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1
作者 花梅 云岚 +2 位作者 那亚 石文宏 斯琴 《草原与草业》 2025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解决《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式僵化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本研究以该实践课程为对象,通过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实践课程内容整合为多个项目,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 为了解决《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式僵化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本研究以该实践课程为对象,通过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实践课程内容整合为多个项目,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施项目并进行总结评价,将项目式教学方法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践结果表明,项目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和学生从被动式教与学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的转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显著提高,对课程满意度也大幅提高。此外,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本研究为《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草学其它实践课程的创新教学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 创新能力 实践课程 项目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双语课程建设的背景分析与实践举措
2
作者 李新娥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183-186,共4页
双语教学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于培养一流草业人才服务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实施双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以... 双语教学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于培养一流草业人才服务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实施双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以扬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双语教学实践为例,对该课程双语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背景条件分析,以及限制性因素和主要实践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以期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实例分析和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草业科学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饲用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娟 孙权 +3 位作者 陈永伟 马文礼 马宏秀 蒋鹏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9,共5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宁夏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为了有效缓解灌区饲草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青饲料极其短缺造成的草畜发展极不平衡现状,通过2020—2022年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从饲用小黑麦播前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宁夏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为了有效缓解灌区饲草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青饲料极其短缺造成的草畜发展极不平衡现状,通过2020—2022年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从饲用小黑麦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机械播种、轮灌区组划分、水肥管理、越冬管理、适时收获和复种青贮玉米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机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了宁夏引黄灌区饲用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光热和养分等资源利用率及饲草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灌区多熟种植改革及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饲用小黑麦 青贮玉米 复种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一年生饲草的生产性能——以甘肃庄浪为例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彦忠 周文期 +1 位作者 连晓荣 寇思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503-1509,共7页
一年生饲草作物是弥补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域冬、春季家畜饲草短缺的重要供给来源,合理选择种植饲草作物是推进该地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以干物质产量、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 一年生饲草作物是弥补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域冬、春季家畜饲草短缺的重要供给来源,合理选择种植饲草作物是推进该地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以干物质产量、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净能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构建评价模型,量化评估了甘肃庄浪夏播6种饲草作物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干物质产量最高,其次是燕麦(Avena sativa),糜子(Panicum miliaceum)最低。基于主成分分析生产性能综合排序为苏丹草>燕麦>豌豆(Pisum sativum)>谷子(Setaria italica)>糜子>大豆(Glycine max)。因此,在甘肃庄浪夏播条件下,苏丹草是最佳的一年生饲草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一年生饲草 栽培草地 饲草营养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下C_4牧草在沿海滩涂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许能祥 丁成龙 +3 位作者 董臣飞 张文洁 程云辉 顾洪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共11页
