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Zr-Al三元非晶合金形成范围的热力学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义芳 陈永丰 +3 位作者 韦杰 唐翠勇 徐海龙 方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用基于热力学观点的定量预测三元合金形成非晶成分范围的方法,对Cu-Zr-Al三元合金系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进行了计算.该方法通过比较晶态固溶体的自由能和相应的非晶态的自由能来确定成分范围,在自由能的计算中,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由相应... 用基于热力学观点的定量预测三元合金形成非晶成分范围的方法,对Cu-Zr-Al三元合金系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进行了计算.该方法通过比较晶态固溶体的自由能和相应的非晶态的自由能来确定成分范围,在自由能的计算中,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由相应的3个二元系的热力学数据根据Toop模型外推得到,二元合金系的形成焓则通过Miedema理论的计算得出.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的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EDEMA理论 非晶合金 Toop模型 cu—zr—al三元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55)Al_(10)Ni_5Cu_(30)合金熔体与不锈钢的润湿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乔东春 张海峰 +3 位作者 秦凤香 李宏 丁炳哲 胡壮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4-488,共5页
用座滴法研究了Zr55Al10Ni5Cu30合金熔体与不锈钢基片在连续升温和不同温度下保温20min的润湿动力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润湿冷凝样品的界面形貌,用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界面反应,分析了Zr55 Al10Ni5Cu30与不锈钢基片之间的扩散和... 用座滴法研究了Zr55Al10Ni5Cu30合金熔体与不锈钢基片在连续升温和不同温度下保温20min的润湿动力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润湿冷凝样品的界面形貌,用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界面反应,分析了Zr55 Al10Ni5Cu30与不锈钢基片之间的扩散和界面问题。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Zr55Al10Ni5Cu30与不锈钢基片之间的润湿角减小,润湿半径增大;1223,1273K时等温润湿动力学分3个阶段:孕育阶段、准稳态减小阶段和趋于平衡阶段,温度高于1323K时润湿只有趋于平衡阶段;Zr55Al10Ni5Cu30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的润湿为反应控制型润湿,界面处有明显的扩散层和界面反应层;合金熔体一侧含熔体与不锈钢反应生成的Cr2Zr,界面处含反应生成的Al5Cr;在制备Zr55Al10Ni5Cu30/不锈钢非晶复合材料时必须合理选择制备工艺,严格'控制界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55al10Ni5cu30合金 熔体 不锈钢 润湿 座滴法 液/固界面 扩散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坯料纯度对Cu_(46)Zr_(42)Al_7Gd_5合金非晶形成能力与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致薇 胡美贤 +4 位作者 陈国栋 杨元政 陈先朝 白晓军 苏佳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0-1236,共7页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mm的Cu46Zr42Al7Gd5块体非晶合金;研究Cu坯料纯度对该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纯度较低的Cu坯料,分别以25%和50%的比例替代纯度较高的Cu坯料后,仍可制备直径为3mm的非晶态...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mm的Cu46Zr42Al7Gd5块体非晶合金;研究Cu坯料纯度对该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纯度较低的Cu坯料,分别以25%和50%的比例替代纯度较高的Cu坯料后,仍可制备直径为3mm的非晶态合金;当替代比例提高到75%或更高时,合金呈现完全晶态相;当替代比例为25%时,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69K,晶化温度为749K,过冷液相区为80K;当替代比例为50%时,合金的玻璃转化温度为684K,晶化温度为751K,过冷液相区为67K;两种替代比例(25%和50%)的合金经573K保温1h热处理后,仍然保持非晶态结构;当替代比例为25%时,合金经673和773K热处理后,合金由基体及弥散分布于其上的第二相组成,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当替代比例为50%时,经673K处理后,合金由基体及不均匀弥散分布于其上的第二相组成,显微硬度有所提高,而经773K处理后,由第二相弥散分布于白色基体的白色区域和由细小白、灰两相混合组成的灰色区域组成,显微硬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6zr42al7Gd5合金 块体非晶 晶化热处理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纯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55)Al_(10)Ni_5Cu_(30)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庆坤 刘俊成 +1 位作者 王进 刘安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2,共3页
采用石墨坩埚浇铸法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中制备Zr55Al10Ni5Cu30合金,并对合金进行了金相、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的测试,考察原料纯度、过热度及冷却速率对非晶态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工业级原料就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非晶态合... 采用石墨坩埚浇铸法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中制备Zr55Al10Ni5Cu30合金,并对合金进行了金相、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的测试,考察原料纯度、过热度及冷却速率对非晶态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工业级原料就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非晶态合金,在低的冷却速率下形成的非晶态合金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适当提高过热度可以减少微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zr55al10NI5cu30 制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57)Cu_(15.4)Ni_(12.6)Al_(10)Nb_5非晶合金的高温压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洲 胡会娥 苏小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7-292,共6页
通过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Zr_(57)Cu_(15. 4)Ni_(12. 6)Al_(10)Nb_5非晶合金在温度为411~461℃,应变速率为0. 0005~0. 1 s-1条件下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应变速率敏感系数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趋势。运用示差扫描... 通过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Zr_(57)Cu_(15. 4)Ni_(12. 6)Al_(10)Nb_5非晶合金在温度为411~461℃,应变速率为0. 0005~0. 1 s-1条件下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应变速率敏感系数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趋势。运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确定合金在各温度下的可加工时间,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得到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热压后样品的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在热压过程中的流变应力与温度负相关,与应变速率正相关,且符合"自由体积"理论。经过热压后的样品组织基本保持了非晶态。当温度为446~456℃、应变速率为0. 001~0. 01 s-1时,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约等于1,可作为Zr57Cu15. 4Ni12. 