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最优混料设计法优化鹿茸菇工厂化栽培配方
1
作者 陈躬国 吴汉琼 +4 位作者 方洪枫 陈剑 吴诚鑫 阮海东 乐紫凌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38-43,58,共7页
为优化适合鹿茸菇生长的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以不同种类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等为试验栽培基质组分,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混料试验组分配比对鹿茸菇产量的影响,建立各组分配比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察配方中各组... 为优化适合鹿茸菇生长的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以不同种类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等为试验栽培基质组分,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混料试验组分配比对鹿茸菇产量的影响,建立各组分配比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察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和配方优化验证试验研究表明,该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根据D-最优混料设计分析结果,鹿茸菇优化栽培配方为杂木屑32.2%、棉籽壳22.9%、玉米芯23.9%、麸皮15.0%、玉米粉5.0%及硫酸钙1%,此配方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产量为276.5g。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可有效地从不同栽培基质中筛选最优配方,提高产量并节约成本,为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 配方优化 d-最混料设计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最优试验设计的麦弗逊悬架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军超 袁杰 +1 位作者 廖映华 汤爱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3-447,452,共6页
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而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都与汽车悬架性能密不可分.以麦弗逊式悬架为研究对象,结合D-最优试验设计理论,建立了汽车的麦弗逊独立悬架动力学模型.结合随机路面模型仿真,对悬... 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而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都与汽车悬架性能密不可分.以麦弗逊式悬架为研究对象,结合D-最优试验设计理论,建立了汽车的麦弗逊独立悬架动力学模型.结合随机路面模型仿真,对悬架各个结构参数进行最优实验分析,得到麦弗逊式悬架优化性能参数.经过优化分析与优化前悬架的性能进行对比,得出最优结构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麦弗逊式悬架综合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弗逊式悬架 d-最优试验设计优化 仿真分析 ADAM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的配方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河 张宿义 +6 位作者 杨平 敖宗华 黄文 毛洪川 杨艳 李德林 罗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75,共4页
以黄水澄清液、酒尾、尾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生物酶制剂和控制发酵条件得到己酸乙酯含量较高的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试验,研究不同黄水澄清液、酒尾和尾水配比对生物发酵液己酸乙酯生成量的影响,建立了配比与生... 以黄水澄清液、酒尾、尾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生物酶制剂和控制发酵条件得到己酸乙酯含量较高的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试验,研究不同黄水澄清液、酒尾和尾水配比对生物发酵液己酸乙酯生成量的影响,建立了配比与生物发酵液中己酸乙酯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探讨了配方中各原料的互作效应,获得了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的最佳配方为:黄水澄清液26.20%、酒尾36.34%、尾水37.46%。在此最佳条件下,生物发酵液己酸乙酯含量达16.32 g/L,总酸含量为152.30 mg/100 mL,总酯(以己酸乙酯计)含量为17.66 g/L。所得生物发酵液风味成分种类丰富,黄色清亮,具有典型的发酵液复合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混料设计 优化 浓香型白酒 生物发酵液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茶油卸妆乳的处方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丽华 温思菁 +2 位作者 管咏梅 陈家乐 朱卫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72-2176,共5页
目的优化茶油卸妆乳的处方。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茶油卸妆乳的洗净能力、流动性、外观、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这6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价,选出其中3个优化处方。偏光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光学微流变仪对其黏弹... 目的优化茶油卸妆乳的处方。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茶油卸妆乳的洗净能力、流动性、外观、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这6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价,选出其中3个优化处方。偏光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光学微流变仪对其黏弹性进行测定,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茶油卸妆乳的最优处方为茶油5%、十六十八醇3.6%、单硬脂酸甘油酯5%、月桂基葡糖苷4%、甘油5%、水77.4%。在该处方下,其稳定性良好。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可简便优化处方中的每一个因素,使其在物理性质上达到最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卸妆乳 d-最混料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多目标Box-Behnken设计试验条件优化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晓文 韩荣荣 +2 位作者 徐彦杰 刘晓红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0,344,共5页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二阶响应面方程试验模型,分别运用Matlab2009a软件的函数模块、图形模块编制的遗传算法程序和ExpertDesign软件(Version7.1.6.0)的Box-Behnken设计的传统优化方法,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较两种优化方法的效果。