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3S1358基因座检出三条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坤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16-317,共2页
法医遗传学;染色体畸变;D3S1358基因座;三条带近年来在法医遗传学方面,已有报道TPOX、CSF1PO、FGA、D7S820、D5S818、D2S11、D16539、vWA和D18S51等基因座出现了三条带模式的等位基因。笔者在工作中遇到D3S1358基因座检出3个等位基... 法医遗传学;染色体畸变;D3S1358基因座;三条带近年来在法医遗传学方面,已有报道TPOX、CSF1PO、FGA、D7S820、D5S818、D2S11、D16539、vWA和D18S51等基因座出现了三条带模式的等位基因。笔者在工作中遇到D3S1358基因座检出3个等位基因的情况,3个峰信号强度相近,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染色体畸变 d3s1358基因座 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3S317基因座侧翼序列突变及稀有等位基因4确认1例
2
作者 刘志勇 任贺 +7 位作者 陈冲 高知枭 石妍 李林 贾莉 杨倩 刘雅诚 严江伟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296,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因申报户口,要求鉴定父母与两个孩子是否存在亲子关系。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采集父亲(F)、母亲(M)和两个孩子(C1:女;C2:男)的血样。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亲子鉴定 稀有等位基因 侧翼序列突变 d13s31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基因座D1S518、D4S2639、D15S817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荣芝 梅焜 +1 位作者 余纯应 杨庆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4-837,共4页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汉族人群D1S518、D4S2639、D15S817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显带等技术,对各样品进行3个STR基因座分型,调查武汉地区...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汉族人群D1S518、D4S2639、D15S817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显带等技术,对各样品进行3个STR基因座分型,调查武汉地区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布。结果D1S518基因座观察到8个等位基因,24个基因型;D4S2639基因座观察到9个等位基因,32个基因型;D15S817基因座观察到7个等位基因,18个基因型,3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7547、0.8165、0.7602;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7290、0.7568、0.7222。结论D1S518、D4S2639、D15S817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在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呈现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属于高信息度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s518基因 d4s2639基因 d15s817基因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汉族人群D12S391、D18S865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淑珍 张洪勤 毕云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短串联重复序列D12S391、D18S865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显带技术对温州地区汉族454名无关个体的D12S391、D18S865位点进行分型。结果D12S391观察到11个等... 目的研究短串联重复序列D12S391、D18S865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显带技术对温州地区汉族454名无关个体的D12S391、D18S865位点进行分型。结果D12S391观察到11个等位基因,50种基因型;D18S865观察到7个等位基因,21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个基因座的观测杂合度(H)分别为0.7974、0.7379;个体识别能力(DP)分别为0.9566、0.9077;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260、0.7279。结论两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杂合度,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5),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市 汉族 d12s391 d18s865 基因 遗传多态性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汉族人群D7S2846、D19S400和D18S53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洪勤 吴淑珍 毕云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研究D7S2846、D19S400和D18S535位点在温州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EDTA抗凝血样采自194名无血缘关系温州地区汉族个体,用chelex-100法提取DNA,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结果D7S2846观察到6个等位基因及15种基... 目的研究D7S2846、D19S400和D18S535位点在温州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EDTA抗凝血样采自194名无血缘关系温州地区汉族个体,用chelex-100法提取DNA,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结果D7S2846观察到6个等位基因及15种基因型;D19S400观察到10个等位基因及36种基因型;D18S535观察到8个等位基因及26种基因型。各基因座的杂合度(H)分别为:0.644、0.724、0.772;个人识别能力(Dp):0.854、0.940、0.938。结论三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杂合度,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市 汉族 d7s2846 d19s400 d18s535 基因 遗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D19S40基因座在不同人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弟 侯一平 +2 位作者 李英碧 吴谨 辛军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0-81,83,共3页
采用PCR技术分析中国汉族、德国人、斯洛伐克人和美国黑人群体D19S4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世界三大人种之间的差异。四个群体共调查了620人,发现了11个等位基因,观察到47种基因型。各群体观察杂合度为:0.78~... 采用PCR技术分析中国汉族、德国人、斯洛伐克人和美国黑人群体D19S4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世界三大人种之间的差异。四个群体共调查了620人,发现了11个等位基因,观察到47种基因型。各群体观察杂合度为:0.78~0.88,个人识别机率为:0.93850~0.9664。四个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三大人种(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美国黑人)之间D19S400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基因 遗传多态性 d19s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D7S2201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代新 张林 +2 位作者 吴梅筠 陈国弟 陈于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D7S220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在262个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无关个体及119个泰国曼谷地区泰人无关个体中分别发现7个和5个等位基因,首次获得该基因座在两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其等位基因片段大小... 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D7S220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在262个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无关个体及119个泰国曼谷地区泰人无关个体中分别发现7个和5个等位基因,首次获得该基因座在两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其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范围为100~124bp。