6Al10Nb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最佳成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57cu15.4Ni12.6al10Nb5非晶合金 高温压缩 应变速率 流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Al-Zn-Mg-Cu系铝合金的均匀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龚澎 张坤 戴圣龙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8,共6页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DSC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单、双级均匀化工艺对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合金的过烧温度。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DSC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单、双级均匀化工艺对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合金的过烧温度。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方法生产的该合金铸坯的过烧温度在480℃左右。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铸造组织中的非平衡共晶相逐渐溶人基体,均匀化温度达到450℃以上时,枝晶组织基本消失,基体固溶度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400℃左右对铸锭进行预处理,可促进第二相Al3Zr均匀弥散析出,抑制随后热加工过程中的再结晶,从而细化晶粒,并改善合金工艺塑性。确定该新型Al—Zn—Mg—Cu合金的均匀化工艺为400~420℃/12h+470℃/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单级均匀化工艺 双级均匀化工艺 al3z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Cu系合金室温球磨中相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辉 罗继曼 +1 位作者 韩泽光 许溪沙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目的为了使Al-Zn-Cu系在短时间内获得和通过长时间平衡冷却处理得到的室温平衡相组成相同的结果,快速消除亚稳相.方法熔制了5Cu40Zn55Al和15Cu20Zn65Al合金,两合金在成分均匀化炉冷后相组成物中分别含有亚稳的ε和θ相,通过对合金进行球... 目的为了使Al-Zn-Cu系在短时间内获得和通过长时间平衡冷却处理得到的室温平衡相组成相同的结果,快速消除亚稳相.方法熔制了5Cu40Zn55Al和15Cu20Zn65Al合金,两合金在成分均匀化炉冷后相组成物中分别含有亚稳的ε和θ相,通过对合金进行球磨,进行组织观察和结构变化的测定.结果球磨后,亚稳相消失,得到了合金室温时的平衡相组成,相组成均为:T′+α+β.球磨中亚稳的ε和θ相分别向稳定态的T′+β和T′+α转变.结论通过球磨加工,可以快速消除合金中的亚稳相,并且球磨获得室温平衡相组成的时间大大小于通过热处理获得室温组织所需的时间.这一结果对于快速确定室温时的相平衡关系,提高研究效率是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合金 室温球磨 Ε相 θ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减薄诱发的Zr_(65)Al_(7.5)Ni_(10)Cu_(17.5)块状非晶晶化相的相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雷奕 黑祖昆 董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锆基块状非晶合金晶化行为 ,对分别经双喷电解减薄加离子减薄和单纯双喷电解减薄制备的电镜样品进行观察分析 。
关键词 zr65al7.5NI10cu17.5 相变 锆基块状非晶合金 晶化 离子减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对Cu-Zr-Al-Y块体非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博 章爱生 郭洪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7-110,共4页
利用铜模喷铸工艺制备了准2mm棒状(Cu45Zr45Al6Y4)100-xNbx(x=0,1 at%,2 at%,3 at%)合金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XRD、DSC、单轴压缩、SEM及EDS分析,探究了Nb的添加对Cu45Zr45Al6Y4-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组织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铜模喷铸工艺制备了准2mm棒状(Cu45Zr45Al6Y4)100-xNbx(x=0,1 at%,2 at%,3 at%)合金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XRD、DSC、单轴压缩、SEM及EDS分析,探究了Nb的添加对Cu45Zr45Al6Y4-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组织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降低该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GFA),促进晶相析出;1at%Nb添加有利于在(Cu45Zr45Al6Y4)100-xNbx块体非晶基体内获取高体积分数的B2-Cu Zr强韧相,从而明显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5zr45al6Y4非晶合金 NB B2-cuzr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inor Sc additions on grain refinement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 Zn-containing Al-Zn-Mg-Cu-Zr alloy 被引量:4
10
作者 WEN Kai LI Xi-wu +5 位作者 XIONG Bai-qing LIU Hong-lei WANG Ying-jun LI Zhi-hui ZHANG Yong-an LI Ya-n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780-794,共15页
In the present work, scandium elements with a series of contents(0.06 wt.%, 0.10 wt.%, 0.14 wt.%,0.17 wt.%, 0.20 wt.% and 0.25 wt.%) were added in a high Zn-containing Al-Zn-Mg-Cu-Zr alloy and the corresponding as-cas... In the present work, scandium elements with a series of contents(0.06 wt.%, 0.10 wt.%, 0.14 wt.%,0.17 wt.%, 0.20 wt.% and 0.25 wt.%) were added in a high Zn-containing Al-Zn-Mg-Cu-Zr alloy and the corresponding as-cast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grains and phases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ine grain boundaries existed in these alloys and fine MgZn2phases dis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on them. Besides,AlZnMgCu eutectic phases and Sc, Zr-containing phases with flocculent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As scandium contents vary from 0.06 wt.% to 0.17 wt.%, the average grain size continuously decreased and its equiaxi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rengthened. Meanwhile, the content of AlZnMgCu eutectic phase showed a decrease trend. When scandium contents were 0.20 wt.% and 0.25 wt.%, no further enhancement on grain refinement was observed, so as to the reduction of AlZnMgCu eutectic phase content. Besides, Sc, Zr-containing phases with blocky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and the alloy with a scandium content of 0.25 wt.% possessed a larger amount of blocky Sc, Zr-containing phase than the alloy with a scandium content of 0.20 wt.%. Grain refinement and reduction of AlZnMgCu eutectic phase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scandium addition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 alloy high zinc content microstructure Sc addition grain refinement phase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