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黄芩素对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章琪露 聂睿哲 +2 位作者 魏立彬 郭青龙 唐苏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5,共9页
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分别采用侧脑室注射Aβ_(1-42)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衰老模型,连续28 d灌胃给予75、150和300 mg/kg汉黄芩素,采用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旷场实验检测汉... 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分别采用侧脑室注射Aβ_(1-42)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衰老模型,连续28 d灌胃给予75、150和300 mg/kg汉黄芩素,采用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旷场实验检测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β_(1-42)诱导的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对新物体的识别指数显著增加;150 mg/kg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而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显著变化。在D-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衰老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150 mg/kg汉黄芩素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75、150和300mg/kg汉黄芩素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而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显著变化。研究提示汉黄芩素对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均具有改善作用,并对小鼠自发活动无显著影响。此外,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汉黄芩素可显著减少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汉黄芩素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衰老相关的学习记忆损害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Aβ_(1-42) d-乳糖 记忆损害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黄柏药对改善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加朋 王雅梦 +4 位作者 赵德萍 薛傲 张金凤 张宁 雷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9-746,共8页
目的:研究知母-黄柏药对(简称“知柏”)对D-半乳糖(D-gal)诱导衰老模型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gal 125 mg/kg)、吡拉西坦组(468 mg/kg)、知柏组(4.5 g/kg)和雷帕... 目的:研究知母-黄柏药对(简称“知柏”)对D-半乳糖(D-gal)诱导衰老模型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gal 125 mg/kg)、吡拉西坦组(468 mg/kg)、知柏组(4.5 g/kg)和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抑制剂组(依维莫司,RAD001,3mg/kg),每组15只。通过D-gal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并连续8周灌胃给予知柏水煎液。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测试评价衰老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尼氏染色和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突触的病理形态变化;收集海马组织以测定脑内三磷酸腺苷(A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中泛素结合蛋白62(P62)、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Beclin-1)、突触素(Syn)、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海马中Syn、AMPK、mTO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测试中表现出认知功能显著降低(P<0.01)。在模型组中,海马区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排列松散,神经元形态不规则,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树突分支数量以及树突棘密度也显著减少。模型组小鼠海马中ATP水平、P62、Syn、PSD-95、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1),pAMPK/AMPK蛋白含量比值和AMPK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Syn和mTOR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吡拉西坦组和知柏组小鼠的认知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表现为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的显著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靶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1),以及新物体识别指数的显著升高(P<0.01),海马区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P<0.01),神经元损伤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海马中ATP水平、P62、Syn、PSD-95和m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AMPK/AMPK蛋白含量比值和AMPK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Syn、mTO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抑制剂RAD001组与模型组结果相似,经知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回调。结论:知柏可能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增强突触可塑性,改善由D-gal引起的小鼠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黄柏药对 d-乳糖 衰老 认知障碍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炜莉 贝翎 +5 位作者 杨扬 王璧莹 李家旭 阚绪甜 李文治 杜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为探究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D-α-生育酚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抗衰老作用,本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用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42 d,分析衰老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1~0.3 mg/m... 为探究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D-α-生育酚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抗衰老作用,本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用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42 d,分析衰老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1~0.3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总还原能力均优于VC。与衰老模型组相比,经过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P<0.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P<0.0001);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P<0.0001);小鼠肝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提升,其中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Nrf2、NQO1、HO-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514.08%、461.78%、515.3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20.00%、988.89%、1200.00%(P<0.0001)。