两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该基因座在两群体中的个人识别能力(PD)、杂合度(H)、多态性信息含量(CPI)及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7038、0.5992、0.4789、0.2900和0.7351、0.5882、0.5012、0.2770。家系调查证实了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χ2检验表明两群体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生育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d7s2201基因 多态性 群体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汉族人群D15S659和D9S92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艳 高玉振 +2 位作者 张志湘 卞士中 项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汉族人群 d15s659 d9s925 基因 遗传多态性 亲子鉴定 法医学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S549基因座分型标准物的克隆制备方法及其群体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林 辛军平 +3 位作者 陈国弟 田新 廖淼 李荣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建立制备大量优质标准 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方法,解决长期困扰 STR分型上存在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问题。方法 先用 PCR扩增出 D1S549基因座的 8个等位基因片段,将其插入 pUC重组质粒中,经 DNA测序分析... 目的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建立制备大量优质标准 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方法,解决长期困扰 STR分型上存在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问题。方法 先用 PCR扩增出 D1S549基因座的 8个等位基因片段,将其插入 pUC重组质粒中,经 DNA测序分析证实插入片段的结构及大小,用国际标准将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命名,最后经转染、扩大培养,扩增及再鉴定后制备出标准的 D1S549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结果应用此分型标准物,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 ,甘肃回族及新疆维族群体 D1S549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结论 表明该法制备的 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适用于法医学鉴定实践, D1S549基因座是一个适合我国群体分析和法医学遗传分析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 短串联重复序列 d1s549基因 遗传多态性 亲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C3d基因与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串联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琳琳 贾红 +4 位作者 侯绍华 刘丹 丁敏 郭晓宇 朱鸿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4-50,共7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含有3拷贝羊C3d基因与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旨在通过昆虫细胞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的比较奠定了基础。将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与3拷贝羊C3d... 本研究通过构建含有3拷贝羊C3d基因与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旨在通过昆虫细胞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的比较奠定了基础。将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与3拷贝羊C3d基因串联,插入pTarge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Target-EG95-(C3d)3,利用BamHⅠ和XbaⅠ双酶切位点将目的基因EG95-(C3d)3克隆至Bac-to-Bac系统的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pFastBacHta-EG95-(C3d)3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进行转座重组,获得携带3拷贝羊C3d基因与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的重组转座子rBacmid-EG95-(C3d)3,转染Sf9昆虫细胞后获得EG95-(C3d)3重组杆状病毒,并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重组蛋白的鉴定。同时利用昆虫细胞表达蛋白对羊棘球蚴病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获得了EG95-(C3d)3重组杆状病毒,且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在Sf9昆虫细胞得到了正确表达,大小约为132ku,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的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能与细粒棘球蚴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表明EG95-(C3d)3基因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同时表达蛋白对羊棘球蚴病特异性抗体有良好的敏感性。EG95-(C3d)3基因在昆虫细胞获得表达,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的比较,及细粒棘球蚴病的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EG95s基因 C3d基因 重组杆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MVR-PCR方法检测河北地区汉族人群D7S21基因座多态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丛斌 柴羊城 +4 位作者 郭晓青 彭郁葱 姚玉霞 王俊霞 尤红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246,共5页
为研究D7S2 1基因座在河北汉族人群分布的多态性 ,应用MVR -PCR (MinisatelliteVariantRepeat -PolymeraseChainReaction)方法和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对 12 4名河北汉人无关个体D7S2 1基因座进行了快速检测 ,并进行数字编码。... 为研究D7S2 1基因座在河北汉族人群分布的多态性 ,应用MVR -PCR (MinisatelliteVariantRepeat -PolymeraseChainReaction)方法和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对 12 4名河北汉人无关个体D7S2 1基因座进行了快速检测 ,并进行数字编码。每一个体平均得到 36个数字编码 ,未发现任何两个无关个体所有编码相同 ,两无关个体 36个编码相同的概率为 3.48× 10 -18。三种重复单位a型、t型和 0型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48.5 %、49.4%和 2 .1%。该基因座杂合度为 0 .9876 ,非父排除率为 0 .9746 ,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 .9872。研究表明 ,D7S2 1基因座在河北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简便、快速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MVR-PCR方法 检测 河北地区 汉族人群 d7s21基因多态性 数字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5S818基因座等位基因丢失对亲子鉴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兰菲菲 陈延冰 +1 位作者 何天文 梁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 分析PowerPlex21检测体系中D5S818基因座的等位基因丢失现象,探讨其对亲子鉴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Chelex-100法提取样本的DNA。用PowerPlex21体系对3 248例家系研究对象进行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分析毛细管电泳后ST... 目的 分析PowerPlex21检测体系中D5S818基因座的等位基因丢失现象,探讨其对亲子鉴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Chelex-100法提取样本的DNA。用PowerPlex21体系对3 248例家系研究对象进行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分析毛细管电泳后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型。对发现的D5S818基因座可能存在的等位基因丢失情况,采用Identifiler体系扩增进行验证。