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yesian zero-failure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 for multiple numerical control(NC) machine tools 被引量:2
1
作者 阚英男 杨兆军 +3 位作者 李国发 何佳龙 王彦鹍 李洪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858-2866,共9页
A new problem that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incapable of solving is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when multipl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NCMTs) reveal zero failures after a reliability test. Thus... A new problem that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incapable of solving is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when multipl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NCMTs) reveal zero failures after a reliability test. Thus, the zero-failure data form and corresponding Bayesian model ar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zero-failure problem of NCMTs, for which no previous suitable statis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An expert-judgment process that incorporates prior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reliable prior distributions of Weibull parameters. The equations for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of the parameter vector and the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 algorithm are deriv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calculating high-dimensional integration and to obtain parameter estimator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 real case; a corresponding programming code and trick are developed to implement an MCMC simulation in Win BUGS, and a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 of 1057.9 h is obtained. Given its ability to combine expert judgment, prior information, and data, the proposed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 under the zero failure of NCMTs is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 modeling BAYES zero failure numerical control(nc) machine tools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WO-CNN-BiLSTM-Attention的机床刀具磨损预测模型
2
作者 崔业梅 杨焕峥 +1 位作者 薛洪惠 徐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8,共7页
为了提高机床刀具磨损预测的准确性,对优化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人工智能模型,并利用PHM2010刀具磨损数据集进行验证。构建一种基于IBWO-CNN-BiLSTM-Attention的预测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学习数据的空... 为了提高机床刀具磨损预测的准确性,对优化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人工智能模型,并利用PHM2010刀具磨损数据集进行验证。构建一种基于IBWO-CNN-BiLSTM-Attention的预测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学习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高模型对关键信息的关注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白鲸优化算法(IBWO)优化模型参数和迭代次数,结合种群混沌映射初始化、准反向学习和萤火虫扰动策略,经CEC2005函数测试,该算法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明显优于传统BWO等对比算法。将该模型与CNN-BiLSTM-Attention模型、BWO-CNN-BiLSTM-Attentio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机床刀具磨损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在STM32H7单片机设备中部署了“剪枝”模型,并验证了“剪枝”模型在嵌入式设备中运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刀具 磨损预测 改进的白鲸优化算法(IBWO)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 卷积神经网络(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ar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Cutting Tools in High Speed Face Milling
3
作者 LIU Zhan-qiang, AI Xing, ZHANG Hui, WANG Zun-tong, WAN Yi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8-,共1页
High speed machining has received an important interest because it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and a better workpiece surface quality. However, at high cutting speeds, the tool wear increases dramatically due... High speed machining has received an important interest because it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and a better workpiece surface quality. However, at high cutting speeds, the tool wear increases dramatically due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at the tool-workpiece interface. Tool wear impairs the surface finish and hence the tool life is reduced. That is why an important objective of metal cutting research has been the assessment of tool wear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In this paper, wear performances of PCBN tool, ceramic tool, coated carbide tool and fine-grained carbide tool in high speed face milling were presented when cutting cast iron, 