结果当评价指标和因素之间呈非线性回归关系时,Box-Behnken设计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同时在中心点进行重复试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经微遗传算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68.25%、0.52%、15.26%,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3.67mV、98.12%;经传统优化方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76.0%、0.5%、15.4%,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1.04mV、97.33%。结论对于三水平多因素的试验,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设计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微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优化方法,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搜索试验条件的最优组合,进行多个评价指标优化效果理想、程序可行、计算时间短、可以应用于解决多维解空间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遗传算法 BOX-BEHNKEN设计 最优试验条件 优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浸膏缓释微丸处方的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关志宇 陈丽华 +2 位作者 刘建平 杨辉 张丽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281-283,I0002,I0003,共5页
目的: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贝母缓释微丸处方。方法:以总生物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浙贝母浸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用量,通过拟合最佳数学模型,建立三维曲面图预测最优处方范围,并进行验证。结果:所得优化处方范围内,微... 目的: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贝母缓释微丸处方。方法:以总生物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浙贝母浸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用量,通过拟合最佳数学模型,建立三维曲面图预测最优处方范围,并进行验证。结果:所得优化处方范围内,微丸体外释放度的实验值与预测值十分接近,释药曲线接近零级,r=0.9940。结论:优化贝母缓释微丸处方具有明显缓释作用;采用混D-最优料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缓释微丸 处方优化 d-最混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HEV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云山 贾杰锋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4-330,共7页
为在满足动力性前提下,降低混合动力汽车(HEV)的油耗和排放,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优化方法。以ADVISOR为仿真平台,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找出了对油耗和排放性能影响最显著的5个动力系统部件及控制策略的系统参数。建立了HEV多目标优化模型。... 为在满足动力性前提下,降低混合动力汽车(HEV)的油耗和排放,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优化方法。以ADVISOR为仿真平台,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找出了对油耗和排放性能影响最显著的5个动力系统部件及控制策略的系统参数。建立了HEV多目标优化模型。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意义下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得到该模型的Pareto最优解集合,并从中选出了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较,优化后的参数下,每100 km的油耗降低25.3%,每1 km的CO的排放质量降低35.5%,每1 km的HC+NOx的排放质量降低13.7%。因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正交试验设计 多目标遗传算法 PARETO最优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胎毒中药凝胶贴膏的基质优化及体外释放透皮研究
9
作者 章烨雯 周育毅 臧青民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9-1273,1280,共6页
目的:优化祛胎毒中药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并考察其体外释放与透皮特性。方法:以黏接力、初黏力和内聚力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确定凝胶贴膏的最优基质配方。建立有效成分栀子苷(GP)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以GP为指标,采用Fr... 目的:优化祛胎毒中药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并考察其体外释放与透皮特性。方法:以黏接力、初黏力和内聚力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确定凝胶贴膏的最优基质配方。建立有效成分栀子苷(GP)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以GP为指标,采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凝胶贴膏的体外释放与经皮渗透性能,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祛胎毒中药复方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为聚丙烯酸钠700,甘羟铝,酒石酸,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K90,蒸馏水(6∶0.4∶0.4∶30∶4∶49.2)。凝胶贴膏中GP 24 h平均累积释放率为(81.15±3.93)%,24 h累积透过率为(15.30±4.87)%。GP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释放机制为溶蚀和扩散双重作用。体外透皮接近零级方程,渗透机制为溶蚀作用。结论:最优基质处方下制备的凝胶贴膏具有良好的黏弹性,GP的累积释药率高于累积透过率,皮肤屏障起到一定的限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胎毒 凝胶贴膏 基质配方 d-最混料试验设计 体外释放 透皮评价 经皮给药 栀子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优化算法的致动器安装位置与间隙优化设计
10
作者 陆英健 曹广群 +3 位作者 蒋鑫 李明华 薛承逾 林亚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共10页
