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Zn-Zr催化剂用于苯甲酸甲酯加氢制苯甲醇的研究
1
作者 张容众 张鹏程 +1 位作者 巩笑笑 董明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7,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Zr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苯甲酸甲酯选择性加氢制苯甲醇的催化性能。当催化剂中Cu/Zn/Zr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5/6/4,并经过650℃高温焙烧后,其催化性能表现突出。为了进一步优化苯甲酸甲酯加氢制备苯甲醇的反...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Zr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苯甲酸甲酯选择性加氢制苯甲醇的催化性能。当催化剂中Cu/Zn/Zr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5/6/4,并经过650℃高温焙烧后,其催化性能表现突出。为了进一步优化苯甲酸甲酯加氢制备苯甲醇的反应条件,在高压搅拌釜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压力7 MPa、反应时间10 h的条件下,苯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88.1%,苯甲醇的选择性可达95.21%。通过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NH_(3)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Zr元素的引入显著提升了苯甲醇的选择性;金属Cu纳米粒子的高度分散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表面呈弱酸性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在苯甲酸甲酯制苯乙醇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zr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 苯甲酸甲酯 苯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差对工业催化裂化装置立管输送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磊 赵北鲲 +5 位作者 刘君建 刘舜 黄新俊 申宝剑 段宏昌 彭威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59,共6页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FCC装置上,测量了不同工况时负压差立管的轴向压力分布,然后采用CPFD软件研究了立管压差对立管轴向压力、颗粒浓度和循环量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负压差立管下部易出现填充流,造成立管轴向压力逆转。模拟结果表明:负压差阻碍立管排料,立管内颗粒藏量升高、蓄压增大;正压差立管颗粒脱气少,随正压差增大,立管轴向颗粒趋于均匀密相流,立管蓄压和催化剂循环量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立管设计和操作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管 负压差 正压差 催化剂流态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酮(醛)类香料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峰 宋大伟 +2 位作者 孔敬文 严文娟 金鑫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7,共7页
缩酮(醛)类香料是由醛或酮与醇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所得的产物,该产物具有优异的性质、香味持久,近年来在香料香精化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如何选取合适的催化剂以及合成方法对缩酮(醛)类香料进行高效绿色合成一直是本行业... 缩酮(醛)类香料是由醛或酮与醇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所得的产物,该产物具有优异的性质、香味持久,近年来在香料香精化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如何选取合适的催化剂以及合成方法对缩酮(醛)类香料进行高效绿色合成一直是本行业的研究热点。以酸性催化剂为例,介绍了杂多酸、离子液体、分子筛以及无机盐等缩酮(醛)类香料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电催化、光催化和微波辅助等方法合成缩酮(醛)类香料进行分析,为缩酮(醛)类香料的低碳绿色高效合成工艺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酮(醛) 香料 催化剂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研究
4
作者 李毅 李清方 +2 位作者 丁飞 李保强 袁方利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催化裂化工艺(FCC)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在分析原料的基本物化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助剂SiO 2和CaO不同配比对废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催化剂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物中的玻璃体占比达到83....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催化裂化工艺(FCC)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在分析原料的基本物化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助剂SiO 2和CaO不同配比对废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催化剂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物中的玻璃体占比达到83.9%;当助剂SiO 2质量分数为40%时,产物中的玻璃体比例提升至93.2%;进一步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助剂CaO后,产物中的玻璃体占比依然高达92.4%,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固体废物中玻璃体占比要求;同时,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废催化剂产物浸出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助剂的添加对降低废催化剂的重金属毒性有促进作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FCC废催化剂无害化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催化剂 二氧化硅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催化剂FC-86与FC-76的工业应用效果对比