45# tempered carbon steel and 45# hardened carbon steel. Tool wear patterns were examined through a tool-making microscop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ool wear types differed in various matching of materials between cutting tool and workpiece. The dominant wear patterns observed were rake face wear, flank wear, chipping, fracture and breakage. The main wear mechanisms were mechanical friction, adhesion, diffusion and chemical wear promoted by cutting forces and high cutting temperature. Hence, th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of high speed cutting tool materials are high heat-resistance and wear-resistance, chemical stability as well as resistance to failure of coatings.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great benefit to the design and the selection of tool materials and control of tool wear in high-speed machining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ting tool WEAR high speed machining face mil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陶瓷刀具高速切削高温合金Inconel 718的切削性能和磨损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涂桂朝 伍尚华 +3 位作者 刘佳 童文欣 蒋强国 李安琼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24-2628,共5页
本实验研究两种商业Sialon陶瓷刀片(牌号为KY1540、CC6060,分别是肯纳和山特维克公司生产)高速切削高温合金Inconel718的切削性能和磨损机理。采用XRD和SEM分析刀片的物相成分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KY1540和CC6060主要的物相成分是α-和β... 本实验研究两种商业Sialon陶瓷刀片(牌号为KY1540、CC6060,分别是肯纳和山特维克公司生产)高速切削高温合金Inconel718的切削性能和磨损机理。采用XRD和SEM分析刀片的物相成分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KY1540和CC6060主要的物相成分是α-和β-Sialon。通过测量切削长度和后刀面的磨损量,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由于CC6060具有较高的高温硬度,导致它的后刀面磨损量低于KY1540。两种刀片的磨损后刀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种刀片的磨损形式主要是沟槽磨损和后刀面磨损,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粘结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陶瓷刀片 切削性能 磨损机理 高速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3D的EHM切削Inconel 718的刀具磨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滕文博 潘星宇 +1 位作者 康裕华 董霖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共5页
具有难切削加工问题的高温合金是发动机的关键材料,为了减少切削加工区域的刀具磨损深度,运用仿真软件DEFO-RM-3D建立了高温合金Inconel 718的EHM仿真模型,随后用EHM仿真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具有难切削加工问题的高温合金是发动机的关键材料,为了减少切削加工区域的刀具磨损深度,运用仿真软件DEFO-RM-3D建立了高温合金Inconel 718的EHM仿真模型,随后用EHM仿真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三个切削因素的持续增大,刀具磨损深度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工件初始温度的不断升高则会持续降低刀具磨损深度;在工件初始温度不断升高的条件下,EHM仿真模型的刀具磨损深度比无电流加热切削刀具磨损深度降低了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 InconEL 718 EHM 仿真模型 DEFORM-3D软件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李尚平 甘伟光 +3 位作者 郑创锐 文春明 李凯华 李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4,共8页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样机试验结果表明:(1)电机脉冲频率f=6 kHz时,调刀电机达到最佳速度120 mm/s,调刀绝对位移误差小于5 mm,相对位移误差<1%;当f>6 kHz时,调刀相对位移误差大于5%;当f≥8 kHz时,步进电机出现严重堵步,影响正常工作。(2)调刀速度为120 mm/s时,闭环控制切刀调刀时间为0.95 s/根,调刀效率提高了74.32%。(3)甘蔗传送速度达到0.15 m/s,提高了50%;甘蔗传送间距提升了80%;综合传送效率提升了86.6%。(4)切种合格率达98.02%,伤芽率小于1%,与原系统相比切种机总体切种效率提高83.20%,工作稳定,实现了连续、高效自动切种,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切种机 闭环控制 协同控制 调刀模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CNC五轴工具磨床的运动参数转换原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姚斌 席文明 +1 位作者 吴序堂 毛世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5-1267,共3页
详细分析了CNC五轴立式砂轮平动工具磨床 (P型 )和砂轮摆动工具磨床 (B型 )的运动形式及其加工原理 ,并将之与传统机床进行了比较 ;从所要求的同一个几何参数刀具具有相同的几何本质出发 ,给出了P型和B型 2种类型CNC工具磨床的内在运动... 详细分析了CNC五轴立式砂轮平动工具磨床 (P型 )和砂轮摆动工具磨床 (B型 )的运动形式及其加工原理 ,并将之与传统机床进行了比较 ;从所要求的同一个几何参数刀具具有相同的几何本质出发 ,给出了P型和B型 2种类型CNC工具磨床的内在运动参数的转换关系。研究阐明了在刀具磨削成形的过程中 ,控制每个瞬时砂轮几何体和工件几何体在空间的相对位姿和相对运动趋势是精确成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磨床 位姿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ron UCP 800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检测与误差补偿 被引量:3
8
作者 夏链 谢捷 +2 位作者 许少平 王堃 韩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5-838,共4页
利用数控机床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文章利用英国雷尼绍(REN-ISHAW)公司生产的ML10激光干涉仪,对配有HEIDENHAINi TNC530数控系统的Mikron UCP 800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进行精度检测和误差补偿,... 利用数控机床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文章利用英国雷尼绍(REN-ISHAW)公司生产的ML10激光干涉仪,对配有HEIDENHAINi TNC530数控系统的Mikron UCP 800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进行精度检测和误差补偿,并对误差补偿前后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误差补偿是提高数控机床精度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激光干涉仪 精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NC加工无干涉刀具轨迹生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怀兰 周艳红 周济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49,59,共4页