本研究利用杂交狼尾草、高丹草和墨西哥玉米3种不同类型的C4牧草在江苏沿海滩涂进行种植,采取覆膜、起垄、覆膜+起垄等3种栽培方式,从分蘖期到开花期等不同生育期分4次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株高、单株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及单株干重和干物质... 本研究利用杂交狼尾草、高丹草和墨西哥玉米3种不同类型的C4牧草在江苏沿海滩涂进行种植,采取覆膜、起垄、覆膜+起垄等3种栽培方式,从分蘖期到开花期等不同生育期分4次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株高、单株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及单株干重和干物质含量等产量性状,并分别测定茎、叶及全株饲用品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覆膜、起垄、覆膜+起垄3种栽培方式均能有效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牧草饲用品质,其中以覆膜+起垄方式改善效果最显著;杂交狼尾草和高丹草在9月3日收割能获得最优的产量和品质,墨西哥玉米则在9月24日收获饲用品质最好、产量最高。墨西哥玉米和高丹草饲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杂交狼尾草;高丹草和墨西哥玉米植株体内WSC主要集中于茎秆,且两者茎中WSC含量明显高于叶中的含量,而杂交狼尾草茎中的WSC含量稍高于叶片。本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栽培方式下3种C4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为加快滩涂种草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牧草 栽培方式 产量 饲用品质 沿海滩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峰丛山地几种植物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蓝芙宁 蒋忠诚 +1 位作者 谢运球 张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4-87,共4页
通过为期3年的试验,对所栽培的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任豆树Zenia insignis、木豆Cajanus cauan和桂牧1号Pennisetumpur pureum cv.Guimu-14种植物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粗蛋白含量最高,适口性优,补... 通过为期3年的试验,对所栽培的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任豆树Zenia insignis、木豆Cajanus cauan和桂牧1号Pennisetumpur pureum cv.Guimu-14种植物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粗蛋白含量最高,适口性优,补饲效果显著,再生能力强;任豆树粗脂肪含量最高,木豆粗蛋白含量较高。任豆树和木豆的适口性中等,补饲效果明显,再生能力较强;桂牧1号粗纤维含量最高,适口性优,补饲效果显著,再生能力强。4种植物的营养价值高,补饲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适宜在我国南方岩溶峰丛山地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山地 营养价值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栽培”对青莜麦的产质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于海峰 李美娜 +4 位作者 邵志壮 赵建军 云丽娜 高彩婷 郑克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通过青莜麦“双季栽培”技术的研究,选用适宜品种和最佳播种期,并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草料以及提高奶牛产奶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品种和播种期两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晚熟品种的叶片数为... 通过青莜麦“双季栽培”技术的研究,选用适宜品种和最佳播种期,并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草料以及提高奶牛产奶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品种和播种期两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晚熟品种的叶片数为9片,比早熟品种增加2片;从叶面积系数上,晚熟比早熟品种在第二季比第一季分别高1.06-1.08;从光合生产率上,晚熟比早熟品种的孕穗至抽穗期分别高0.17-1.26 g/(m^2.d);从光合势上,分别提高21 762.57-23 370.09 m2.d;从全株干质量上,分别提高0.76-1.01 g/株;从产草量上,内农大莜1号和莜2号比对照增产45.83%-53.51%和41.67%-49.12%;第二季播种期以7月20日的产草量75 537.8 kg/hm^2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76.95%和38.87%,“双季栽培”青莜麦产草量达150 000 kg/hm^2;从籽实产量上,内农大莜1号产量达3 789.8 kg/hm^2,比对照增产26.33%-67.71%,从饲草和籽实的营养成分,内农大莜1号和莜2号均比其他莜麦品种的高,比饲用玉米亦高。选用内农大莜1号和莜2号高产、优质新品种,第一季顶凌播种,第二季7月20日为最佳播种,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养殖业提供饲草料,开辟了又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莜麦 双季栽培 产质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栽培牧草品种资源的引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奎嘉祥 匡崇义 +4 位作者 周自玮 黄梅芬 袁福锦 吴文荣 黄必志 《四川草原》 1998年第1期24-30,共7页
总结了1983年至1990年“中澳合作项目———云南省牲畜和草场改良项目”期间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牧草125个种共计681个栽培品种分别在云南七个不同气候带条件下的引种试验。试验通过12个指标的观测,筛选出优良的牧草种2... 总结了1983年至1990年“中澳合作项目———云南省牲畜和草场改良项目”期间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牧草125个种共计681个栽培品种分别在云南七个不同气候带条件下的引种试验。试验通过12个指标的观测,筛选出优良的牧草种23个共计50个栽培品种,并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的定性及定量指标作详细介绍,以利于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栽培 牧草 品种资源 引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质培优背景下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庆方 高文俊 +1 位作者 佟莉蓉 钟华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是草业科学专业必修课,面对新时代、新农科要求,任课教师要重塑实践认知、提升实践修养、引导学生参与、优化实践条件,高质量实施教学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生动现场体验,享受劳动成果,加深理论认知,极大开阔视野,... 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是草业科学专业必修课,面对新时代、新农科要求,任课教师要重塑实践认知、提升实践修养、引导学生参与、优化实践条件,高质量实施教学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生动现场体验,享受劳动成果,加深理论认知,极大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实现理论知识升华,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 实践教学 质量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甜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喜 冯海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13年第3期43-44,47,共3页
