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矩阵分解的三维动态电阻抗断层成像方法
1
作者 李秀艳 赵天晨 +1 位作者 王琦 韩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7,共9页
针对医学诊断成像和监测领域中运动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实时跟踪问题,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矩阵分解的三维重建算法(3D-LS),通过同时考虑时间连续性和空间结构信息,有效分离三维电阻抗图像中的动态分量和背景分量。以... 针对医学诊断成像和监测领域中运动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实时跟踪问题,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矩阵分解的三维重建算法(3D-LS),通过同时考虑时间连续性和空间结构信息,有效分离三维电阻抗图像中的动态分量和背景分量。以小球运动为例,采用多线电极构建三维动态EIT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3D-LS算法重建的图像具有更好的三维结构连续性和更均匀的电导率分布;与传统成像算法相比,在小球沿X轴运动案例仿真中,仿真重建图像相对误差(RE)平均降低了28.9%,结构相似度(SSIM)平均提高了22.4%,在沿Y轴运动案例中,仿真重建图像RE平均降低了36.9%,SSIM平均提高了44.0%;实验重建图像RE平均降低了19.9%,SSIM平均提高了23.2%。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实了该方法在三维动态EIT重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矩阵分解算法 逆问题 运动目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2
作者 李小军 张誉潇 +1 位作者 荣棉水 倪萍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7-2252,共16页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导致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唯一性,且难以评估其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可以实现反演参数不确定性的评估。该方法将贝叶斯原理与地震动的水平竖向谱比(earthquak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EHV)正演算法相结合,以强震动观测记录的S波成分作为数据源,实现了场地土层结构的反演。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场地土层速度结构,并能够对反演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谱比(HVSR) 强震动观测记录 贝叶斯反演方法 土层速度结构 井上井下谱比(SBSR) 正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运动参数快速估计的空间目标ISAR成像方法
3
作者 侯庆森 李光祚 +3 位作者 徐仲秋 刘宸钰 洪文 吴一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8,共15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空间目标成像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转角下空间目标成像结果的越分辨单元徙动(MTRC)现象加剧,严重影响ISAR成像的性能。为快速估计和补偿空间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相位误差,结合BFGS优化算法效率高与极坐标格式...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空间目标成像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转角下空间目标成像结果的越分辨单元徙动(MTRC)现象加剧,严重影响ISAR成像的性能。为快速估计和补偿空间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相位误差,结合BFGS优化算法效率高与极坐标格式变换算法(PFA)补偿精度高的优势,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运动参数快速估计的空间目标ISAR成像方法。所提方法建立了目标平动和转动参数联合估计的最小化图像熵优化模型;为降低优化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设计了目标参数粗估计和精估计的高效BFGS求解子步骤,实现了目标转动参数的快速估计与大转角情况下MTRC的补偿。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民航客机数据成像结果表明,相比PSO-PFA算法,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运动参数估计精度更高,运算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逆合成孔径雷达 越分辨单元徙动 极坐标格式变换算法 联合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模块化机器人手臂运动学算法验证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宪华 郭永存 +1 位作者 张军 郭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82-1684,1704,共4页
