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茶菌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薇
籍保平
+1 位作者
田文礼
杨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8-169,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与有关文献介绍的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测定速度快、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同时,对红茶菌样品的检测结果为解释红茶菌饮料的解毒、抗癌...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与有关文献介绍的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测定速度快、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同时,对红茶菌样品的检测结果为解释红茶菌饮料的解毒、抗癌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气相色谱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营养成分对红茶菌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和总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侃
甘旭华
+2 位作者
唐欣昀
王硕
檀华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采用纯化的酵母菌和木醋酸菌菌株培养红茶菌液,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培养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的含量,考察不同配方对DSL产量的影响。用HPCE法在培养10 d的红茶菌液中稳定检测到DSL;采用麦芽糖与绿茶培养的红茶菌...
采用纯化的酵母菌和木醋酸菌菌株培养红茶菌液,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培养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的含量,考察不同配方对DSL产量的影响。用HPCE法在培养10 d的红茶菌液中稳定检测到DSL;采用麦芽糖与绿茶培养的红茶菌液中的DSL含量达1.09 g/L,远高于乌龙茶和蔗糖培养液中的0.28 g/L。发现有利于DSL合成的糖类依序是:麦芽糖>葡萄糖>蔗糖;茶叶依序是:红茶≥绿茶>乌龙茶;较高浓度的糖不利于DSL的合成。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总酸的含量,计算得率(酸/糖耗),发现葡萄糖和麦芽糖、绿茶和红茶有利于红茶菌液的成熟,高浓度的糖抑制红茶菌液的成熟。DSL浓度约占总酸的6.5%~7.3%,与总酸显著相关(α=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纯菌培养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眼果肉发酵红茶菌饮料
被引量:
11
3
作者
宋清鹏
胡卓炎
+2 位作者
赵雷
周沫霖
余小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6-221,共6页
以龙眼果肉和茶糖水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和接种量等因素对龙眼果肉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以总酸、D-葡糖糖二酸1,4-内酯和D-葡萄糖二酸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工艺优化,得出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6℃,初始TSS为...
以龙眼果肉和茶糖水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和接种量等因素对龙眼果肉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以总酸、D-葡糖糖二酸1,4-内酯和D-葡萄糖二酸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工艺优化,得出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6℃,初始TSS为14.7°Brix,接种量为14.1%,发酵时间6 d,所得发酵液总酸含量为26.87 g/L,D-葡糖糖二酸1,4-内酯为5.51 g/L,D-葡萄糖二酸为18.0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龙眼
总
酸
d-
葡糖糖
二
酸
1
4-内酯
d-葡萄糖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茶菌菌种主要代谢产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2
4
作者
吴薇
盖宝川
籍保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红茶菌中几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特性,不同菌种及其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各不相同。结果表明,菌种A22具有很强的代谢葡萄糖生成酸的能力,它可以产生大量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它是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因子...
本文介绍了红茶菌中几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特性,不同菌种及其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各不相同。结果表明,菌种A22具有很强的代谢葡萄糖生成酸的能力,它可以产生大量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它是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因子,另外,A22还可产生较多的其它有益成分,如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等,而乙酸的含量适中。因此,该菌种是生产具有解毒、抗癌作用的红茶菌功能性饮料的理想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代谢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茶菌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体重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涛
籍保平
+2 位作者
周峰
杨志伟
栗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6-251,共6页
本实验以高脂饲料喂食的C57BL/6J小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为期11周的实验,以小鼠体重增加、体内脂肪含量、血清脂质水平、小鼠脏器系数、肝组织形态、脂肪组织形态为检测指标,研究茶叶浸出液、A4(Gluconacetobacter sp.A4)发酵液、红茶菌原...
本实验以高脂饲料喂食的C57BL/6J小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为期11周的实验,以小鼠体重增加、体内脂肪含量、血清脂质水平、小鼠脏器系数、肝组织形态、脂肪组织形态为检测指标,研究茶叶浸出液、A4(Gluconacetobacter sp.A4)发酵液、红茶菌原液发酵液对小鼠体重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浸出液、A4发酵液、红茶菌原液发酵液,均能够减缓小鼠体重增长的进程,减少小鼠体内脂肪含量,并能够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蓄积以及减缓脂肪细胞增大的进程。其中,以A4发酵液的效果最为明显,表现出对饮食诱导小鼠的很好的体重控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葡糖
酸
醋
酸
杆菌
饮食诱导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炎症显像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楚进锋
王学斌
+5 位作者
吕恭序
赵毅
张俊波
王金城
米宏志
杨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5-239,共5页
对柠檬酸 (Cit)、酒石酸 (Tar)、DL 苹果酸 (DL Mal)、L 苹果酸 (L Mal)和D 葡萄糖二酸 (D Gca)等 5种含有羟基和羧基的小分子化合物的99mTc标记条件以及亲炎症的生物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根据它们的最佳标记条件 ,分别对其进行标记 ....
