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s optimal recovery scheduling for dynamic resilience of networked infrastructure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Yang FU Shanshan +2 位作者 WU Bing HUANG Jinhui WEI Xiao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5期995-1008,共14页
Prior research on the resilience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usually utilizes the network model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nents so that a quantitative representation of resilience can be obtained. Parti... Prior research on the resilience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usually utilizes the network model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nents so that a quantitative representation of resilience can be obtained. Particularly, network component importance is addressed to express its significance in shaping the resilienc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Due to the intrinsic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some idealized assumptions are exerted on the resilience-optimization problem to find partial solutions.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it the dynamic aspect of system resilience, i.e., the scheduling problem of link recovery in the post-disruption phase.The aim is to analyze the recovery strategy of the system with more practical assumptions, especially inhomogeneous time cost among links. In view of this, the presented work translates the resilience-maximization recovery plan into the dynamic decisionmaking of runtime recovery option. A heuristic scheme is devised to treat the core problem of link selection in an ongoing style.Throug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he link recovery order rendered by the proposed scheme demonstrates excellent resilience performance as well as accommodation with uncertainty caused by epistemic know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resilience network model component importance recovery scheduling epistemic uncertain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坦克全电双向稳定系统非线性滑模控制
2
作者 王一珉 袁树森 +1 位作者 林大睿 杨国来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4,共15页
传统坦克双向稳定系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有效处理新一代全电双向稳定系统中的耦合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模型的非线性控制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动态模型的先验信息提升控制效果。因此,建立计及执行器动态的全电双向稳定系统机电耦合动力... 传统坦克双向稳定系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有效处理新一代全电双向稳定系统中的耦合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模型的非线性控制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动态模型的先验信息提升控制效果。因此,建立计及执行器动态的全电双向稳定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非线性滑模控制方法。引入滑模面和基于双曲正切函数改进的滑模鲁棒控制律设计非线性滑模控制函数,以有效地消除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时,深度融合多层神经网络,准确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前馈补偿,避免高增益反馈。基于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新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连续控制输入下坦克全电双向稳定系统的渐近稳定性能。搭建了联合仿真环境与半实物实验平台,通过大量对比实验验证了新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全电双向稳定系统 滑模控制 神经网络 动力学建模 对比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电网络全阶模型构建方法与潮流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司亚洲 刘闯 +5 位作者 蔡国伟 刘铖 赵鹏威 陈俊睿 杨鹤翎 金奕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7821-7831,共11页
文中提出D-Q电网络全阶模型构建方法,从RLC电路属性出发建立了dq坐标系下电网络元件动态模型,通过代数图论对电网络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即建立dq坐标系下包含耦合项、微分项及同轴代数项的D-Q电网络全阶模型,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动态数... 文中提出D-Q电网络全阶模型构建方法,从RLC电路属性出发建立了dq坐标系下电网络元件动态模型,通过代数图论对电网络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即建立dq坐标系下包含耦合项、微分项及同轴代数项的D-Q电网络全阶模型,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动态数值仿真等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以潮流计算为例,忽略网络动态特性,基于D-Q电网络的节点电压方程,构建D-Q电网络潮流模型,并用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NR)迭代求解。在迭代过程中,PQ节点及PV节点电压幅值不平衡量对应的雅克比矩阵非对角线元素保持常数,提高了运算速度。通过IEEE 118、300等多个算例对应不同场景对所提潮流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潮流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对迭代初值和负载水平不敏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络 d-q电网络 d-q电网络元件动态模型 潮流计算 动态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纯电驱动重载车辆能耗预测模型
