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乙脑病毒分离株CSF.XZ2D在BHK21细胞上的传代培养及E基因序列分析
1
作者 梁晓晓 罗俊 +5 位作者 禹乐乐 滕蔓 胡博 杨艳艳 张改平 钟秀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57,共5页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流行株的特征及其遗传基因的稳定性,将猪乙脑病毒分离株CSF.XZ-2D在BHK-21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并对其E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连续传代25次后病毒E基因趋于稳定,氨基...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流行株的特征及其遗传基因的稳定性,将猪乙脑病毒分离株CSF.XZ-2D在BHK-21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并对其E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连续传代25次后病毒E基因趋于稳定,氨基酸位点E271(E→V)和E278(V→L)传代后发生稳定点突变。与JEV毒力相关的部分位点如E107、E138、E176、E177和E315遗传稳定性较高,经连续传代后均未发生突变,与SA14-14-2相应位点完全一致。但是,另外一些位点的遗传稳定性较差,如E279和E312分别出现K→M→K和K→R→K→R的反复突变。这些突变是否与JEV的宿主细胞适应性及毒力变化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病毒 CSF XZ-2d BHK-21 传代培养 E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麦禾谷孢囊线虫rDNA-ITS和28SrDNA-D2/D3区序列特征及ITS-RFLP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叶文兴 徐秉良 +1 位作者 彭德良 黄文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5,共8页
禾谷孢囊线虫是危害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原,严重威胁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利用通用引物对甘肃、河南、安徽禾谷孢囊线虫群体28SrDNA-D2/D3区和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甘肃省7个种群、河南1个... 禾谷孢囊线虫是危害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原,严重威胁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利用通用引物对甘肃、河南、安徽禾谷孢囊线虫群体28SrDNA-D2/D3区和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甘肃省7个种群、河南1个种群、安徽1个种群的禾谷孢囊线虫群体D2/D3区和ITS区的系统发育关系;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7个甘肃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甘肃的禾谷孢囊线虫rDNA-D2/D3区片段长度约为780bp,rDNA-ITS片段长度约为1040bp。7个甘肃禾谷孢囊线虫群体、1个河南安阳群体、1个安徽蚌埠群体的D2/D3区和新西兰的H.aucklandica群体亲缘关系很近;其ITS区同澳大利亚的H.australis、北京通州的H.avenae(AY148382)的亲缘关系很接近。RFLP分析表明,9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共产生了22个酶切片段,不同酶切的RFLP分布型在7个种群间没有差异。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与中国的C型群体相近,但不同于欧洲的A型群体和印度的B型群体。这是首次报道甘肃CCN种群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核糖体基因d2/d3区 核糖体基因ITS区 ITS-RFLP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菌株杀虫活性及ITS-5.8S 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郝蕾 陈钧 胥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86-290,共5页
从大叶醉鱼草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LL3026,以卤虫模型测稀释后发酵液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较强,且温度、光照及紫外照射对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影响不显著;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LL3026菌株rDNA的ITS基因(ITS... 从大叶醉鱼草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LL3026,以卤虫模型测稀释后发酵液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较强,且温度、光照及紫外照射对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影响不显著;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LL3026菌株rDNA的ITS基因(ITS-5.8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ITS基因显示其属于刺盘孢属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内生真菌 杀虫活性 稳定性 5.8Sr dNA d1/d2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猛 张立敏 +10 位作者 周正奎 袁峥嵘 黄萌 邓桂馨 刘喜冬 刘利 李姣 高雪 高会江 许尚忠 李俊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60,共11页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其中4个位点Ho、He和PIC值较低属于中低度多态,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10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遗传变异与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位点1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肉色性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2不同基因型个体在大腿肉厚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3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和大腿肉厚几个重要屠宰性状差异显著(P<0.05),在肉色性状达到了差异极显著(P<0.01)。位点3杂合子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其他位点AA为优势基因型。本研究表明,CACNA2D1基因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屠宰性状候选基因,尤其是位点3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重要潜在分子标记,从而为中国西门塔尔牛现代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门塔尔牛 CACNA2d1基因 SNP芯片技术 屠宰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VD41株主要结构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明 曹伟胜 +1 位作者 任涛 辛朝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共3页