综上所述,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且DL-α-生育酚醋酸酯效果更好,二者抗衰老作用可能与调控Nrf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酯衍生物 d-乳糖 抗氧化 抗衰老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多糖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秦亚东 钟正灵 +1 位作者 汪荣斌 周娟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芍多糖(Paeoniae Radix Alba polysaccharide,PRPY)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PRPY预先口服给药21 d,采用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 目的:研究白芍多糖(Paeoniae Radix Alba polysaccharide,PRPY)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PRPY预先口服给药21 d,采用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中超氧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结合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药效。结果:白芍多糖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P<0.01),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水平同时降低MDA水平(P<0.01),低剂量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提示,PRPY可以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性变化。结论:白芍多糖预先给药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体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多糖 d-乳糖/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小鼠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药效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黎 戴文芸 +2 位作者 石森林 吴瑾瑾 朱雨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研究猕猴桃根多糖(APPS)脂质体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为对照药,以小鼠血清中ALT、AST等为指标,评价APPS脂质体的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结果:APPS脂质体口... 目的:研究猕猴桃根多糖(APPS)脂质体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为对照药,以小鼠血清中ALT、AST等为指标,评价APPS脂质体的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结果:APPS脂质体口服液高剂量(200mg/kg)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药效作用结果显著(P<0.05或P<0.01)。低剂量(50mg/kg)对各肝损伤模型的治疗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PPS脂质体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S脂质体 d-乳糖所致肝损伤 防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莲提取物(A_(1015))对D-氨基半乳糖胺肝损伤模型小鼠DNA合成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碧崇 强文安 王浴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 研究朱砂莲提取物 (A10 15)对D 氨基半乳糖胺(D Gl)肝损伤模型小鼠DNA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D Gl造模 ,3 H TdR参入法测定小鼠肝细胞DNA合成 ,并与肝细胞再生因子进行比较。观察了A10 15的剂量曲线和时间曲线。结果和结论 ... 目的 研究朱砂莲提取物 (A10 15)对D 氨基半乳糖胺(D Gl)肝损伤模型小鼠DNA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D Gl造模 ,3 H TdR参入法测定小鼠肝细胞DNA合成 ,并与肝细胞再生因子进行比较。观察了A10 15的剂量曲线和时间曲线。结果和结论 朱砂莲提取物 (A10 15)抵抗D Gl造成的肝组织坏死和促进肝脏细胞DNA合成作用的最适剂量为 2 5mg·kg-1体重。试验还提示A10 15的抗肝中毒作用2 0 0 1-12 -2 6收稿 ,2 0 0 2 -0 3 -0 6修回1 华西医科大学基础部药理学教研室 ,成都  610 0 41作者简介 :刘碧崇 ,女 ,3 7岁 ,副研究员 ,博士。研究方向 :微生物药物与中药研究。Tel:0 2 8 43 780 40 ,Fax :0 2 8 43 3 3 2 18,E mail:huanggen @mail sc cninfo net;王浴生 ,男 ,81岁 ,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莲提取物 d-氨基乳糖 肝损伤 小鼠 DNA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叶醇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谢跃杰 刘葳 +3 位作者 张忠明 熊政委 黄梅桂 王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研究油橄榄叶醇提取物(OLME)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200 mg/kg·d)、OLME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d)。... 研究油橄榄叶醇提取物(OLME)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200 mg/kg·d)、OLME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d)。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600 mg/kg·BW D-半乳糖胺和40μg·kg^(^(-1))脂多糖腹腔注射以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末次给药12 h后,摘眼球取血,取材。用生化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用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活性。与模型组比较,OLME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MDA、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但OLME对GSH-Px改善作用不明显,仅OLME高剂量有一定效果;OLME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降低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p<0.05)。OLME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d-乳糖 脂多糖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胺致急性肝损伤后大鼠胰岛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树起 卢春燕 +1 位作者 孙克继 朱琳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96-101,共6页
实验组大鼠腹腔1次注入D-半乳糖胺(600mg/kg)致成急性肝损伤;给予对照组大鼠等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后1、2、3、5、7、10d,禁食12h后分批取胰尾,制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分别显示含胰岛素的B细胞,含高糖素的A细胞和含生长抑素的D... 实验组大鼠腹腔1次注入D-半乳糖胺(600mg/kg)致成急性肝损伤;给予对照组大鼠等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后1、2、3、5、7、10d,禁食12h后分批取胰尾,制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分别显示含胰岛素的B细胞,含高糖素的A细胞和含生长抑素的D细胞。对这些细胞的免疫反应性作半定量观察和分析,以判断肝损伤后胰岛细胞内分泌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给药后1~5d肝损伤严重,但肝再生也很活跃。此时B细胞胰岛素免疫反应物减少;A细胞高糖素免疫反应物含量明显下降,尤以2、3d最显著;但D细胞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性则增强。给药后7d肝损伤已基本恢复,3种胰岛细胞的免疫反应性与对照组近似。本研究结果提示,胰岛B细胞和A细胞分泌活动的变化,与肝损伤和肝再生过程密切相关。D细胞的变化可能反映它们对A细胞和B细胞内分泌活动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d-乳糖 肝损伤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黄连药对防治D-半乳糖痴呆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章常华 刘彤彤 +5 位作者 邓可众 陈颖翀 林贵兵 叶荷平 涂秀英 盛军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4-529,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每天1次,连续8周诱导小鼠痴呆模型,与此同时分别灌胃黄芩-黄连药对5、10、20 g生药/kg,吡拉西坦0.75 g/kg,正常...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每天1次,连续8周诱导小鼠痴呆模型,与此同时分别灌胃黄芩-黄连药对5、10、20 g生药/kg,吡拉西坦0.75 g/kg,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在给药后4、8周时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并于试验结束时测定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连续注射D-半乳糖4、8周后,黄芩-黄连药对能显著缩短D-半乳糖痴呆小鼠在定向航行和空间探索的潜伏期(P<0.05或P<0.01)。连续注射D-半乳糖8周,黄芩-黄连药对可非常显著升高血浆SOD活性和降低MDA水平(P<0.01),同时,可降低脑组织Ach E活性,并升高GSH-Px活性(P<0.01)。结论黄芩-黄连药对对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增加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黄连药对 d-乳糖 痴呆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等位基因467C>T和539G>C变异导致A_2亚型 被引量:20
