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_3V_2O_7(OH)_2·2H_2O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绍岩 次立杰 +2 位作者 刘树彬 于宏伟 丁士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线。利用XRD、FE-SEM、TEM和HRTEM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u3V2O7(OH)2.2H2O纳米...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线。利用XRD、FE-SEM、TEM和HRTEM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u3V2O7(OH)2.2H2O纳米线电极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较大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v2o7(oh)2h2o纳米线 水热法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3V_2O_7(OH)_2·2H_2O纳米线的制备及光吸收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绍岩 次立杰 丁士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4-969,共6页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线直径约80 nm,长度达到几个微米。对纳...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线直径约80 nm,长度达到几个微米。对纳米线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该纳米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线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计算其带隙宽度为1.94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v2o7(oh)2h2o 纳米线 紫外-可见吸收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3V_2O_7(OH)_2·2H_2O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绍岩 陆敏 +3 位作者 丁士文 谷维娜 刘会茹 于宏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119,共3页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片。利用XRD、FE-SEM、TG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u3V2O7(OH)2.2H2O纳米片具有较高的... 以CuSO4.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片。利用XRD、FE-SEM、TG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u3V2O7(OH)2.2H2O纳米片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高温放电性能,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v2o7(oh)2h2o纳米片 沉淀法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3V_2O_7(OH)_2·2H_2O纳米片的制备及光吸收性能
4
作者 张绍岩 次立杰 +1 位作者 陆敏 刘树彬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6-389,393,共5页
以普通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片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 以普通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片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带隙宽度为2.22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v2o7(oh)2h2o 纳米片 紫外-可见吸收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Zn_3(OH)_2V_2O_7·2H_2O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蒋亚琪 贺淳晓 +1 位作者 贾艳艳 谢兆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70-2178,共9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Zn3(OH)2V2O7·2H2O的微米花结构,其分子式可表达为Zn3-3xM3x(OH)2V2O7·2H2O(其中M=Cu,Co,Ni,Mn;0.001≤x≤0.20)。应用XRD、SEM、TEM、UV-Vis DRS、EDX和BET等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Zn3(OH)2V2O7·2H2O的微米花结构,其分子式可表达为Zn3-3xM3x(OH)2V2O7·2H2O(其中M=Cu,Co,Ni,Mn;0.001≤x≤0.20)。应用XRD、SEM、TEM、UV-Vis DRS、EDX和BET等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和形貌分析结果显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产物仍保持Zn3(OH)2V2O7·2H2O的六方晶体结构,微米花由主晶面为(0001)的纳米片组装而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显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带边吸收红移,其中以Cu的掺杂产物Zn3-3xCu3x(OH)2V2O7·2H2O最为明显,带边吸收扩展到可见光区。首次对Zn3(OH)2V2O7·2H2O及其不同金属离子掺杂产物Zn3-3xM3x(OH)2V2O7·2H2O进行了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产物相比掺0.1at%Cu的Zn2.997Cu0.003(OH)2V2O7·2H2O对亚甲基蓝(M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对掺杂离子种类、掺杂离子浓度对产物可见光催化性质的影响也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离子 掺杂 Zn3(oh)2v2o7·2h2o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O_2-NiO上光促表面催化CO_2和H_2O合成CH_3OH反应规律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崧哲 钟顺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99-110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电子型)-p(空穴型)复合半导体材料0.5%Cu/TiO2-2.0%NiO(w),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对材料结构、吸光性能、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电子型)-p(空穴型)复合半导体材料0.5%Cu/TiO2-2.0%NiO(w),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对材料结构、吸光性能、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材料对CO2和H2O合成CH3OH的光促表面催化反应(PSSR)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能够明显促进目的反应,室温条件下即有CH3OH生成.在200℃下,由于光-表面-热的协同效应,CO2转化率得以提高,且CH3OH的选择性达到87.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CO2在材料表面的卧式吸附态为CH3OH的前驱物,并对PSSR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o2-Nio Co2 h2o Ch3oh 反应规律 光促表面催化反应 复合半导体 二氧化碳 甲醇 二氧化钛 氧化镍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孔道结构(H_3NCH_2CH_2NH_3)_2(H_3NCH_2CH_2NH_2)[V~Ⅲ(H_2O)_2(V~ⅣO)_8(OH)_4(H(P,B)O_4)_4(P,B)O_4)_4(H_2O)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晶体化学研究——(1)水热合成与产物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赞中 廖立兵 杜洪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7,共5页
