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队D-Q模型的交通信号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家年 潘鑫 岳士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1,共5页
用D-Q模型对单交叉口的车队形成、消散进行了描述,D(discharging)代表车队的消散过程、Q(queuing)代表车队的形成过程.在交通信号控制中,设计了一种以车队总延误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实时的onestep控制算法.编制交通仿真系统平台,对该方法... 用D-Q模型对单交叉口的车队形成、消散进行了描述,D(discharging)代表车队的消散过程、Q(queuing)代表车队的形成过程.在交通信号控制中,设计了一种以车队总延误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实时的onestep控制算法.编制交通仿真系统平台,对该方法的控制效果与定时控制进行了模拟比较,仿真试验的结果说明该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控制 d-q模型 onestep控制算法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d-q模型与控制特性仿真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靖 张晓锋 蒋心怡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91,共6页
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的适于变频调速系统使用的电机,其结构型式和工作原理与传统交流电机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针对转子结构为笼型短路绕组的无刷双馈电机,建立了其在转子旋转坐标轴下的d-q数学模型,导出了电磁转矩表达式,并应用该模... 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的适于变频调速系统使用的电机,其结构型式和工作原理与传统交流电机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针对转子结构为笼型短路绕组的无刷双馈电机,建立了其在转子旋转坐标轴下的d-q数学模型,导出了电磁转矩表达式,并应用该模型对该类电机的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笼型转子 d-q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扰动估计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张长征 丁怡丹 袁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6,共10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其损耗小、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为优化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采用双d-q坐标变换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建模,为减小电流纹波,在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其损耗小、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为优化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采用双d-q坐标变换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建模,为减小电流纹波,在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基础上,增加延时补偿;考虑电机参数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能够对参数进行在线估计的滑模观测器,以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系统抗负载扰动与鲁棒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提高了电机的响应速度,超调减小,系统对电机参数扰动的敏感性减弱,系统抗负载能力和鲁棒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d-q数学模型 模型预测电流 滑模观测器 参数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电网络全阶模型构建方法与潮流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司亚洲 刘闯 +5 位作者 蔡国伟 刘铖 赵鹏威 陈俊睿 杨鹤翎 金奕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7821-7831,共11页
文中提出D-Q电网络全阶模型构建方法,从RLC电路属性出发建立了dq坐标系下电网络元件动态模型,通过代数图论对电网络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即建立dq坐标系下包含耦合项、微分项及同轴代数项的D-Q电网络全阶模型,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动态数... 文中提出D-Q电网络全阶模型构建方法,从RLC电路属性出发建立了dq坐标系下电网络元件动态模型,通过代数图论对电网络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即建立dq坐标系下包含耦合项、微分项及同轴代数项的D-Q电网络全阶模型,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动态数值仿真等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以潮流计算为例,忽略网络动态特性,基于D-Q电网络的节点电压方程,构建D-Q电网络潮流模型,并用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NR)迭代求解。在迭代过程中,PQ节点及PV节点电压幅值不平衡量对应的雅克比矩阵非对角线元素保持常数,提高了运算速度。通过IEEE 118、300等多个算例对应不同场景对所提潮流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潮流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对迭代初值和负载水平不敏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络 d-q电网络 d-q电网络元件动态模型 潮流计算 动态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Q、D—Q模型的宏块量化因子选择
5
作者 楼生强 王大鸣 +1 位作者 皇甫堪 万建伟 《信号处理》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实现基于标准视频编码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宏块编码模式选择,而选择宏块编码模式控制参量的关键是确定DCT系数的量化因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分类的最佳量化因子选择方法,着重讨论了二个问题:(1)宏块的R—Q模型和D—... 实现基于标准视频编码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宏块编码模式选择,而选择宏块编码模式控制参量的关键是确定DCT系数的量化因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分类的最佳量化因子选择方法,着重讨论了二个问题:(1)宏块的R—Q模型和D—Q模型;(2)引人适当先验假设条件,根据宏块R—Q、D—Q模型,建立有限制条件的最优化表达式,得到最佳的分类宏块量化因子。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宏块分类的最佳量化因子选择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所需的编码比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宏块 量子化因子 d-q模型 R-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高斯分布建模帧级变换系数的VVC编码失真预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顾轶寅 王鸿奎 殷海兵 《电信科学》 2023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采用多种高级编码工具共同实现卓越的编码性能。与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HEVC)相比,VVC的变换系数分布(transform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TCD)具有更尖锐的峰值。针对... 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采用多种高级编码工具共同实现卓越的编码性能。与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HEVC)相比,VVC的变换系数分布(transform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TCD)具有更尖锐的峰值。针对这一现象,对帧级TCD进行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建模,并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建模的帧级编码失真预测模型,将帧级失真建模为TCD分布参数和量化参数的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拉普拉斯分布以及柯西分布,广义高斯分布在TCD概率密度拟合方面表现最佳;基于广义高斯分布的失真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最接近实际编码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C 失真估计 d-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兴 张崇巍 曹仁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0-773,共4页
