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功率对Cu-SiO_2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华 王国胜 赵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19,40,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制备Cu-SiO_2复合镀层,借助扫描电镜、粗糙度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超声波功率对复合镀层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功率(0~160 W)超声波起不到改善和提高复合镀层形貌...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制备Cu-SiO_2复合镀层,借助扫描电镜、粗糙度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超声波功率对复合镀层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功率(0~160 W)超声波起不到改善和提高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效果,较高功率(240~400 W)超声波能够明显改善复合镀层的形貌平整性和致密性,并且提高性能;超声波功率过高,反而使复合镀层形貌变差,性能下降。超声波功率为400 W时,复合镀层呈颗粒状形貌,表面粗糙度仅为0.42μm,显微硬度达到166.8 HV,磨损质量损失率为1.07 mg/min,表现出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io2复合镀层 超声波辅助电沉积 超声波功率 形貌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组织与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红美 蒋斌 +2 位作者 徐滨士 马世宁 董世运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3,共5页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SiO2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组织形貌,用纳米压痕仪测试了复合镀层的微观力学性能,并采用PLINT型高温微动疲劳试验机考察了复...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SiO2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组织形貌,用纳米压痕仪测试了复合镀层的微观力学性能,并采用PLINT型高温微动疲劳试验机考察了复合镀层在室温至500℃下的微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促进了镀层的晶粒细化,提高了镀层的力学性能,复合镀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比镍镀层提高了2.01GPa和5GPa,从而改善了镀层的微动磨损性能;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约为镍镀层的2倍,这是由于纳米SiO2颗粒对复合镀层具有超细晶强化、硬质点弥散强化以及高密度位错强化机制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复合镀层 微动磨损性能 微观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O_2复合电镀层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谭澄宇 梁英 +1 位作者 夏长清 郑子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试验在普通镀镍液中添加了 10~ 4 0 g/L的二氧化硅微粒 ,成功地制备了 Ni/Si O2 复合镀层 ,随后在 80 0℃下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粒径的微粒均可复合进入镀层 ,微粒的进入对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 ;初始氧... 本试验在普通镀镍液中添加了 10~ 4 0 g/L的二氧化硅微粒 ,成功地制备了 Ni/Si O2 复合镀层 ,随后在 80 0℃下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粒径的微粒均可复合进入镀层 ,微粒的进入对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 ;初始氧化阶段 ,微粒的存在有利于提高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高温氧化过程中 ,还明显存在基底铜向镍镀层的扩散 ,这可能有利于增强镀层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力。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高温氧化后在镀层表面主要生成 Ni O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2复合镀层 高温氧化 纳米微粒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技术制备纳米SiO_2/Ni复合镀层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成旦红 桑付明 +2 位作者 袁蓉 曹铁华 徐伟一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1-34,41,共5页
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SiO2/Ni复合镀层。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微粒浓度、pH值、搅拌方式和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浓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为正确制定电镀工艺提供了依据。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纳米微粒的加入增加了镀层表面的不工整性。
关键词 电沉积 复合镀层 纳米材料 纳米sio2/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腐蚀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曾斌 侯峰 +1 位作者 徐宏 王跃锋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5,共4页
