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娟 蒋丙鸿 景钇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219,共6页
以微球状氯氧化铋(BiOCl)为模板,合成了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目标,探究了CuO与BiOCl物质的量比、M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 以微球状氯氧化铋(BiOCl)为模板,合成了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目标,探究了CuO与BiOCl物质的量比、M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溶液pH等对CuO/BiOCl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循环再生能力及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当CuO与BiOCl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质量为0.050g,MB初始质量浓度为25mg/L时,光催化效率最高,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能力。在催化过程中空穴h+起主要作用,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均起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 光催化 循环再生能力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掺杂CuO在Cu^(+)和O空位协同作用下高效电催化还原CO_(2)为C_(2)H_(4)
2
作者 樊成 沈斌浩 +2 位作者 王逸菲 文建军 杨淑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179,共6页
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具有富集Cu^(+)和氧空位活性位点的氯掺杂氧化铜催化剂(Cl-CuO),并通过调节氯元素的掺杂量使得Cu基催化剂对乙烯(C_(2)H_(4))拥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FE)。结果表明,在-1.2 V[针对可逆氢电极(RHE)]下... 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具有富集Cu^(+)和氧空位活性位点的氯掺杂氧化铜催化剂(Cl-CuO),并通过调节氯元素的掺杂量使得Cu基催化剂对乙烯(C_(2)H_(4))拥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FE)。结果表明,在-1.2 V[针对可逆氢电极(RHE)]下,C_(2)H_(4)的最大法拉第效率为46.8%;并且在经过15 h电解后,法拉第效率和电流密度无明显下降。Cl-CuO中C_(2)H_(4)的生成归因于Cu^(+)与氧空位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CO_(2)还原 氯掺杂 氧化铜催化剂 乙烯 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_(2)/γ-Al_(2)O_(3)工业球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脱除石灰窑尾气CO的性能
3
作者 宓家宁 杨瑞瑶 +3 位作者 赵文 王保举 张立平 于如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6-1472,共7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CuO/CeO_(2)/γ-Al_(2)O_(3)工业球型催化剂。通过XRD,SEM,TEM,Raman,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将CuO/CeO_(2)/γ-Al_(2)O_(3)应用于石灰窑尾气处理中,考察了CuO/CeO_(2)/γ-Al_(2)O_(3)的CO催化...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CuO/CeO_(2)/γ-Al_(2)O_(3)工业球型催化剂。通过XRD,SEM,TEM,Raman,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将CuO/CeO_(2)/γ-Al_(2)O_(3)应用于石灰窑尾气处理中,考察了CuO/CeO_(2)/γ-Al_(2)O_(3)的CO催化氧化效果及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1 m^(3)/h,150℃条件下,CuO/CeO_(2)/γ-Al_(2)O_(3)脱除石灰窑尾气(2%(φ)CO,2%(φ)O_(2),35%(φ)CO_(2)及N2)时,可实现超350 h的稳定运行,且稳定运行后催化剂的结构并未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eO_(2)/γ-Al_(2)O_(3) 球型催化剂 CO氧化 石灰窑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方式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2 位作者 黎晓琼 张慧敏 许磊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4-739,共6页
用XRD、TG DTG、TPR技术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对CuO ZnO 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其结晶情况的影响,用加压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合成甲醇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Cu2+形成的中间化合物的物相组成及结晶度影响显著,对Zn2+及Al3... 用XRD、TG DTG、TPR技术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对CuO ZnO 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其结晶情况的影响,用加压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合成甲醇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Cu2+形成的中间化合物的物相组成及结晶度影响显著,对Zn2+及Al3+的沉淀物相的影响很小。不同加料方式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主要是形成的初始前驱体中Cu的物相及结晶度不同。正加法主要形成Cu2(OH)3NO3,并流法主要形成无定形Cu2CO3(OH)2,后者与Zn5(CO3)2(OH)6相互作用转化为(Cu,Zn)2CO3(OH)2和(Cu,Zn)5(CO3)2(OH)6,由它们分解形成的CuO ZnO固溶体是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相。并流法能最大程度的形成CuO ZnO固溶体,有利于CuO粒子的细化,其催化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2O3催化剂 前驱体 合成甲醇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_2的固相反应法制备及其催化CO低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毛东森 陶丽华 +2 位作者 王倩 郭杨龙 卢冠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7-452,共6页