4
作者 王尔烈 王帅 +3 位作者 皮大伟 王洪亮 王显会 谢伯元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9-1236,共8页
高精度能耗预测模型是准确预测车辆续驶里程的重要前提。针对载荷大幅度变化且非结构化道路运行的纯电驱动重载车辆,建立其组合能耗模型,该模型由能耗计算基本模型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差值修正两部分组... 高精度能耗预测模型是准确预测车辆续驶里程的重要前提。针对载荷大幅度变化且非结构化道路运行的纯电驱动重载车辆,建立其组合能耗模型,该模型由能耗计算基本模型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差值修正两部分组成。基于能量流动过程驱动电机和变速器效率建模,结合汽车行驶动力学建立能耗计算基本模型;采用LSTM神经网络来修正基本模型能耗预测结果与车辆典型工况功率测试值的差值,有效提高了大幅变载荷且低信噪比坡度环境下的车辆能耗预测精度,因此组合能耗模型具有参数简单和模型拟合不需解释能耗规律的优点。经试验测试分析,与VT-Micro能耗模型和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能耗模型相比,所提组合能耗模型的功率预测平均误差率分别降低了17.76%和3.35%,能够实现纯电驱动重载车辆复杂工况下能耗的准确实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驱动重载车辆 组合能耗模型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行驶动力学 复杂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网络模型的酒精依赖患者静息态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景超 隋文禹 +1 位作者 喻大华 薛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AD)患者静息态三重网络(中央执行网络、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动态功能网络连通性(dFNC)的变化。方法:于2020年2月-2021年3月采集15例酒精依赖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对预处理后的fMR...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AD)患者静息态三重网络(中央执行网络、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动态功能网络连通性(dFNC)的变化。方法:于2020年2月-2021年3月采集15例酒精依赖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对预处理后的fMRI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以获得大脑网络成分,并通过滑动窗口方法生成大脑网络的动态功能连接矩阵。并对所有dFNC矩阵应用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大脑网络连接模式,获得受试者脑网络的时间属性。最后,使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评估异常时间属性(时间分数、平均停留时间、转换次数)与酒精依赖量表(AD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将15例志愿者和12例AD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四种重复出现的功能连接状态。与对照组相比,AD组在弱连接状态下花费时间较长,但在中央执行网络和突显网络之间的强连接状态下花费时间较少(P均<0.05)。双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AD患者中央控制网络内的IC38与IC49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P<0.05,FDR校正)。结论:AD患者中央执行网络的功能连接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为探索酒精依赖的复杂神经病理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 酒精依赖 三重网络模型 动态功能网络连接 独立成分分析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及车网互动对新型储能配置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原冰 龚乃玮 +2 位作者 王皓界 肖晋宇 张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电力系统新型储能发展预期高,但存在与其他灵活调节资源统筹考虑不足的问题。随着电动汽车持续快速发展,未来电动汽车车网互动必将影响新型储能需求,新型储能规划必须与电动汽车发展统筹考虑。通过分析影响电动汽车发展与车网互动调节... 电力系统新型储能发展预期高,但存在与其他灵活调节资源统筹考虑不足的问题。随着电动汽车持续快速发展,未来电动汽车车网互动必将影响新型储能需求,新型储能规划必须与电动汽车发展统筹考虑。通过分析影响电动汽车发展与车网互动调节能力的关键因素,研判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规模,结合电动汽车用能习惯与电力系统调节需求,构建了中国电动汽车灵活性潜力研究模型,并从系统全局优化角度,评估车网互动灵活调节能力,分析了对中国及其7个区域新型储能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电动汽车 车网互动 源网荷一体化规划 随机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的带鱼货架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49
7
作者 佟懿 谢晶 +1 位作者 肖红 杨胜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6-360,共5页
为探索通过气味分析判断海产品贮藏品质的方法,利用电子鼻对带鱼在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下的挥发性气味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所获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货架期分析,并与理化品质指标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 为探索通过气味分析判断海产品贮藏品质的方法,利用电子鼻对带鱼在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下的挥发性气味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所获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货架期分析,并与理化品质指标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相联系,建立了带鱼在273~283K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电子鼻18个金属传感器能很好地将贮藏于273与283K下的带鱼随着贮藏时间变化的气味进行区分。