将纳米SiO2粒子通过超声分散引入到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在碳钢基体表面共沉积得到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Ni-P镀层和纳米SiO2粒子/镍基镀层的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 将纳米SiO2粒子通过超声分散引入到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在碳钢基体表面共沉积得到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Ni-P镀层和纳米SiO2粒子/镍基镀层的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仍是非晶态,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提高了镀层的致密性,提高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化学镀 腐蚀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技术制备Ni-纳米SiO_2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桑付明 成旦红 +2 位作者 曹铁华 袁蓉 徐伟一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3期5-8,19,共5页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镍-纳米氧化硅复合镀层。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纳米SiO2微粒质量浓度、pH值、搅拌方式和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质量浓度等对镀层中SiO2含量的影响,确定了可获得一定纳米氧化硅含量的复合镀工艺参数范围。并用扫描电镜观...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镍-纳米氧化硅复合镀层。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纳米SiO2微粒质量浓度、pH值、搅拌方式和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质量浓度等对镀层中SiO2含量的影响,确定了可获得一定纳米氧化硅含量的复合镀工艺参数范围。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所获镀层的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技术 制备方法 Ni-纳米sio2复合镀层 纳米材料 电沉积 阴极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O_2/SiO_2纳米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氨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倪小敏 张小俊 +3 位作者 金翔 蔡昕 肖修昆 廖光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7,7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γ-射线辐射法制备了Cu/TiO2/SiO2纳米介孔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显示单质金属铜与锐钛矿型TiO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分布在非晶SiO2介孔基体...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γ-射线辐射法制备了Cu/TiO2/SiO2纳米介孔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显示单质金属铜与锐钛矿型TiO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分布在非晶SiO2介孔基体的孔洞之中。光催化降解氨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与未掺杂铜的TiO2/SiO2二元复合薄膜相比,铜纳米粒子的掺入可将其光催化性能提高1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O2/sio2 复合薄膜 氨气降解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P-LiMn_2O_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的XPS和AES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小华 马美华 +1 位作者 孙幼红 忻新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1-1196,共6页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Q235碳钢片表面制备了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5%NaCl溶液、1%H2S气体加速腐蚀试验、抗粘性试验及室温氧化试验等多种手段测定其性能。用X-射线光电...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Q235碳钢片表面制备了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5%NaCl溶液、1%H2S气体加速腐蚀试验、抗粘性试验及室温氧化试验等多种手段测定其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俄歇电子能谱(AES)测定其价态及组成。结果表明: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的性能优于Cu-Sn-P合金镀层,复合材料镀层的原子个数百分组成约为(%):Cu80.00,P4.50,O6.00,Sn1.50,C3.50,Li1.50,Mn3.00。Cu-Sn-P-LiMn2O4占镀层的9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P—LiMn2O4 纳米复合材料 镀层 XPS AES 化学复合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Zn-Fe-SiO_2复合镀层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英杰 范云鹰 +1 位作者 董鹏 罗少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3期93-96,共4页
报告了电沉积Zn-Fe-SiO2复合镀层的研究结果,论述了电流密度、极间距、搅拌方式、阳极数量及排布方式、添加剂等对Zn-Fe-SiO2复合镀层的影响及试验所取得的技术指标,并分析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及环保性。试验结果表明,Zn-Fe-SiO2复合镀... 报告了电沉积Zn-Fe-SiO2复合镀层的研究结果,论述了电流密度、极间距、搅拌方式、阳极数量及排布方式、添加剂等对Zn-Fe-SiO2复合镀层的影响及试验所取得的技术指标,并分析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及环保性。试验结果表明,Zn-Fe-SiO2复合镀层工艺具有过程稳定性好,维护措施简单方便,生产的环保及安全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复合镀层 Zn—Fe—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u单镀液和纳米MoS_2复合镀液电刷镀层的抗粘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元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在Cr12MoV模具钢上电刷镀制备出多种具有自润滑性和减磨性能好的涂层,筛选出与奥氏体不锈钢对磨时抗粘着磨损性能优秀的镀层,改善模具的抗粘着磨损性能。方法采用电刷镀方法制备In,Cu单镀液镀层及Ni-W(D)-Mo S2(纳米)和Cu-MoS_2(纳... 目的在Cr12MoV模具钢上电刷镀制备出多种具有自润滑性和减磨性能好的涂层,筛选出与奥氏体不锈钢对磨时抗粘着磨损性能优秀的镀层,改善模具的抗粘着磨损性能。方法采用电刷镀方法制备In,Cu单镀液镀层及Ni-W(D)-Mo S2(纳米)和Cu-MoS_2(纳米)复合电刷镀镀层,对4种镀层与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对磨磨损实验,载荷为100 N,磨损时间为300 min,并分析磨损质量损失,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各镀层的抗粘着磨损实验结果。结果 4种镀层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抗粘着磨损能力,但Cu单镀液镀层和Cu-MoS_2(纳米)复合镀层在磨损实验的前150 min磨损质量损失明显,磨损质量损失率分别达到0.105%和0.136%,而In和Ni-W(D)-Mo S2镀层都很小,分别为0.024 57%和0.031 74%,体现出更良好的抗粘着能力和耐磨性。