对柠檬酸 (Cit)、酒石酸 (Tar)、DL 苹果酸 (DL Mal)、L 苹果酸 (L Mal)和D 葡萄糖二酸 (D Gca)等 5种含有羟基和羧基的小分子化合物的99mTc标记条件以及亲炎症的生物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根据它们的最佳标记条件 ,分别对其进行标记 .标记率均大于 90 % .这 5种配合物和99mTcO- 4(P)在松节油致炎小鼠中的生物分布结果表明 :炎症模型脓肿与肌肉的质量活度分数之比值 (am(A) /am(M) )分别达 4 .0 2± 0 .2 1(Cit,3h) ,3.2 0± 0 .17(Tar,1h) ,4 .0 4± 0 .2 1(DL Mal,6h) ,3.50± 0 .2 3(L Mal,1h) ,4 .30± 0 .77(D Gca ,3h)和 3.2 3± 0 .4 1(P ,1h) .对99mTc D Gca在松节油致炎家兔中的生物分布进行了静态显像 ,结果较好 .据此可认为99mTc标记的 5种配合物和99mTcO- 4均有亲炎症组织的生物性质 ,其中 ,99mTc Cit国外已用于临床 ,而99mTc D Gca很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炎症显像剂 ,值得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炎症显像剂
d-葡萄糖二酸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茶菌主要功能菌株发酵糖茶水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莉
籍保平
+2 位作者
周峰
杨志伟
李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5,共4页
葡糖酸醋酸杆菌(Gluconacetobacter sp.A4)作为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菌株具有很强的产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能力。本实验探讨了温度、pH、叶酸、木糖醇和发酵时间对A4生长及代谢产DSL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工艺:培养液组成为红茶0.5%(W...
葡糖酸醋酸杆菌(Gluconacetobacter sp.A4)作为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菌株具有很强的产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能力。本实验探讨了温度、pH、叶酸、木糖醇和发酵时间对A4生长及代谢产DSL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工艺:培养液组成为红茶0.5%(W/V)、葡萄糖5%(W/V)和木糖醇3%(W/V),接种量10%(V/V);在发酵过程中维持pH为4.0、发酵温度30℃,静止培养8d。发酵结束后,葡萄糖利用率达82%,DSL产量为4.69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葡糖
酸
醋
酸
杆菌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气相色谱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茶菌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薇
籍保平
田文礼
杨志伟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8-169,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与有关文献介绍的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测定速度快、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同时,对红茶菌样品的检测结果为解释红茶菌饮料的解毒、抗癌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
红茶菌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气相色谱检测法
Keywords
Kombucha
d-
glucaric acid 1,4-lactone
gas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O65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营养成分对红茶菌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和总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侃
甘旭华
唐欣昀
王硕
檀华蓉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文摘
采用纯化的酵母菌和木醋酸菌菌株培养红茶菌液,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培养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的含量,考察不同配方对DSL产量的影响。用HPCE法在培养10 d的红茶菌液中稳定检测到DSL;采用麦芽糖与绿茶培养的红茶菌液中的DSL含量达1.09 g/L,远高于乌龙茶和蔗糖培养液中的0.28 g/L。发现有利于DSL合成的糖类依序是:麦芽糖>葡萄糖>蔗糖;茶叶依序是:红茶≥绿茶>乌龙茶;较高浓度的糖不利于DSL的合成。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总酸的含量,计算得率(酸/糖耗),发现葡萄糖和麦芽糖、绿茶和红茶有利于红茶菌液的成熟,高浓度的糖抑制红茶菌液的成熟。DSL浓度约占总酸的6.5%~7.3%,与总酸显著相关(α=0.01)。
关键词
红茶菌
纯菌培养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Keywords
Kombucha, pure strains cultivation, HPCE,
d-
saccharic acid 1,4 lactone
分类号
TS27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眼果肉发酵红茶菌饮料
被引量:
11
3
作者
宋清鹏
胡卓炎
赵雷
周沫霖
余小林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6-221,共6页
基金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020100005)
文摘
以龙眼果肉和茶糖水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和接种量等因素对龙眼果肉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以总酸、D-葡糖糖二酸1,4-内酯和D-葡萄糖二酸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工艺优化,得出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6℃,初始TSS为14.7°Brix,接种量为14.1%,发酵时间6 d,所得发酵液总酸含量为26.87 g/L,D-葡糖糖二酸1,4-内酯为5.51 g/L,D-葡萄糖二酸为18.01 g/L。
关键词
红茶菌
龙眼
总
酸
d-
葡糖糖
二
酸
1
4-内酯
d-葡萄糖二酸
Keywords
kombucha
longan
total acid
d-
glucose acid 2-1
4-lactone(DSL)
d-
glucaric acid
分类号
TS27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茶菌菌种主要代谢产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2
4
作者
吴薇
盖宝川