针对由模块化关节构成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手臂,采用DH法对手臂的操作空间进行了描述,得到了正运动学模型;采用欧拉角表示手臂姿态,得到了包含六个参数的用于表示手臂位姿的完备广义坐标,并对欧拉角的几何关系进行了分析。针对SolidWo... 针对由模块化关节构成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手臂,采用DH法对手臂的操作空间进行了描述,得到了正运动学模型;采用欧拉角表示手臂姿态,得到了包含六个参数的用于表示手臂位姿的完备广义坐标,并对欧拉角的几何关系进行了分析。针对SolidWorks虽然实体建模简洁方便但计算并非其强项的缺点,编写相应接口程序,将建立的手臂三维实体模型保留几何约束关系简化后导入MATLAB软件。基于MATLAB编写正逆运动学算法验证程序以及连杆驱动程序,实现了手臂的仿真运动。通过仿真,不仅更进一步验证了手臂正逆运动学解算的正确性,而且非常直观地看出手臂末端在空间中运行的路径以及各关节的动作情况。机器人手臂正逆运动学算法正确性的验证及运动仿真为手臂的精确定位及其路径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机器人手臂 正逆运动学 算法验证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态称重中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杰 费玉华 +1 位作者 于劲松 万九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为了提高汽车动态称重(WIM,Weigh-In-Motion)系统的称重精度,基于"逆模型"的思想,使用了自适应逆滤波器来充分抑制混叠在重量信号频带内的噪声信号.在有限长冲激响应滤波器的框架下,通过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离线构建了WIM系... 为了提高汽车动态称重(WIM,Weigh-In-Motion)系统的称重精度,基于"逆模型"的思想,使用了自适应逆滤波器来充分抑制混叠在重量信号频带内的噪声信号.在有限长冲激响应滤波器的框架下,通过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离线构建了WIM系统的逆系统,并用此逆系统作为一个新型的滤波器使用.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称重精度,同时又采用了低通滤波器,来滤除分布在重量信号频带以外的噪声干扰.经过由自适应逆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构成的复合滤波器处理后,称重结果较经参数估计方法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在称重精度上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称重 逆滤波 自适应算法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运动建模的实时逆运动学算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鑫 王章野 +1 位作者 王作省 彭群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3-860,共8页
人体运动的虚拟仿真及建模是当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而逆向运动学方法则是求解人体运动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实现人体运动建模,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人体关节约束的实时逆向运动学算法.首先基于骨骼长度改进了传统的循环坐标下降(... 人体运动的虚拟仿真及建模是当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而逆向运动学方法则是求解人体运动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实现人体运动建模,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人体关节约束的实时逆向运动学算法.首先基于骨骼长度改进了传统的循环坐标下降(CCD)算法,使其生成的运动效果更加流畅自然;然后引入生物分子运动模拟中的SHAKE算法,使短距离运动建模效果更加高效、鲁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拟多个节点同时运动的解析算法,以获得在多个关节点共同作用下的人体运动仿真效果.同运动捕捉的实测数据相比,采用文中算法所得的结果与在视觉效果上非常接近,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建模 关节约束 逆向运动学算法 循环坐标下降算法 SHAK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放大效应的估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章文波 周雍年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利用唐山地区9个台站得到的13次近场地震记录分析了场地放大效应。其中一些台站位于废弃的地下煤矿坑道内,最深的一个台站在地下 822 m处。首先检验确定了地面反射波对地下场地的入射波没有很大影响,然后利用地下基岩场地... 本文利用唐山地区9个台站得到的13次近场地震记录分析了场地放大效应。其中一些台站位于废弃的地下煤矿坑道内,最深的一个台站在地下 822 m处。首先检验确定了地面反射波对地下场地的入射波没有很大影响,然后利用地下基岩场地台站(- 822 m)作参考场地,用线性反演法来同时分离震源、传播途径和局部场地效应。结果发现:在 1至 10Hz的频段上S波品质因子Qs基本上与频率成正比;与以地面基岩场地作参考场地所得的结果相比较,地面基岩场地的反应并不是一常数,它在大于 6 Hz的高频段上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事例中,在6至 10 Hz的频段上这个放大系数约为2至4。这表明由于地面基岩场地本身的放大作用,将导致在作场地地震动预测时会低估地震作用。最后采用一种新的非参考场地法,即遗传算法,用w2震源模型来估计绝对场地效应。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对大多数台站场地来说,所得的绝对场地效应与以地下基岩台站作参考场地所得的相对场地效应十分一致。这表明在作场地地震动分析时,当仔细考虑了反射波对入射波的影响后,地下或井下基岩场地是比地面基岩场地更合适的参考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效应 参考场地 线性反演法 遗传算法 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段式IK与关键帧的虚拟人运动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明志 陈健 许春耀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760-2765,共6页