结论在被加工工件的强度不高时,Cu镀层和Cu-MoS_2(纳米)复合镀层仍然具有一定的抗粘着磨损性能,而在被加工工件为具有较明显加工硬化现象的强度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时,In和Ni-W(D)-Mo S2镀层具有更好的抗粘着磨损性能,其中Ni-W(D)-Mo S2镀层表现出了最优秀的综合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镀层 cu镀层 Ni-W(D)-MoS_2复合镀层 cu-MoS2复合镀层 纳米MoS2 奥氏体不锈钢 电刷镀 粘着磨损 模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刹车用SiO_2/Cu复合材料基体中Fe和Sn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高红霞 刘建秀 +1 位作者 张友阳 栗富国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测试Cu-Fe,Cu-Sn,Cu-Fe-Sn三种基体的SiO2/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讨论基体中Fe和Sn的存在状态、作用以及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Sn基体的SiO2/Cu复合材料具有更... 在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测试Cu-Fe,Cu-Sn,Cu-Fe-Sn三种基体的SiO2/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讨论基体中Fe和Sn的存在状态、作用以及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Sn基体的SiO2/Cu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摩擦系数及稳定性、更小的磨损量,可承受更高的制动速度,是适合高速制动的高性能刹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sio2/cu复合材料 基体组成 刹车材料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纳米粒子对高速电喷镀镍基PTFE复合镀层的影响
12
作者 钱士强 王伟 陈旭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62-65,共4页
利用自制高速电喷镀装置制备镍基纳米PTFE和SiO2粒子复合镀层;研究了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合强度、耐蚀性等受SiO2纳米粒子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粒子,减缓了沉积速率,有较强的细化晶粒作用。加入1.0~1.5g/L纳米... 利用自制高速电喷镀装置制备镍基纳米PTFE和SiO2粒子复合镀层;研究了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合强度、耐蚀性等受SiO2纳米粒子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粒子,减缓了沉积速率,有较强的细化晶粒作用。加入1.0~1.5g/L纳米SiO2粒子时镀层截面的硬度升高,加入2.0~2.5g/L纳米SiO2粒子时镀层的结合强度较高;但降低镀层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喷镀 纳米sio2 纳米PTFE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Cu掺杂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银 张林 +5 位作者 李泽甫 陈庚 魏志军 陈擘威 罗炫 杨睿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分别以正硅酸甲酯、醋酸铜为硅源和铜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及CO2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系列Cu掺杂SiO2复合气凝胶。采用红外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BET)、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样品进... 分别以正硅酸甲酯、醋酸铜为硅源和铜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及CO2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系列Cu掺杂SiO2复合气凝胶。采用红外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BET)、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增加,复合气凝胶密度增加,比表面积降低,平均孔径增加,实际掺杂比与理论掺杂比对应增加。该复合气凝胶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密度低(<40mg/cm3),比表面积高(>390m2/g),成型性较好,有望应用于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掺杂sio2复合气凝胶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Cu)/SiO_2二元合金分散复合薄膜非线性光吸收的Mie理论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丽平 张波萍 +2 位作者 赵翠华 李顺 王士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5-1110,共6页
用修正的Mie理论,模拟计算分析了(Ag,Cu)/SiO2、(Au,Cu)/SiO2、(Ag,Au)/SiO2合金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理论吸收光谱。研究发现当二元金属纳米颗粒以合金形式存在时,在一个波段处出现SPR吸收峰,峰位与合金组元的相对含量相关。模拟出的理... 用修正的Mie理论,模拟计算分析了(Ag,Cu)/SiO2、(Au,Cu)/SiO2、(Ag,Au)/SiO2合金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理论吸收光谱。研究发现当二元金属纳米颗粒以合金形式存在时,在一个波段处出现SPR吸收峰,峰位与合金组元的相对含量相关。模拟出的理论吸收光谱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e理论 (Ag cu)/sio2 (Au cu)/sio2和(Ag Au)/sio2二元合金复合薄膜 光吸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罩超声辅助电镀Ni-Co/S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萍 周倩 董良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3,共6页