贮藏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带鱼的TVBN值与菌落总数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长,且均符合一级化学动力学模型(R2>0.9)。基于电子鼻货架期分析获得的273~283K下的气味变化结果与该温度下理化品质指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采用Arrhenius动力学模型推导公式求得带鱼在(273~283K)温度段内TVBN的Q10(温差为10K的货架寿命之比)值,对照该温度段下电子鼻货架期分析获得的气味变化货架期分析值,得到带鱼在该温度段内的Q10货架期预测模型,经验证,其预测误差小于20%。可根据获得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带鱼在273~283K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主成分分析 气味 电子鼻 菌落总数 挥发性盐基氮 带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金丽 刘永梅 +5 位作者 杜松怀 关海鸥 刘官耕 苏娟 韩晓慧 王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02-208,共7页
针对未来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中,生物触电故障诊断与剩余电流之间具有不确定的潜在规律及关系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应用Hilbert-Huang变换明确了生物触电故障时,剩余电流各固... 针对未来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中,生物触电故障诊断与剩余电流之间具有不确定的潜在规律及关系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应用Hilbert-Huang变换明确了生物触电故障时,剩余电流各固有模态能量在时间和各种频率尺度上的分布,其中低频IMF分量的能量占有率高达86.35%,建立了剩余电流固有模态能量特征的提取方法;然后以选取剩余电流各IMF分量5维度能量特征向量,为生物触电故障诊断模型提供有效特征的信息源,利用量子遗传计算的快速寻优性和神经计算的自适应性有机结合,建立了一种量子遗传模糊神经网络作为触电故障模式分类归属的决策系统,仿真试验准确率达到100%。为研发基于人体触电电流而动作的新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流调控 模型 剩余电流 固有模态分量 能量特征 生物触电故障 模糊神经网络 模式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组分含量区间控制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陆荣秀 何丽娟 +1 位作者 杨辉 张国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8-1064,共7页
针对稀土萃取过程出口产品的组分含量可以在一定区间范围浮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稀土萃取过程组分含量区间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萃取分离过程数据辨识建立组分含量回声状态神经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模型;然后针... 针对稀土萃取过程出口产品的组分含量可以在一定区间范围浮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稀土萃取过程组分含量区间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萃取分离过程数据辨识建立组分含量回声状态神经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模型;然后针对稀土萃取过程中不同运行工况,采用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设计组分含量预测控制器,将系统的输出约束纳入求解控制律的优化问题中,使预测控制针对组分含量输出在不同的区域范围采用不同的控制强度,从而实现区间控制同时保证两端出口产品的纯度,最后基于Ce Pr/Nd(铈镨/钕)萃取过程数据的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萃取分离 组分含量区间控制 神经网络 动态建模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P神经网络在负荷动静比例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史真惠 朱守真 +3 位作者 郑竞宏 王光 曲祖义 王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5-29,共5页
指出了电力系统负荷动、静组成比例在实际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的重要性,并应用一种改进的BP算法--Levenberg-Marpuardt 反向传播算法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确定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动、静组成比例为β=F[Y(t),... 指出了电力系统负荷动、静组成比例在实际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的重要性,并应用一种改进的BP算法--Levenberg-Marpuardt 反向传播算法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确定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动、静组成比例为β=F[Y(t),Y(t-1),…,Y(t-n),U(t),U(t-1),…,U(t-n)].其中,β为动态负荷在综合负荷中所占的比例,Y=[P,Q]T,U=[V,f]T.该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学习速度慢的缺点.应用该方法对仿真数据、动模实验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其相应的动、静组成比例.测算结果验证了在确定负荷动、静比例时可以忽略频率的变化,证明了BP神经网络用于确定负荷动、静组成比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动静比例 BP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速预测及整车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11
作者 连静 刘爽 +3 位作者 李琳辉 周雅夫 杨帆 袁鲁山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4-574,共11页
本文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这一典型混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车速预测的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对发动机和电动机能量消耗模型进行线性化,建立... 本文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这一典型混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车速预测的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对发动机和电动机能量消耗模型进行线性化,建立双轴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数学模型;其次,运用模糊推理进行驾驶意图分析,提出基于驾驶意图识别和历史车速数据相结合的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s,NAR)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方法进行未来行驶工况预测.然后,以最小等效燃油消耗为目标建立PHEV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运用预测控制思想对车速预测时域内最优电机转矩控制序列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控制策略在特定的循环工况下与电动助力策略相比,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模糊推理 NAR神经网络 车速预测 混合逻辑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价预测模型发展及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健柏 周赛美 邵留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84,共4页