为了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性能 ,在利用其d q模型体现并网逆变器非线性特征基础上 ,应用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控制器 ,以低消其d q模型的非线性。这种方法解耦了线电流中的有功和无功分量 ,从而实现了并网逆变器有功... 为了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性能 ,在利用其d q模型体现并网逆变器非线性特征基础上 ,应用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控制器 ,以低消其d q模型的非线性。这种方法解耦了线电流中的有功和无功分量 ,从而实现了并网逆变器有功、无功分量的独立控制。基于Matlab语言的仿真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 并网逆变器 非线性控制 d-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端部效应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键合图建模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腾 刘延杰 +1 位作者 孙立宁 郭翠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5,83,共6页
为了分析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特性及搭建电机驱动机电系统全局模型,基于键合图法建立了PMLSM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直线电机特有的端部效应特性。用类似于旋转电机的分析方法得到PMLSM的d-q轴模型,同时用互感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磁场描述端... 为了分析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特性及搭建电机驱动机电系统全局模型,基于键合图法建立了PMLSM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直线电机特有的端部效应特性。用类似于旋转电机的分析方法得到PMLSM的d-q轴模型,同时用互感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磁场描述端部效应导致的磁场畸变,给出PMLSM的等效电路图。按照键合图理论将等效电路图转化为键合图模型,并得到系统的状态方程。利用某型电机进行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并说明了端部效应导致的速度波动,波动周期与极距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键合图 端部效应 d-q模型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论域模糊控制的无刷双馈风机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悦华 徐阳 +1 位作者 周星辰 王海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138,191,共4页
基于无刷双馈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所需变频器小等优点,根据无刷双馈电机基于转子速d-q双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无刷双馈电机的仿真模型,提出和设计了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并用于无刷双馈电机的转速调节... 基于无刷双馈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所需变频器小等优点,根据无刷双馈电机基于转子速d-q双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无刷双馈电机的仿真模型,提出和设计了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并用于无刷双馈电机的转速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有助于提高调速系统的调节时间、增强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转子速d-q模型 变论域模糊控制 变频器容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电动机开环调速特性研究
10
作者 路小琪 王峰 +1 位作者 刘毅 王斌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11期63-66,共4页
介绍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其转子速d-q参考轴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采用恒压频比控制策略完成了无刷双馈电动机开环状态下的动态特性仿真,并基于双三电平变频器建立了实验平台,完成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开... 介绍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其转子速d-q参考轴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采用恒压频比控制策略完成了无刷双馈电动机开环状态下的动态特性仿真,并基于双三电平变频器建立了实验平台,完成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开环调速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运行机理及其良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动机 开环 调速 d-q模型 恒压频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发电机的仿真研究
11
作者 阳细斌 《电气制造》 2013年第11期49-53,共5页
根据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转子速d-q双同步坐标系,建立无刷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BDFG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的效果进行仿真,并在Maxwell 2D中运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BDFG在发电运行的稳态发电效果,结果证明BDFG具... 根据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转子速d-q双同步坐标系,建立无刷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BDFG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的效果进行仿真,并在Maxwell 2D中运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BDFG在发电运行的稳态发电效果,结果证明BDFG具有快速的调节性能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FG 变速恒频 d-q模型 有限元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混运的车网系统低频振荡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睿 吕晓琴 +2 位作者 王晓茹 常明远 葛茗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68-3780,共13页
电气化铁路中,瞬态直接电流控制(transientdirect currentcontrol,TDCC)和d-q解耦控制(d-qdecoupling control,DQDC)等不同控制类型的列车尚未建立统一坐标下的模型,难以进行多控制类型列车混合运行工况下的车网系统低频振荡研究。该文... 电气化铁路中,瞬态直接电流控制(transientdirect currentcontrol,TDCC)和d-q解耦控制(d-qdecoupling control,DQDC)等不同控制类型的列车尚未建立统一坐标下的模型,难以进行多控制类型列车混合运行工况下的车网系统低频振荡研究。该文在d-q坐标下建立TDCC列车单相变流器小信号阻抗模型,实现与DQDC变流器模型坐标系的统一,并计及现有TDCC变流器模型中所忽略的控制结构。之后,推导TDCC单相变流器的d-q解析模型,基于此揭示TDCC列车单独运行时系统的低频振荡机理,阐明了所建模型运用于低频振荡分析的准确性优势。进一步地,进行不同控制类型列车混运工况下系统的低频振荡分析。最后,通过时域仿真和半实物实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低频振荡 d-q阻抗模型 解析模型 多车混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