在电子元件常用的屏蔽罩表面电镀Ni-Co/SiO2复合镀层,并施加超声波以强化电镀过程。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镀层中SiO2颗粒含量以及镀层表面形貌、显微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超声波功率有利于改善镀层表面形貌,并提高镀层中... 在电子元件常用的屏蔽罩表面电镀Ni-Co/SiO2复合镀层,并施加超声波以强化电镀过程。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镀层中SiO2颗粒含量以及镀层表面形貌、显微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超声波功率有利于改善镀层表面形貌,并提高镀层中SiO2颗粒含量,使镀层表现出越来越好的耐蚀性。但超声波功率超过一定范围后,镀层中SiO2含量下降,镀层表面形貌也随之变差,导致耐蚀性下降。超声波功率提高对镀层衍射峰的数量、位置以及晶格常数基本没有影响。当超声波功率为240 W时,镀层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相对最好,该镀层适合应用在屏蔽罩上,有望进一步改善屏蔽罩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表面形貌 显微结构 Ni-Co/sio2复合镀层 屏蔽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复合电镀(Ni-P)-纳米微粒SiO_2工艺 被引量:15
16
作者 曹铁华 成旦红 +2 位作者 桑付明 袁蓉 徐伟一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脉冲电流,制备(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宽、占空比、搅拌方式及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的电镀工艺。同时... 采用脉冲电流,制备(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宽、占空比、搅拌方式及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的电镀工艺。同时,对脉冲电镀与直流电镀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 复合电镀 纳米sio2 脉冲电镀 电镀工艺 镀层硬度 复合镀层 脉冲电流 沉积速率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f)/SiO_2复合材料自身及其与铜、不锈钢的钎焊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波 熊华平 +1 位作者 毛唯 程耀永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0,共6页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在880℃/10min规范下成功实现了SiO2f/SiO2自身、SiO2f/SiO2与Cu和SiO2f/SiO2与1Cr18Ni9Ti三种接头的连接。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接头中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扩散反应层组织,反应层中出现了Ti...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在880℃/10min规范下成功实现了SiO2f/SiO2自身、SiO2f/SiO2与Cu和SiO2f/SiO2与1Cr18Ni9Ti三种接头的连接。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接头中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扩散反应层组织,反应层中出现了Ti和O的富集,根据两者的原子比例推断生成了TiO2相;另外,三种接头中心区都形成了由灰色相和白色相共同组成的Ag-Cu共晶组织,其中灰色相为Cu基固溶体,白色相为Ag基固溶体。接头剪切强度结果显示,SiO2f/SiO2/Cu接头剪切强度为12.4MPa,SiO2f/SiO2/1Cr18Ni9Ti接头剪切强度为18.4MPa,接头中的残余应力是决定接头强度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f/sio2复合材料 AgcuTi 钎焊 cu 1CR18NI9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SiO_2为基质的含N复合分离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闻荻江 邹志明 李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5,共3页
制备了PEI/SiO2复合分离材料,用红外光谱鉴定了其-N基团的存在,用SEM观察了其表面结构,并且用树脂吸附铜离子量来表征了其结合PEI的量。结果表明,复合分离材料对于铜离子的吸附速率很快,在0.5-0.7h就已经达到了饱和,静态最大吸附容量为4... 制备了PEI/SiO2复合分离材料,用红外光谱鉴定了其-N基团的存在,用SEM观察了其表面结构,并且用树脂吸附铜离子量来表征了其结合PEI的量。结果表明,复合分离材料对于铜离子的吸附速率很快,在0.5-0.7h就已经达到了饱和,静态最大吸附容量为47.1mg/g树脂;同时树脂具有再生性能,经过10次的解吸-吸附试验后,其吸附容量降至42.5mg/g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I sio2 复合分离材料 制备技术 cu2+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SiO_2化学复合镀液中分散剂的研究
19
作者 陈尔跃 杨晓超 +1 位作者 徐娟 郭祥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6,共5页
在铜表面上的(Ni-P)-SiO2化学复合镀中,将Al2(SO4)、CoSO4和CrCl3作为纳米SiO2分散剂添加到镀液中.由分光光度计测定发现少量金属盐对纳米SiO2粒子在镀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通过光电子能谱检测发现,Al2(SO4)3作为纳... 在铜表面上的(Ni-P)-SiO2化学复合镀中,将Al2(SO4)、CoSO4和CrCl3作为纳米SiO2分散剂添加到镀液中.由分光光度计测定发现少量金属盐对纳米SiO2粒子在镀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通过光电子能谱检测发现,Al2(SO4)3作为纳米SiO2分散剂的(Ni-P)-SiO2化学复合镀层中纳米SiO2沉积效果优于其他分散剂.0~8nm深度刻蚀检测表明镀层中纳米SiO2质量分数稳定.实验表明,以Al2(SO4)3作为分散剂最佳质量浓度为3.06~ 4.0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sio2 化学复合 分散剂 纳米sio2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锌-镍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项腾飞 焦亚萍 +1 位作者 梅天庆 李桂麟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弱酸性条件下,采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Zn-Ni)-Si O2纳米复合镀层,并与锌-镍合金镀层进行对比。实验采用电镜扫描、能谱分析、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以及醋酸加速氯化钠浸泡试验等方法,分别研究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各元素含量以及... 在弱酸性条件下,采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Zn-Ni)-Si O2纳米复合镀层,并与锌-镍合金镀层进行对比。实验采用电镜扫描、能谱分析、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以及醋酸加速氯化钠浸泡试验等方法,分别研究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各元素含量以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i O2后(Zn-Ni)-Si O2复合镀层更加致密,镀层中镍含量减少,极化电阻增大,采用超声后效果更加明显,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纳米sio2 (Zn—Ni)-sio2复合镀层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