10
作者 许先国 洪小珍 +3 位作者 吴俊杰 马开荣 傅启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08-811,共4页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ABO血型系统中A2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发现并鉴定新的ABO等位基因,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5例ABO血型疑难样本,PCR扩增ABO基因转录调控序列和全编码序列,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对含有变异位点的扩增片段进...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ABO血型系统中A2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发现并鉴定新的ABO等位基因,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5例ABO血型疑难样本,PCR扩增ABO基因转录调控序列和全编码序列,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对含有变异位点的扩增片段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例疑难样本分别鉴定为A2或A2B亚型;进一步研究发现,1例A2B和1例A2样本分别含有A201和A205等位基因,另3例A2B样本中发现一个新的A2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与A101相比,差异在外显子7的467C>T和539G>C变异,导致多肽链P156L和R180P的替换。结论首次发现467C>T和539G>C组合的A2等位基因,中国汉族人群中A2亚型具有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亚型 α-1 3-N-乙酰乳糖基转移酶 ABO血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远志改善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耿志辉 宣兆宇 +1 位作者 张丽娇 徐彩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远志改善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并设对照组和远志给药组。采用跳台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脑细胞抗氧化能力,ELISA法检... 目的:探讨中药远志改善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并设对照组和远志给药组。采用跳台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脑细胞抗氧化能力,ELISA法检测IL-1β和IL-6含量。结果:远志给药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均较模型组有显著的提高,IL-1β和IL-6的含量则显著减少。结论:远志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可降低氧化损伤所致脑组织炎症因子含量的增加,改善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远志 d-乳糖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迪生 高继君 +6 位作者 张承光 项雷 杨青杨 邢亚群 岑德意 董六一 陈志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赤芍甘草冲剂(200、400、800 mg.kg-1)灌胃给药均能降低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水平,使升高的肝脾指数降低;同时发现赤芍甘草冲剂可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和NO水平。结论:赤芍甘草冲剂对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赤芍甘草冲剂 d-乳糖 分光光 度法 化学性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探索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天龙 仇宏伟 +2 位作者 陈海华 安燕 丁立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29-6832,共4页
[目的]优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用于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实结果表明,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 [目的]优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用于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实结果表明,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优化条件为:测定波长540 nm,DNS用量4.0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min,最佳测定时间60 min内。此条件下回归方程y=1.0226x-0.2784,回归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99.96%,D-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范围0.5-1.1 mg/ml,统计分析表明,该方程显著存在。[结论]多次实验验证,该方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时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 还原糖 d-乳糖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莹 才媛 王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ne Fr)胞外多糖(SPG)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以其学习记忆成绩,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肝、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脑中单胺氧化酶(... 目的研究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ne Fr)胞外多糖(SPG)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以其学习记忆成绩,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肝、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脑中单胺氧化酶(MAO)活力,肝、脑细胞线粒体DNA含量为指标,对SPG的抗衰老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PG可恢复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拮抗免疫器官萎缩;提高其血清、肝和脑中SOD活性;减少MDA在体内积累;抑制脑中MAO活性;降低肝、脑细胞线粒体DNA相对含量。最适剂量为200 mg.kg-1。结论高剂量SPG具有明显抗衰老作用(P<0.01),且具有靶向性,对血清和肝组织的抗衰老作用较强,对大脑的改善作用不如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胞外多糖 衰老 d-乳糖 学习记忆能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氧化酶 线粒体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Rg1改善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可能因素 被引量:26
15
作者 乔萍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72-7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改善D 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因素。方法 :皮下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并设三七皂甙Rg1给药组。采用跳台和Y 迷路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细胞抗氧化能力 ,ELISA法检测...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改善D 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因素。方法 :皮下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并设三七皂甙Rg1给药组。采用跳台和Y 迷路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细胞抗氧化能力 ,ELISA法检测IL 1β和IL 6含量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钙指数及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数。 结果 :模型鼠脑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 ,胞内钙超载且神经细胞凋亡 ,及炎症因子含量增加 ,与三七皂甙Rg1给药组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三七皂甙Rg1通过抗氧化作用 ,降低氧化损伤所致脑海马区炎症因子含量增加 ,并减少神经细胞胞内钙超载和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糖 胞内钙指数 凋亡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 三七皂甙RG1 学习记忆能力 中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联合染铝大鼠海马结构Aβ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吉平 赖红 +3 位作者 赵海花 唐忠艳 姜薇 李秀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D-半乳糖联合染铝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结构Aβ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分布。