对自由曲面NC加工中的干涉情况和现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曲面模型→刀具接触点数据→无干涉刀位数据为基本求解策略,综合多种优化措施。
关键词 曲面加工 刀具 干涉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建模新方法
10
作者 汤滨瑞 王四宝 +2 位作者 王浩 黄强 赵增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53,共10页
为解决现有热误差建模方法依靠经验选择温度测量点,导致模型稳健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研究数控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对未变形切屑形貌的影响机制,建立考虑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的切削力模型,揭示... 为解决现有热误差建模方法依靠经验选择温度测量点,导致模型稳健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研究数控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对未变形切屑形貌的影响机制,建立考虑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的切削力模型,揭示相同切削工艺参数下的热误差致切削力演变规律;分析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与切削力的关联关系,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建立基于切削力的机床主轴轴向热误差模型。与传统热误差模型相比,基于切削力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不需要大量的温度传感器和复杂的温度敏感点确定过程,而且不用考虑温度敏感点动态变化对模型稳健性的影响。通过不同环境和工况下的实验证明,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与泛化能力,为机床轴向热误差在线辨识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机床在线误差补偿以及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提升零件质量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建模 切削力 支持向量回归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Connect切削过程的在线实时监控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广超 鲍劲松 郑小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3-509,共7页
制造设备间的广泛互联、互操作是制造领域实现广泛物联的重要前提.对数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收集数控系统加工参数、刀具几何参数、零件质量检测等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地关联监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OPC(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 制造设备间的广泛互联、互操作是制造领域实现广泛物联的重要前提.对数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收集数控系统加工参数、刀具几何参数、零件质量检测等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地关联监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OPC(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UA(unified architecture)连接数控系统,建立基于MTConnect的"适配器-代理(adapter-agent)"通用数控系统实时监控体系.研究实时监控数据模型、通信框架及其访问策略,给出了机床加工过程监控数据的标准数据模型.开发的原型系统在某航空薄壁件的实际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加工过程数据、离线数据的综合可视化表达,验证了所提出的数控系统信息集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构建的数据模型清晰地表达了各加工要素,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OPC UA MTConnect 刀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及应用──NC型误差补偿控制器的开发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宏林 张文河 章青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27,共3页
如何实现数控机床空间误差值的控制是误差补偿技术关键之一。文章介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NC型误差补偿控制器,并在XH714立式加工中心和XHFA2420仿形定梁龙门加工中心上得以实现。该方法对在其他机床及开放型数控系统上应... 如何实现数控机床空间误差值的控制是误差补偿技术关键之一。文章介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NC型误差补偿控制器,并在XH714立式加工中心和XHFA2420仿形定梁龙门加工中心上得以实现。该方法对在其他机床及开放型数控系统上应用补偿技术有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补偿 数控机床 单片机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机床运动误差的矢量分析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锡琪 邓晓京 +1 位作者 赵建伟 罗昊江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30,共4页
提出了数控机床圆弧插补运动误差的矢量分析方法。可用双球规测量装置测得数控机床圆弧插补运动的综合误差。在分析运动误差与误差矢量关系的基础上以几种典型误差为例,从理论上提出了单一误差源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给出了与单一误差... 提出了数控机床圆弧插补运动误差的矢量分析方法。可用双球规测量装置测得数控机床圆弧插补运动的综合误差。在分析运动误差与误差矢量关系的基础上以几种典型误差为例,从理论上提出了单一误差源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给出了与单一误差源所对应的误差特征曲线。用这些数学模型和特征曲线可以诊断出数控机床圆弧插补误差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运动误差 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镜片NC加工程序生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兴盛 雷鹰 康敏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8-41,50,共5页
为了解决非球面镜片数控加工程序难以编写的问题,探讨了基于慢刀伺服加工技术的镜片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建立球面和环曲面镜片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笛卡尔坐标向柱坐标的转换。利用镜片数学模型进行等角度离散和法向半径补偿... 为了解决非球面镜片数控加工程序难以编写的问题,探讨了基于慢刀伺服加工技术的镜片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建立球面和环曲面镜片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笛卡尔坐标向柱坐标的转换。利用镜片数学模型进行等角度离散和法向半径补偿生成刀位点,通过MATLAB软件对得到的刀位点进行轨迹仿真,同时后置处理刀位点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加工实例表明,所探讨的基于MATLAB的镜片数控加工程序自动生成过程可以满足加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刀伺服 数控加工 MATLAB软件 数控加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NC的切削加工机器人后置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丽 房立金 王国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
