得算法可自动发现高维子空间,处理高维数据表格,得到较快的聚类速度和最佳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高密度 网格 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场的改进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静 高嘉伟 +1 位作者 梁吉业 刘杨磊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2年第10期903-911,共9页
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的类簇,但聚类结果依赖于参数Eps和MinPts的选择,而且对于一些密度差别较大的数据集,可能得不到具... 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的类簇,但聚类结果依赖于参数Eps和MinPts的选择,而且对于一些密度差别较大的数据集,可能得不到具有正确类簇个数的聚类结果,也可能将部分数据错分为噪声。为此,利用数据场能较好描述数据分布,反映数据关系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场的改进DBSCAN聚类算法。该算法引入平均势差的概念,在聚类过程中动态地确定每个类的Eps和平均势差,从而能够在一些密度相差较大的数据集上得到较好的聚类结果。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DBSCAN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算法 数据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快速AF-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周治平 王杰锋 +1 位作者 朱书伟 孙子文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簇,但存在全局参数Eps与Min Pts的选择需人工干预,采用的区域查询方式过程复杂且易丢失对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参数自适应以及区域快速查询的密度聚类算法。根据KNN分布与数学统计分析自... 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簇,但存在全局参数Eps与Min Pts的选择需人工干预,采用的区域查询方式过程复杂且易丢失对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参数自适应以及区域快速查询的密度聚类算法。根据KNN分布与数学统计分析自适应计算出最优全局参数Eps与Min Pts,避免聚类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实现了聚类过程的全自动化。通过改进种子代表对象选取方式进行区域查询,无需漏检操作,有效提高了聚类的效率。对4种典型数据集的密度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使得聚类精度提高了8.825%,聚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0.9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dbscan 区域查询 全局参数 KNN分布 数学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蜂群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健 朱海湾 毛伊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5-114,共10页
针对传统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聚类算法全局参数设置不合理、参数选取困难、无法识别重叠模块的问题,以及人工蜂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Bees Colony,ABC)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 针对传统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聚类算法全局参数设置不合理、参数选取困难、无法识别重叠模块的问题,以及人工蜂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Bees Colony,ABC)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人工蜂群优化DBSCAN的聚类算法IABC-DBSCAN。该算法将截断选择机制与锦标赛选择机制相结合,提出一种截断-锦标赛选择机制(Truncation-Championship Selection Mechanism,TCSM),以增强种群多样性、避免跟随蜂选择蜜源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策略(Adaptive Step Strategy,ASS)动态调整跟随蜂的搜索方式,以提高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和聚类速度;根据改进的IABC算法动态调节DBSCAN算法中的最优参数,将蜜源位置对应ε邻域,蜜源的适应度大小对应DBSCAN的聚类效果,并在多种测试函数和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克服ABC和DBSCAN算法的缺陷,且正确率和召回率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算法 人工蜂群优化算法 截断-锦标赛选择机制 自适应步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天牛群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文宇 治瑜 秦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5,共6页
针对DBSCAN聚类算法对参数敏感、参数选取依靠经验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牛群优化的DBSCAN聚类(IBSO-DBSCAN)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更新策略,以平衡BSO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探索,同时引入正态云模型更新群... 针对DBSCAN聚类算法对参数敏感、参数选取依靠经验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牛群优化的DBSCAN聚类(IBSO-DBSCAN)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更新策略,以平衡BSO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探索,同时引入正态云模型更新群体位置;然后以评价聚类效果的CS指标作为算法的适应度函数;最后利用改进的天牛群优化算法自适应地选取DBSCAN聚类算法的全局最优参数Eps和MinPts。将算法在3种UCI数据集上进行有效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BSO-DBSCAN算法在聚类效果方面优于对比算法,且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聚类算法 天牛群优化算法 正态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翠茹 朵春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主要讨论数据挖掘领域中一种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并对算法进行改进。利用取样技术缩小数据库的规模,减少算法的运行时间。利用遗传算法对聚类结果进行优化,保证聚类的质量。给出了一种基于取样的DBSCAN算法及其遗传优化。最后实... 主要讨论数据挖掘领域中一种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并对算法进行改进。利用取样技术缩小数据库的规模,减少算法的运行时间。利用遗传算法对聚类结果进行优化,保证聚类的质量。给出了一种基于取样的DBSCAN算法及其遗传优化。最后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dbscan算法 取样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勇 荣秋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9-121,共3页