针对小口径火炮连续发射时的射击精度问题,基于使用以超磁致伸缩材料为核心的致动器对身管的振动抑制展开研究。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开展了DOE试验设计,以身管振幅和致动器受力为目标函数,以致动器安装位置和致动器与身管的间... 针对小口径火炮连续发射时的射击精度问题,基于使用以超磁致伸缩材料为核心的致动器对身管的振动抑制展开研究。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开展了DOE试验设计,以身管振幅和致动器受力为目标函数,以致动器安装位置和致动器与身管的间隙为设计变量,采用多岛遗传算法与修正可行方向法形成组合优化算法,使用Isight多学科优化软件对近似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后致动器受力降低了88%,同时身管振动幅值降低了52.1%。与仅使用全局优化算法相比较,使用组合优化算法得到最优解时迭代次数减少了47.6%,证明了多岛遗传算法与修正可行方向法形成组合优化算法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振幅 多目标优化 最优拉丁超立方 DOE试验设计 多岛遗传算法 修正可行方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双玻光伏组件仿真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关鹏 张家瑞 +3 位作者 朱宸 武谦 姚玉东 李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2-438,共7页
首先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双玻光伏组件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然后选取光伏组件边框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厚度为影响因素,以组件成本最小和强度最优为目标进行多次正交试验分析;最后,通过Pareto最优解方法获得光伏组件的最... 首先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双玻光伏组件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然后选取光伏组件边框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厚度为影响因素,以组件成本最小和强度最优为目标进行多次正交试验分析;最后,通过Pareto最优解方法获得光伏组件的最佳尺寸。结果表明:组件中心最大变形实验值与仿真值的最大误差仅为7.33%,证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应力随长度的增加而上升,随宽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随厚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单位面积价格随长度的增加而下降,随宽度的增加略微下降,随高度的增加而大幅上升,随厚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组件长度为1200 mm,宽度为787.5 mm,高度为37.5 mm,厚度为1.5 mm时,满足应力要求且成本最低,与初始结构相比成本降低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正交试验设计 有限元 双玻 组件优化 多目标优化 PARETO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优化的飞行试验点优化设计方法
12
作者 刘思余 梁言 马明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了更好地规划飞行试验点以提高试验效率,本文进行了基于离散优化的飞行试验点优化设计。通过显著性检验量化不同自变量对推力模型的影响大小,并依次剔除影响较小的自变量,得到了航空发动机推力模型。首先采用D-最优准则评估试验点组... 为了更好地规划飞行试验点以提高试验效率,本文进行了基于离散优化的飞行试验点优化设计。通过显著性检验量化不同自变量对推力模型的影响大小,并依次剔除影响较小的自变量,得到了航空发动机推力模型。首先采用D-最优准则评估试验点组合集的优劣,然后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试验点离散优化,并以试验点组合的方式取代遗传算法中的二进制编码过程,在试验限制条件下计算试验点最优组合集。以航空发动机性能试飞为案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试验点优化设计不仅与试验点的分布有关,也与试验点的数量有关。初始试验点最优组合集的试验点数量为12,得到的推力模型最大误差达到2.45%;最终试验点最优组合集的试验点数量为23,得到的推力模型最大误差不超过0.81%。通过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试验点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得到试验点最优组合集,提高模型精度,满足工程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试验优化设计 d-最准则 离散优化 遗传算法 航空发动机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遗传算法在整车轻量化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勇 李光耀 王建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0-503,共4页
采用D-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对汽车前部关键吸能部件的材料和板料厚度进行多参数空间的样本数据设计;为提高计算效率,将能够代表整车正面碰撞过程的高精度多参数近似模型引入到整车轻量化优化设计中,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 采用D-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对汽车前部关键吸能部件的材料和板料厚度进行多参数空间的样本数据设计;为提高计算效率,将能够代表整车正面碰撞过程的高精度多参数近似模型引入到整车轻量化优化设计中,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使得车身前部吸能部件的板料厚度和材料得到合理配置,同时也使得整车质量和B柱加速度尽可能最小。在车辆安全性满足CMVDR294安全法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d-最试验设计 响应面近似模型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与均匀试验优化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寇林元 凌建春 +2 位作者 赵丽彦 马韬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利用载药率与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采用SAS伪随机函数产生随机误差,分别在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产生载药率的模拟试验数据,并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 目的比较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利用载药率与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采用SAS伪随机函数产生随机误差,分别在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产生载药率的模拟试验数据,并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较两种方法优化的效果。结果评价指标和因素间满足多重线性回归关系时,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确定的最优试验条件基本一致,本试验资料的最优条件为卡铂溶液量1.6ml、二氯甲烷2.5ml、水油体积比5:1、搅拌速度1300rpm。结论在因素和水平数都较多的试验中,均匀设计更具可行性,既可节省人力和物力,又可达到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条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最优试验条件 优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设计优化复方双梅含片处方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建军 付建武 刘法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方双梅含片的处方。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主药、填充剂、甜菊糖、薄荷脑、柠檬酸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感官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以合适的数学模型描述指标和因素间的关系,并预测最优处方。