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重矿物组成分析是开展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常规重矿物人工鉴定存在误差大、统计量小、重复性差等问题,在如何通过重矿物组成揭示物源特征和示踪沉积物源汇过程等方面还具有很大挑战。通过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TIMA(TESC...沉积物重矿物组成分析是开展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常规重矿物人工鉴定存在误差大、统计量小、重复性差等问题,在如何通过重矿物组成揭示物源特征和示踪沉积物源汇过程等方面还具有很大挑战。通过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本文对钱塘江、椒江、闽江等浙闽流域8条主要入海河流的26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分析,通过对人工鉴定结果对比及流域地质背景的比较,探讨了TIMA重矿物分析在物源示踪方面的潜力。共分析了209019个矿物颗粒,区分出36种不同类型的重矿物。与人工鉴定方法比较,二者对河流主要重矿物类型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但TIMA耗时更少,鉴别出的重矿物数量和类型更多,且鉴定结果重现性好。TIMA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浙闽流域主要的重矿物组合为帘石族、角闪石族与铁质金属矿物,其中,绿黝帘石占重矿物百分比高,是浙闽流域的典型重矿物;角闪石族矿物主要为普通角闪石,其次为铁阳起石,含量在不同流域样品间有显著差异;铁质金属矿物百分比在大部分样品中大于40%,含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与自生黄铁矿等矿物。整体上,浙西北、浙东南与闽西北、闽西南、闽东地区出露地层岩性的差异决定了浙闽河流重矿物组成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磷灰石、角闪石族和榍石的较高正载荷(>0.88)与主成分1相关,指示了主成分1受岩浆岩源岩的控制;而主成分2与黑电气石、石榴石族和绿泥石的较高正载荷相关,代表了受变质岩源岩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对重矿物精确性要求较高的研究中利用TIMA等自动矿物识别方法对河流至海域的重矿物进行从源到汇的系统研究更为高效。展开更多
【目的】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太原组含铝岩系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受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制约,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研究仍较为薄弱。【方法】本文使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结合薄...【目的】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太原组含铝岩系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受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制约,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研究仍较为薄弱。【方法】本文使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结合薄片观察等手段,研究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特征,查明矿物组成及其赋存状态,详细测定矿物的种类、含量,并讨论其成因、总结矿物演化序列。【结果】该地区含铝岩系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硬水铝石、菱铁矿、黄铁矿、伊利石、高岭石、鲕绿泥石等。伊利石主要是流体蚀变的产物,早期沉积高岭石为风化过程的产物,晚期成岩高岭石由后期硬水铝石硅化而成。锐钛矿和硬水铝石同期结晶,并形成于还原环境。早期的鲕绿泥石形成于喀斯特环境,并经过一段距离的运移到达成矿场所,晚期的鲕绿泥石形成与菱铁矿溶蚀有关。该地区含铝岩系中矿物形成于地表风化期、成矿期、后生期等三个阶段。【结论】对于含铝岩系这类矿物组成复杂、晶粒细小光学显微镜不易观察的样品,基于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TIMA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含铝岩系的矿物组成,获取矿物含量和元素信息,并查明不同矿物之间共生、连生和包裹关系。展开更多
文摘沉积物重矿物组成分析是开展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常规重矿物人工鉴定存在误差大、统计量小、重复性差等问题,在如何通过重矿物组成揭示物源特征和示踪沉积物源汇过程等方面还具有很大挑战。通过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本文对钱塘江、椒江、闽江等浙闽流域8条主要入海河流的26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分析,通过对人工鉴定结果对比及流域地质背景的比较,探讨了TIMA重矿物分析在物源示踪方面的潜力。共分析了209019个矿物颗粒,区分出36种不同类型的重矿物。与人工鉴定方法比较,二者对河流主要重矿物类型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但TIMA耗时更少,鉴别出的重矿物数量和类型更多,且鉴定结果重现性好。TIMA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浙闽流域主要的重矿物组合为帘石族、角闪石族与铁质金属矿物,其中,绿黝帘石占重矿物百分比高,是浙闽流域的典型重矿物;角闪石族矿物主要为普通角闪石,其次为铁阳起石,含量在不同流域样品间有显著差异;铁质金属矿物百分比在大部分样品中大于40%,含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与自生黄铁矿等矿物。整体上,浙西北、浙东南与闽西北、闽西南、闽东地区出露地层岩性的差异决定了浙闽河流重矿物组成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磷灰石、角闪石族和榍石的较高正载荷(>0.88)与主成分1相关,指示了主成分1受岩浆岩源岩的控制;而主成分2与黑电气石、石榴石族和绿泥石的较高正载荷相关,代表了受变质岩源岩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对重矿物精确性要求较高的研究中利用TIMA等自动矿物识别方法对河流至海域的重矿物进行从源到汇的系统研究更为高效。
文摘【目的】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太原组含铝岩系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受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制约,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研究仍较为薄弱。【方法】本文使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结合薄片观察等手段,研究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特征,查明矿物组成及其赋存状态,详细测定矿物的种类、含量,并讨论其成因、总结矿物演化序列。【结果】该地区含铝岩系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硬水铝石、菱铁矿、黄铁矿、伊利石、高岭石、鲕绿泥石等。伊利石主要是流体蚀变的产物,早期沉积高岭石为风化过程的产物,晚期成岩高岭石由后期硬水铝石硅化而成。锐钛矿和硬水铝石同期结晶,并形成于还原环境。早期的鲕绿泥石形成于喀斯特环境,并经过一段距离的运移到达成矿场所,晚期的鲕绿泥石形成与菱铁矿溶蚀有关。该地区含铝岩系中矿物形成于地表风化期、成矿期、后生期等三个阶段。【结论】对于含铝岩系这类矿物组成复杂、晶粒细小光学显微镜不易观察的样品,基于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TIMA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含铝岩系的矿物组成,获取矿物含量和元素信息,并查明不同矿物之间共生、连生和包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