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忙终端区连续下降运行的4D轨迹预测
1
作者 王超 陈含露 +1 位作者 秦宏坤 刘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2-730,共9页
为在繁忙终端区实施连续下降运行(CDO)并估算其二氧化碳减排成效,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的连续下降运行4D轨迹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近邻传播轨迹聚类方法对典型进场水平路径进行识别;然后,以典型进场水平路径为依据,... 为在繁忙终端区实施连续下降运行(CDO)并估算其二氧化碳减排成效,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的连续下降运行4D轨迹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近邻传播轨迹聚类方法对典型进场水平路径进行识别;然后,以典型进场水平路径为依据,分别以最小时间和最小燃油为目标,建立垂直剖面连续下降运行多阶段最优控制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控制模型求解新方法(GACDO);最后,利用终端区实际轨迹数据,开展典型进场水平路径识别和连续下降运行模式下的4D轨迹预测与减排收益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理想的连续下降运行4D轨迹;以最小时间为优化目标时,平均运行时间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减少26%和8%;以最小油耗为优化目标时,运行时间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减少17%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轨迹预测 连续下降运行 遗传算法 轨迹聚类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诱导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的4D打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岩 牛犇 +5 位作者 王冠楠 房祥军 刘瑞玲 吴伟杰 陈慧芝 郜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150,共8页
为拓宽食品的4D打印品类,推动食品4D打印技术发展,将水蜜桃浆与马铃薯粉、黄原胶、海藻酸钠复配成适合打印的凝胶体系,添加天然花青素和乳酸菌构建4D打印凝胶体系,研究乳酸菌发酵诱导的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 为拓宽食品的4D打印品类,推动食品4D打印技术发展,将水蜜桃浆与马铃薯粉、黄原胶、海藻酸钠复配成适合打印的凝胶体系,添加天然花青素和乳酸菌构建4D打印凝胶体系,研究乳酸菌发酵诱导的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当马铃薯粉的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时,打印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支撑性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4D打印凝胶体系的乳酸菌数量大量增长、霉菌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引起打印物pH值降低约1.8,导致打印物中花青素的颜色从紫色变为红色,发酵12 h的ΔE值为15.2;此外,打印物的质构特性(如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回复性)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小幅度增加,这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和水分的变化(水分质量分数降低5.2%)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浆凝胶 4d打印 乳酸菌发酵 自发变色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4D打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童强 肖帅磊 +2 位作者 毕野 吴豪 董秀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30,共7页
4D打印技术作为在3D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这个维度的新兴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在三维空间内构建复杂结构,还能通过材料的预设形变来实现打印物体的自我组装和形态变化。4D打印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增材制造技术,因演变过程完全可预测、... 4D打印技术作为在3D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这个维度的新兴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在三维空间内构建复杂结构,还能通过材料的预设形变来实现打印物体的自我组装和形态变化。4D打印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增材制造技术,因演变过程完全可预测、可设计和可控制的特点,其潜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近年来,4D打印技术在现代食品加工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通过4D打印实现食品结构、营养成分、口感等特性的精准控制。本文综述了食品4D打印技术原理、要素及优势,分析了食品4D打印在现代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包括4D打印材料特性、外界刺激等方面,并重点探讨了4D打印智能食品的微观结构控制与口感之间的关系,最后展望了食品4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和挑战,旨在为现代食品加工领域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增材制造 食品加工 外界刺激 微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打印PLA和CF/PLA蜂窝结构参数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宪超 刘少岗 +2 位作者 王鹏飞 王心悦 邱丹丹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7,126,共7页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完善及其与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的合理结合,4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结构已成为工程研究的前沿。其中,蜂窝结构以其轻质高强、隔热缓冲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将蜂窝机械结...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完善及其与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的合理结合,4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结构已成为工程研究的前沿。其中,蜂窝结构以其轻质高强、隔热缓冲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将蜂窝机械结构与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工艺相结合,通过4D打印制备聚乳酸(PLA)以及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F/PLA)蜂窝结构样件,对样件实施弯曲变形,探索蜂窝结构参数对两种样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件弯曲变形时,应力施加在蜂窝结构的不同位置会使形状恢复率相差约8%,形状恢复时间相差8~10 s;随着蜂窝结构胞元壁厚的降低,形状恢复率逐渐增大,形状恢复时间逐渐减少;弯曲变形程度的增大导致形状恢复率降低,形状恢复时间增加;随蜂窝胞元角度增加,形状恢复率先升高后降低,形状恢复时间先减少后增加,且当胞元角度为60°时形状恢复性能最好;在相同条件下PLA的形状恢复率比CF/PLA更高,但CF/PLA形状恢复时间相较于PLA更短。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探索PLA蜂窝智能结构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以及PLA材料4D打印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蜂窝结构 聚乳酸 碳纤维增强聚乳酸 形状记忆 形状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LSTM-RF 4D航迹预测