为了探讨化学成份对VPO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酸碱平衡原理进行了合成实验设计;利用V2O5、H3PO4、H3BO3等简单的无机前驱物、乙二胺作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了孔道结构钒硼磷酸盐化合物(H3NCH2CH2NH3)2(H3NCH2CH2NH2... 为了探讨化学成份对VPO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酸碱平衡原理进行了合成实验设计;利用V2O5、H3PO4、H3BO3等简单的无机前驱物、乙二胺作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了孔道结构钒硼磷酸盐化合物(H3NCH2CH2NH3)2(H3NCH2CH2NH2)[VⅢ(H2O)2(VⅣO)8(OH)4(H(P,B)O4)4((P,B)O4)4(H2O)2]·3H2O(简称V9(P,B)8-en).典型的反应起始物摩尔比为n(V2O5):n(H3BO3):n(H3PO4):n(en):n(H2O)=0.89:3.50:3.50:3.60:265(pH值为6.5),在175℃、自生压力条件下恒温晶化6.5d(最终pH值为5.9).通过电子探针、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原子占位度修正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成份、物相及其结构等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V9(P,B)8-en为V9P8-en的类质同象化合物,不同晶粒中B与P的含量有差别,B与P之比为O.1:7.9~2.54:5.46(原子比),但恒有V:(P+B)≈9:8.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合成条件,可在保持V9P8-en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同晶取代引入新的化学成份,并由此探讨成份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道结构 Nh3 h3Po4 vPo 结构导向剂 v2o5 产物 oh 原子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钒-氧层状化合物[H_2en]_2[H_3O]_6[Co(H_2O)_2(VO)_8(OH)_4(PO_4)_8]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庆新 陈旭 +2 位作者 李亚丰 杨国昱 徐吉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46-2048,共3页
A new compound 2 6[Co(H 2O) 2(VO) 8(OH) 4(PO 4) 8]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 1/n with a=1.438 5... A new compound 2 6[Co(H 2O) 2(VO) 8(OH) 4(PO 4) 8]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 1/n with a=1.438 5(3) nm, b=1.012 2(2) nm, c=1.832 5(4) nm, β=90.21°, V=2\^668 2(9) nm 3, Z=2, D c=2.112 g/cm 3, R=0.055, wR=0.149 7, S=1.037. The structure of 2 6[Co(H 2O) 2(VO) 8(OH) 4(PO 4) 8] is characterized by P-V-O layers constructed by [(VO) 4(OH) 2(PO 4) 4] 6- non-symmetric units. The P-V-O layers are pillared by [Co(H 2O) 2] 2+ group, resulting in the channels within which the protonated diaminoethane and H 3O + are lo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钒-氧层状化合物 [h2en]2[h3o]6[Co(h2o)2(vo)8(oh)4(Po4)8]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金属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V_3O_7·H_2O纳米带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文达 高绍康 魏明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0-12,共3页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法制备出形貌均一、纯度高的V3O7.H2O纳米带.运用XRD、SEM、TEM、TG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晶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02 A/g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391 mAh/g,经过50...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法制备出形貌均一、纯度高的V3O7.H2O纳米带.运用XRD、SEM、TEM、TG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晶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02 A/g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391 mAh/g,经过50次循环仍然能够稳定在22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3o7·h2o纳米带 水热合成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Ba_2Cu_3O_7块材的高温超导限流器的限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庄劲武 张晓锋 +2 位作者 王晨 杨锋 许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5-48,共4页
电阻型高温超导限流器(HTSFCL)利用超导体的超导态-正常态转变来限制短路电流,无需短路故障检测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为此在国内提出了基于YBa2Cu3O7高温超导材料的电阻型HTSFCL方案;开展了电阻型HTSFCL限流特性的实验研究,... 电阻型高温超导限流器(HTSFCL)利用超导体的超导态-正常态转变来限制短路电流,无需短路故障检测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为此在国内提出了基于YBa2Cu3O7高温超导材料的电阻型HTSFCL方案;开展了电阻型HTSFCL限流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电压下,HTSFCL的限流效果;分析了超导体失超电阻的传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型HTSFCL可将预计200A(交流峰值)的短路电流限到120A,限流效果明显。这对进一步开展基于YBCO材料的电阻型HTSFCL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限流器 YBa2cu3o7(YBCo)块材 失超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黎霞 岳涛 +1 位作者 高世杨 夏树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2,共4页
