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娜 刘静渝 +1 位作者 李皓然 夏晓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4,共13页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用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修正证据的可靠性,获得更合理的证据,使用Dempster组合规则将证据进行融合得到结果,在2个实验中均得到了超过90%的置信度。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MAIF系统辨识过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概率分配 d-s证据理论 多智能体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接触网关键特征识别研究
2
作者 王伟 谭富林 +1 位作者 孙博 刘海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106,共7页
为准确识别铁路接触网巡检图像与几何参数测量数据中的关键特征(如定位线夹、吊弦线夹),首先利用图像特征、采用改进的YOLOv3检测模型进行测试,发现该类方法易受线路上相似物件的干扰,误判率高;又依据接触网“之”字形设计和弹性悬挂特... 为准确识别铁路接触网巡检图像与几何参数测量数据中的关键特征(如定位线夹、吊弦线夹),首先利用图像特征、采用改进的YOLOv3检测模型进行测试,发现该类方法易受线路上相似物件的干扰,误判率高;又依据接触网“之”字形设计和弹性悬挂特性,提出数据趋势识别法,该方法在数据平稳时效果良好,但易受接触网非常规布局或数据波动的影响导致漏判。为综合二者优势、克服单一方法缺陷,进一步提出利用D-S证据理论,对上述2种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使吊弦和定位器线夹识别的F1值优于95%,识别效果优于单一方法,能更有效、更可靠地识别接触网关键特征,为进一步保障供电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线夹 目标识别 关键特征 d-s证据理论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燃爆判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峭峰 叶魏涛 +3 位作者 杨遂军 王志宇 王晓娜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准确判别燃爆状态是测量燃爆延滞期并计算爆发点参数的关键。针对单一传感器判别效果不佳、多个传感器判别结果相互冲突的问题,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冲突证据进行联合判别。首先根据含能材料燃爆特性和爆发点测试原理,设... 准确判别燃爆状态是测量燃爆延滞期并计算爆发点参数的关键。针对单一传感器判别效果不佳、多个传感器判别结果相互冲突的问题,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冲突证据进行联合判别。首先根据含能材料燃爆特性和爆发点测试原理,设计了基于温度和声音的联合判别装置;从实验数据出发,采用模型拟合提取温度特征值,以及声音信号最大值为声音特征值。其次,根据Sigmoid模型求解出BPA(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函数,并通过信度熵对可能存在冲突的BPA函数值进行预处理;最终,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燃爆状态联合判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实验装置的鲁棒性和状态判别的置信概率,燃爆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6.5%,优于温度、声音等单一传感器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燃爆状态判别 d-s证据理论 冲突证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响应和D-S证据理论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
4
作者 刘凌峻 单一男 +2 位作者 赵兴 周亮亮 曾旭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69,共6页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建融合指标。分别使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方法,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和融合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与定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融合指标的损伤识别方法在单损伤及多损伤工况下,均能得到较高的损伤识别与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随机子空间法 应变模态 曲率 d-s证据理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的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
5
作者 夏进喜 聂俊坤 +4 位作者 庄志华 陈连映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90,共7页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的评价结果作为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率分配解决了其需要主观构建而导致的主观性问题;考虑到大坝评价等级的连续性,采用Wasserstein距离衡量证据间的冲突性,并结合信息熵理论分析证据的可用性,克服了多证据融合时存在的高冲突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将所建立的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模型应用于宁夏刘家沟水库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结果表明,2024年4-6月刘家沟水库土石坝的评价等级均为“正常”,与其他改进D-S证据理论的评价结果一致,且所建模型对“正常”的支持度最高,印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优越性,研究可为土石坝的渗压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云模型 改进d-s证据理论 Wasserstein距离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与改进D-S证据理论的边坡稳定性预测
6
作者 聂闻 伍玉龙 +2 位作者 谢伟 谢明 江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3,共8页
针对目前单一机器学习算法边坡稳定性预测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与改进D-S证据理论的边坡稳定性预测评估模型。首先选用BP、SVM和RF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边坡稳定性状态进行初步评估,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 针对目前单一机器学习算法边坡稳定性预测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与改进D-S证据理论的边坡稳定性预测评估模型。首先选用BP、SVM和RF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边坡稳定性状态进行初步评估,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三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优化以寻找最佳超参数;然后,引入改进D-S证据理论,以优化后的三种机器学习算法作为基分类器,对初步预测评估的结果进行融合;最后,通过该融合模型对边坡稳定性状态进行评估,并与传统D-S证据理论以及Murphy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D-S证据理论对三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后,测试集准确率达92.42%,较单一机器学习算法提升了7.57%,并且相较于传统D-S证据理论,该方法在证据冲突较大时融合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机器学习 改进d-s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研究
7
作者 孟强 舒珊 +3 位作者 秦晓梅 郭振振 孔宁宁 刘瑞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缺陷模式在矿用电缆的缺陷评估中至关重要,煤矿供电环境复杂,矿用电缆缺陷识别也尤为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Efficientnet-b0和Resnet-18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用于提取矿用高... 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缺陷模式在矿用电缆的缺陷评估中至关重要,煤矿供电环境复杂,矿用电缆缺陷识别也尤为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Efficientnet-b0和Resnet-18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用于提取矿用高压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关键特征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入D-S证据理论对单一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针对证据冲突的情况,引入基尼不纯度改进D-S理论中的权重分配,从而提高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的准确率。现场试验表明,融合后的模型平均识别率为94.2%,双模型融合的各项性能均比单一模型有所提高,有效提高了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的准确度,为煤矿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局部放电 d-s证据理论 深度学习 模式识别 双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的智慧水利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8