5
作者 张立彪 温祥西 +2 位作者 吴明功 王俊杰 常万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86,共8页
为应对民航运输量快速增长和空域资源日益紧张问题,空域管理的优化、飞行安全和效率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背景,提出1种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组合的4D航迹预测模型(LSTM-RF)。该模型通过真实ADS-... 为应对民航运输量快速增长和空域资源日益紧张问题,空域管理的优化、飞行安全和效率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背景,提出1种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组合的4D航迹预测模型(LSTM-RF)。该模型通过真实ADS-B数据的仿真实验,采用经纬度特征,将长短时记忆网络和随机森林有效融合,利用LSTM提取时间序列中的短期和长期依赖特征,生成隐藏状态向量,通过RF对这些特征进行非线性回归建模,从而综合发挥LSTM的时序建模能力和RF的非线性处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LSTM-RF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面显著优于传统RNN和LSTM模型,与单独使用RNN和LSTM相比,LSTM-RF模型在MSE,MAE和MAPE 3个评价指标下均表现最优。研究结果可为未来航迹预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4d航迹预测 AdS-B数据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灏 陈思敏 +4 位作者 余创 李承娣 陈枭 洪浩群 黎帅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9,共9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是一类重要的智能材料,SMP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赋予了4D打印智能结构可调控的变形行为和独特的智能功能。首先概述了SMP常用的4D打印技术,包括熔融沉积成型、立体光固化成型、墨水直写成型、数字光处理成型和选择性...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是一类重要的智能材料,SMP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赋予了4D打印智能结构可调控的变形行为和独特的智能功能。首先概述了SMP常用的4D打印技术,包括熔融沉积成型、立体光固化成型、墨水直写成型、数字光处理成型和选择性激光烧结,并分析讨论了4D打印中涉及的形状记忆效应。然后,根据刺激响应类型如热、光、电、磁、湿度/溶剂等,着重介绍了4D打印SMP的研究进展。未来,除了要提高3D打印设备的精度与3D打印制品的强度,更应该将智能变形与光、磁、电学等特性有机结合以开发高性能多重刺激响应SMP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智能材料 形状记忆聚合物 形状记忆效应 刺激响应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毫米波雷达点云与视觉图像自动外参配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欣 翁才恩 +1 位作者 王瑜 胡再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感知系统对多传感器融合的需求日益增加。4维(4D)毫米波雷达因其在复杂天气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能而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传感器之一。尽管4D毫米波雷达通过增加俯仰角信息和提高点云密度改善了目标...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感知系统对多传感器融合的需求日益增加。4维(4D)毫米波雷达因其在复杂天气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能而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传感器之一。尽管4D毫米波雷达通过增加俯仰角信息和提高点云密度改善了目标检测的精度,但其点云稀疏性和噪声问题限制了其独立应用。因此,4D毫米波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的融合成为提升自动驾驶感知精度的关键。然而,传统的外参配准方法依赖繁琐的手动操作,难以满足高效自动化配准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定板的4D毫米波雷达与视觉图像自动外参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包含ChArUco标记、红色圆环和角反射器的标定板,然后通过圆检测算法和角反射器检测算法自动提取配准点的图像坐标和雷达点云坐标。此外,还提出了一种通过3D Max和Unity仿真的方式实现配准数据采集与验证的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比较直接线性变换(DLT)和外参配准(EC)2种方法的性能,评估配准精度。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标定板和自动配准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操作,并且在配准点个数较多时,EC方法具有更高的配准稳定性和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配准 4d毫米波雷达 视觉 自动驾驶 外参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打印结构参数对负泊松比蜂窝结构PLA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宪超 刘少岗 +2 位作者 王鹏飞 王心悦 邱丹丹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2,共7页
随着3D打印技术和智能材料的完善,使得4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采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制备聚乳酸(PLA)和碳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CF/PLA)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工件,利用材料的热响应机制,使用模具对工件施加弯曲变形,然后通过改变结构单... 随着3D打印技术和智能材料的完善,使得4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采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制备聚乳酸(PLA)和碳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CF/PLA)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工件,利用材料的热响应机制,使用模具对工件施加弯曲变形,然后通过改变结构单元的个数奇偶性排列、壁厚尺寸、角度以及工件弯曲变形程度,探索结构参数对工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建立起结构参数与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相对密度的关系,进而揭示负泊松比变化对工件4D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单元奇偶个数的不同会导致弯曲变形点位置不同,进而导致形状记忆性能发生变化,当弯曲变形发生在负泊松比结构长边时,工件的形状恢复率较高,形状恢复速度较快;随着结构单元壁厚的增加,结构相对密度增大,负泊松比减小,导致工件形状恢复率降低,形状恢复时间也相应地延长;随着结构单元角度增加,工件的形状恢复率变化范围较小,但由于结构相对密度减小,负泊松比增大,形状恢复率依然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形状恢复时间缩短;弯曲变形程度增大,导致工件形状恢复率降低,形状恢复所用时间增加。保持各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PLA的形状恢复率相较于CF/PLA更高,但形状恢复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负泊松比 聚乳酸 碳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 形状恢复率 形状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STEM磁性测量Python程序包:功能介绍与应用
