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天山CuNi-VTiFe复合型矿化镁铁-超镁铁杂岩——哈拉达拉岩体成岩成矿背景特殊性讨论 被引量:11
1
作者 龙灵利 王玉往 +3 位作者 唐萍芝 王莉娟 王京彬 廖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15-2028,共14页
西天山哈拉达拉镁铁-超镁铁杂岩为一CuNi-VTiFe复合型矿化岩体,主要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组成。获得岩体中橄榄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308.8±1.9Ma,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307.3±8.2Ma。... 西天山哈拉达拉镁铁-超镁铁杂岩为一CuNi-VTiFe复合型矿化岩体,主要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组成。获得岩体中橄榄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308.8±1.9Ma,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307.3±8.2Ma。岩石具堆晶结构、辉长-辉绿结构,岩体韵律层发育;各类岩石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模式相似,多具Eu,Sr正异常,它们可能为同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Sr-Nd同位素特征(87Sr/86Sr初始比值=0.703913~0.705259,εNd(t)=4.00~8.42)表明原始岩浆来自于亏损地幔源区。推测哈拉达拉岩体形成于后碰撞造山早期伸展环境、叠加近同期地幔柱活动的特殊地质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vtife复合型矿化 锆石U-PB年龄 SR-ND同位素 哈拉达拉 西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CuNi-VTiFe复合型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判别标志
2
作者 王玉往 王京彬 +4 位作者 王莉娟 龙灵利 唐萍芝 廖震 张会琼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99-900,共2页
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钒钛磁铁矿矿床是镁铁-超镁铁杂岩重要的矿床类型,但二者共生的情况在国内还不多见。新疆北部这类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化岩体较为发育,目前已发现有香山、牛毛泉、土墩南和哈拉达拉等岩体均属于此类。本文在对这类CuNi-... 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钒钛磁铁矿矿床是镁铁-超镁铁杂岩重要的矿床类型,但二者共生的情况在国内还不多见。新疆北部这类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化岩体较为发育,目前已发现有香山、牛毛泉、土墩南和哈拉达拉等岩体均属于此类。本文在对这类CuNi-VTiFe复合型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特征和矿化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出该类岩体的判别标志,以期为本区岩浆作用演化研究和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 铜镍硫 新疆北部 岩体 复合型 超镁铁岩体 判别标志 特征 钛铁 角闪辉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库卫铜镍硫化物-钛铁氧化物复合型矿化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成因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强 柴凤梅 +1 位作者 杨富全 杨俊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1-2229,共19页
库卫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位于新疆阿尔泰南缘,兼具铜镍矿化岩体和钒钛铁矿化岩体的双重特征,主要组成岩石类型有中粒辉长岩、条带状橄榄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含橄辉长岩等。本文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获得中粒... 库卫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位于新疆阿尔泰南缘,兼具铜镍矿化岩体和钒钛铁矿化岩体的双重特征,主要组成岩石类型有中粒辉长岩、条带状橄榄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含橄辉长岩等。本文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获得中粒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和含橄辉长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98.7±3.7Ma、397.5±2.3Ma和385.2±1.6Ma,表明库卫岩体是早中泥盆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的主量元素显示其属亚碱性系列,并具有向拉斑系列岩石演化的趋势。具有Ba、U、Ta、Pb、Sr、Ti和Eu的正异常,Th的负异常,显示了相似的LREE相对富集的右倾型配分模式,表明它们可能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推测库卫岩体为早中泥盆世俯冲消减环境的产物,其原始岩浆可能来源于受俯冲物质交代的地幔楔和软流圈的混合体,不同的岩石类型是相似来源的岩浆经强烈分异的结果。库卫岩体兼具铜镍矿化岩体和钒钛铁矿化岩体的双重特征,但形成铁钛矿床的潜力略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钒钛铁复合型 锆石U-PB定年 地球 库卫 岩石成因 阿尔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山铜矿床两类成矿岩体的厘定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邵拥军 彭省临 +3 位作者 赖健清 刘亮明 张贻舟 张建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71-2482,共12页
本文从地质、地球化学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等方面对凤凰山矿田内两类不同成矿岩体的特征进行了对比,指出凤凰山复式岩体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和晚期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所组成,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型成矿作用,与石英二长... 本文从地质、地球化学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等方面对凤凰山矿田内两类不同成矿岩体的特征进行了对比,指出凤凰山复式岩体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和晚期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所组成,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型成矿作用,与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斑岩型成矿作用。并对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化的大地构造背景、围岩、蚀变特征、控矿构造以及矿石类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综合分析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对凤凰山铜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经历了多种成矿作用,形成了多种矿化型式,矿床成因属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复合型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山铜 复式岩体 斑岩型 复合型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杰添 陈静 +2 位作者 范裕 刘军 李旋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05-2820,共16页
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东南缘,是成矿带断凹区火山岩盆地内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亟待开展矿床地质特征、金属元素特别是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研究。黄竹园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 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东南缘,是成矿带断凹区火山岩盆地内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亟待开展矿床地质特征、金属元素特别是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研究。黄竹园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砖桥组、双庙组火山岩及断裂破碎带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有脉状、浸染状、细网脉状。本次工作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通过对矿床中采集样品进行手标本及室内镜下观察、短波红外分析测试(SW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自动矿物综合分析(TIMA)等方法,阐明了矿床中的主要蚀变矿化特征和成矿期次,重点开展银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竹园矿床总体表现出靠近矿体部位发育绢云母-伊利石化,向外围矿化较弱部位变为蒙脱石-高岭石化;根据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将矿床的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分为无矿化石英脉阶段、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和石英-碳酸盐脉阶段,其中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为该矿床最重要的银、铜成矿阶段。主要的银矿物为自然银、硫铜银矿和硫汞铜银矿。矿床中的主要关键金属矿物为辉砷钴矿和铁硫砷钴矿,呈不规则粒状镶嵌在辉铜矿和黄铁矿边缘。通过黄竹园矿床与国内外其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对比,本次工作认为黄竹园矿床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叠加于斑岩型矿化之上的复合成矿的典型实例。通过与矿区北部钱铺酸性蚀变岩帽(<1km)之间对比研究,提出黄竹园-钱铺酸性蚀变岩帽地区可能存在一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为庐枞盆地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火山岩盆地 黄竹园银多金属 蚀变及特征 关键 高硫-斑岩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