高密度聚类作为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一种分析方法,它能找到样本比较密集的部分,并且概括出样本相对比较集中的类。分析了传统的聚类算法及局限性,讨论了一个基于高密度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使得算法可自动发现高维子空间,处理高维数据表... 高密度聚类作为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一种分析方法,它能找到样本比较密集的部分,并且概括出样本相对比较集中的类。分析了传统的聚类算法及局限性,讨论了一个基于高密度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使得算法可自动发现高维子空间,处理高维数据表格,得到较快的聚类速度和最佳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高密度 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DBSCAN聚类算法质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冯少荣 肖文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3-529,共7页
针对基于密度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应用(DBSCAN)聚类算法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输入参数敏感、对内存要求高、数据分布不均匀时影响聚类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方法的DBSCAN算法改进方案数据分区中使用遗传思想的DBSCAN算法(DPD... 针对基于密度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应用(DBSCAN)聚类算法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输入参数敏感、对内存要求高、数据分布不均匀时影响聚类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方法的DBSCAN算法改进方案数据分区中使用遗传思想的DBSCAN算法(DPDGA)来提高聚类质量.利用遗传算法改进K-means算法来获取初始聚类中心;对数据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划分的每一部分使用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合并聚类的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较好解决了传统DBSCAN聚类算法存在的问题,在聚类效率和聚类效果方面均优于传统DBSCAN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遗传算法 数据划分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自适应参数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39
12
作者 王光 林国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5-51,共7页
针对传统DBSCAN算法需要人工输入Eps和MinPts参数,且参数选择不合理导致聚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参数密度聚类算法。采用核密度估计确定Eps和MinPts参数的合理区间,通过分析数据局部密度特点确定簇数,根据合理区间内... 针对传统DBSCAN算法需要人工输入Eps和MinPts参数,且参数选择不合理导致聚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参数密度聚类算法。采用核密度估计确定Eps和MinPts参数的合理区间,通过分析数据局部密度特点确定簇数,根据合理区间内的参数值进行聚类,计算满足簇数条件时的轮廓系数,最大轮廓系数对应的参数即为最优参数。在4种经典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自动选择最优的Eps和MinPts参数,准确率平均提高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dbscan算法 自适应 核密度估计 参数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汽轮机滑参数运行优化方法
13
作者 张书迎 于涛 +3 位作者 李绍生 高绪栋 苏伟 万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滑压运行控制方式优化是提高汽轮发电机组大范围变工况运行经济性的一种常用有效手段。如何挖掘高信噪比实际运行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以获取精准的滑压运行曲线,是时下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空间数据聚类算法(简称DBSCAN)的... 滑压运行控制方式优化是提高汽轮发电机组大范围变工况运行经济性的一种常用有效手段。如何挖掘高信噪比实际运行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以获取精准的滑压运行曲线,是时下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空间数据聚类算法(简称DBSCAN)的汽轮机滑参数运行优化方法。首先,通过聚类对机组运行数据去除噪声的同时自适应得出各个工况子区间;然后,对各个工况子区间进行热耗率寻优,即可计算出该区间的最优滑参数;最后,结合人工先验知识,同时遍历所有工况子区间得到最优滑压曲线。以某实际机组为测试对象,结果证明本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机组实际运行数据中存在的噪声干扰,可为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滑压优化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压优化 运行数据 高信噪比 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局部半径的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秦佳睿 徐蔚鸿 +1 位作者 马红华 曾水玲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86-2190,共5页
经典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DBSCAN算法需要指定邻域半径和最小数据点阈值两个基本参数.这两个参数的确定对聚类结果的影响非常大.目前缺少有效的参数选择确定方法,同时DBSCAN算法在聚类过程中,使用统一的邻域半径参数,使得密度不均匀集... 经典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DBSCAN算法需要指定邻域半径和最小数据点阈值两个基本参数.这两个参数的确定对聚类结果的影响非常大.目前缺少有效的参数选择确定方法,同时DBSCAN算法在聚类过程中,使用统一的邻域半径参数,使得密度不均匀集上的聚类质量不高.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选择局部半径的密度聚类算法(SALE-DBSCAN),通过确定密度峰值点,自适应选择聚类的局部邻域半径,简化了参数选择的过程;通过使用自适应选择的局部邻域半径扩张密度峰值点的邻域进行聚类,提高了聚类结果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SALE-DBSCAN算法相较其他密度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dbscan 密度峰值 自适应局部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的多维不确定性数据UID-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方圆 黄德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442-447,共6页
不确定性数据聚类方法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UIDK-means算法与U-PAM算法继承了基于划分算法无法识别任意形状簇和对噪声点敏感的缺陷。FDBSCAN算法事先假定不确定性数据的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是已知的,然而这些信息在实际... 不确定性数据聚类方法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UIDK-means算法与U-PAM算法继承了基于划分算法无法识别任意形状簇和对噪声点敏感的缺陷。FDBSCAN算法事先假定不确定性数据的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是已知的,然而这些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获取。针对上述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多维不确定性数据聚类UID-DBSCAN算法。该算法利用区间数结合数据的统计信息合理地表示不确定性数据,采用低计算复杂度的区间数距离函数衡量不确定性数据对象间的相似度,首次提出区间数的密度、密度可达与密度相连等概念,并将其用于扩展簇中,同时结合数据集的统计特征自适应地选取算法的密度参数来实现自动聚类。实验结果表明,UID-DBSCAN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噪声,处理任意形状簇,具有较高的聚类精度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数据 区间数 算法 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BSCAN聚类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算法研究