结果由回归... 目的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方双梅含片的处方。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主药、填充剂、甜菊糖、薄荷脑、柠檬酸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感官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以合适的数学模型描述指标和因素间的关系,并预测最优处方。结果由回归模型可知5个因素和指标间存在较好的定量关系,5个验证处方实验值和预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含片的处方优化,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梅含片 d-最混料设计 处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船舶主机隔离系统抗冲击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茀凡 赵华讯 +1 位作者 王爽 郭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6-1272,共7页
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优化效率,本文以限位隔离系统的刚度阻尼等7个参数为设计变量,以系统冲击响应中的相对位移响应和绝对加速度响最大峰值为响应值建立Kriging代理模型。通过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构建的代理模型进行多目标优... 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优化效率,本文以限位隔离系统的刚度阻尼等7个参数为设计变量,以系统冲击响应中的相对位移响应和绝对加速度响最大峰值为响应值建立Kriging代理模型。通过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构建的代理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目标为相对位移响应和绝对加速度响最大峰值两者和的最小值。与初始方案相比,优化后系统相对位移响应降低了27.139%,绝对加速度响应降低了37.846%。结果表明:建立的代理模型对隔离系统的冲击响应有较精确的预报作用,优化后船舶主机隔离系统的抗冲击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主机 隔离系统 多目标优化 Kriging代理模型 冲击响应 试验设计 最优拉丁方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混料设计优化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3
17
作者 阎宝清 夏立秋 +2 位作者 龙如花 张由恒 陈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0-203,共4页
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8种营养成分中筛选出4种对多杀菌素产量影响较显著的因子:葡萄糖、棉籽粉、玉米浆、豆饼粉,而后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对这4种成分进行优化设计。以多杀菌素的产量为期望,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关于多杀菌素产... 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8种营养成分中筛选出4种对多杀菌素产量影响较显著的因子:葡萄糖、棉籽粉、玉米浆、豆饼粉,而后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对这4种成分进行优化设计。以多杀菌素的产量为期望,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关于多杀菌素产量的二阶拟合方程,确定4种成分的最佳比例为:葡萄糖59 g/L、棉籽粉28 g/L、玉米浆6.5g/L、豆饼粉6.5g/L,根据方程预测产量理论最高值为256.75mg/L,按此配方进发酵验证,产量为249.9mg/L,证明该方程的拟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培养基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d-最混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收获机清选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伟 阿力木·买买提吐尔逊 +4 位作者 李谦绪 刘希光 李维军 王善博 郝良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2,86,共7页
针对4YZ-5自走式鲜食玉米收获机在清选过程中果穗碰撞损失率高、清选效率低等问题,利用鲜食玉米果穗与茎秆等杂质密度不同,设计了二次拉草辊与负压风机相结合的清选装置,确定了拉草辊和负压风机的主要参数理论值,并开展了3因素3水平正... 针对4YZ-5自走式鲜食玉米收获机在清选过程中果穗碰撞损失率高、清选效率低等问题,利用鲜食玉米果穗与茎秆等杂质密度不同,设计了二次拉草辊与负压风机相结合的清选装置,确定了拉草辊和负压风机的主要参数理论值,并开展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参数组合工况下的清选性能与损伤特性,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优组合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行走速度为6.5km/h、拉草辊转速为550r/min、风机转速为1000r/min时,玉米果穗含杂率为6.18%,果穗损失率为1.32%,清选稳定性能较好。试验结果可为鲜食玉米清选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 清选装置 最优参数 正交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洪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20-21,共2页
总结了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的过程,包括结构矩阵、转置矩阵、系数矩阵、逆矩阵、回归系数等参数的测算,指出该方法具有设计度高、计算简便等优点,可在农业生产的试验设计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二次饱和d-最试验设计 回归模型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设计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配方的多变量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健 郑幼松 +3 位作者 黄明刚 刘俊红 窦艳容 吴正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7-110,共4页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配方优化,需要阻燃剂之间有效的协同作用来获得防火效果。以ISO耐火测试标准为依据,对以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阻燃剂为主要成分的防火涂料,利用D-优化设计原理,借助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在有限的...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配方优化,需要阻燃剂之间有效的协同作用来获得防火效果。以ISO耐火测试标准为依据,对以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阻燃剂为主要成分的防火涂料,利用D-优化设计原理,借助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在有限的试验次数基础上,运用MODDE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多变量回归分析,获得了满意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分析 试验设计 膨胀型防火涂料 钢结构 阻燃剂 d-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