9
作者 程涛 贾英泽 +6 位作者 汪陆洋 刘杨瑞 裴旭东 刘畅 杜海峰 葛炳辉 宋东升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41,共14页
了解磁结构对于深入探究磁性材料中的磁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四维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four⁃dimensional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4D⁃STEM)技术的出现,为定量分析磁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特别... 了解磁结构对于深入探究磁性材料中的磁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四维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four⁃dimensional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4D⁃STEM)技术的出现,为定量分析磁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通过精确定位衍射盘的位置,来解析磁场在纳米尺度上的分布情况。本文介绍了一款集成了多种衍射盘定位算法的Python程序包,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该程序包中核心算法的性能及其适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STEM 衍射盘定位 算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M4D摄影测量技术在无牙颌即刻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莫舒蕾 张颖奇 +1 位作者 刘薇丽 随丽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评价ICAM4D摄影测量技术在无牙颌即刻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口腔医院就诊的20例半口无牙颌种植患者,10例在术后即刻采用ICAM4D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数字化印膜(ICAM4D组),10例通过... 目的:评价ICAM4D摄影测量技术在无牙颌即刻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口腔医院就诊的20例半口无牙颌种植患者,10例在术后即刻采用ICAM4D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数字化印膜(ICAM4D组),10例通过传统夹板印模技术制取硅橡胶开窗印模(对照组),并在术后48 h内完成临时义齿修复,3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比较两组印模制取时长、患者舒适满意度、修复体就位情况和永久修复效果。结果:ICAM4D组印模制取时长(15.16±3.09) min,短于对照组的(49.47±5.03) min(P<0.05);舒适满意度评分(92.3±4.69),大于对照组的(62.7±5.68)(P<0.05)。两组所有修复体均达到被动就位。永久修复后3个月、6个月、1 a,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未出现修复体并发症。结论:ICAM4D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无牙颌即刻种植修复,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4d摄影测量技术 无牙颌种植 即刻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无人机载4D成像雷达生命体征感知方法
11
作者 李志 唐成垚 +1 位作者 戴永鹏 金添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无人机载雷达具有高机动灵活的特点,可解决传统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感知中存在的探测范围小和探测场景受限等问题。该项研究工作将4D成像雷达搭载于多旋翼无人机上,提出一种基于点云配准的无人机载4D雷达生命体征感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雷... 无人机载雷达具有高机动灵活的特点,可解决传统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感知中存在的探测范围小和探测场景受限等问题。该项研究工作将4D成像雷达搭载于多旋翼无人机上,提出一种基于点云配准的无人机载4D雷达生命体征感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雷达点云进行配准和运动补偿,消除无人机在悬停状态时的运动误差干扰,进而对齐人体目标后实现生命体征信号的获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齐4D成像雷达点云序列,有效抑制无人机的运动干扰,从而准确提取人体目标的呼吸和心跳信号,为无人机载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感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征 4d成像雷达 无人机 点云 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4D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12
作者 黄梓峰 王洪雁 马嘉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54,共10页
4D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全天候运行、测速能力强、距离分辨率高等优势,非常适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然而,目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通常直接移植于激光雷达,无法有效适应于毫米波雷达点云特征,因此检测性能较差。针对此... 4D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全天候运行、测速能力强、距离分辨率高等优势,非常适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然而,目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通常直接移植于激光雷达,无法有效适应于毫米波雷达点云特征,因此检测性能较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4D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方法。设计基于拓扑图以及初始特征图传播信息并更新点云特征的图神经网络,该网络作为点云特征编码器可输出高可分的节点嵌入;将带有节点嵌入的点云投影至二维鸟瞰图;利用具有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主干网络抽取多尺度特征,并于通道维上进行融合以输出融合特征图;将融合特征图输入检测头以获得目标的有效检测。基于公开数据集View-of-Delft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主流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4d毫米波雷达 目标检测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4D软件的纬编线圈结构三维仿真