作者 夏卓群 周子豪 +1 位作者 邓斌 康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38-943,共6页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据冲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智慧水利态势评估方法。首先,面对海量水利数据,使用深度自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特征学习和过滤降维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交由深度神经网络进行二分类和多分类计算,并将结果融合,得出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值,其将作为D-S证据理论的输入。最后,通过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得到最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态势评估模型,所提方法能够在提升客观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d-s证据理论 深度自编码器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余付平 黄益恒 +2 位作者 沈堤 李靖宇 房瑞跃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D-S证据理论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工具,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D-S证据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梳理了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并提出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三类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重点对该领域中的BPA... D-S证据理论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工具,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D-S证据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梳理了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并提出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三类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重点对该领域中的BPA获取、证据冲突度量、证据融合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最后,基于空域控制视角,对D-S证据理论在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研究可为空中目标识别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目标识别 d-s证据理论 BPA 证据冲突 证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永涛 朱强 +1 位作者 吴顺川 王勇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1,共8页
为了有效预测岩爆,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与岩爆发生相关的6个指标因素作为证据体,并通过模糊物元框架和正态型隶属度函数构建证据体的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利用K均值将证据体分类,并提出簇内证据用传统方式融合而... 为了有效预测岩爆,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与岩爆发生相关的6个指标因素作为证据体,并通过模糊物元框架和正态型隶属度函数构建证据体的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利用K均值将证据体分类,并提出簇内证据用传统方式融合而簇间证据用权重方式融合的组合融合规则,以减轻高冲突证据融合的不利影响.最后,将模型应用在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竖井工程,且与经验方法对比.为了分析预测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估计岩爆发生概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抽样仿真,并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衡量输入指标的全局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输入指标在不同的岩爆案例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且方向不同;5个岩爆案例的发生概率在40.8%~70.1%之间.该模型表现出优异的预测分类性能,可为深埋地下工程岩爆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预测 d-s证据理论 模糊物元 K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农作物气候品质预测方法研究:以晚熟杂交柑橘春见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世军 李梦 +6 位作者 杨晓兵 何震 袁佳阳 刘书慧 徐越 卢德全 张利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目的】基于多源气象数据构建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为科学评价果实气候品质及深入挖掘农产品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晚熟柑橘春见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 【目的】基于多源气象数据构建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为科学评价果实气候品质及深入挖掘农产品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晚熟柑橘春见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包括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特征选取、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4个步骤,构建基于多源气象数据的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结果】春见果实品质预测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7.5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150,均方根误差(RMSE)为0.447;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5.00%,MAE为0.175,RMSE为0.474;Elman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7.50%,MAE为0.150,RMSE为0.447;D-S证据理论决策融合总体预测准确率达95.20%,分别较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提升7.7百分点、10.2百分点和7.7百分点,MAE和RMSE分别为0.040和0.214,均明显降低。【结论】D-S证据理论决策融合后的果实品质预测准确率相比单一神经网络预测更高、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春见 气候品质 多源数据融合 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ELMAN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AHP-熵权的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苑希民 高瑞梅 +1 位作者 田福昌 侯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表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其中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8.7%和14.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两岸。所得评估结果同“利奇马”台风发生期间实际洪灾风险分布情况一致,对比证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优于AHP和熵权法,可为小清河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AHP 熵权法 洪涝灾害评估 小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原因综合辨识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云鹏 都成刚 +4 位作者 齐军 郑日红 阿敏夫 张浩 梁永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2,共10页
单相接地故障(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SPGF)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准确辨识SPGF可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的精细化水平。首先,从故障波形中提取能有效反映不同接地故障原因的多域特征组成... 单相接地故障(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SPGF)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准确辨识SPGF可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的精细化水平。首先,从故障波形中提取能有效反映不同接地故障原因的多域特征组成候选波形特征集,通过多元方差法分析波形特征与接地故障原因的相关性,筛选识别接地故障原因的有效特征;然后,分别设计基于极限学习机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原因辨识模型,利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融合理论对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建立了接地故障原因综合辨识模型;最后,基于现场数据对所建立的综合辨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辨识模型优于任何单一辨识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原因 单相接地故障 极限学习机 支持向量机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化进 吴顺川 李兵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9-236,共8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算法选择困难和单个模型误判风险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为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提供方法依据。