结果 经过Identifiler检测体系验证,在5个家系中发现7名个体利用PowerPlex21体系检测存在D5S818基因座等位基因12的丢失情况。结论 等位基因丢失易被误判为发生了基因座的“突变”,对亲子鉴定的累积亲权指数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采用具有相同STR基因座的不同检测体系验证解决,以保证得出正确的亲子鉴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5s818基因 等位基因丢失 检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S1358等7个DNA位点的荧光法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阙庭志 严品华 +2 位作者 林源 赵珍敏 李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报道了D3S1358、D16S539等7个DNA位点的复合扩增和四色荧光分析技术。经310自动测序仪检测7个位点 ,实现了STR位点同步扩增和自动检测目的。同一性实验表明 ,同一个体肌肉、血液、唾液和头发等组织STR位点基因型完全一致。对2个四代家系... 报道了D3S1358、D16S539等7个DNA位点的复合扩增和四色荧光分析技术。经310自动测序仪检测7个位点 ,实现了STR位点同步扩增和自动检测目的。同一性实验表明 ,同一个体肌肉、血液、唾液和头发等组织STR位点基因型完全一致。对2个四代家系、3个三代家系的调查结果表明 ,这些位点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3S1358、D16S539等7个位点对陈旧、微量的检材适用性很强,灵敏度达75p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s1358 TH01 dNA位点 荧光检测 法医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穿孔线虫28S rRNA基因的D2/D3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佳 彭德良 黄文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5-589,共5页
采用线虫通用引物D2A和D3B对9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的核糖体DNA28S大亚基的D2/D3区进行了扩增,获得的片段长度约为780bp,克隆测序后使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9个线虫种群D2/D3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13%,其中8... 采用线虫通用引物D2A和D3B对9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的核糖体DNA28S大亚基的D2/D3区进行了扩增,获得的片段长度约为780bp,克隆测序后使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9个线虫种群D2/D3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13%,其中8个群体的序列与越南报道的香蕉穿孔线虫近源种(Radopholus sp.7B VietNam)的D2/D3区核苷酸序列(DQ328712)相似性为97.46%,说明香蕉穿孔线虫D2/D3区具有较大的保守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SHN12r、RSSH、RSHL、RSHK、RSLZ、RSSZ、RSHN13、RSHN12p等8个种群聚为一类,亲缘关系很近,RSHN3群体与以上8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远,说明RSHN12r、RSSH、RSHL、RSHK、RSLZ、RSSZ、RSHN13、RSHN12p这8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可能来源于同一地理种群,而RSHN3种群可能来源于另一个地理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穿孔线虫 28s RRNA基因 d2/d3扩展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群D19S253的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宏钰 刘超 +2 位作者 郭景元 梁赏猷 王穗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5-16,共2页
应用PCR及PAGE技术研究了D19S253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广州地区无关个体,获得广州人群中D19S253基因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D19S253位点扩增片段分布于209-241bp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 应用PCR及PAGE技术研究了D19S253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广州地区无关个体,获得广州人群中D19S253基因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D19S253位点扩增片段分布于209-241bp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分别计算基因座的杂合度(H)、个人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率(P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并制作位点特异性等位基因梯阶(Locusspecificalelicladder)作结果比对,使基因判型简便准确,并有利于计算机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PCR PAGE 基因 d19s2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VD41株主要结构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明 曹伟胜 +1 位作者 任涛 辛朝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共3页
采用反转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 ,成功地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人工致弱毒D41株 S1基因、M基因、N基因和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 U TR)的 c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D41株的 S1基因全长 1611bp(从 ATG到 S前体蛋白... 采用反转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 ,成功地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人工致弱毒D41株 S1基因、M基因、N基因和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 U TR)的 c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D41株的 S1基因全长 1611bp(从 ATG到 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 ) ,编码一条由 53 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M基因全长 678bp,编码一条由 2 2 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N基因全长 12 3 0 bp,编码一条由 4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3′端 UTR长度为52 5bp,其中高变区 ( HVR)长度为 2 2 5bp。与国内外已报道的一些 IBV标准毒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后发现 :D41株与麻省血清型的毒株同源性最高 ,尤其与国际常用的标准疫苗株 H52和 H12 0的亲缘关系最接近。但它与国内“腺胃型”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 d41株 结构基因 3′端非编码区 序列分析 s1基因 M基因 N基因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HumFGA、D3S1359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慧 余纯应 +1 位作者 杨庆恩 梅火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7-500,504,共5页
对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的两个高多态性位点 Hum FGA (human alpha fibrinogen,人类 α-纤维蛋白原基因 )、D3S135 9的法医学应用进行研究 ,并通过实际检测案件统计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 :两位点灵敏度高 ,... 对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的两个高多态性位点 Hum FGA (human alpha fibrinogen,人类 α-纤维蛋白原基因 )、D3S135 9的法医学应用进行研究 ,并通过实际检测案件统计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 :两位点灵敏度高 ,分别为 0 .2、 0 .5 ng DNA;同一性和可重复性均较理想 ;种属特异性好 ,常见动物未发现扩增产物 ,仅灵长类动物 (黑叶猴和猕猴 )有扩增条带 ;复合扩增体系效果良好 ;在 35 2次减数分裂中 ,D3S135 9未发现突变 ,Hum FGA检测到 1次 ,突变率为 0 .2 8% ;实际案件统计和应用结果也显示两位点是多态性高 ,实用性强的两个遗传标记系统。Hum FGA和 D3S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人类α-纤维蛋白原基因 d3s1359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