5
作者 李世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7,共6页
FC-86催化剂在某石化企业加氢裂化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FC-86催化剂采用新型混捏技术制备,高效DMY分子筛的创制和低成本氧化铝的应用简化了制备操作单元,提高了L酸酸量、降低了堆密度。对比FC-86催化剂与FC-76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 FC-86催化剂在某石化企业加氢裂化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FC-86催化剂采用新型混捏技术制备,高效DMY分子筛的创制和低成本氧化铝的应用简化了制备操作单元,提高了L酸酸量、降低了堆密度。对比FC-86催化剂与FC-76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发现:在二者加氢裂化性能相近的前提下,与FC-76催化剂使用周期相比,使用FC-86催化剂的重石脑油收率增加0.62百分点,喷气燃料收率下降0.43百分点,柴油收率保持相当,催化剂装填量下降3.29 t;同时,重石脑油芳烃潜含量下降0.95百分点,柴油十六烷指数提高2.1,喷气燃料烟点提高4.1 mm,尾油质量基本相当。这说明,FC-86催化剂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成本和装填量,具有较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DMY分子筛 FC-86催化剂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n)Cu_(1)O_(x)@NF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苯氧化性能
6
作者 刘文举 潘达 +5 位作者 袁凯龙 张政 侯亚芳 冯秋悦 党丹 王少锋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共9页
以泡沫镍(NF)为载体,采用原位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Co/Cu物质的量比的整体式催化氧化催化剂Co_(n)Cu_(1)O_(x)@NF(n为Co/Cu物质的量比,n为0.5,1,2,3)。其中,在原料甲苯质量浓度为1000 mg/m^(3)、空速为15000 mL(g·h)的条件下,Co_(3)C... 以泡沫镍(NF)为载体,采用原位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Co/Cu物质的量比的整体式催化氧化催化剂Co_(n)Cu_(1)O_(x)@NF(n为Co/Cu物质的量比,n为0.5,1,2,3)。其中,在原料甲苯质量浓度为1000 mg/m^(3)、空速为15000 mL(g·h)的条件下,Co_(3)Cu_(1)O_(x)@NF催化甲苯氧化降解的性能最佳,其T_(20)(达到20%转化率时所对应的温度)和T_(90)(达到90%转化率时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01℃和219℃。此外,Co_(3)Cu_(1)O_(x)@NF催化甲苯氧化的表观活化能最小(21.79 kJ/mol),且其在40 h的稳定性测试中,催化活性并没有出现下降,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探究Co_(3)Cu_(1)O_(x)@NF催化性能优异的原因,结果表明,Co_(3)Cu_(1)O_(x)@NF催化剂表面具有三维网状结构,活性物质已成功负载且分散均匀,具有最高的Co^(3+)/Co^(2+)物质的量比和O_(ads)/O_(Latt)物质的量比,并具有丰富的氧缺陷和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整体式催化剂 甲苯 泡沫镍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合成与应用
7
作者 许胜 段文静 史永森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合成了一系列茂配体,在其中的一个茂环上引入多个甲基,制备了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进行了烯烃聚合评价研究,并与市售的二氯二茂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二... 合成了一系列茂配体,在其中的一个茂环上引入多个甲基,制备了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进行了烯烃聚合评价研究,并与市售的二氯二茂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二氯二茂锆相当,最高可达7951 kg/(mol·h);可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共聚物中1-己烯含量最高可达6.8%(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甲基茂配体 茂金属催化剂 烯烃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型MCM-41和Hβ分子筛负载的Pd催化剂双功能催化性能
8
作者 邹洁 李翔 +2 位作者 盛强 尚森森 王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MCM-41分子筛介孔孔道沿Hβ沸石内核向外生长的包覆型MCM-41和Hβ复合分子筛(Mβ)。以PdCl 2的盐酸溶液做浸渍液,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β催化剂。另外,还以预先硅烷化的Mβ作载体,以Pd(OAc)_(2)的甲苯...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MCM-41分子筛介孔孔道沿Hβ沸石内核向外生长的包覆型MCM-41和Hβ复合分子筛(Mβ)。以PdCl 2的盐酸溶液做浸渍液,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β催化剂。另外,还以预先硅烷化的Mβ作载体,以Pd(OAc)_(2)的甲苯溶液作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S-Mβ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十氢萘的开环反应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认识了金属中心和酸中心沿颗粒内部径向分布对双功催化剂能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在Pd/Mβ催化剂中,Pd金属颗粒填充于MCM-41介孔相孔道中;而在Pd/S-Mβ催化剂中,Pd金属颗粒分布于催化剂表面。在十氢萘的开环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中,Pd/Mβ表现出双功能特性,是潜在的性能良好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尽管Pd/Mβ和Pd/S-Mβ酸性质基本一致,但是空间上将表面Pd金属组分与内核Hβ沸石酸组分用不具有酸性的MCM-41介孔相分隔后,会导致Pd/S-Mβ催化剂酸中心不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内分布 双功能催化剂 HΒ沸石 MCM-41分子筛 包覆型分子筛 复合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温对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涛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2期115-118,132,共5页