采用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CuO-CeO_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氮吸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微反-色谱装置考察了其催化CO低温氧化反应的活性,研究了CuO含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CuO-CeO_2催化活... 采用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CuO-CeO_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氮吸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微反-色谱装置考察了其催化CO低温氧化反应的活性,研究了CuO含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CuO-CeO_2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O含量的增加,CuO-CeO_2的催化活性提高,至不小于15%时达到稳定;随焙烧温度的升高,CuO-CeO_2的催化活性先提高,至650℃时达到最大,之后又降低。CuO-CeO_2的催化活性与其CuO的还原性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化学反应 cuo-CeO2催化剂 CO低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iO_2多孔微球为载体的CuO/T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CO氧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先芝 黄静 +3 位作者 王彦美 王淑荣 张保龙 吴世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0-1223,共4页
利用高分子反相悬浮聚合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晶粒组成的多孔微球.以TiO2多孔微球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CuO/TiO2催化剂,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TiO2多孔微球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利用高分子反相悬浮聚合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晶粒组成的多孔微球.以TiO2多孔微球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CuO/TiO2催化剂,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TiO2多孔微球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CO催化氧化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于500℃焙烧的TiO2多孔微球基本为锐钛矿型结构,其粒径为19.5nm.XPS结果表明,催化剂中载体和活性组分存在相互作用,Cu除了以Cu2+的形式存在外,还以部分Cu+和Cu0的形式存在.CO催化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浸渍液的浓度和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有关.用0.5mol/LCu(NO3)2·3H2O溶液浸渍得到的催化剂和于200℃焙烧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多孔微球 浸渍法 CO催化氧化 cuo/TiO2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催化还原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方桂珍 徐凤英 +1 位作者 任世学 刘凯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剂,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烯为还原剂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剂,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烯为还原剂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减少,芳环稳定;1H-NMR光谱证实,还原碱木质素的羰基质子数呈下降趋势,羰基被还原为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质子数增加;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有所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减少,活化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小于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CuO/C催化剂对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活性官能团增加,苯环结构稳定,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催化剂 碱木质素 还原反应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对CuO/γ-Al_2O_3催化剂CO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周仁贤 蒋晓原 +1 位作者 丁云杰 郑小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用流动反应法、TPR、TPO和TG等技术研究了ZrO2的改性和CuO负载量对Cuo/y-Al2O3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及还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负载量(wCuO=15%以下)时,ZrO2对γ-Al2O3的改性可明显提高CuO/γ-Al2O3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Z... 用流动反应法、TPR、TPO和TG等技术研究了ZrO2的改性和CuO负载量对Cuo/y-Al2O3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及还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负载量(wCuO=15%以下)时,ZrO2对γ-Al2O3的改性可明显提高CuO/γ-Al2O3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ZrO2的存在可增加活性铜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富集和有效地促进CU2+物种的氧化还原循环,增加CuO催化剂表面上铜物种的可还原量,从而促进CuO催化剂的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催化剂 氧化锆 一氧化碳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MnO_2/Al_2O_3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欣 边疆 +1 位作者 朱学多 强亮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5-1159,共5页