采用反转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 ,成功地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人工致弱毒D41株 S1基因、M基因、N基因和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 U TR)的 c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D41株的 S1基因全长 1611bp(从 ATG到 S前体蛋白... 采用反转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 ,成功地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人工致弱毒D41株 S1基因、M基因、N基因和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 U TR)的 c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D41株的 S1基因全长 1611bp(从 ATG到 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 ) ,编码一条由 53 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M基因全长 678bp,编码一条由 2 2 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N基因全长 12 3 0 bp,编码一条由 4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3′端 UTR长度为52 5bp,其中高变区 ( HVR)长度为 2 2 5bp。与国内外已报道的一些 IBV标准毒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后发现 :D41株与麻省血清型的毒株同源性最高 ,尤其与国际常用的标准疫苗株 H52和 H12 0的亲缘关系最接近。但它与国内“腺胃型”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 d41 结构基因 3′端非编码区 序列分析 S1基因 M基因 N基因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磷脂酶MaPLA1-2D亚型4个基因的克隆与胁迫应答分析
6
作者 郝博文 李瑞卿 +3 位作者 夏宇 尚姝婷 李文强 张敏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7-1116,共10页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酶。而磷脂酶A1(PLA1)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鲜见报道。研究从桑树(Morus alba L.)中克隆了磷脂酶PLA1...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酶。而磷脂酶A1(PLA1)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鲜见报道。研究从桑树(Morus alba L.)中克隆了磷脂酶PLA1的1个亚型MaPLA1-2D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胁迫诱导表达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桑树PLA1-2D亚型基因包括4个成员,命名为MaPLA1-2D.1~MaPLA1-2D.4。4个基因在桑树根和叶中高水平表达,蛋白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序列和进化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4个成员与拟南芥AtDAD1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具有较高相似度且进化关系紧密。MaPLA1-2D基因4个成员的启动子含有多种胁迫应答顺式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表达受干旱和脱落酸处理显著诱导。以上结果说明,MaPLA1-2D基因与拟南芥DAD同源,可能在桑树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磷脂酶A1 MaPLA1-2d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CACNA2D1基因进化遗传研究
7
作者 李建华 戴余军 +1 位作者 杨明生 母昌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791-10793,10797,共4页
[目的]评估该基因在进化遗传中所受到的选择作用,揭示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和保守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6种动物CACNA2D1基因编码序列,利用常规生物学软件,对动物CACNA2D1基因进行进化遗传分析... [目的]评估该基因在进化遗传中所受到的选择作用,揭示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和保守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6种动物CACNA2D1基因编码序列,利用常规生物学软件,对动物CACNA2D1基因进行进化遗传分析。[结果]这6个动物的CACNA2D1基因序列核苷酸组成基本相同,其平均GC含量为42%,偏倚不严重,这6条同源序列的ENC值在50.319-53.624,CACNA2D1基因在密码子的使用上存在轻度偏倚,该基因各同源基因间的同义和非同义替换率之比不同,且变化范围较大,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极为保守且经历了净化选择。[结论]CACNA2D1基因可能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基因 编码序列 进化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LD2与GPI-PLD的比较生物学信息分析
8
作者 朱玲 余传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6-569,共4页
采用Vector NTI、DNATools等计算机分析软件及信息库对人重组磷脂酶D2(rhPLD2)与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PLD)进行比较生物学信息分析。rhPLD2不仅保留有PLD2的重要生物学活性和功能,而且可能可作为分泌型GPI-PLD蛋白的活性... 采用Vector NTI、DNATools等计算机分析软件及信息库对人重组磷脂酶D2(rhPLD2)与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PLD)进行比较生物学信息分析。rhPLD2不仅保留有PLD2的重要生物学活性和功能,而且可能可作为分泌型GPI-PLD蛋白的活性竞争分子,从而在炎症反应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磷脂酶d2 重组体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 生物信息学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n Torrent PGM^(TM)测序平台的CSF1PO和D18S51基因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仪尊 平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20-525,共6页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CSF1PO和D18S51基因座进行分析检测,研究CSF1PO和D18S51基因座的序列多态性。