Both whisker and nanometer MgSO4·5Mg(OH)2·3H2O(MO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t 140℃for different times, using NaOH and MgSO4·7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gSO4·5Mg(OH)2·3H2O part i... Both whisker and nanometer MgSO4·5Mg(OH)2·3H2O(MO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t 140℃for different times, using NaOH and MgSO4·7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gSO4·5Mg(OH)2·3H2O part 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 ray diffraction(XRD),thermal analysis(TGA DSC), infrared spectroscopy(FT IR),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size distribution in whisker like and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arein the range of 10~50μm and 10~20nm respectively. The whisker MOS is metastable phase in MgSO4 NaOH H2O system at 140℃,whereas nanometer MOS is stable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o4·5Mg(oh)3h2o 水热合成 反应时间 形貌 硫氧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Cu/Al_2O_3催化剂上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长斌 贺泓 +1 位作者 余运波 张润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 ( 473~ 72 3K)内 ,红外谱图中不存在有机含氮化合物 ( R— ONO和R— NO2 )的特征振动吸收峰 .作为反应中间体—NCO的前驱体 ,有机含氮化合物在 Cu/Al2 O3 催化剂表面难以生成是造成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活性低的直接原因 .在 Cu/Al2 O3 催化剂上 ,N O2 吸附能够优先发生 ,并以 NO3-物种的形式覆盖在大部分催化剂表面 .动态原位红外光谱实验发现 ,这种 NO3-表面物种与C3H6 的反应性较差 ,使生成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关键反应难以发生 ,但此时的催化剂表面有利于 C3H6 和 O2的完全氧化反应 ,这是导致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较低的根本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条件 cu/Al2o3 负载型催化剂 C3h6 选择性还原 No 氧化铝 丙烯 尾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W_(1.7)~ⅥW_(0.3)~ⅤO_7H_(0.3)(OH)_2·2H_2O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怀周 赵新华 韩布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5-1009,共5页
分别利用微乳液水热法和酸蒸气水热法合成了杂多蓝化合物 Zr W 1 .7W 0 .3O7H0 .3( OH) 2 · 2 H2 O.XRD测定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与 Zr Mo2 O7( OH) 2 · 2 H2 O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类型 .使用 Rietveld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精修 ,... 分别利用微乳液水热法和酸蒸气水热法合成了杂多蓝化合物 Zr W 1 .7W 0 .3O7H0 .3( OH) 2 · 2 H2 O.XRD测定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与 Zr Mo2 O7( OH) 2 · 2 H2 O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类型 .使用 Rietveld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精修 ,并计算出了键参数和键价 .运用 EPR技术测定了该化合物中 W的价态 ,并利用 XPS能谱测定了 W /W 的比例 .利用价键和规则 ,指出 Zr W 1 .7W 0 .3O7H0 .3( OH) 2 · 2 H2 O中的 W— O3— H0 .1 5存在羟基化现象 ,并对杂多蓝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指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蓝 ZrW1.7^ⅥW0.3^Ⅴo7h0.3(oh)2h2o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Ba_2Cu_3O_7薄膜的超导故障限流器设计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晨 张晓锋 +2 位作者 庄劲武 许瀚 杨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7,共5页
针对直流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分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YBa2Cu3O7薄膜的电阻型超导故障限流器(SFCL)保护方案,设计了300V/200A的SFCL模型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电源电压、负载电感和负载电阻等系统参数对薄膜限流效果及失超特性的影响。试... 针对直流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分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YBa2Cu3O7薄膜的电阻型超导故障限流器(SFCL)保护方案,设计了300V/200A的SFCL模型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电源电压、负载电感和负载电阻等系统参数对薄膜限流效果及失超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YBa2Cu3O7薄膜能在短路电流到达临界电流Ic后准确动作,并在0.1ms时间里将短路电流峰值限制在2Ic以内。随着电源电压的增加,薄膜的失超传播速度和失超电阻值迅速增加。推导出限流器重要指标Umax、Imax与线路参数(L、R、Ue)、材料特性(Ic)的数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2cu3o7薄膜 超导故障限流器 直流电力系统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_8H_7O_3)_2(H_2O)_2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瑜 兰翠玲 +1 位作者 张淑华 蒋毅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81-84,共4页
合成了钴的香草醛三元配合物,得到了单晶,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其晶胞参数为:a=2.2332(4)nm,b=1.04245(16)nm,c=0.77993(12)nm;β=107.521(3)°.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16H18CoO8,Mr=397.23,配合物是六... 合成了钴的香草醛三元配合物,得到了单晶,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其晶胞参数为:a=2.2332(4)nm,b=1.04245(16)nm,c=0.77993(12)nm;β=107.521(3)°.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16H18CoO8,Mr=397.23,配合物是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8h7o3)2(h2o)2 钴配合物 香草醛 合成 晶体结构 立体结构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u/Ti复合中间层扩散连接TiC-Al_2O_3/W18Cr4V接头组织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娟 李亚江 +1 位作者 马海军 刘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2,共4页