甜高粱在青海海拔1850m-2700m种植,鲜草产量61 034 kg·hm-2(祁连)-139 840.5 kg·hm-2(民和),茎秆糖锤度9.28%(湟中县丹麻村)-16.61%(民和)。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绝大多数指标优于玉米,茎秆糖锤度平均比玉米高1.0倍。可提高奶... 甜高粱在青海海拔1850m-2700m种植,鲜草产量61 034 kg·hm-2(祁连)-139 840.5 kg·hm-2(民和),茎秆糖锤度9.28%(湟中县丹麻村)-16.61%(民和)。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绝大多数指标优于玉米,茎秆糖锤度平均比玉米高1.0倍。可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羊体重。甜高粱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饲料作物。为在生产上推广种植,提出了甜高粱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鲜草产量 茎秆糖锤度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种粮养牛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应宗 《农业工程》 2012年第1期86-92,共7页
1951—2010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波动性增长。波动原因是粮食种植面积的波动,增长原因是粮食种植技术的进步。2010年全国粮食供给已是"北粮南运"。东北地区是全国的"粮仓",黄淮海地区次之,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粮食... 1951—2010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波动性增长。波动原因是粮食种植面积的波动,增长原因是粮食种植技术的进步。2010年全国粮食供给已是"北粮南运"。东北地区是全国的"粮仓",黄淮海地区次之,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粮食产量只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秸秆养牛已由畜力生产转为肉、奶生产,但人均水平较低。全国种粮养牛今后发展的目标应是人均粮食产量适度、粮食产量结构合理和秸秆养牛规模适量,其实现途径是科学化种粮养牛、综合开发种粮养牛乡村以及保证开发方针政策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养牛 粮食种植 秸秆养牛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玉米和甜高粱的产能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欢欢 罗伟珊 +3 位作者 唐龙 杨培志 呼天明 席杰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73-1379,共7页
为推动“粮改饲”,提高种养效益,本研究比较了4个玉米(Zea mays)品种和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的产能,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良青贮品种。结果表明,种间或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P<0.... 为推动“粮改饲”,提高种养效益,本研究比较了4个玉米(Zea mays)品种和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的产能,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良青贮品种。结果表明,种间或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玉米生长期为99~116 d,甜高粱为124~175 d;玉米的叶片数约为14片,甜高粱为8~23片;玉米株高为225.8~281.5 cm,甜高粱为165.3~338.8 cm;玉米青贮产量为40.2~83.9 t·hm^(−2),甜高粱为35.6~125.3 t·hm^(−2);玉米干物质产量为12.0~25.1 t·hm^(−2),甜高粱为10.7~37.7 t·hm^(−2)。产量最高的玉米品种为‘DB08’,甜高粱为‘极光’,比对照籽粒型玉米品种‘强盛58’分别增产了84.5%和211.6%。营养分析发现,玉米和甜高粱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等营养物质种间或品种间均存在差异,且各单一最优营养指标并不聚集于同一品种中。综合考虑青贮产量和反刍动物营养需求,本研究建议选择玉米‘DB08’和甜高粱‘极光’作为青贮饲料在关中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粱 农艺性状 产能 青贮 粮改饲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新品种花溪芜菁甘蓝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应芬 牟琼 +4 位作者 李娟 雷霞 吴佳海 杨义成 杨春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良芜菁甘蓝新品种的需求,开展芜菁甘蓝地方品种提纯选育,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在花溪农家收集的芜菁甘蓝种子为育种材料,以早熟、生物产量高、种子结实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用混合选择法系统选育出... 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良芜菁甘蓝新品种的需求,开展芜菁甘蓝地方品种提纯选育,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在花溪农家收集的芜菁甘蓝种子为育种材料,以早熟、生物产量高、种子结实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用混合选择法系统选育出花溪芜菁甘蓝。其生育期255d左右(比对照威宁芜菁甘蓝生育期短15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全株生物产量、种子产量分别达7 348.3kg/667m2和184kg/667m2,均高于拿破伦灰萝卜、四川圆根萝卜和威宁芜菁甘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甘蓝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饲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种牧草对耕地生产效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见发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10期38-39,共2页
夏收后耕地复种牧草对耕地生产效能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复种箭竹舌豌豆和毛苕子可多生产青绿饲料24 382.5、23 787.0 kg/hm2,提高土壤有机质2.6、3.5 g/kg,提高土壤速效氮7.1、6.2 m g/kg,增加后作产量15.6%、16.3%,增收2 869.74、2 805... 夏收后耕地复种牧草对耕地生产效能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复种箭竹舌豌豆和毛苕子可多生产青绿饲料24 382.5、23 787.0 kg/hm2,提高土壤有机质2.6、3.5 g/kg,提高土壤速效氮7.1、6.2 m g/kg,增加后作产量15.6%、16.3%,增收2 869.74、2 805.57元/hm2,能够显著的提高耕地生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牧草 生产效能 耕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烟轮作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先勤 尚以顺 +3 位作者 刘凤霞 陈燕萍 娄秀伟 陆瑞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5期40-43,共4页
