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Br/Bi_(5)O_(7)I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双酚A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娟 吴春来 +1 位作者 高亚辉 薛梦雨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8-1455,共8页
通过原位溶剂热法制备BiOBr/Bi_(5)O_(7)I复合物,BiOBr纳米片均匀组装在Bi_(5)O_(7)I微棒表面。相比Bi_(5)O_(7)I和BiOBr,BiOBr/Bi_(5)O_(7)I复合物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性能增强,其中BiOBr/Bi_(5)O_(7)I-3降解BPA的性能最优,光... 通过原位溶剂热法制备BiOBr/Bi_(5)O_(7)I复合物,BiOBr纳米片均匀组装在Bi_(5)O_(7)I微棒表面。相比Bi_(5)O_(7)I和BiOBr,BiOBr/Bi_(5)O_(7)I复合物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性能增强,其中BiOBr/Bi_(5)O_(7)I-3降解BPA的性能最优,光照30 min时BPA的降解率达到88.7%,一级动力学拟合的反应速率常数为Bi_(5)O_(7)I和BiOBr的3.6和21.8倍。基于BiOBr和Bi_(5)O_(7)I之间匹配的能带结构和良好接界面,BiOBr/Bi_(5)O_(7)I复合物具有高效的光生电荷分离,同时结合扩大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从而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BPA活性,@O_(2)^(-)和光生h^(+)是BPA降解过程的主要氧化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bi_(5)o_(7)I复合物 光催化 降解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纳米片修饰Bi_(5)O_(7)I复合材料用于光催化还原Cr(Ⅵ)水溶液 被引量:1
2
作者 蔡苗 陈子航 +2 位作者 曾实 杜江慧 熊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5-672,共8页
光催化技术以其高效、安全、低成本的优势,被广泛研究用于去除污水中有毒副作用的重金属Cr(Ⅵ)。制备半导体复合材料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性能的途径。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CuS纳米片修饰的Bi_(5)O_(7)I复合材料,并... 光催化技术以其高效、安全、低成本的优势,被广泛研究用于去除污水中有毒副作用的重金属Cr(Ⅵ)。制备半导体复合材料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性能的途径。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CuS纳米片修饰的Bi_(5)O_(7)I复合材料,并且表征和评估了其在可见光下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活性。与纯Bi_(5)O_(7)I微米棒及纯CuS样品相比,CuS/Bi_(5)O_(7)I复合催化剂对Cr(Ⅵ)水溶液具有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在相同的可见光辐照条件下,15wt%CuS修饰的复合样品,光催化降解Cr(Ⅵ)的反应常数是纯/Bi_(5)O_(7)I样品的20倍,纯CuS样品的4.3倍。对比样品的比表面积、光致发光谱和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结果发现,复合样品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效率是由于CuS/Bi_(5)O_(7)I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宽的光吸收区域及更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传输效率。本研究还提出了CuS/Bi_(5)O_(7)I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Cr(Ⅵ)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bi_(5)o_(7)I复合光催化剂 可见光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汪遵盛 姚振龙 +2 位作者 张亚宣 贾徐锦 欧阳二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4,150,共6页
以三聚氰胺、五水合硝酸铋和碘化钾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利用XRD、SEM、XPS和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光催化降解盐酸... 以三聚氰胺、五水合硝酸铋和碘化钾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利用XRD、SEM、XPS和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活性,并对其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_(5)O_(7)I/g-C_(3)N_(4)复合催化剂具有中空结构,其禁带宽度减小,光催化效率提高;在所有样品中Bi_(5)O_(7)I/g-C_(3)N_(4)-5%催化活性最高;在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是超氧自由基(·O_(2)^(-)),其次是羟基自由基(·OH),作用最小的是空穴(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 bi_(5)o_(7)I/g-C_(3)N_(4)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4)O_(5)Br_(2)/Ti_(3)C_(2)-Ru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对磺胺甲噁唑药物废水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雷 李瑞 樊彩梅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48-1256,共9页
Bi_(x)O_(y)Br_(z)光催化剂在有机药物废水处理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限制了其应用。本文选用具有优良电子传递性能的Ti_(3)C_(2)作为助催化剂,首先利用Ti_(3)C_(2)表面丰富的Ti空位缺陷和高还原... Bi_(x)O_(y)Br_(z)光催化剂在有机药物废水处理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限制了其应用。本文选用具有优良电子传递性能的Ti_(3)C_(2)作为助催化剂,首先利用Ti_(3)C_(2)表面丰富的Ti空位缺陷和高还原能力,制备了Ti_(3)C_(2)-Ru助催化剂,接着利用Ti_(3)C_(2)表面官能团与Bi^(3+)的离子键合力实现了Bi_(4)O_(5)Br_(2)在Ti_(3)C_(2)-Ru表面的原位生长,得到Bi_(4)O_(5)Br_(2)/Ti_(3)C_(2)-Ru复合光催化剂,从而实现了电子由Bi_(4)O_(5)Br_(2)到Ti_(3)C_(2)再到反应活性位点Ru的定向传递,最终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生载流子分离率和较低的界面电荷转移阻力,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同时以磺胺甲噁唑(SMX)为模拟药物污染物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_(4)O_(5)Br_(2)/Ti_(3)C_(2)-Ru复合光催化剂展示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SMX性能,在可见光下照射75 min,SMX的降解率达到95.1%,相较于纯的Bi_(4)O_(5)Br_(2)和Bi_(4)O_(5)Br_(2)/Ti_(3)C_(2)催化剂,其降解率分别提升了36.9个百分点和25.3个百分点。最后基于自由基捕获实验和催化剂能带结构分析提出了所制催化剂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具有药物废水净化功能的光催化剂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4)o_(5)Br_(2)/Ti_(3)C_(2)-Ru 复合光催化剂 磺胺甲噁唑 电子-空穴-分离效率 电子定向转移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