籍保平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红茶菌中几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特性,不同菌种及其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各不相同。结果表明,菌种A22具有很强的代谢葡萄糖生成酸的能力,它可以产生大量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它是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因子,另外,A22还可产生较多的其它有益成分,如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等,而乙酸的含量适中。因此,该菌种是生产具有解毒、抗癌作用的红茶菌功能性饮料的理想菌种。
关键词
红茶菌
代谢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Keywords
Kombucha
metabolite
d-
glucaric acid 1,4 lactone
分类号
S759.8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茶菌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体重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涛
籍保平
周峰
杨志伟
栗娜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6-251,共6页
文摘
本实验以高脂饲料喂食的C57BL/6J小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为期11周的实验,以小鼠体重增加、体内脂肪含量、血清脂质水平、小鼠脏器系数、肝组织形态、脂肪组织形态为检测指标,研究茶叶浸出液、A4(Gluconacetobacter sp.A4)发酵液、红茶菌原液发酵液对小鼠体重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浸出液、A4发酵液、红茶菌原液发酵液,均能够减缓小鼠体重增长的进程,减少小鼠体内脂肪含量,并能够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蓄积以及减缓脂肪细胞增大的进程。其中,以A4发酵液的效果最为明显,表现出对饮食诱导小鼠的很好的体重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
红茶菌
葡糖
酸
醋
酸
杆菌
饮食诱导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肥胖
Keywords
kombucha
Gluconacetobacter sp. A4
diet-induced
d-
saccharic acid 1,4-lacton
obesity
分类号
Q949.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炎症显像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楚进锋
王学斌
吕恭序
赵毅
张俊波
王金城
米宏志
杨浩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5-239,共5页
文摘
对柠檬酸 (Cit)、酒石酸 (Tar)、DL 苹果酸 (DL Mal)、L 苹果酸 (L Mal)和D 葡萄糖二酸 (D Gca)等 5种含有羟基和羧基的小分子化合物的99mTc标记条件以及亲炎症的生物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根据它们的最佳标记条件 ,分别对其进行标记 .标记率均大于 90 % .这 5种配合物和99mTcO- 4(P)在松节油致炎小鼠中的生物分布结果表明 :炎症模型脓肿与肌肉的质量活度分数之比值 (am(A) /am(M) )分别达 4 .0 2± 0 .2 1(Cit,3h) ,3.2 0± 0 .17(Tar,1h) ,4 .0 4± 0 .2 1(DL Mal,6h) ,3.50± 0 .2 3(L Mal,1h) ,4 .30± 0 .77(D Gca ,3h)和 3.2 3± 0 .4 1(P ,1h) .对99mTc D Gca在松节油致炎家兔中的生物分布进行了静态显像 ,结果较好 .据此可认为99mTc标记的 5种配合物和99mTcO- 4均有亲炎症组织的生物性质 ,其中 ,99mTc Cit国外已用于临床 ,而99mTc D Gca很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炎症显像剂 ,值得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脓肿
炎症显像剂
d-葡萄糖二酸
构效关系
Keywords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abscess
imaging agent on inflammation lesions
99m Tc D glucaric acid
分类号
R981.9 [医药卫生—药品]
R817.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茶菌主要功能菌株发酵糖茶水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莉
籍保平
周峰
杨志伟
李涛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5,共4页
文摘
葡糖酸醋酸杆菌(Gluconacetobacter sp.A4)作为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菌株具有很强的产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能力。本实验探讨了温度、pH、叶酸、木糖醇和发酵时间对A4生长及代谢产DSL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工艺:培养液组成为红茶0.5%(W/V)、葡萄糖5%(W/V)和木糖醇3%(W/V),接种量10%(V/V);在发酵过程中维持pH为4.0、发酵温度30℃,静止培养8d。发酵结束后,葡萄糖利用率达82%,DSL产量为4.69mg/ml。
关键词
红茶菌
葡糖
酸
醋
酸
杆菌
d-葡萄糖二酸
1
4内酯
气相色谱检测法
Keywords
kombucha
Gluconacetobacter sp. A4:
d-
saccharic acid 1,4 lactone
gas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Q949.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茶菌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
吴薇
籍保平
田文礼
杨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营养成分对红茶菌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和总酸含量的影响
王侃
甘旭华
唐欣昀
王硕
檀华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龙眼果肉发酵红茶菌饮料
宋清鹏
胡卓炎
赵雷
周沫霖
余小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茶菌菌种主要代谢产物的试验研究
吴薇
盖宝川
籍保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红茶菌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体重控制的研究
李涛
籍保平
周峰
杨志伟
栗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型炎症显像剂的初步研究
楚进锋
王学斌
吕恭序
赵毅
张俊波
王金城
米宏志
杨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红茶菌主要功能菌株发酵糖茶水条件的研究
杨莉
籍保平
周峰
杨志伟
李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