为了考察超温对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新鲜加氢裂化催化剂PHC-05进行了高温耐受试验,并对卸出的超温催化剂PHC-05和补充精制催化剂PHT-01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后催化剂PHC-05的比表面积、孔容和Y分子筛结晶度大幅下降;... 为了考察超温对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新鲜加氢裂化催化剂PHC-05进行了高温耐受试验,并对卸出的超温催化剂PHC-05和补充精制催化剂PHT-01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后催化剂PHC-05的比表面积、孔容和Y分子筛结晶度大幅下降;卸出催化剂PHC-05的比表面积降低,孔容变化不明显,平均孔径略有增大,卸出下床层补充精制催化剂PHT-01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降低;卸出催化剂PHC-05中上1,上2,上3,下1(按卸剂过程自上至下的顺序进行编号)的酸强度降幅较小,上1,上2的B酸总酸量保留相对较好,但是L酸酸量明显下降,其他样品B酸和L酸酸量均有较大的降低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超温 催化剂 孔结构 酸强度 酸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蛋壳”结构及表面修饰的低铂合金催化剂氧还原性能
10
作者 陈浩 厉宸威 +1 位作者 魏光华 章俊良 《柴油机》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通过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和乙二醇热还原法合成“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以及表面改性后的Mn和Cr催化剂。基于电化学活性测试,“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商业Pt/C催化剂的4.8倍和6.4倍。此外,催化... 通过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和乙二醇热还原法合成“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以及表面改性后的Mn和Cr催化剂。基于电化学活性测试,“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商业Pt/C催化剂的4.8倍和6.4倍。此外,催化剂的耐久性显著优于商业Pt/C催化剂,主要是由于高活性Pt(111)晶面的暴露。Mn和Cr的表面改性减少了高活性氧还原晶面的暴露,导致氧还原活性略有下降,但有效提高了耐久性。研究还进行了第一原理计算,并分析了氧还原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以及催化剂表面原子d带部分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Mn或Cr表面改性后反应热的绝对值降低,导致阴极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活性降低和耐久性提高,这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低铂合金催化剂 奥斯特瓦尔德熟化 表面调控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13型催化剂跑损工况优化与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胡霞 于化龙 李品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文章分析了Y-13型催化剂跑损的基本机理,基本机理分析显示,反应条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特征在跑损现象中处于主导地位。针对Y-13型催化剂的跑损工况,提出了一套优化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影响跑损的核心因素和提供合适优化建议。使用数学... 文章分析了Y-13型催化剂跑损的基本机理,基本机理分析显示,反应条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特征在跑损现象中处于主导地位。针对Y-13型催化剂的跑损工况,提出了一套优化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影响跑损的核心因素和提供合适优化建议。使用数学建模方式可预测并控制触发跑损故障,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有效批次量和使用效率。结合工程案例,文章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实际效果与可行性,进一步提出了持续优化的方向,为催化剂的故障预防与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13型催化剂 跑损故障 工况优化 跑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多相氧化脱硫催化剂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鹏 郭凯振 +2 位作者 郑雨壑 姚红 刘川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综述了离子液体、杂多酸杂化材料、分子筛等3类催化剂应用于H_(2)O_(2)/多相氧化脱硫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Bronsted(Lewis)酸性离子液体、以纳米管(氧化物或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型或金属改性的杂多酸杂化材料及Si系(非Si系)分子筛催化剂... 综述了离子液体、杂多酸杂化材料、分子筛等3类催化剂应用于H_(2)O_(2)/多相氧化脱硫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Bronsted(Lewis)酸性离子液体、以纳米管(氧化物或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型或金属改性的杂多酸杂化材料及Si系(非Si系)分子筛催化剂等,并对比了各种催化剂的性能优缺点。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开发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的载体材料,且基于载体制得的催化剂对燃料油中硫化合物的氧化活性高、耗氧量少、重复使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氧化脱硫 H_(2)O_(2) 催化剂 离子液体 杂多酸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负载Ni-Fe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NH_(3)分解性能
13