采用浸渍法,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复合的双组分负载型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以松花江水的UV254去除率作为催化剂活性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浸渍5h,活性... 采用浸渍法,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复合的双组分负载型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以松花江水的UV254去除率作为催化剂活性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浸渍5h,活性组元体积比为3:1,于90℃干燥2h,于200℃焙烧3h.采用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测试分析了催化剂热分解过程的反应速率、热效应和物质变化过程;运用XPS分析了催化剂表面元素的组成、元素相对含量和元素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氧化铜 二氧化锰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ZnO/γ-Al2O3催化剂分解N2O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帅 陆强 +3 位作者 蔺卓玮 刘宇 李文艳 董长青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2-737,750,共7页
以CuO为活性组分、ZnO为助剂、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γ-Al_2O_3型直接分解N_2O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和助剂含量、烟气工况对催化剂分解N_2O活性的影响,开展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以CuO为活性组分、ZnO为助剂、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γ-Al_2O_3型直接分解N_2O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和助剂含量、烟气工况对催化剂分解N_2O活性的影响,开展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质量分数为15%时催化剂的分解活性最高,ZnO助剂的掺入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对N_2O的转化率,烟气中O2和H_2O的存在则会抑制催化剂的活性.15Cu-30Zn/γ-Al_2O_3催化剂在650℃、空速为21 000h^(-1)、含O_2和H_2O的烟气条件下,在100h的连续测试中,N_2O转化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和抗水蒸气抑制性能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分解 催化剂 cuo 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温度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3 位作者 张慧敏 许磊 徐秀峰 索掌怀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驱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温度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温度主要影响前驱体中各物相的转变速...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驱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温度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温度主要影响前驱体中各物相的转变速率及Cu2+、Zn2+的同晶取代速率。前驱体中(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是生成高活性CuO-ZnO催化剂的主要物相,而(Zn,Cu)5(CO3)2(OH)6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l2O3系催化剂 前驱体 相变 温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SC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的NO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亮 高健 +2 位作者 李春虎 冯丽娟 杨俊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2-1377,共6页
以活性半焦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备CuO/SC催化剂低温脱除模拟烟气中的NOx,利用BET、XRD和SEM等方法对CuO/S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测定了CuO/SC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考察了CuO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O2浓度和H2... 以活性半焦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备CuO/SC催化剂低温脱除模拟烟气中的NOx,利用BET、XRD和SEM等方法对CuO/S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测定了CuO/SC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考察了CuO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O2浓度和H2O浓度对CuO/SC脱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O/SC催化剂的载铜量为1%、温度70℃、空速1000h-1、O2浓度5%时,脱硝效果最好;并且分析了水蒸气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毒化作用,当水蒸气存在时,穿透时间由15h缩短为9.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SC催化剂 烟气 催化氧化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ZnO比和制备条件对CuO-ZnO催化剂氢解山梨醇制备C4~C6多元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仲良 梁秋霞 +4 位作者 马磊 卢春山 王丽丽 郑遗凡 李小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8,共7页