方法采集165例中国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应用QIAamp DNA Mini试剂盒提取样本DNA,Ion Plus Fragment...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CSF1PO和D18S51基因座进行分析检测,研究CSF1PO和D18S51基因座的序列多态性。方法采集165例中国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应用QIAamp DNA Mini试剂盒提取样本DNA,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构建文库,在Ion Torrent PGMTM测序平台上进行DNA序列测定,针对新发现的等位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应用Torrent SuiteTMv5.0.2和Integrative Genomics Viewer软件分析数据,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频率统计,运用PowerState v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应用NGS技术同时获得了CSF1PO和D18S51基因座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在CSF1PO基因座中,发现了1个新的基因型,在D18S51基因座中,发现2个新的基因型。采用Sanger测序法对NGS技术检测新发现的等位基因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一致。结论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可检测CSF1PO和D18S51基因座核心重复序列的结构,提高基因座的识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序列分析 dNA CSF1PO d18S51 二代测序 IonTorrentPGMTM测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A型两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云斐 陈瑞敏 +3 位作者 袁欣 林祥泉 杨晓红 张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A型(VDDR-IA)的临床特征,及1α-羟化酶编码基因(CYP27B1)突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DDR-IA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对CYP27B1基因9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相邻区域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结... 目的分析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A型(VDDR-IA)的临床特征,及1α-羟化酶编码基因(CYP27B1)突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DDR-IA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对CYP27B1基因9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相邻区域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结果两例女性患儿,分别为1岁10个月及2岁9个月,有典型的佝偻病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表现。基因测序发现CYP27B1基因8号外显子上均存在纯合突变c.1319_1325dup CCCACCC。家系中多人为单一杂合突变。两例患儿均予口服骨化三醇及钙剂治疗,病情稳定,随访中。结论对于VDDR-IA病例应注意c.1319_1325dup CCCACCC纯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A型 1α-羟化酶编码基因 序列分析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在香菇栽培菌种鉴定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海松 陈明杰 +2 位作者 谭琦 尚晓冬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目前中国 7个主要香菇栽培品种 :苏香、2 6、939、135、9311、申 10和 74 0 2的 2 5srRNA基因中的D1/D2片段进行了DNA序列测定 ,根据DNA序列测定结果对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定的 7个香菇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 对目前中国 7个主要香菇栽培品种 :苏香、2 6、939、135、9311、申 10和 74 0 2的 2 5srRNA基因中的D1/D2片段进行了DNA序列测定 ,根据DNA序列测定结果对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定的 7个香菇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 ,同源性很高。通过聚类分析 ,根据香菇之间的亲缘关系 ,可以将这 7个品种分为 2类 ,即苏香、939和 9311为一类 ,2 6、申 10、135和 74 0 2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s RRNA基因 部分序列比较 香菇 栽培菌种 鉴定 应用 遗传相似性 d1/d2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鲁湿地土壤理化因子与酵母菌多样性及产胞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小芳 熊宁 +2 位作者 郝兆 梁泽鹏 拉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9,共9页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从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83株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分属于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假丝...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从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83株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分属于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原囊菌属Prot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及Cystofilobasidium 5个属16个种,其中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包括8个种。多样性指数比较结果表明,6号样点酵母菌多样性最丰富,9号样点最低。理化因子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样点所测的6种理化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6号样点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点(P<0.05),3号样点铵态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最高(P<0.05),9号样点则最低(P<0.05);3、4、5、6号样点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样点(P<0.05)。