作者 韩昕璐 戚诗涛 +2 位作者 林日亿 张立强 王新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5,共9页
以Ni(NO_(3))_(2)·6H_(2)O、Fe(NO_(3))_(3)·9H_(2)O和γ-Al_(2)O_(3)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多种Ni-Fe氨分解催化剂,探究不同条件下氨定向催化分解制取氢气的效果,并采用单点比表面测试(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 以Ni(NO_(3))_(2)·6H_(2)O、Fe(NO_(3))_(3)·9H_(2)O和γ-Al_(2)O_(3)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多种Ni-Fe氨分解催化剂,探究不同条件下氨定向催化分解制取氢气的效果,并采用单点比表面测试(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质量分数为20%所对应的Ni-Fe/Al_(2)O_(3)催化剂的Ni的分散度最大并且催化活性最高;当NH_(3)+N_(2)混合器流速控制在40+200 mL/min且反应温度为600℃时,氨分解转化率为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制氢 载体 氨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MoO_(3)/g-C_(3)N_(4)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
14
作者 姜楠 李健宇 +3 位作者 张琨宣 谭智赫 蒋博龙 王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6,共7页
为提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活性,通过两步焙烧法制备MoO_(3)(w)/g-C_(3)N_(4)复合催化剂,以噻吩为模拟油,评价催化材料的脱硫性能,优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与单一MoO_(3)氧化物相... 为提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活性,通过两步焙烧法制备MoO_(3)(w)/g-C_(3)N_(4)复合催化剂,以噻吩为模拟油,评价催化材料的脱硫性能,优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与单一MoO_(3)氧化物相比,MoO_(3)/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对难以脱除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脱硫效果;在催化剂用量0.06 g,氧硫物质的量比为10∶1、萃取剂用量1 mL、噻吩模拟油用量10 mL以及温度为70℃的反应条件下,在复合和负载的协同作用下,120 min后MoO_(3)(0.5)/g-C_(3)N_(4)复合催化剂对噻吩的脱硫率高达94.5%,远高于单一MoO_(3)催化剂的78.2%;MoO_(3)(0.5)/g-C_(3)N_(4)催化剂具备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在经过5次重复性试验后,材料催化活性仅下降4.0%;具有高催化活性的MoO_(3)与高比表面积g-C_(3)N_(4)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在脱硫的过程中,噻吩被氧化为砜,并溶解在萃取剂或部分吸附在MoO_(3)(0.5)/g-C_(3)N_(4)表面而被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金属负载量NiMoW/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柴油加氢性能
15
作者 孙利民 李宇航 +3 位作者 李若愚 何砺锋 刘宾 柴永明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超高金属负载量的NiMoW/SiO_(2)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XPS、HR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柴油深度加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金属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组分的...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超高金属负载量的NiMoW/SiO_(2)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XPS、HR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柴油深度加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金属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度逐渐降低,金属硫化物的晶片长度和堆垛层数均增加。当金属负载量为50%(w)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相结构和分布,表现出最优的柴油加氢性能,反应后催化裂化柴油的硫氮脱除率均达99.5%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载量 加氢脱硫 催化剂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对锌-空气电池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马润山 王海燕 +6 位作者 张琦 杨建新 汤彬 李睿 李双寿 林万明 范晋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开发高氧还原和氧析出性能、稳定和低成本阴极催化剂是实现锌-空气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本工作以FeCl_(3)、NiCl_(2)、ZnCl_(2)和甲酰胺为原材料,采用水热合成-高温碳化-低温硫化的制备方法引入层状MXene材料,制备了FeNiSNC7∶3@MXene双... 开发高氧还原和氧析出性能、稳定和低成本阴极催化剂是实现锌-空气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本工作以FeCl_(3)、NiCl_(2)、ZnCl_(2)和甲酰胺为原材料,采用水热合成-高温碳化-低温硫化的制备方法引入层状MXene材料,制备了FeNiSNC7∶3@MXene双金属复合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并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电化学性能和电池性能。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催化材料制备的电池在电池测试中具有0.74 V的窄电压间隙,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79 mW/cm^(2),为二维材料与非贵金属催化剂结合提升锌-空气电池催化剂性能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材料 双金属复合材料催化剂 水热合成 高温碳化 低温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基催化剂调控及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黄彬 曲振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银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氧化能力,在环境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银基催化剂,考察了助剂种类、预处理气氛和温度、载体孔道结构等制备工艺条件对银基催化剂上甲醛(HCH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的Ag... 