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偶流体的D’Alembert流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素晓 张道祥 +1 位作者 卢志明 刘宇陆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通过假定流体运动的流函数为时间函数和空间函数的乘积,即流体运动为D’Alembert流动,运用逆解方法求得应力偶流体流动的定常和非定常精确解.所得精确解有助于认识和理解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性,同时也可以为实验、数值以及渐近解提供检... 通过假定流体运动的流函数为时间函数和空间函数的乘积,即流体运动为D’Alembert流动,运用逆解方法求得应力偶流体流动的定常和非定常精确解.所得精确解有助于认识和理解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性,同时也可以为实验、数值以及渐近解提供检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偶流体 dalembert流动 逆解方法 非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量相对论性万有D’Alembert原理的普遍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元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02-104,共3页
给出了变质量相对论性万有D’Alembert原理的普遍形式.它包括了现有变质量相对论的各种形式,相对论的各种形式和非相对论的各种形式只是文中的特例.
关键词 变质量 相对论 万有dalembert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空间的新型D'Alembert原理及任意阶非完整系统的Gibbs-Appell方程
3
作者 李元成 方建会 焦志勇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7-40,43,共5页
在导数空间中,将非完整系统变成为形式上的完整系统,建立了导数空间中新型的D’Alembert原理,得到了任意阶非完整系统通常形式和新型形式的GibbsAppell 方程,并给出方程的算例。
关键词 导数空间 非完整系统 d′alembert原理 GIBBS-APPELL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空间的新型D′Alembert原理及任意阶非完整系统的Tzenoff方程
4
作者 李元成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95-97,共3页
定义了导数空间中的两种Tzenoff 函数,确立了导数空间的新型D′Alembert 原理,得到了任意阶非完整系统的通常形式和新型形式的Tzenoff 方程。
关键词 导数空间 非完整系统 TZENOFF方程 建模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结构网格求解三维D′Alembert介质中声波方程的并行加权Runge-Kutta间断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贺茜君 杨顶辉 +2 位作者 仇楚钧 周艳杰 常芸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6-895,共20页
间断有限元方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简称DGM)在求解地震波动方程时具有低数值频散、网格剖分灵活等优点,因此,为适应数值模拟对模拟精度和复杂地质结构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加权Runge-Kutta间断有限元(weighted Runge-Ku... 间断有限元方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简称DGM)在求解地震波动方程时具有低数值频散、网格剖分灵活等优点,因此,为适应数值模拟对模拟精度和复杂地质结构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加权Runge-Kutta间断有限元(weighted Runge-Kutta discontinuous Galerkin,简称WRKDG)方法,用于求解三维D′Alembert介质中声波方程.本文不仅详细推导了其数值格式,特别地,根据常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满足数值稳定性条件的一般经验公式,并首次对该方法的数值频散和耗散进行了深入分析,且考虑了耗散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测试,并分析了3D情形下WRKDG方法的并行加速比,结果表明3D WRKDG方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性.最后,我们给出了包含均匀模型、非规则几何模型以及非均匀Marmousi模型在内的数值模拟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准确,能与解析解很好地吻合,且能有效模拟包含球体在内的非规则模型及非均匀Marmousi模型中的衰减声波波场.数值模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WRKDG方法在求解三维D′Alembert介质中声波方程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获得了对这种强衰减介质中波传播特征的规律性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有限元方法 三维 数值频散 d′alembert介质 并行效率 强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lembert定理中的旋转轴和旋转角度
6
作者 尚天成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140-144,共5页
一般运动分解为先平移,求得二重点之后,再旋转;通过对空间及矩阵秩的分析,证明了旋转轴的惟一性。并对射影几何中文字描述的达兰倍尔定理[1]建立了解析表达式,给出了过二重点的旋转轴方位和旋转角度的计算公式,使得二个同向不重合的合... 一般运动分解为先平移,求得二重点之后,再旋转;通过对空间及矩阵秩的分析,证明了旋转轴的惟一性。并对射影几何中文字描述的达兰倍尔定理[1]建立了解析表达式,给出了过二重点的旋转轴方位和旋转角度的计算公式,使得二个同向不重合的合同形体经过一次旋转达到重合;具有既可以图解,又能精确计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lembert定理 运动机构 合同形体 旋转轴 旋转角度 达兰倍尔定理 射影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range-D′Alembert型微分方程的可积类型
7
作者 何万生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97,共2页
对于两类高阶的 Lagrange- D′Alembert型微分方程 ,运用变量变换的方法 ,证得它们是可积的 ,并给出了它们参数式通解的表达式 .
关键词 高阶Lagrange-d'alembert型微分方程 可积类型 通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空间任意阶非完整系统相对论性的D’Alembert原理及运动方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20-122,共3页
在导数空间定义了相对论性的广义动能函数,构造了导数空间中相对论性的广义加速度能函数,导出了导数空间中任意阶非完整系统相对论性的D’Alembert原理及运动方程.