酵母菌多样性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有机质含量与酵母菌总丰度相关性系数较高。产不同胞外酶活性菌株比例与土壤理化因子间不呈现显著相关性,果胶酶活性菌株比例与水分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速效磷与产脂肪酶活性菌株比例则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土壤 酵母菌多样性 理化因子 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度下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水分迁移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铎 包含 +4 位作者 兰恒星 郑涵 晏长根 王俊田 敖新林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5,I0002,共16页
黄土边坡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失稳灾害。生态防护已成为保护黄土边坡的有效手段,但不同坡度的生态防护黄土边坡,会导致其内部水分迁移特征及防护效果的差异。因此,为研究不同坡度对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水分迁移... 黄土边坡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失稳灾害。生态防护已成为保护黄土边坡的有效手段,但不同坡度的生态防护黄土边坡,会导致其内部水分迁移特征及防护效果的差异。因此,为研究不同坡度对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水分迁移与演化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45°和60°两个坡度的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模型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Hydrus-2D水分迁移模拟软件,解释了生态防护黄土边坡的水分动态演化规律,揭示了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植物生长周期对含水率响应模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防护阶段和不同坡度下边坡土壤水分迁移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监测期间,60°边坡的整体含水率略低于45°边坡,且60°边坡的土壤水分在坡面下部随土层分布的差异性更加显著,而45°边坡在坡顶时表现更明显;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坡体内部水分对降雨事件响应的滞后时间显著缩短,而边坡内部水分响应的滞后时间及其达到最强响应的滞后时间则随着降雨事件历时的延长而相应增加,植被防护能够有效增大边坡水分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60°边坡内部对所研究降雨事件响应的滞后时间均慢于45°边坡;针对强降雨事件,生态防护可以有效降低水分入渗速率,不同防护时期水分迁移速率表现为:防护前期>防护中期>防护后期,同时植物对60°边坡的水分迁移速率影响更为显著,且60°边坡水分入渗响应速率比45°边坡更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坡度 水分迁移演化 时间序列分析 Hydrus2d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惠丰立 柯涛 +2 位作者 褚学英 张彩莹 陶爱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将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对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从大曲中共获得92株酵母菌纯培养,通过5.8S-ITS RFLP指纹图谱分析后,得到12个不同的类群。从各个类群中随机选取代表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域序... 将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对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从大曲中共获得92株酵母菌纯培养,通过5.8S-ITS RFLP指纹图谱分析后,得到12个不同的类群。从各个类群中随机选取代表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大曲中酵母菌主要分布在Saccharomyces、Pichia、Zygosaccharomyces、Debaryomyces、Can-dida、Endomyces、Rhodotorula、HanseniasporaI、ssatchenkia9个已知酵母菌属。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大曲中酵母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酵母菌 5.8S-ITS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26S RdNA d1/d2区域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莴苣内生产香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健 许爱清 唐新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62-166,共5页
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法,从茎用莴苣中分离出一株酵母样真菌,命名为G0901。形态学特征、生理实验以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Wickerhamomyces属的Wickerhamomyces anomalus。采用GC-MS方法,对该菌株麦芽汁发酵产生的挥发... 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法,从茎用莴苣中分离出一株酵母样真菌,命名为G0901。形态学特征、生理实验以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Wickerhamomyces属的Wickerhamomyces anomalus。采用GC-MS方法,对该菌株麦芽汁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香气组分主要为烯类和醇类,包括柠檬烯、月桂烯、香桧烯、α-蒎烯、罗勒烯、3-甲基-1-丁醇、苯乙醇和2-辛醇等,其中,柠檬烯的相对含量高达20%,这在发酵产香的微生物当中较少存在。因此,G0901菌株的分离为利用微生物高效生产柠檬烯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d1/d2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大西洋深海酵母菌MAR-MC(3)的鉴定及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昌会 孙佳 黄翔玲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2-296,共5页