随着电力市场化和竞争电力市场的出现,准确进行电价预测与电力供应商和用电消费者直接利益相关。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纳各种先进数学思想,建立对应的模型来进行电价预测。从电价预测模型的建模机理的角度,分析了结构模型、计量经济模型、... 随着电力市场化和竞争电力市场的出现,准确进行电价预测与电力供应商和用电消费者直接利益相关。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纳各种先进数学思想,建立对应的模型来进行电价预测。从电价预测模型的建模机理的角度,分析了结构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动态仿真模型建模机理、运用及优缺点,发现多种方法相组合进行电价预测的趋势,且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价 预测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 神经网络 动态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ICT网络中的一种动态路由波长分配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润泽 汪波涛 +1 位作者 唐良瑞 王一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8-51,共4页
根据新一代电力ICT网络模型的要求,对智能光网络技术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策略及其对ICT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分层图模型的动态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优化算法。在不设定备用路由的情况下,以网络链路上的可用光通道数作为... 根据新一代电力ICT网络模型的要求,对智能光网络技术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策略及其对ICT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分层图模型的动态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优化算法。在不设定备用路由的情况下,以网络链路上的可用光通道数作为链路代价,综合考虑路由跳数,把连接请求建立在优化可用信道数和跳数选择的光通道上,从而使网络负载平衡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网络资源的占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降低网络阻塞率,性能优于分别求解两个子问题的传统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通信网 波分复用 动态路由 分层模型 阻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开关动作次数约束的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登福 刘昱 夏道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83-786,共4页
根据多台有载调压变压器和可多组投切的电容器构成的配电网络,提出了以全网一天中网损最小为目标,考虑开关动作次数约束的无功电压实时控制的数学模型.针对计算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思想,设计了相应的编码、杂交和变异操作.在计算过程中... 根据多台有载调压变压器和可多组投切的电容器构成的配电网络,提出了以全网一天中网损最小为目标,考虑开关动作次数约束的无功电压实时控制的数学模型.针对计算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思想,设计了相应的编码、杂交和变异操作.在计算过程中,可巧妙计入开关动作次数限制,动作时段及开关当前状态等信息.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遗传算法及动态规划法的计算速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遗传算法 无功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定价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继春 贾琢玉 +2 位作者 向月 杨昕然 刘俊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1,共9页
针对现有充电服务难以定量定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充电服务费定价模型。首先,分析了充电服务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定位及多主体关系;然后,综合考虑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电动汽车规模、科学水平、充电桩数量、建设成本等多... 针对现有充电服务难以定量定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充电服务费定价模型。首先,分析了充电服务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定位及多主体关系;然后,综合考虑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电动汽车规模、科学水平、充电桩数量、建设成本等多维因素,量化多维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建立充电服务费定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充电服务费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充电服务费价格的影响。根据设置的参数值和不同场景,对充电服务费价格和变化趋势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发现:在算例场景设置条件下,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的变化曲线呈现V型,前期阶段充电服务费价格逐渐降低至最低,主要受到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中间阶段充电服务费缓慢增加,原因是政府补贴的不断衰减、充电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新增充电设施增加了建设成本;后期充电服务费变化逐渐稳定,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成为影响充电服务费最主要的因素,充电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充电服务费的定价。