研究了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CuO-ZnO催化剂在山梨醇催化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铜锌比、不同沉淀pH值及沉淀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XRD、H2-TPR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分散状态、还原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 研究了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CuO-ZnO催化剂在山梨醇催化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铜锌比、不同沉淀pH值及沉淀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XRD、H2-TPR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分散状态、还原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是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且当CuO/ZnO=1/1、沉淀pH值为8.0及沉淀温度为70℃时催化剂活性达到最佳,山梨醇的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收率分别达到86.42%和59.18%;此时催化剂中CuO和ZnO的协同作用最佳、有效CuO单元数目最多,催化剂表面的晶粒分布规则均匀同时彼此之间的分散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cuo-ZnO催化剂 氢解 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为前驱体制备CuO/CeO_2催化剂及在富氢条件下催化CO的氧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力 陈超 +3 位作者 王瑞 罗家还 刘云凌 张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07-1912,共6页
采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Ce(1,3,5-BTC)(H2O)6为前驱体浸渍Cu2+离子后焙烧得到CuO/CeO2催化剂(B系列),并应用于富氢气氛中CO优先氧化反应(CO-PROX).通过与CuO/CeO2催化剂(A-600)对比发现,不同的MOFs前驱体对催化剂铜活性物种的分... 采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Ce(1,3,5-BTC)(H2O)6为前驱体浸渍Cu2+离子后焙烧得到CuO/CeO2催化剂(B系列),并应用于富氢气氛中CO优先氧化反应(CO-PROX).通过与CuO/CeO2催化剂(A-600)对比发现,不同的MOFs前驱体对催化剂铜活性物种的分散程度有很大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氛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均证明B系列催化剂表面铜有聚集现象,由此增加了催化剂的抗H2O和CO2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前驱体 cuo CeO2催化剂 CO优先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烟气脱硫的CuO/Al_2O_3吸附剂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新灵 于斐 +3 位作者 魏新利 闫水保 孟祥睿 王培萍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用CuO/Al2O3脱硫吸附剂对燃煤电厂进行烟气干法脱硫是一种先进的脱硫技术.考察了脱硫剂CuO在载体的分散状态、焙烧温度对Al2O3吸附剂载体结构的影响、脱硫剂制备时要考虑的问题、脱硫反应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 用CuO/Al2O3脱硫吸附剂对燃煤电厂进行烟气干法脱硫是一种先进的脱硫技术.考察了脱硫剂CuO在载体的分散状态、焙烧温度对Al2O3吸附剂载体结构的影响、脱硫剂制备时要考虑的问题、脱硫反应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CuO在Al2O3载体上是单层分散的;焙烧温度过高会使载体烧结、脱硫活性下降,脱硫吸附剂必须用还原气体进行再生;要用Cu(NO3)2溶液做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脱硫剂;在400~430℃之间进行脱硫反应是最合适的.在合理的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脱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吸附剂 脱硫剂 制备 载体 脱硫效果 焙烧温度 烟气脱硫 脱硫反应 脱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分解法制备CuO-Ce_(0.6)Zr_(0.4)O_2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志强 毛东森 +2 位作者 吴仁春 俞俊 王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3-1168,共6页
采用微波加热分解法制备了一系列CuO含量(0-25%,w)不同的CuO-Ce0.6Zr0.4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BET)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色谱流动法考察了其催化CO低温氧化性能.结... 采用微波加热分解法制备了一系列CuO含量(0-25%,w)不同的CuO-Ce0.6Zr0.4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BET)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色谱流动法考察了其催化CO低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当CuO含量为15%时,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在催化剂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铜物种,即高分散、小颗粒和大颗粒的CuO.催化剂表面高分散和小颗粒的CuO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而大颗粒的CuO对催化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氢氧化四氨合铜 cuo-Ce0.6Zr0.4O2催化剂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ZnO-ZrO_2催化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机理和中间态 被引量:7
17
作者 云虹 张慧 +2 位作者 陈建华 陈鸿博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4-528,共5页