13
作者 朱锦超 管张翔 +1 位作者 詹亿聪 李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0,共4页
基于Cinema 4D(C4D)软件,研究纬编针织线圈三维仿真方法。在Pierce二维纬编线圈模型基础上,通过计算针织物线圈结构参数(线圈长度、纱线直径、圈高、圈距、未充满系数),并使用Bezier样条曲线构建二维纱线,扫描指定纱线截面后形成三维针... 基于Cinema 4D(C4D)软件,研究纬编针织线圈三维仿真方法。在Pierce二维纬编线圈模型基础上,通过计算针织物线圈结构参数(线圈长度、纱线直径、圈高、圈距、未充满系数),并使用Bezier样条曲线构建二维纱线,扫描指定纱线截面后形成三维针织线圈几何结构仿真方法。按针织线圈串套规律,实现纬编针织物3种结构单元(线圈、浮线、集圈)的三维建模。结果表明,基于C4D软件构建线圈模型操作简单,建模功能丰富,线圈曲线平滑,仿真效果较好,是研究针织结构三维空间形态及针织产品开发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三维仿真 C4d软件 Pierce线圈模型 B-样条曲线 线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合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张改红 杜帅 +3 位作者 许航 徐月莹 石栋栋 毛多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为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了4-甲基愈创木酚-2,3,4,6-四-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收率为49.3%;脱去乙酰基,得到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收率为87.3%;热重-微商热重(TG-DTG)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热稳定性优于4-甲基愈创木酚;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在300、600、900℃的主要裂解产物均为4-甲基愈创木酚;烟丝加香方式和卷烟纸加香方式下烟气中4-甲基愈创木酚的释放量不同,加香效果不同;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加香卷烟燃吸时能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并且释香更均匀、逐口稳定性更好,效果优于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的;推测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可能是一种释香稳定的香料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 糖苷化 离子液体 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通过抑制mGluR5调控ERK1/2-SGK1信号通路改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
15
作者 何存宝 杨绍杰 朱国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3,共9页
目的评价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10b)对单一长时程应激(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及ERK1/2-SG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PS模型组,化合物10b低、中、高剂量组和帕罗西汀组,6... 目的评价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10b)对单一长时程应激(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及ERK1/2-SG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PS模型组,化合物10b低、中、高剂量组和帕罗西汀组,6只/组。采用行为学实验评价SPS模型组小鼠的PTSD样行为;Western blotting联合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p-ERK、SGK1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肝肾组织的病理损伤;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验证化合物10b与mGluR5结合的稳定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模型组小鼠表现出PTSD样行为(P<0.05),海马mGluR5和p-ERK蛋白表达升高,SGK1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化合物10b可改善SPS组小鼠的行为异常(P<0.05),并抑制mGluR5表达,逆转p-ERK和SGK1的异常(P<0.05),且无明显肝肾毒性;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10b与mGluR5结合稳定。结论化合物10b能改善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其机制可能和抑制mGluR5调节ERK1/2-SGK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 3-d]嘧啶 创伤后应激障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单一长时程应激 ERK1/2 SG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肝菜多糖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急性肝衰竭
16
作者 杨超越 钟明利 +2 位作者 曹后康 高雅 张可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9,共9页
目的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狗肝菜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Dicliptera chinensis(L.)Juss.,DC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 目的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狗肝菜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Dicliptera chinensis(L.)Juss.,DC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以及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DCP低、中、高剂量组及毒性测试组。连续给药10 d后,注射LPS+D-GalN建立ALF模型。同时,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结果生化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CP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ALP、TBIL、γ-GT活性降低(P<0.05),肝脏中ROS、MPO、MDA含量减少(P<0.05),而SOD、GSH-Px、CAT活性增加,T-AOC水平升高(P<0.05);ELISA检测到肝脏中ICAM-1、VCAM-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HE染色显示,给予DCP后肝脏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细胞坏死改善,DCP单独使用无明显器官毒性。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CP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主要分子的表达(P<0.05);细胞验证实验也证实了该通路受DCP抑制。