为提高网络虚拟环境中虚拟人运动控制的效率与显示效果,提出逆运动学和关键帧法相结合的虚拟人运动控制方法。在逆运动学中设计改进的CCD算法实现分阶段IK计算,因回溯路径的缩短,减少了计算量;在关键帧中插入由四元数插值法生成的中间帧... 为提高网络虚拟环境中虚拟人运动控制的效率与显示效果,提出逆运动学和关键帧法相结合的虚拟人运动控制方法。在逆运动学中设计改进的CCD算法实现分阶段IK计算,因回溯路径的缩短,减少了计算量;在关键帧中插入由四元数插值法生成的中间帧,提高虚拟人运动的真实感;通过IK求解的关节旋转角不仅实现对姿态的逼近,还使关节更具有弹性;引入运动特征参量,可增强虚拟人动作模式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运动控制 逆运动学 CCD算法 关键帧 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ISAR像估计弹道目标微动特征的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蓉 冯存前 +1 位作者 贺思三 饶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00-1505,共6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像序列可以反映弹道目标在微动周期内的姿态变换及结构特征,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ISAR像序列估计弹道目标微动特征的方法。首先基于relax算法提取较强的散射点,并采用距离...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像序列可以反映弹道目标在微动周期内的姿态变换及结构特征,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ISAR像序列估计弹道目标微动特征的方法。首先基于relax算法提取较强的散射点,并采用距离-多普勒方法成像,然后利用灰度匹配算法对ISAR图像进行匹配,以提高微动周期估计精度。通过分析散射点在成像平面上的投影关系从而建立散射点空间坐标与目标微动特征之间的联系,并根据散射点在ISAR图像序列上的相对位置差值与散射点空间坐标的表达式,估计目标的微动参数。最后,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像 微动特征提取 RELAX算法 灰度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算模块的锻造操作机主运动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泽民 赵琛 丁华锋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2-495,共14页
提出运算模块和运算图谱的概念并建立了运算模块的运动及力的模型、主运动机构运动学和逆动力学运算图谱,进而得到上述运算图谱统一求解函数。通过运算图谱统一求解函数得到一种新型主运动机构的位置正解、反解曲线图,从而得出该机构可... 提出运算模块和运算图谱的概念并建立了运算模块的运动及力的模型、主运动机构运动学和逆动力学运算图谱,进而得到上述运算图谱统一求解函数。通过运算图谱统一求解函数得到一种新型主运动机构的位置正解、反解曲线图,从而得出该机构可实现近似直线的水平提升,有利于简化操作机的控制系统。同时得到在升降、前后缓冲和俯仰运动过程中各驱动力曲线图,利用ADAMS软件建立机构连杆虚拟模型,力的仿真曲线与力的数值计算曲线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操作机 主运动机构 运算图谱 运动学分析 逆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迭代算法在结构物理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祥建 崔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50,共7页
本文在利用复合反演方法进行剪切型结构物理参数识别过程中,引入一种迭代算法来求解关于参数的病态方程组,探讨了几种比例阻尼形式的比例系数识别的处理方法。以10层剪切型框架结构为例,利用该迭代算法研究了无阻尼、三种比例阻尼形式... 本文在利用复合反演方法进行剪切型结构物理参数识别过程中,引入一种迭代算法来求解关于参数的病态方程组,探讨了几种比例阻尼形式的比例系数识别的处理方法。以10层剪切型框架结构为例,利用该迭代算法研究了无阻尼、三种比例阻尼形式以及噪信比为5%、10%的高斯白噪声等情形下的参数识别问题。结果表明,该迭代算法能很好地求解参数的病态方程组,且对四种阻尼形式和两种噪信比的噪声有很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算法 复合反演 最小二乘 参数识别 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六杆并联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和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旭峰 郇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6-560,共5页
针对一种六杆并联结构工业机器人 ,研究了其运动学逆解和正解算法 ,以及它们在开放式数控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技术 ,解决了基于逆解算法的实时坐标变换问题和基于正解算法的系统初始化问题 ,并给出了相应模块与数控系统内核的接口 ,最后在... 针对一种六杆并联结构工业机器人 ,研究了其运动学逆解和正解算法 ,以及它们在开放式数控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技术 ,解决了基于逆解算法的实时坐标变换问题和基于正解算法的系统初始化问题 ,并给出了相应模块与数控系统内核的接口 ,最后在一种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上实际开发成功针对这种并联结构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从而得出结论 ,采用正确的实现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数值控制 并联机构 开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清洁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与时间最短运动规划 被引量:15