银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氧化能力,在环境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银基催化剂,考察了助剂种类、预处理气氛和温度、载体孔道结构等制备工艺条件对银基催化剂上甲醛(HCH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的Ag/SBA-15催化剂中添加3%的Fe助剂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HCHO催化氧化性能,先后采用O_(2)和H_(2)处理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载体孔道结构对HCHO催化氧化活性影响较小,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银基催化剂的性能优于两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其中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AgFe/SBA-15催化剂,在O_(2)(600℃)和H_(2)(400℃)先后处理后,表现出良好的HCHO催化氧化性能,在75℃时可将HCHO完全转化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催化氧化 银基催化剂 制备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铜催化剂在有机液相反应中的应用
18
作者 乌日嘎 阿伊娜 +1 位作者 特格希 包永胜 《化学世界》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铜是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且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负载铜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金属铜浸出率低、可反复回收利用等优点,因此在催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以载体分类...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铜是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且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负载铜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金属铜浸出率低、可反复回收利用等优点,因此在催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以载体分类为主,简述了近十年来负载型铜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制备方法、反应类型、催化活性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铜催化剂 催化剂制备 催化活性 催化剂可循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技术现状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19
作者 何聂燕 李学琴 +3 位作者 刘鹏 陈卓 郑宾国 雷廷宙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6,共9页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研究CO_(2)减排与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CO_(2)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大规模实现低碳减排和清洁能源再生产的有效路径。然而,CO_(2)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仍存在反应活性位点不清...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研究CO_(2)减排与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CO_(2)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大规模实现低碳减排和清洁能源再生产的有效路径。然而,CO_(2)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仍存在反应活性位点不清晰、催化剂成本高等技术难题。以CO_(2)为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合成路线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技术路线及发展现状,总结了甲醇合成过程中影响其选择性的因素;发现催化剂是影响CO_(2)加氢制甲醇工艺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特性,尤其铜基催化剂对合成高产率及高纯度的甲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后,详细分析了铜基催化剂在甲醇合成中的机理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铜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存在形式,从活性组分、载体、助剂3个方面分析了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展望了CO_(2)加氢合成甲醇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CO_(2)加氢制甲醇所用高活性、低成本的铜基催化剂制备和筛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清洁利用 催化剂 甲醇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氢气为原料的光催化合成氨催化剂研究进展
20
作者 武可 高维广 +1 位作者 岳亮 周保东 《锅炉制造》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光催化合成氨能够以太阳能作为唯一能量来源,与前端电解水制氢技术耦合,实现合成氨脱碳。本文综述了以氢气为原料的光催化合成氨技术,旨在对相关合成氨技术进展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以期为以氢气为原料的光催化合成氨技术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催化 合成氨技术 催化剂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