从大西洋中脊的深海底质中分离到一株酵母菌MAR-MC(3).该菌细胞为卵圆形,单端芽殖;在温度和NaC l浓度分别为35℃、3.4%条件下生长良好;能利用木糖、麦芽糖、半乳糖、蔗糖以及纤维二糖、阿拉伯糖、棉子糖、肌醇、木醇,但不能利用海藻糖;... 从大西洋中脊的深海底质中分离到一株酵母菌MAR-MC(3).该菌细胞为卵圆形,单端芽殖;在温度和NaC l浓度分别为35℃、3.4%条件下生长良好;能利用木糖、麦芽糖、半乳糖、蔗糖以及纤维二糖、阿拉伯糖、棉子糖、肌醇、木醇,但不能利用海藻糖;根据表型特征及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酵母 生理特性 d1/d2序列 大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优良品种介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仕华 程本义 《中国稻米》 2003年第6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2002 南方稻区 水稻 品种 区域试验 菲优多系l号 优优998 华航l号 T优5537 d奇宝优l号 丰华占 博优253 博优大占 博优1025 博优998 Z9708 810S/怀96—1 中选98—181 嘉早312 中选972 协优7954 冈优3551 红优2009 Ⅱ优21 803A/527 中优177 川香优2 宜香优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传统馕发酵面团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米尔班古丽.阿卜杜如苏力 玛依古丽.库尔班 +6 位作者 努斯热提古丽.安外尔 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吐尔逊阿依.麦麦提依明 艾科拜尔.木哈塔尔 木合塔尔.阿布都克里木 祖丽皮亚.玉努斯 艾尔肯.热合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9-203,共5页
采用平板分离与纯化、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喀什、阿克苏及和田6个地区民间传统馕面团发酵酵母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27株酵母菌,它们隶属于10个属14个种:Saccharo... 采用平板分离与纯化、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喀什、阿克苏及和田6个地区民间传统馕面团发酵酵母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27株酵母菌,它们隶属于10个属14个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es servazzii、Pichia fermentans、Pichia membranifacies、Pichia kudriavzevii、Pichia anomala、Candida humilis、Hanseniaspora uvarum、Torulaspora delbrueckii、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ladosporium ramotenellum、Cryptococcus albidus、Kodamaea ohmeri、Issatchenkia orientalis;其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优势种,占总分离株的55.51%(126株),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2个大分枝4个小分枝,A1-1分枝由115株菌株构成,是馕面团发酵的优势品系菌群。研究结果阐明了新疆民间传统馕面团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为开发利用传统馕面团的酵母菌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馕面团 酵母菌 26S RdNA d1/d2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许波 赵阳 +2 位作者 德吉央金 格桑卓玛 德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95-99,共5页
开展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a)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能够为遏制草原上瑞香狼毒的肆虐提供参考资料。釆用稀释倒平板法从瑞香狼毒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细菌;采用经典分类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对纯化的菌株... 开展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a)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能够为遏制草原上瑞香狼毒的肆虐提供参考资料。釆用稀释倒平板法从瑞香狼毒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细菌;采用经典分类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对纯化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自拉萨河谷(扎叶巴沟)的瑞香狼毒土壤中的细菌55株,归属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melonis)、Pseudomonas sp.、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日本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aponica)、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中又以鞘氨醇单胞菌为优势种;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结构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鞘氨醇单胞菌对瑞香狼毒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扎叶巴沟 瑞香狼毒 土壤 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筛选 被引量:26
20
作者 侯晓瑞 王婧 +3 位作者 杨学山 盛文军 祝霞 韩舜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39-143,共5页
以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成熟葡萄浆果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的115株酵母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的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对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进行WL营养培养基和赖氨酸培养基初步分类以及26S r ... 以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成熟葡萄浆果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的115株酵母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的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对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进行WL营养培养基和赖氨酸培养基初步分类以及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株酵母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商业酵母ICV-D254酶活性相似,酶活力可达(51.40±4.74)m U/m L,其中菌株QLFE、MQFEH-1、MQFSC-3、MQFEH-2和MQFSM-3为酿酒酵母属,菌株QLFE-4为梅奇酵母属,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筛选 β-葡萄糖苷酶活性 鉴定 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