13
作者 芮宏斌 曹伟 孙宁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3-51,共9页
针对光伏阵列积灰效应带来的光电转换效率下降问题,依据中国西北地区安装地形特点和清洁作业环境设计一款车载式光伏阵列清洁机器人。清洁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是末端清洁器轨迹规划的难点,针对解析法求解逆运动学方法复杂且得不到最优解... 针对光伏阵列积灰效应带来的光电转换效率下降问题,依据中国西北地区安装地形特点和清洁作业环境设计一款车载式光伏阵列清洁机器人。清洁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是末端清洁器轨迹规划的难点,针对解析法求解逆运动学方法复杂且得不到最优解,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求解机械臂逆运动学的方法,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为了提高光伏阵列清洁效率,针对清洁机械臂点到点运动的时间最优问题进行时间最短运动规划。利用五次多项式插值法对机械臂各个关节变量在关节空间坐标系中进行路径拟合,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清洁机械臂运动时间进行优化。最终根据优化结果对机械臂进行轨迹规划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及使用的BP神经网络求解清洁机械臂逆运动学方法符合清洁机械臂时间最优运动规划,提高了光伏阵列清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为光伏阵列清洁机器人机械臂提供了时间最优控制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移动机器人 逆运动学 遗传算法 运动规划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作业机器人机械臂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亮亮 马振书 +1 位作者 穆希辉 杜峰坡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5-157,共3页
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任务需求出发创新设计了一种带有平移自由度的六自由度机械臂,建立了机械臂的虚拟样机模型,机械手工作域的仿真分析表明较好的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运用D-H法建立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进行了正向运动学分析,推导出机... 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任务需求出发创新设计了一种带有平移自由度的六自由度机械臂,建立了机械臂的虚拟样机模型,机械手工作域的仿真分析表明较好的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运用D-H法建立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进行了正向运动学分析,推导出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以及手爪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姿矩阵,针对运动学方程的特点,提出了解析法和基于正向运动学分析的可行解估计法相结合的试探搜索算法进行逆运动学求解,实例分析和编程验算表明该方法稳健可靠,计算精度和处理速度能够满足机器人实时在线控制的要求,并且可以应用于机器人轨迹规划和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逆运动学 试探搜索算法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度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碰撞算法
15
作者 李刚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831,864,共5页
在考虑了操作机的关节极限、自碰撞和静态障碍物的情况下,从给定的初始位形出发,发现一条到末端效应器目标位置和姿态的相连可到达路径。方法给出了机器人操作机点到点逆运动学问题求解算法,利用碰撞算法实现了冗余度机器人运动规划,仿... 在考虑了操作机的关节极限、自碰撞和静态障碍物的情况下,从给定的初始位形出发,发现一条到末端效应器目标位置和姿态的相连可到达路径。方法给出了机器人操作机点到点逆运动学问题求解算法,利用碰撞算法实现了冗余度机器人运动规划,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算法 冗余度机器人 运动规划 逆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逆向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路绪良 闫海峰 张霖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7,共5页