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模型组(n=15)。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60 mg/kg和灌胃三氯化铝500 mg/kg,连用60 d;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D-半乳糖联合染铝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结构Aβ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分布。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模型组(n=15)。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60 mg/kg和灌胃三氯化铝500 mg/kg,连用60 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和灌胃。铃木镀银法观察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确定模型是否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结构三个亚区的Aβ、β分泌酶(BACE)和早老素-1(PS-1)蛋白的表达。结果:铃木镀银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颞叶、顶叶皮层及海马神经元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Aβ表达较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的BACE和PS-1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D-半乳糖联合染铝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结构Aβ、BACE及PS-1表达均明显上调,可能是导致AD大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糖 三氯化铝 海马结构 β-淀粉样蛋白 Β-分泌酶 早老素-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康桦 匡荣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896-898,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0,100和200 mg.kg-1)和维生素E组(100mg.kg-1)。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5组均每天...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0,100和200 mg.kg-1)和维生素E组(100mg.kg-1)。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5组均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以0.9%氯化钠溶液配制,浓度为2.5%,注射量0.5mL),连续40 d,制作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α-硫辛酸3个剂量组同时分别灌服以0.5%CMC配制的α-硫辛酸混悬液,维生素E组灌服维生素E植物油溶液,灌胃容积均为0.2 mL.(10 g)-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容积0.5%CMC溶液。连续给药40 d后,测定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脑匀浆Na+-K+-ATP酶、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可提高红细胞SOD活力,显著升高血清GSH-Px活力,升高血清SOD活力,并降低血清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脑匀浆Na+-K+-ATP酶活力,对MAO活力有降低作用。结论α-硫辛酸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d-乳糖 维生素E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波 徐静 +1 位作者 余锋 季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119,共5页
目的:探讨游泳+跑台的混合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Aβ42、BACE1)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注射组(C组)和运动注射组(T组),所有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D-gal造... 目的:探讨游泳+跑台的混合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Aβ42、BACE1)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注射组(C组)和运动注射组(T组),所有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D-gal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同时,T组大鼠连续进行8周的游泳和跑台(均每周3次,交替进行)相结合的混合运动训练。运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Aβ42蛋白表达量,运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BACE1mRNA和IGF-1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Aβ4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C组比T组大鼠海马内BACE1mRNA表达量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胰岛素源生长因子(IGF)-1mRNA表达增加,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游泳和跑步混合运动训练能延缓AD的发展进程,这可能与运动训练上调了AD大鼠海马内IGF-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d-乳糖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β-淀粉样前体蛋白42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胰岛素源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龙健脑汤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利平 王发渭 +1 位作者 韩志涛 臧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06-807,共2页
目的探讨参龙健脑汤对D-半乳糖拟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拟衰老大鼠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为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参龙健脑汤低剂... 目的探讨参龙健脑汤对D-半乳糖拟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拟衰老大鼠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为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参龙健脑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D-半乳糖诱导模型组,采用不同剂量的参龙健脑汤灌胃,分别用游泳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模型组大鼠游泳时间延长,游泳正确次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应用大剂量参龙健脑汤处理6周后,大鼠游泳时间降低,正确次数增加(P<0.05);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参龙健脑汤能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浓度。上述作用呈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参龙健脑汤 乳糖 中药 记忆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寿片对注射D-半乳糖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明娟 颜礼有 +2 位作者 范忠原 郭积芳 杨建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寿片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两组都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灌胃;低、中、高剂量3个给药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 目的探讨补肾益寿片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两组都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灌胃;低、中、高剂量3个给药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用不同剂量的补肾益寿片灌胃。42 d后观察脾脏指数、增重率,测定血清、肝脏、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总抗氧化活力(TAOC)及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等指标。结果中、高剂量补肾益寿片能抑制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增重率和脾脏指数下降,提高血清和各脏器SOD,GSH-PX和T-AOC活力,降低MDA水平和脑MAO活力。结论补肾益寿片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寿片 抗衰老 d-乳糖衰老模型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氧化酶 总抗氧化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