本文为充电服务定价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宏观动力学定量分析模型,为未来充电服务网运营与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充电服务网 电动汽车 充电服务费 系统动力学 定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管网动态建模及协调运行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飞 郝玲 +4 位作者 陈磊 田冉 魏名山 陈群 闵勇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力管网由于较强的热惯性而具备被动储热能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提供空间。利用热力管网储能的方法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与投资的前提下,仅通过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优化,达到...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力管网由于较强的热惯性而具备被动储热能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提供空间。利用热力管网储能的方法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与投资的前提下,仅通过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优化,达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间歇性、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的目标。该方法已成为目前较具潜力的灵活性提升手段之一,逐渐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热力系统本身具有多变量、非线性、时延性等特点,且热力管网运行调节独立于电力系统调度之外,导致在刻画评估热力管网所具备的调节能力时,面临电热系统动态建模难以兼容、异质能源系统运行机制难以协调等瓶颈。研究围绕热力管网动态特性建模及电热协调优化等方面,对利用热力管网热惯性提升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调节能力的研究方法展开回顾:比较分析了节点法、元素法、集总参数法、等效热电路法及能路法等动态建模方法的优劣,剖析了电力系统与热力管网协调运行研究中的关键要素,并针对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热力管网 动态建模 优化运行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信息安全动态评估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磊 李廷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19-3423,共5页
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领域,针对传统静态评估手段难以适应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动态拓扑结构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再评估模型。该模型将整个系统抽象为构件和访问路径组成的拓扑结构,将构件间的关系抽象为三类关联类型和四类组合类型,并... 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领域,针对传统静态评估手段难以适应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动态拓扑结构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再评估模型。该模型将整个系统抽象为构件和访问路径组成的拓扑结构,将构件间的关系抽象为三类关联类型和四类组合类型,并给出不同关系条件下的安全度量方法。当系统发生变化后,以变化的构件为中心,确定其变化的影响范围和新的关系类型,只对相邻构件进行再评估,进而得到局部和全局的新安全度量。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评估模型具有更高的评估效率,能大幅大减少评估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移动自组织网络 再评估方法 动态评估模型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动态建模与复杂性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洪明 王洁 +1 位作者 童小娇 赖明勇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9-407,444,共10页
为了准确模拟市场动态演化过程,提出考虑输电网约束的电力市场动态模型,即内嵌市场清算优化问题的离散动态系统.该模型反映出独立系统调度员的统一市场清算过程,考虑了输电网固有物理特性所赋予的复杂约束,并刻画出发电方和需求方同时... 为了准确模拟市场动态演化过程,提出考虑输电网约束的电力市场动态模型,即内嵌市场清算优化问题的离散动态系统.该模型反映出独立系统调度员的统一市场清算过程,考虑了输电网固有物理特性所赋予的复杂约束,并刻画出发电方和需求方同时投标的情形.借助非线性互补函数,定量分析了电力市场复杂的动态行为,即对应不同的输电网运行状态,探讨了市场的Nash均衡及其稳定性、市场超出稳定域后周期甚至混沌的复杂动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络 动态模型 NASH均衡 混沌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暴雨预报方法探讨 被引量:31
19
作者 胡江林 涂松柏 冯光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2-428,共7页
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暴雨预报方法。该方法仿预报员的暴雨预报思路,在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环流形势场和暴雨落区之间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预报模型,该模型的输入是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和初始环流形势场的扩展... 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暴雨预报方法。该方法仿预报员的暴雨预报思路,在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环流形势场和暴雨落区之间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预报模型,该模型的输入是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和初始环流形势场的扩展正交分解主成份分量,输出是预报区域的暴雨落区预报。2000年的汛期试验表明该客观预报方法可明显改进数值预报模式的暴雨落区预报,因此可望在业务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动力模式 环流形势场 扩展正交分解主分量 暴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NN的聚合过程转化速率软测量建模及重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介生 郭秋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63-2169,共7页
引言以氯乙烯单体(VCM)为原料,采用悬浮法聚合工艺生产聚氯乙烯(PVC)树脂是一种典型的间歇式化工生产过程。VCM的转化率对PVC树脂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聚合过程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核主元分析 软测量 模型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