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醚功能化离子液体辅助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
1
作者
尹迎春
崔菲菲
+1 位作者
齐慧敏
金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2,共7页
为了解决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中难以循环利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氨基酸和咪唑鎓盐离子液体修饰的手性吡咯烷基双膦配体,采用聚醚胍盐离子液体辅助铑催化酮基泛解酸内酯均相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研究了铑催化剂前体、双膦配体...
为了解决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中难以循环利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氨基酸和咪唑鎓盐离子液体修饰的手性吡咯烷基双膦配体,采用聚醚胍盐离子液体辅助铑催化酮基泛解酸内酯均相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研究了铑催化剂前体、双膦配体结构、溶剂效应和聚醚离子液体掺杂对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基于筛选出的最佳双膦配体,构建出“均相催化-液/固分离”体系用于手性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对映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经过5次循环后未见催化性能有明显下降,为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泛解酸内酯
不对称氢化
离子液体
手性膦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组表达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乳酸克鲁维酵母的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颂洋
顾正华
+4 位作者
郭自涛
朱慧霞
时祎
辛瑜
张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8-45,共8页
以前期构建的重组表达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GG799为对象,在5 L发酵罐中,基于考察pH、搅拌转速、接种量3种单因素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进一步优化补料策略,初步确定了促进重组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
以前期构建的重组表达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GG799为对象,在5 L发酵罐中,基于考察pH、搅拌转速、接种量3种单因素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进一步优化补料策略,初步确定了促进重组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高效表达的补料发酵方式。单因素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pH 6.0、搅拌转速300 r/min、接种量2%时,可以获得最高表达水平,酶活力达5.12 U/mL,较摇瓶最佳结果提高了2倍。补料发酵研究表明,当通过补料维持发酵液恒糖质量浓度为5 g/L时,酶活力可达到8.20 U/mL,较分批发酵酶活力提高了60.1%;当分批发酵结束后,以恒速5 g/h进行补料,酶活力最高可达10.70 U/mL,较恒糖补料方式酶活力提高了30.5%,较分批发酵酶活力提高了98.6%。通过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显著提高了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酶活力,为进一步放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泛解酸内酯
水
解
酶
搅拌转速
接种量
分批发酵
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诱变选育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高产菌及发酵条件优化
3
作者
沈治强
邢本
+3 位作者
丁振东
杨静文
胡雪芹
张洪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2-48,共7页
该文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具有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活力的镰孢霉菌(酶活力为1.42 U/mL)为出发菌株,先后利用常温室压等离子(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和紫外-氯化锂(UV-LiCl)技术,对其进行了4轮递进诱变选育,以筛选...
该文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具有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活力的镰孢霉菌(酶活力为1.42 U/mL)为出发菌株,先后利用常温室压等离子(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和紫外-氯化锂(UV-LiCl)技术,对其进行了4轮递进诱变选育,以筛选得到高活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菌株。实验得到ARTP诱变的最佳处理时间为80 s,UV-LiCl诱变的最佳处理时间为80 s(6 g/L LiCl)。通过变色圈大小初筛和摇瓶复筛,最终筛选得到一株酶活力达3.46 U/mL的菌株4-80-6,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3.66%,并且通过8次传代培养,该菌株遗传性较为稳定。以20%的底物浓度催化反应时,突变株4-80-6水解率由原始菌11.6%提高到17.1%,光学纯度由93.5%提高到98.3%。对突变株4-80-6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 8.5,接种量10.5%,培养时间48 h,该条件下酶活力为4.33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5.14%。研究结果为DL-泛解酸内酯酶法拆分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孢霉菌
d-泛解酸内酯
水
解
酶
常温室压等离子(ARTP)诱变
UV-LiCl诱变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下)
4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
d-泛解酸内酯
水
解
酶
d-
泛
酸
钙
环境污染问题
化学拆分法
诱导结晶法
微生物酶法
微生物菌株
生产量
拆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醚功能化离子液体辅助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
1
作者
尹迎春
崔菲菲
齐慧敏
金欣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2,共7页
基金
青岛市基础研究项目(12-1-4-3-(6)-jch)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6144)。
文摘