结论DCP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阻断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A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肝菜多糖 脂多糖 d-半乳糖胺 急性肝衰竭 氧化应激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GRU网络的4D航迹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文鹏 宋一峤 张兆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航空器的4D航迹预测作为基于航迹运行(TBO)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Transformer-GRU(T-GRU)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航迹预测方法,结合Adamax优化器实现了4D航迹预测。利用Transformer网络的自注意力机制对输入序列进行建模... 航空器的4D航迹预测作为基于航迹运行(TBO)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Transformer-GRU(T-GRU)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航迹预测方法,结合Adamax优化器实现了4D航迹预测。利用Transformer网络的自注意力机制对输入序列进行建模,通过GRU网络获取时序数据的特征;对原始航迹数据进行重采样插值和中值滤波等预处理,以便消除数据缺失和异常值等对预测的影响;通过E E、E AT、E CT、E A等误差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与其他常用的航迹预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深度学习方法相比,基于T-GRU网络的4D航迹预测模型在航迹预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空中交通管理 TBO 4d航迹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网络的终端区4D航迹预测与冲突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飞桥 张亦驰 严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50-2157,共8页
随着不断扩大的旅客运输量和航线网络规模,采用飞行计划结合空中交通管制的空中管理办法已经不能与当前民航需求和空中交通流量相匹配,直接影响到航班正常率和运行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 随着不断扩大的旅客运输量和航线网络规模,采用飞行计划结合空中交通管制的空中管理办法已经不能与当前民航需求和空中交通流量相匹配,直接影响到航班正常率和运行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提出了基于航迹运行(trajectory based operation,TBO)的下一代空中交通管理运行理念,中国民航也提出了智慧民航的建设方案和目标。其中4D航迹是TBO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设智慧民航的重要技术指标,其可以对航空器的运行进行精确地管理和控制。因此,提高4D航迹预测的准确性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向航空器的飞行任务实施阶段,从4D航迹预测和冲突检测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航迹预测方面,采用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CNN-BiGRU)的模型对航迹进行高精度预测;在冲突检测方面,引入了航迹距离检测函数以检验预测模型生成的两条航迹是否存在冲突。通过使用某繁忙终端区真实广播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历史轨迹数据进行实验,并将该方法与同一数据集上的单一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模型进行了比较。仿真实验表明,CNN-BiGRU模型的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模型,同时预测的两条航迹在未来800 s内不存在冲突。所提出的方法为空中交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航迹预测 基于AdS-B航迹数据 飞行冲突检测 CNN-Bi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赏型探究4D模式在初中英语读后活动中的应用
19
作者 钟振国 汪辰静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2,共5页
读后活动是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输出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发端于社会建构论的欣赏型探究,强调欣赏包容地学习、对话建构地合作以及诗意积极地创新,为读后活动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课例,探讨了基于欣赏型探究4D模式读后活动四个... 读后活动是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输出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发端于社会建构论的欣赏型探究,强调欣赏包容地学习、对话建构地合作以及诗意积极地创新,为读后活动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课例,探讨了基于欣赏型探究4D模式读后活动四个阶段的实践策略。研究发现,4D模式能加强读后活动与学生经验和文本主题的结合,促进语言的迁移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读后活动 欣赏型探究 4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欢欢 王倩 +5 位作者 王宇杰 刘佳乐 王蕾 赵迪 张倩 侯永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0-127,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ML组),各组分别以全时添加10µmol/L ML和PEDV感染细胞后添加10µmol/L ML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并检测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10µmol/L的ML对3D4/2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病毒感染3D4/21细胞的48 h内PEDV-S、M、N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12 h时处于最高;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全时添加ML处理12 h使PEDV-S、M、N、IL-8、IFN-β、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处理24 h使PEDV-S、M、N、IL-8、IFN-β、MX1、ISG15、IFIT1和IFITM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在感染后添加ML处理12 h使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M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处理24 h使IL-6、IL-8、IFN-β、MX1、ISG15、IFIT1、IFITM1、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S、M、N、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PEDV感染前ML预处理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PEDV感染使细胞处于免疫应激状态,ML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月桂酸甘油酯(ML)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3d4/21细胞 生长曲线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