应用质谱在线技术,对CuO-ZnO-ZrO2催化甲醇水蒸汽重整(SRM)反应进行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态催化剂表面,甲醇以分子吸附态形式存在,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经历甲酸根中间物种.分别用CuO、CuO-ZnO... 应用质谱在线技术,对CuO-ZnO-ZrO2催化甲醇水蒸汽重整(SRM)反应进行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态催化剂表面,甲醇以分子吸附态形式存在,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经历甲酸根中间物种.分别用CuO、CuO-ZnO、CuO-ZnO-ZrO2作催化剂,甲醇在气流中的摩尔分数分别高于5.4%、0.37%和0.17%时,甲酸根中间态的分解产物为CO2和H2;而甲醇在气流中的摩尔分数分别低于5.4%、0.37%和0.17%时,甲酸根中间态的分解产物为CO、CO2和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甲醇水蒸汽 重整技术 质谱在线技术 摩尔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浆态床合成甲醇CuO/ZnO/Al_2O_3催化剂前驱体晶相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辉 李忠 +2 位作者 郑华艳 刘岩 闫少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9-518,共10页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对CuO/ZnO/Al2O3催化剂的沉淀母液进行老化,通过XRD、TG、H2-TPR,FTIR、HR-TEM和XPS对前驱体及催化剂微观结构的进行表征,探讨了CuO/ZnO/Al2O3催化剂前驱体晶相转变过程中微波辐射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有利于Cu2...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对CuO/ZnO/Al2O3催化剂的沉淀母液进行老化,通过XRD、TG、H2-TPR,FTIR、HR-TEM和XPS对前驱体及催化剂微观结构的进行表征,探讨了CuO/ZnO/Al2O3催化剂前驱体晶相转变过程中微波辐射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有利于Cu2+取代Zn5(CO3)2(OH)6中Zn2+的同晶取代反应。微波辐射的老化过程中,首先发生Cu2+取代Zn5(CO3)2(OH)6中Zn2+生成(Cu,Zn)5(CO3)2(OH)6的同晶取代反应,并于1.0 h内基本完成;随着老化时间继续延长,主要进行Zn2+取代Cu2(CO3)(OH)2中Cu2+生成(Cu,Zn)2(CO3)(OH)2的同晶取代反应,同时(Cu,Zn)5(CO3)2(OH)6进一步结晶。与常规老化1 h制备的前驱体相比,微波辐射老化1.0 h制备的前驱体含有较多的(Cu,Zn)5(CO3)2(OH)6物相,有助于增强焙烧后CuO/ZnO/Al2O3催化剂中CuO-ZnO协同作用,提高表面铜含量,进而提高CuO/ZnO/Al2O3催化剂在浆态床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400 h浆态床合成甲醇评价期间,甲醇时空收率最大达318.9 g.kg-1.h-1,失活率仅为0.1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甲醇 浆态床 cuo/ZnO/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修饰CuO/ZrO_2催化剂高效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制氢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燕杰 陈崇启 +4 位作者 詹瑛瑛 林棋 娄本勇 郑国才 郑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7-1145,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Y掺杂量的单分散ZrO_2纳米粒子(n(Y)/n(Y+Zr)=0-5%),并以其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得CuO/ZrO_2催化剂;考察了富氢气氛下上述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Y后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其中...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Y掺杂量的单分散ZrO_2纳米粒子(n(Y)/n(Y+Zr)=0-5%),并以其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得CuO/ZrO_2催化剂;考察了富氢气氛下上述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Y后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其中,载体掺杂2%Y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在270℃时的CO转化率高达91.4%,明显高于研究较多的CuO/ZnO和CuO/CeO_2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N_2物理吸附-脱附、N_2O滴定、扫描电镜和CO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结果表明,Y^(3+)掺入了ZrO_2的晶格并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还原性能产生直接影响。Y助剂的引入一方面促进了CuO在ZrO_2表面的分散,提高了催化剂表面活性Cu-[O]-Zr物种的含量;另一方面,改善了催化剂的颗粒单分散性和织构性能。载体掺杂2%Y助剂的样品具有较高的Cu-[O]-Zr物种含量、较佳的颗粒单分散性和织构性能,且其表面的Cu-[O]-Zr物种和活性羟基具有较佳的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rO2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反应 Y助剂 氧空位 表面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AC低温脱除烟气中SO_x和NO_x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1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93-199,共7页
以水蒸气活化工业半焦得到的活性焦(AC)为载体,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得新型CuO/AC催化吸附剂,在烟气净化最经济的温度(120~250℃)下分别对其催化吸附脱除SO2和催化还原脱除NO的活性进行了考查,并与同温下活性焦(AC)和/或CuO/Al2O3的... 以水蒸气活化工业半焦得到的活性焦(AC)为载体,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得新型CuO/AC催化吸附剂,在烟气净化最经济的温度(120~250℃)下分别对其催化吸附脱除SO2和催化还原脱除NO的活性进行了考查,并与同温下活性焦(AC)和/或CuO/Al2O3的脱硫、脱氮活性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吸硫后的AC和CuO/AC进行了TP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O/AC在120~250℃时的脱硫活性明显高于同温下的AC和CuO/Al2O3,吸硫后生成CuSO4物种;有氧气氛下的硫容高于无氧情况,硫容增加的部分为化学吸附形态;CuO/AC在120~250℃的脱氮活性亦明显高于AC,因此,CuO/AC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烟气净化吸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C催化吸附剂 SO2吸附剂 脱硫 脱氮 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