为了解决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中难以循环利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氨基酸和咪唑鎓盐离子液体修饰的手性吡咯烷基双膦配体,采用聚醚胍盐离子液体辅助铑催化酮基泛解酸内酯均相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研究了铑催化剂前体、双膦配体结构、溶剂效应和聚醚离子液体掺杂对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基于筛选出的最佳双膦配体,构建出“均相催化-液/固分离”体系用于手性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对映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经过5次循环后未见催化性能有明显下降,为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d-泛解酸内酯
不对称氢化
离子液体
手性膦配体
Keywords
d-
(-)-pantolactone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ionic liquid
chiral phosphine ligand
分类号
O645.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表达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乳酸克鲁维酵母的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颂洋
顾正华
郭自涛
朱慧霞
时祎
辛瑜
张梁
机构
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南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8-45,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BE2018055)。
文摘
以前期构建的重组表达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GG799为对象,在5 L发酵罐中,基于考察pH、搅拌转速、接种量3种单因素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进一步优化补料策略,初步确定了促进重组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高效表达的补料发酵方式。单因素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pH 6.0、搅拌转速300 r/min、接种量2%时,可以获得最高表达水平,酶活力达5.12 U/mL,较摇瓶最佳结果提高了2倍。补料发酵研究表明,当通过补料维持发酵液恒糖质量浓度为5 g/L时,酶活力可达到8.20 U/mL,较分批发酵酶活力提高了60.1%;当分批发酵结束后,以恒速5 g/h进行补料,酶活力最高可达10.70 U/mL,较恒糖补料方式酶活力提高了30.5%,较分批发酵酶活力提高了98.6%。通过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显著提高了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酶活力,为进一步放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d-泛解酸内酯
水
解
酶
搅拌转速
接种量
分批发酵
补料发酵
Keywords
d-
lactonohydrolase
agitation speed
inoculum volume
batch fermentation
fe
d-
batch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Q9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诱变选育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高产菌及发酵条件优化
3
作者
沈治强
邢本
丁振东
杨静文
胡雪芹
张洪斌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2-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399)
2019年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科学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点项目(IMICZ2019004)。
文摘
该文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具有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活力的镰孢霉菌(酶活力为1.42 U/mL)为出发菌株,先后利用常温室压等离子(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和紫外-氯化锂(UV-LiCl)技术,对其进行了4轮递进诱变选育,以筛选得到高活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菌株。实验得到ARTP诱变的最佳处理时间为80 s,UV-LiCl诱变的最佳处理时间为80 s(6 g/L LiCl)。通过变色圈大小初筛和摇瓶复筛,最终筛选得到一株酶活力达3.46 U/mL的菌株4-80-6,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3.66%,并且通过8次传代培养,该菌株遗传性较为稳定。以20%的底物浓度催化反应时,突变株4-80-6水解率由原始菌11.6%提高到17.1%,光学纯度由93.5%提高到98.3%。对突变株4-80-6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 8.5,接种量10.5%,培养时间48 h,该条件下酶活力为4.33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5.14%。研究结果为DL-泛解酸内酯酶法拆分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
镰孢霉菌
d-泛解酸内酯
水
解
酶
常温室压等离子(ARTP)诱变
UV-LiCl诱变
发酵条件优化
Keywords
Fusarium
d-
lactonohydrolase
ARTP mutagenesis
UV-LiCl mutagenesis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分类号
TQ9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下)
4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
d-泛解酸内酯
水
解
酶
d-
泛
酸
钙
环境污染问题
化学拆分法
诱导结晶法
微生物酶法
微生物菌株
生产量
拆分剂
分类号
S963.7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TQ9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醚功能化离子液体辅助不对称氢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
尹迎春
崔菲菲
齐慧敏
金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组表达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乳酸克鲁维酵母的发酵工艺优化
谢颂洋
顾正华
郭自涛
朱慧霞
时祎
辛瑜
张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诱变选育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高产菌及发酵条件优化
沈治强
邢本
丁振东
杨静文
胡雪芹
张洪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下)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