通过添加Ti/Cu/Ti复合中间层,控制加热温度1 130℃,保温1 h,连接压力15 MPa,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TiC-Al2O3与高速钢W18Cr4V的真空扩散连接,TiC-Al2O3/W18Cr4V接头抗剪强度达103 MP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分析了T... 通过添加Ti/Cu/Ti复合中间层,控制加热温度1 130℃,保温1 h,连接压力15 MPa,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TiC-Al2O3与高速钢W18Cr4V的真空扩散连接,TiC-Al2O3/W18Cr4V接头抗剪强度达103 MP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分析了TiC-Al2O3/W18Cr4V扩散连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Ti/Cu/Ti复合中间层与两侧基体TiC-Al2O3和W18Cr4V发生扩散结合,形成均匀致密、宽度为90μm的扩散过渡区,过渡区显微硬度从3 400 HM逐渐降低到1 000 HM,形成的相结构主要有Ti3Al,CuTi2,Cu和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Al2o3 Ti/cu/Ti复合中间层 TiC-Al2o3/W18Cr4v接头 扩散连接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MgSO_4·5Mg(OH)_2·3H_2O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岳涛 高世扬 +1 位作者 朱黎霞 夏树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90-1791,共2页
Nanocrystalline MgSO\-4·5Mg(OH)\-2·3H\-2O were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at 140 ℃ for 24 h. Nanoparticl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TG, DSC, XRD and TEM.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nano... Nanocrystalline MgSO\-4·5Mg(OH)\-2·3H\-2O were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at 140 ℃ for 24 h. Nanoparticl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TG, DSC, XRD and TEM.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nanocrystalline is in the range of 10\20 nm, the mean size is 1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MgSo4·5Mg(oh)3h2o 合成 表征 水热反应 硫酸镁 氢氧化镁 塑料 补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_8H_7O_3)_2(H_2O)_2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8
作者 兰翠玲 张淑华 +1 位作者 钟凡 蒋毅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合成了镍的香草醛三元配合物 ,得到了单晶 ,测定了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CC 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 :a=2 .1 82 7(3 ) nm,b=1 .0 5 0 3 9(1 6) nm,c=0 .773 93 (1 2 ) nm;β=1 0 4.92 4(3 )°.该配合物分子式为 :C1... 合成了镍的香草醛三元配合物 ,得到了单晶 ,测定了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CC 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 :a=2 .1 82 7(3 ) nm,b=1 .0 5 0 3 9(1 6) nm,c=0 .773 93 (1 2 ) nm;β=1 0 4.92 4(3 )°.该配合物分子式为 :C1 6 H1 8Ni O8,Mr=3 97.0 1 ,配合物是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8h7o3)2(h2o)2 香草醛 合成 晶体结构 化学组成 模拟脲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YBa_2Cu_3O_(7-δ)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凤华 王珏 +1 位作者 刘常升 樊占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均匀的YBa2Cu3O7-δ超导细粉·讨论了凝胶的形成过程·配合剂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了可溶性的大分子化合物,除水后缩聚反应形成的聚合物长大为小粒子簇,相互连结成连续的三维网络·柠檬酸盐溶液...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均匀的YBa2Cu3O7-δ超导细粉·讨论了凝胶的形成过程·配合剂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了可溶性的大分子化合物,除水后缩聚反应形成的聚合物长大为小粒子簇,相互连结成连续的三维网络·柠檬酸盐溶液的pH值控制在6 4~6 7之间可防止白色Ba(NO3)2沉淀·溶剂挥发温度宜控制在300℃,使凝胶的形成和自燃过程能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连续进行·合成YBa2Cu3O7-δ的温度大约在880℃左右,其粉末粒度大约在0 2~1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柠檬酸 YBA2cu3o7 自燃 粉末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10)H_3[Gd(SiMo_4W_7O_(39)_2]配合物界面扩渗Ce和Lu及其介导性能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百斌 韦永德 李中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1-763,共3页
ZHOU Bai-Bin *,1,2 WEI Yong-De 1 LI Zhong-Hua 1 ( 1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Ha 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ì£°£°£°£±£(c)( 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Harbin Norm... ZHOU Bai-Bin *,1,2 WEI Yong-De 1 LI Zhong-Hua 1 ( 1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Ha 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ì£°£°£°£±£(c)( 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ì£°£°£?£°£(c) The air-solid interface reaction of Ce,Lu with K10 H 3[Gd (SiMo 4 W£*O£3£1£(c) 2]through chemistry-heated permeation is reported for the fi rst time£(r)The permeated complex is characterized by ICP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 t the mini mum Ce,Lu can permeate into the inner sph ere of K 10 H £3 £?Gd £¨SiMo £′ W £* O £3£1 £(c) 2]The IR ,XRD patterns give the eviden ce that after permeation the comple x still keeps the Keggin structure,howe ver,its crystal struc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mplex before permeation£(r)The cond uctivity of the permeated complex has been measured with the four-electr ode method and the data show that the co nductivity of the complex after permeation is 10 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ple before permeation and reaches £′£(r)84 6×10 -1 S·cm -1 £(r)These indicate that the permeated c omplex is a good solid electrolyte and further appli cations are also expecte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10h3[Gd(SiMo4W7o39)2] 配合物 界面扩渗 CE LU 介导性能 稀土元素 多金属氧酸盐 化学热扩渗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