为了解决当前切削加工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开放性、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将STEP-NC标准引入机器人加工领域,构建了基于STEP-NC的切削加工机器人后置处理系统.基于STDeveloper软件开发了高效的信息提取类库STNCLib,提出了基于... 为了解决当前切削加工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开放性、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将STEP-NC标准引入机器人加工领域,构建了基于STEP-NC的切削加工机器人后置处理系统.基于STDeveloper软件开发了高效的信息提取类库STNCLib,提出了基于等照度线的复杂曲面分区刀具轨迹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的自动生成方法,并最终生成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采用软件编程和仿真的方法对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合理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nc 切削加工机器人 后置处理系统 信息提取 刀具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的加工切削用量和刀具优选
16
作者 赵久一 张红芹 +3 位作者 杨帆 仲益 刘路明 王树林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是TC11钛合金进行高效、低成本生产的关键。通过开展TC11钛合金切削实验研究,选择AlCrN,TiAlN/TiSiN和TiAlSiN三种涂层刀具,研究其高温涂层硬度特性,得到对应的高温硬度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涂层刀具在切削温度...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是TC11钛合金进行高效、低成本生产的关键。通过开展TC11钛合金切削实验研究,选择AlCrN,TiAlN/TiSiN和TiAlSiN三种涂层刀具,研究其高温涂层硬度特性,得到对应的高温硬度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涂层刀具在切削温度下的涂层硬度与刀具磨损的关系。研究表明:TiAlN/TiSiN涂层高温硬度特性较其他两种涂层更为优越,在切削速度不大于110 m/min时,干式加工钛合金TC11时的切削温度不超过550℃,对应的涂层高温硬度与TC11钛合金材料的高温硬度相匹配,切削效率高,刀具磨损小,可实现TC11钛合金的高效优质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 涂层材料 高温硬度 切削温度 加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C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建胜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分析了数控机床通讯和管理的现状,阐述了CAXA的网络DNC的基本原理及数据管理方式。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数控机床联网方案,该方案已在实际应用中验证通过,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网络Dnc 数控机床 集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液氮低温冷却切削Ni_(40)Fe_(30)Co_(20)Al_(10)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
18
作者 王利虎 王海双 +2 位作者 乔阳 刘国梁 王相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4,共7页
高熵合金Ni_(40)Fe_(30)Co_(20)Al_(10)在低温下具有高塑性、高强度、高硬度与耐腐蚀等综合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潜力大。但切削时冷却不足导致切削温度过高,对加工表面破坏严重。针对高熵合金切削温度高的问题,采用微量液氮低... 高熵合金Ni_(40)Fe_(30)Co_(20)Al_(10)在低温下具有高塑性、高强度、高硬度与耐腐蚀等综合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潜力大。但切削时冷却不足导致切削温度过高,对加工表面破坏严重。针对高熵合金切削温度高的问题,采用微量液氮低温冷却的切削方式,避免了干切削温度过高与大流量液氮冷却局部过冷问题。端面车削试验结果表明,微量液氮低温冷却能提升加工表面质量。研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刀具磨损机理,并基于刀具磨损机理,揭示了冷却条件和切削速度对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高速切削加工时,采用微量液氮低温冷却的方式可显著改善加工表面质量;结合切削温度与切削力的变化,揭示了不同冷却条件、切削速度下加工硬化和硬化层深度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液氮低温冷却 加工表面质量 刀具磨损 表面完整性 高速切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营养秧盘成型机制浆装置的优化设计
19
作者 李明涛 张欣悦 +3 位作者 初雪铭 刘沅东 彭阳 衣淑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解决水稻营养秧盘成型机制浆装置现存在的漏液锈蚀、管道堵塞和结构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在分析研究成型机整体配置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一种满足作业条件、避免锈蚀堵塞的制浆装置,并进行研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装置结构布置合理性... 为解决水稻营养秧盘成型机制浆装置现存在的漏液锈蚀、管道堵塞和结构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在分析研究成型机整体配置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一种满足作业条件、避免锈蚀堵塞的制浆装置,并进行研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装置结构布置合理性更好,材料选型优秀,制浆效率较原系统提高17.74%,同比增长22.42%,与现有的水稻营养秧盘成型机可充分适配,满足设计要求。该制浆装置可有效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面向实际需求,可为研究浆料混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机 制浆装置 浆料 搅拌粉碎 刀具 混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件传输速度的CNC机床SCOP伺服法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松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323-3327,共5页
提出并建立了基于CNC数控机床组成FMS的第三种比机床伺服法则,该伺服法则SCOP,考虑了每一决策步传输装置的位置、移动速度及达到不同位置需移动的距离,还考虑了下一步加工零件的利用率及机床缓冲区的空间利用率,并给出了伺服法则的实例... 提出并建立了基于CNC数控机床组成FMS的第三种比机床伺服法则,该伺服法则SCOP,考虑了每一决策步传输装置的位置、移动速度及达到不同位置需移动的距离,还考虑了下一步加工零件的利用率及机床缓冲区的空间利用率,并给出了伺服法则的实例,以用于最佳、最大的机床利用率的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传输速度 数控机床 伺服系统 计算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