为解决贵州山区烤烟地水土流失和农民增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采用贵州当前推广的优良牧草品种,试验研究了草-烟两熟轮作和草-烟+草一年三熟轮作两种栽培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草-烟轮作后烤烟单价提高了0.53元/kg;草-烟两熟轮作模式比草... 为解决贵州山区烤烟地水土流失和农民增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采用贵州当前推广的优良牧草品种,试验研究了草-烟两熟轮作和草-烟+草一年三熟轮作两种栽培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草-烟轮作后烤烟单价提高了0.53元/kg;草-烟两熟轮作模式比草-烟+草一年三熟轮作模式纯收入高出10794.54元/hm2,达18709.57元/hm2,投产比达1∶2.58,经济效益显著,远高于当地烟农14263.86元/hm2的纯收入;草-烟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大。选择优良牧草品种,合理施肥,进行草-烟轮作,可改进山区农作物传统的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烤烟病虫害,涵养水源,促进畜牧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烤烟 高效栽培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
16
作者 李新娥 刘大林 《现代畜牧科技》 2022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饲料作物栽培学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需求方面的特异性,探索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对该课程的知识侧重点和教学特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对于更好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满足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需求,... 饲料作物栽培学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需求方面的特异性,探索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对该课程的知识侧重点和教学特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对于更好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满足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就业与深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饲料作物栽培学 课程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模式构建
17
作者 张静 鱼小军 +1 位作者 南丽丽 杨洁 《草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381-2391,共11页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培养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实践教学,不仅是保障该课程...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培养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实践教学,不仅是保障该课程思政教育连续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草业科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化的关键举措。本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为载体,阐述了实践教学特点,剖析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从树立正确三观、增强学草爱草、服务社会使命感和增强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3个维度挖掘了实践教学的思政元素,最后构建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框架,思政元素、实践方式及成绩评定为实施路径,教学反思为调控手段”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生整体满意度达95%,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草业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 实践教学 模式构建 教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河谷地带农牧业生产现状评估与优化研究——以米林县羌纳乡为例
18
作者 张卫红 苗彦军 +1 位作者 王向涛 高洋 《草学》 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
林芝市农牧交错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在西藏民族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牧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草畜矛盾日渐突出。由于种植、养殖结构单一,复合层次低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 林芝市农牧交错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在西藏民族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牧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草畜矛盾日渐突出。由于种植、养殖结构单一,复合层次低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致使当地畜牧业严重滞后。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地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发与深加工饲草饲料和改善半舍饲养殖结构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发展农牧交错区民族经济和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地带 农牧交错区 种植业 半舍饲养殖 饲草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田轮作中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的产草量动态及栽培管理与利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国芝 《中国草地》 CSCD 1997年第5期33-38,共6页
根据旱作草田轮作中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连续5年的产草量测定和7年的栽培试验结果,对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的产出和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旱作条件下苜蓿、红豆草参与草田轮作的最佳播种方式、栽培管理技术及合理的利... 根据旱作草田轮作中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连续5年的产草量测定和7年的栽培试验结果,对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的产出和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旱作条件下苜蓿、红豆草参与草田轮作的最佳播种方式、栽培管理技术及合理的利用年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田轮作 苜蓿 红豆草 产草量动态 栽培 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