关键词 导数空间 非完整系统 相对论 dalembert原理 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d’Alembert型函数方程组的研究
9
作者 陈凤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6-88,共3页
将d’Alembert型函数方程f(xy) +f(xy- 1) =f(x) g(y) +h(y)在满足条件 f(xyz) =f(xzy)下的一般解推广到在群上d’Alembert型函数方程组的情形 ,证明了求解定理并确定出一般解 .主要方法是引入新函数 ,把函数方程组分解成独立的已解决... 将d’Alembert型函数方程f(xy) +f(xy- 1) =f(x) g(y) +h(y)在满足条件 f(xyz) =f(xzy)下的一般解推广到在群上d’Alembert型函数方程组的情形 ,证明了求解定理并确定出一般解 .主要方法是引入新函数 ,把函数方程组分解成独立的已解决的上述方程的形式进行求解 ,同时还使用新的符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方程组 一般解 dalemb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胜强 张安 史志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1-884,共4页
导弹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价是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评价问题.针对该类问题评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属性群决策性,提出采用D-S证据理论对系统的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评价,给出了D-S证据理论用于系统效能评价的方法.证据理论综合了来自各... 导弹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价是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评价问题.针对该类问题评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属性群决策性,提出采用D-S证据理论对系统的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评价,给出了D-S证据理论用于系统效能评价的方法.证据理论综合了来自各个专家的评价信息,能够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合理.仿真结果初步表明D-S证据理论在系统效能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效能评价 导弹武器系统 dempster合成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钦 肖明清 +1 位作者 王学奇 胡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7期154-156,共3页
从证据合成的基本理论出发,对航空发动机多故障的判断和区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利用多征兆的信息,进行全局信息融合,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故障定位。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D—S证据理论能有效的用于复杂系统的综合故障诊断中,... 从证据合成的基本理论出发,对航空发动机多故障的判断和区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利用多征兆的信息,进行全局信息融合,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故障定位。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D—S证据理论能有效的用于复杂系统的综合故障诊断中,得出更为准确的故障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故障诊断 航空发动机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在实测故障分析中的应用—D型原理 被引量:35
12
作者 陈平 葛耀中 +1 位作者 徐丙垠 李京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7,28,共5页
输电线路上的实际暂态行波波头总是存在一定的上升时间,这使得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达线路两端测量点的时刻难以被准确标定,从而导致现有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测距误差。在分析D型双端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准确性的... 输电线路上的实际暂态行波波头总是存在一定的上升时间,这使得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达线路两端测量点的时刻难以被准确标定,从而导致现有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测距误差。在分析D型双端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准确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带补偿量的D型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故障初始行波浪涌波头起始点所对应的绝对时刻与测距装置直接检测到该行波浪涌到达时绝对时刻之间的相对时间差来对测距误差进行补偿。实测故障分析表明,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绝对测距误差不超过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行波故障测距原理 实测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Mn_2NiGa band Jahn-Teller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礼进 仲崇贵 +4 位作者 董正超 方靖淮 秦玉明 周朋霞 江学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6-890,共5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磁性形状记忆合金Mn_2NiGa在马氏体相变中晶格结构、磁结构、Mn原子d电子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伴随Mn_2NiGa马氏体相变的发生,形成了一个由两根长键及四根短键组成的拉长八面体结构,即产生了沿z轴拉长的Jahn... 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磁性形状记忆合金Mn_2NiGa在马氏体相变中晶格结构、磁结构、Mn原子d电子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伴随Mn_2NiGa马氏体相变的发生,形成了一个由两根长键及四根短键组成的拉长八面体结构,即产生了沿z轴拉长的Jahn-Teller畸变;在相变时,位于八面体中心的Mn原子的磁矩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作为配体的Ni、Ga原子的磁矩变化很微小;Jahn-Teller畸变的发生,是由于晶体的畸变使配住场产生变化,导致Mn原子d电子态密度重新分布,从而使e_g和t_(2g)能级分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马氏体相变 BANd Jahn–Teller效应 d电子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R&D活动测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薇 程骏 吴建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3-185,共3页
R&D活动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核心。构建了区域R&D活动测度指标体系和综合测度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利用SPSS13.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04年陕西省区域R&D活动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998-2004年陕西省区域R&... R&D活动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核心。构建了区域R&D活动测度指标体系和综合测度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利用SPSS13.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04年陕西省区域R&D活动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998-2004年陕西省区域R&D活动整体呈上升发展态势,处于中等水平(2004年综合得分69.81分)。最后,根据测度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R&d活动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国防R&D激励——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惠军 罗敏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42,80,共13页
