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锌矿CuInS_2纳米晶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邹正光 高耀 +1 位作者 龙飞 张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64-2170,共7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纤锌矿结构CuInS2(W-CIS)纳米粉体,并对其生长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XRD、FE-SEM及EDS对W-CIS纳米晶的结构和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了溶剂热合成过程中的铜源、硫源、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CuInS2纳米...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纤锌矿结构CuInS2(W-CIS)纳米粉体,并对其生长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XRD、FE-SEM及EDS对W-CIS纳米晶的结构和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了溶剂热合成过程中的铜源、硫源、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CuInS2纳米粉体物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u Cl2·2H2O或Cu(CH3COO)2·H2O、In Cl3·4H2O和硫脲为原料,聚乙二醇-400、乙二胺为溶剂于200℃下反应2 h可以成功合成出结晶性良好的CuInS2纳米片,直径约为300 nm,厚度大约为10~20 nm。通过研究发现,乙二胺对形成纤锌矿结构CuInS2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该粉体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7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纤锌矿 cuins2纳米晶 亚甲基蓝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uInS_2纳米晶玻璃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向卫东 赵海军 +5 位作者 杨昕宇 钟家松 罗红艳 郭玉清 梁晓娟 杨欣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气氛控制制备了CuInS2纳米晶玻璃.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uInS2纳米晶在玻璃中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飞秒Z扫描技术对该玻璃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钠硼...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气氛控制制备了CuInS2纳米晶玻璃.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uInS2纳米晶在玻璃中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飞秒Z扫描技术对该玻璃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钠硼硅玻璃中形成了尺寸分布为10 nm左右的均一的CuInS2四方晶系纳米晶.该玻璃体现出优良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折射率γ、吸收系数β和极化率χ(3)分别为8.57×10-16 m2/W,3.74×10-8 m/W和1.95×10-17 m2/V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ns2纳米晶 钠硼硅玻璃 溶胶-凝胶法 飞秒Z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注法合成CuInSe2纳米晶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夏冬林 杲皓冉 +1 位作者 李云峰 秦可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以氯化亚铜(CuCl)、氯化铟(InCl_3·4H_2O)作为金属源,溶解在三辛基膦(TOP)中的Se粉作硒源,利用油胺(OLA)作为配体、十八烯作为溶剂,采用热注入法合成出了CuInSe_2纳米晶(NCs),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以氯化亚铜(CuCl)、氯化铟(InCl_3·4H_2O)作为金属源,溶解在三辛基膦(TOP)中的Se粉作硒源,利用油胺(OLA)作为配体、十八烯作为溶剂,采用热注入法合成出了CuInSe_2纳米晶(NCs),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对CuInSe_2纳米晶的晶体结构、形貌、化学组分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的黄铜矿结构的CuInSe_2纳米晶,纳米晶的形貌由三角形或四边形向球形演化,其晶粒平均尺寸为3.71~13.65 nm,其光学带隙Eg在1.75~1.50 e V之间变化。所得到的产物在有机溶剂甲苯中分散性良好,这样的"墨水"溶液在后期制备薄膜太阳能电池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nse2纳米 热注入法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