基于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极限平衡法构建了大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数据...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算法选择困难和单个模型误判风险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为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提供方法依据。基于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极限平衡法构建了大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数据集。引入基于边界距离最小化的基学习器选择技术,提升选择性集成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改进D-S证据理论融合基学习器信息,降低了选择性集成模型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解决了现有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易误判和结果非一致性问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方法无需复杂的数值建模与计算迭代过程,可直接客观地评判边坡稳定性状态,并从信息论角度给出边坡失稳概率。对比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边坡稳定性的预测准确率,同时降低了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速度快、精度高、稳健性好的广域尺度边坡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d-s证据理论 集成学习 选择性集成 失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丽莎 尹东亮 王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0-1336,共7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糊熵方法,对传统的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减少指标在融合过程中的融合权重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对评估指标进行数据融合,建立评估准确性较高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算例验证分析,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可实现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目的,提高作战效能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 作战效能评估 Kulsinski差异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国俊 田里 +2 位作者 唐光武 毛建博 杜永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8,共13页
为准确预测桥梁性能退化,考虑到数据随机性和微小扰动发生状态跳跃,提出了一种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组合预测模型和性能退化率的概念.该模型基于指数平滑(exponential smoothing,ES)方法获得新的... 为准确预测桥梁性能退化,考虑到数据随机性和微小扰动发生状态跳跃,提出了一种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组合预测模型和性能退化率的概念.该模型基于指数平滑(exponential smoothing,ES)方法获得新的预测数据序列,并利用Markov链和D-S理论不断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桥梁性能退化的组合预测.实际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性能退化率可以直观地表征在梁性能退化的速度.其次,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4%,较于回归、灰色和模糊加权Markov链模型,精度分别提高了1.11%,0.88%和2.8%,而后验差比值为0.242,小于0.35;模型的标准差为9.021,相比其他模型分别减小了3.978,3.405和7.500,而变异系数为0.109,均小于其他模型,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可为在役桥梁结构性能退化预测与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性能退化预测 d-s证据理论 MARKOV链 组合预测模型 桥梁性能退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理论中证据损耗分析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凌宇 张博锋 +2 位作者 徐炜民 徐怀宇 郭非凡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5,共7页
分析了传统D-S理论在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误差、抗干扰能力弱以及与人类思维相悖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部分定义和规则的局限性引发了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定义和组合规则,发现并解决了完全兼容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 分析了传统D-S理论在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误差、抗干扰能力弱以及与人类思维相悖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部分定义和规则的局限性引发了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定义和组合规则,发现并解决了完全兼容证据组合过程中的证据损耗,有效地化解了冲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支持了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empster-shafer 证据理论 组合规则 兼容 冲突 证据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56
18
作者 诸葛建伟 王大为 +2 位作者 陈昱 叶志远 邹维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3-471,共9页
网络异常检测技术是入侵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但由于存在着误报率较高、检测攻击范围不够全面、检测效率不能满足高速网络实时检测需求等问题,并未在实际环境中得以大规模应用.基于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能够融合... 网络异常检测技术是入侵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但由于存在着误报率较高、检测攻击范围不够全面、检测效率不能满足高速网络实时检测需求等问题,并未在实际环境中得以大规模应用.基于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能够融合多个特征对网络流量进行综合评判,有效地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报率,并引入自适应机制,以保证在实时动态变化的网络中的检测准确度.另外,选取计算代价小的特征以及高效的融合规则,保证了算法的性能满足高速检测的要求.该方法已实现为网络入侵检测原型系统中的异常检测模块.通过DARPA1999年IDS基准评测数据的实验评测表明,该方法在低误报率的前提下,达到了69%的良好检测率,这一结果优于DARPA1999年入侵检测系统评测优胜者EMERALD的50%检测率和同期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异常检测 d-s理论 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融合中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壮 胡卫东 +1 位作者 郁文贤 庄钊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0,共5页
虽然 D- S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数据融合系统中 ,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总结了数据融合应用中的 Dempster- Shafer证据理论研究概况 ,从四个方面阐述和对比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数据融合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 决策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彩色航空影像阴影提取方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朱庆 徐胜华 韩李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8-595,共8页
阴影特征在影像,特别是遥感影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彩色航空遥感影像的颜色信息进行分析,提出了表述阴影在RGB和HIS空间的三种不同特征,并利用Mean Shift分割的方法对彩色航空影像进行区域分割.选取分割后的区域,统计每个区域... 阴影特征在影像,特别是遥感影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彩色航空遥感影像的颜色信息进行分析,提出了表述阴影在RGB和HIS空间的三种不同特征,并利用Mean Shift分割的方法对彩色航空影像进行区域分割.选取分割后的区域,统计每个区域的多个颜色特征并定义相应的概率分配函数,利用其互补特性,使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中的合成法则对其进行合成,最终判别区域是阴影或非阴影.对实验图像进行阴影特征提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 阴影提取 彩色航空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