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基苯在Cu-SPE复合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真荣 马淳安 +2 位作者 黄辉 张文魁 李美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8-101,共4页
以国产NF - 1型离子膜为SPE膜材料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Cu SPE复合电极 ,研究了硝基苯在此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并建立了相应的扩散模型。结果表明 :Cu SPE复合电极对硝基苯的电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硝基... 以国产NF - 1型离子膜为SPE膜材料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Cu SPE复合电极 ,研究了硝基苯在此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并建立了相应的扩散模型。结果表明 :Cu SPE复合电极对硝基苯的电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硝基苯及其产物在SPE膜内的扩散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反应主要发生在Cu SPE界面的内表面 ,其扩散系数D0 =8.1× 10 -7cm2 /s ;经HPLC分析表明电还原产物主要为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pe复合电极 硝基苯 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PBA/rGO/CC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电容性能
2
作者 缪天宇 胡雨婷 赵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原位生长锰铁普鲁士蓝类似物(MnFePBA)纳米颗粒,获得不同MnFePBA和GO质量比(1:0.1,1:0.3,1:0.5)的复合粉体;采用超声喷涂法将MnFePBA/GO复合粉体涂敷在预热的碳布(CC)基底上,并借助化学还原将GO转化成... 采用共沉淀法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原位生长锰铁普鲁士蓝类似物(MnFePBA)纳米颗粒,获得不同MnFePBA和GO质量比(1:0.1,1:0.3,1:0.5)的复合粉体;采用超声喷涂法将MnFePBA/GO复合粉体涂敷在预热的碳布(CC)基底上,并借助化学还原将GO转化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出MnFePBA/rGO/CC复合电极,研究了复合电极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当MnFePBA与GO的质量比为1:0.1时,MnFePBA颗粒发生团聚;当二者的质量比为1:0.5时,GO纳米片出现明显堆叠;当二者的质量比为1:0.3时,GO与MnFePBA均匀复合,所制备的MnFePBA/GO/CC复合电极具有最高的比电容、最小的内阻及最快的离子扩散速率,电化学性能最优。当MnFePBA和GO质量比为1:0.3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MnFePBA/rGO/CC复合电极在1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由化学还原前的888 F·g^(-1)增加到1032 F·g^(-1);当电流密度从1 A·g^(-1)增大到10 A·g^(-1)时,比电容保持率由化学还原前的44.93%提升至54.55%,且在7 A·g^(-1)电流密度下经过3000圈循环后的比电容保持率仍为9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PBA 复合电极 超声喷涂 化学还原 电化学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C复合电极的结晶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成德 覃奇贤 郭鹤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64-468,共5页
本文在优选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Ni-WC复合电极。其SEM观察和XRD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极中的Ni是以比Ni电极的Ni更微小的晶粒存在。复合电沉积过程中,导电性的WC微粒的存在,对基质金属Ni的电沉积方式产生了影响,... 本文在优选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Ni-WC复合电极。其SEM观察和XRD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极中的Ni是以比Ni电极的Ni更微小的晶粒存在。复合电沉积过程中,导电性的WC微粒的存在,对基质金属Ni的电沉积方式产生了影响,使基质金属Ni几乎无择优取向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i-WC复合电极在碱性水溶液析氢反应中与H质子之间的吸附作用及吸附量高于Ni电极,对硝基苯的电还原反应具有比Ni电极更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 析氢反应 电还原 碳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在疏水性复合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广超 黄紫洋 +1 位作者 张岚 吴成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0-835,共6页
以铜片和锌片为基材,复合电镀制得Cu-PTFE(聚四氟乙烯)和Zn-PTFE疏水性复合电极,并将复合电极应用于苯甲酸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测定了复合电极在电解液中的Tafel极化曲线、循环伏安、电极稳定性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在... 以铜片和锌片为基材,复合电镀制得Cu-PTFE(聚四氟乙烯)和Zn-PTFE疏水性复合电极,并将复合电极应用于苯甲酸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测定了复合电极在电解液中的Tafel极化曲线、循环伏安、电极稳定性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苯甲酸电还原制备苯甲醛中,Cu-PTFE复合电极相对于Zn-PTFE复合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其电还原产率分别为88.4%和79.2%,因此,Cu-PTFE复合电极有望成为苯甲酸电化学还原制备苯甲醛的电极材料。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苯甲酸在疏水性复合电极上的电还原过程可能只受电子迁移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复合电极 电化学还原行为 苯甲酸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醇与环己酮在疏水性复合电极上的电化学转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紫洋 文新宇 +1 位作者 李鹏 林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48,共4页
将自制的2种疏水性复合电极(M-PTFE,M=Ni、Zn)分别应用于环己醇的电化学氧化和环己酮的电化学还原,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和电极稳定性,结果表明环己醇电化学氧化的转化率达92.5%和环己酮电化学还原的转化率达94.6%。
关键词 PTFE复合电极 环己醇 环己酮 电化学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