国防R&D是国防科技创新的源泉。国防R&D活动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分摊成本和信息租金的增加。本文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对国防R&D行为主体进行激励分析,通过构建政府与军队、军队与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 国防R&D是国防科技创新的源泉。国防R&D活动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分摊成本和信息租金的增加。本文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对国防R&D行为主体进行激励分析,通过构建政府与军队、军队与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揭示国防R&D活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及投资低效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对国防R&D活动激励机制进行了针对性设计,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对策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 R&d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网格介点法:一种具有h-p-d适应性的无网格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建军 郑健龙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3-1025,共1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网格法,即无网格介点(MIP)法.MIP法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核近似,有利于提高数值方法的计算稳定性,而且算法更为简便.MIP法采用局部介点近似技术,使得这种方法不仅具有一般的h适应性,而且具有p-d适应性,从而使方法在数值实...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网格法,即无网格介点(MIP)法.MIP法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核近似,有利于提高数值方法的计算稳定性,而且算法更为简便.MIP法采用局部介点近似技术,使得这种方法不仅具有一般的h适应性,而且具有p-d适应性,从而使方法在数值实施上更具有灵活性.数值算例结果表明,MIP法具有计算简单,效率高,精度高的优点,而且显示出对多种求解问题具有广泛适用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法 介点原理 h-p-d适应性 移动最小二乘核近似 局部介点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分解式原理验证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敏 徐君 赵敏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4期116-119,共4页
针对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转换速度快,用集成芯片难以设计原理验证实验的问题,利用分立元件结合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转换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展现该转换器转换过程的原理验证实验。实验电路设计中将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内部组成部分:D/... 针对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转换速度快,用集成芯片难以设计原理验证实验的问题,利用分立元件结合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转换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展现该转换器转换过程的原理验证实验。实验电路设计中将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内部组成部分:D/A转换器、去/留码逻辑电路、环形计数器等电路分别用分立元件搭建并实现。利用按键实现了对该转换器实验的每一个转换节拍的控制,将每一个实验转换码的加码、试码、比较、判断等过程逐一显示。设计的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使得学生通过对转换过程的分解操作、观察和测量加深了对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转换原理的理解,达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原理验证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测试自并励机组发电机T_(d0)′的一种简便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霍承祥 晁晖 何凤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并励机组的简便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关断可控硅触发脉冲电源,使转子与已导通的2个晶闸管及励磁变压器副边形成放电回路,从而测得该回路的放电时间常数。该方法不但明显节约试验成本,减少试验时间,而且测量误差较小...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并励机组的简便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关断可控硅触发脉冲电源,使转子与已导通的2个晶闸管及励磁变压器副边形成放电回路,从而测得该回路的放电时间常数。该方法不但明显节约试验成本,减少试验时间,而且测量误差较小。通过电路叠加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试验误差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最后举出了试验实例,该方法适用于自并励发电机的现场参数测试,只要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具备切断可控硅触发脉冲电源的功能,均可使用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并励 可控硅 发电机纵轴暂态开路时间常数 转子回路 电路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结构的清除:最简主义句法操作的经济性原则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南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86-290,共5页
为了限制转换规则和短语结构规则,生成语法专门设立了一些句法条件,即语法模块(grammar modules),包括D-结构层面的X-标杆理论、PP/EPP和题元理论;S-结构层面的格理论、空语类原则ECP、约束理论等。运用这些理论,管约论时期的生成语法... 为了限制转换规则和短语结构规则,生成语法专门设立了一些句法条件,即语法模块(grammar modules),包括D-结构层面的X-标杆理论、PP/EPP和题元理论;S-结构层面的格理论、空语类原则ECP、约束理论等。运用这些理论,管约论时期的生成语法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句法现象,但还有不少句法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在最简方案框架内,D-结构和S-结构从句法操作过程中被清除,认知系统和句法系统之间形成接口层面:LF和PF,合格的句法推导必须满足接口条件(interface conditions)。从语法模块到接口条件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遵循着经济性原则,对普遍语法原则和规则进行简化或是清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结构 S-结构 语法模块 接口条件 经济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一般休假的D—BMAP/G/1分解定理(英文)
20
作者 金顺福 田乃硕 霍占强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了直接求出队长向量母函数,省去繁琐的矩阵分析或补充变量过程,给出并证明了具有一般休假的D—BMAP/G/1的分解定理,阐明了任意时刻队长的向量母函数与闲期任意时刻队长向量母函数的关系,离去时刻队长的向量母函数与闲期任意时刻队长... 为了直接求出队长向量母函数,省去繁琐的矩阵分析或补充变量过程,给出并证明了具有一般休假的D—BMAP/G/1的分解定理,阐明了任意时刻队长的向量母函数与闲期任意时刻队长向量母函数的关系,离去时刻队长的向量母函数与闲期任意时刻队长向量母函数的关系,闲期任意时刻队长向量母函数与Y_(busy)(θ,z),即忙期任意时刻队长和剩余服务时间的联合向量母函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排队 一般休假 d—BMAP 分解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