针对现有液压支架正向运动学分析方法无法精确感知顶梁姿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支架逆向运动学分析方法。采用SolidWorks软件及其Motion模块建立液压支架三维模型和Motion模型,通过解析液压支架动作来获取Motion数据库,采用三次多项... 针对现有液压支架正向运动学分析方法无法精确感知顶梁姿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支架逆向运动学分析方法。采用SolidWorks软件及其Motion模块建立液压支架三维模型和Motion模型,通过解析液压支架动作来获取Motion数据库,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液压支架各驱动部件运动方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驱动部件运动方程,得出最优拟合方程,从而得出液压支架最优运动轨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得出液压支架各驱动部件的运动轨迹,所得结果与实际运动曲线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逆向运动学 顶梁姿态 驱动部件 运动轨迹优化 运动方程拟合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博 康晓东 +3 位作者 高万春 洪睿 王亚鸽 张华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1期320-323,共4页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空间定位的新机制。首先,设计6个标记点,并将其同时固定于CT检查床,以在硬件上参考定位;其次,在软件上以改进的D-H逆向运动算法实现CT图像引导机器人进行经皮肺穿刺操作。仿真实...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空间定位的新机制。首先,设计6个标记点,并将其同时固定于CT检查床,以在硬件上参考定位;其次,在软件上以改进的D-H逆向运动算法实现CT图像引导机器人进行经皮肺穿刺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中提出的定位机制可有效地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系统 d-h逆向运动算法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S+UPR+S并联机构伴随运动及正逆解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昊 赵耀虹 李瑞琴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0,共5页
目的针对二自由度的UPS+UPR+S并联机构对该并联机构是否具有伴随运动以及对该并联机构的位姿正逆解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旋转变化矩阵得到相应向量的表达式,并建立约束方程验证是否具有伴随运动。对该机构进行正逆解分析,通过遗传算法求... 目的针对二自由度的UPS+UPR+S并联机构对该并联机构是否具有伴随运动以及对该并联机构的位姿正逆解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旋转变化矩阵得到相应向量的表达式,并建立约束方程验证是否具有伴随运动。对该机构进行正逆解分析,通过遗传算法求得机构的部分正解并与逆解相互验证,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分析,得到最佳个体、最佳适应度、多样性值和每代个体得分结果。结果该机构不存在伴随运动,正解与逆解所得结果相差较小,数据可以相互吻合。正解实例得到的最佳个体为-0.267和0.31,结果与反解相互验证,最佳适应度逐渐减小,获得了每代得分和每代个体得分情况。结论机构不存在伴随运动,性能较好,由正逆解相互吻合可知正逆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伴随运动 正逆解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步进调频信号的低信噪比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樾 白雪茹 周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34-1043,共10页
针对稀疏步进调频信号对目标径向运动敏感且低信噪比(SNR)下难以聚焦成像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平动补偿与高分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方法。首先,针对稀疏步进调频信号建立回波模型和稀疏观测模型,通过构... 针对稀疏步进调频信号对目标径向运动敏感且低信噪比(SNR)下难以聚焦成像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平动补偿与高分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方法。首先,针对稀疏步进调频信号建立回波模型和稀疏观测模型,通过构造参数化字典,将ISAR成像问题转换为目标运动参数估计与高分辨距离像(HRRP)合成的联合问题。然后,对目标高分辨距离像引入Gamma-Gauss先验,并采用变分贝叶斯推断(VBI)对散射点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通过遗传算法迭代同步获得目标运动参数与高质量HRRP,最终实现高分辨聚焦成像和运动参数精确估计。不同场景下的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运动参数估计 稀疏贝叶斯学习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目标逆合成孔径成像算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国军 贺志毅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针对舰船类目标运动情况比较复杂,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时运动补偿比较困难的特点,将改进的自适应联合时频算法(AJTF)与强点处理(PPP)模型结合,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实现运动补偿,提高了运动补偿算法的快速性和精确性,为实现... 针对舰船类目标运动情况比较复杂,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时运动补偿比较困难的特点,将改进的自适应联合时频算法(AJTF)与强点处理(PPP)模型结合,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实现运动补偿,提高了运动补偿算法的快速性和精确性,为实现实时成像奠定了基础。试验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地完成相位的补偿,提高ISAR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自适应联合时频算法 运动补偿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