16
作者 孙浩然 杨家富 +1 位作者 王子洋 周梦飞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8,共8页
针对激光雷达采集到的原始三维点云数据量大导致无人车在障碍物检测过程中实时性差和准确率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密度噪声空间聚类(DBSCAN)算法。通过采用统计异常值去除(StatisticsOutlierRemoval)与体素网格(VoxelGrid)相结合的... 针对激光雷达采集到的原始三维点云数据量大导致无人车在障碍物检测过程中实时性差和准确率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密度噪声空间聚类(DBSCAN)算法。通过采用统计异常值去除(StatisticsOutlierRemoval)与体素网格(VoxelGrid)相结合的混合滤波算法对原始点云进行预处理,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对滤波后的点云进行地面分割以获取非地面点云,在传统DBSCAN算法中引入KD-tree,并将传统的欧氏距离聚类准则改进为标准化欧氏距离准则。改进后的DBSCAN算法在单帧点云数据的时效性方面得到提升,聚类效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车 激光雷达 点云处理 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个数确定方法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丙参 王国长 魏艳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4,共6页
文章基于k-means算法探讨了最优聚类个数k*的确定方法:第一类是统计量方法;第二类是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即基于两次聚类结果间的距离,利用交叉验证、随机抽样取交集、自助法来构建聚类算法估计不稳定性指标,并根据投票、最小化均值方... 文章基于k-means算法探讨了最优聚类个数k*的确定方法:第一类是统计量方法;第二类是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即基于两次聚类结果间的距离,利用交叉验证、随机抽样取交集、自助法来构建聚类算法估计不稳定性指标,并根据投票、最小化均值方法确定k^(*)。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给定k^(*)的情况下,聚类结果与标签的距离或相似度可作为评价聚类结果的指标,为聚类算法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基于k-means算法确定k^(*)的前提是数据集根据欧氏距离可明显分为几簇,相对而言,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优于统计量方法;对于不稳定性指标,交叉验证估计方法与随机抽样取交集估计方法对抽样个数稳健,抽样个数依次建议略少于样本容量的1/3、80%;自助抽样估计方法由于利用了全部样本,因此效率更高;4种不稳定性指标没有显著差异,投票与最小化均值方法也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个数 统计量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药品库存分类管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蕾 邱磊 +1 位作者 俞佳慧 冀召帅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2-686,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药品分类主观性较强、分类标准模糊、影响因素繁杂的问题,探讨一种科学的药品分类方法,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的有效性。方法在北京某三级医院2021—2022年历史数据中随机抽取7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算... 目的针对目前药品分类主观性较强、分类标准模糊、影响因素繁杂的问题,探讨一种科学的药品分类方法,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的有效性。方法在北京某三级医院2021—2022年历史数据中随机抽取7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和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结果确定轮廓系数为0.3470的分类数4为最佳分类数,将700种药品分为4类,其中有363种归为第一类,186种归为第二类,94种归为第三类,57种归为第四类。将该文研究的药品分类方法模拟运用到某三级医院2023年第二季度的药品库存管理中,模拟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够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有效性。结论基于PCA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的药品分类方法能够为药品库存分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分 主成分分析算法 K均值算法 药品库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
19
作者 闵永智 郝大宇 +2 位作者 王果 何怡刚 贺建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首先通过采用两阶段无监督策略微调的改进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SSAE),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归一化频域数据提取电抗器原始声纹32维深度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依据最近邻聚类有效性指标(clustering validation index based on nearest neighbors,CVNN)的自适应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能自适应确定最优聚类个数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模型。最后通过西北地区某750 kV电抗器实测声纹数据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AKCA算法对无标签声纹数据在不同样本均衡程度下能够稳定提取32维深度特征,并实现最优聚类,为直接高效利用电抗器无标签声纹数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kV电抗器 声纹 自适应算法 稀疏自编码器 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在岩体结构面优势分组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述红 高晨翔 侯钦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岩体稳定性评价依赖于合理的结构面分组,但传统方法存在易受边缘点与异常点影响的弊端.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用于结构面优势分组.首先,将结构面产状转换为空间坐标,并以单位法向量夹角正弦值的平方作为相似性度量.随后,... 岩体稳定性评价依赖于合理的结构面分组,但传统方法存在易受边缘点与异常点影响的弊端.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用于结构面优势分组.首先,将结构面产状转换为空间坐标,并以单位法向量夹角正弦值的平方作为相似性度量.随后,基于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目标函数,并利用乌鸦算法优化截断距离以获取最佳分组结果.通过模拟数据集验证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干预,避免异常点干扰,确保聚类结果更加可靠和合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与传统方法一致性良好,还具有更高的适用性,为工程中结构面优势分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 乌鸦算法 有效性评价指标 结构面 优势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