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造中机械振动对AlSi6Cu3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祥 张远明 +1 位作者 曾德军 马彦滨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研究了铸造过程中机械振动对AlSi6Cu3合金铸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械振动振幅为5、10、15和20μm,恒定振动频率为1000 Hz。将振动条件下所得结果与静态条件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凝固条件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力学性... 研究了铸造过程中机械振动对AlSi6Cu3合金铸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械振动振幅为5、10、15和20μm,恒定振动频率为1000 Hz。将振动条件下所得结果与静态条件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凝固条件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扫描电镜图像,研究了AlSi6Cu3合金试样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振幅的机械振动使AlSi6Cu3合金获得不同程度的晶粒细化;机械振动的加入使得铸件的显微硬度得到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在所有不同机械振动幅度测试条件下,1000 Hz和5μm振幅的振动条件提供了最好的改善结果;AlSi6Cu3合金拉伸断口为韧窝和解理的混合型断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6cu3合金 铸造 机械振动 振幅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压力对AlSi17Cu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符特 胡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51,共6页
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挤压铸造过程中挤压压力对AlSi17Cu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工业生产中优化铝合金铸件的加工条件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了200 kN液压机,对施加70、100及130 MPa三种不同的挤压压力进行AlSi17Cu合金挤压铸造... 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挤压铸造过程中挤压压力对AlSi17Cu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工业生产中优化铝合金铸件的加工条件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了200 kN液压机,对施加70、100及130 MPa三种不同的挤压压力进行AlSi17Cu合金挤压铸造试验,并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合金的拉伸性能和硬度等。结果表明,挤压压力的增加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具有显著影响,在70~130 MPa的压力范围内,初生Si颗粒及共晶Si的尺寸与分布呈现显著变化。随挤压压力从70 MPa增至130 MPa,初生Si颗粒尺寸减小了28.4%,共晶Si颗粒的尺寸减少了50.3%,同时α-Al相的晶粒尺寸亦呈现18.3%的减小。挤压压力的增加能够明显提升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当挤压压力由70 MPa提高到100 MPa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了13.9%,屈服强度提高了22.6%,伸长率和硬度分别提升了19.9%和9.4%。然而,当挤压压力进一步增至130 MPa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略有下降。这表明,挤压压力的增加并非线性地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当超过某一临界压力时,合金的延展性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压力 AlSi17cu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含量对Al-5.6Zn-2.5Mg-1.6Cu合金热裂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灿 许世春 +4 位作者 杨继玺 罗红梅 徐照明 吴梵 李再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1,共9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Ni含量对Al-5.6Zn-2.5Mg-1.6Cu-xNi(x=0%,0.1%,0.3%,0.5%,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热裂倾向的影响。用ProCAST软件对合金的热裂倾向进行模拟,并结合OM,SEM,XRD,室温拉伸,析出相,应力场,热裂指数(hot tearin... 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Ni含量对Al-5.6Zn-2.5Mg-1.6Cu-xNi(x=0%,0.1%,0.3%,0.5%,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热裂倾向的影响。用ProCAST软件对合金的热裂倾向进行模拟,并结合OM,SEM,XRD,室温拉伸,析出相,应力场,热裂指数(hot tearing indicator,HTI),有效应力等分析表征方法系统地研究Al-Zn-Mg-Cu系合金的热裂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Ni含量小于0.5%时,HTI值随Ni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Ni含量为0.5%时,HTI值最低;约束棒下端的有效应力随Ni含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Ni含量为0.5%时,有效应力最低。与未添加Ni的合金相比,添加0.5%Ni的合金热裂敏感性明显降低,力学性能大幅度提升,抗拉强度提高了54.79%,屈服强度提高了48.49%,拉伸应变提高了461%。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5.6Zn-2.5Mg-1.6cu合金 热裂倾向 数值模拟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及时效温度对Al-Mg-Si-Cu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4
作者 杜兴旺 王芝秀 +2 位作者 李海 王烨 黄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6-1510,共15页
采用硬度及晶间腐蚀测试、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80、200、220、240℃, 0~600 h)时效对Al-1.1Mg-1.2Si-xCu(x=0, 0.35, 0.7, 1.1,质量分数,%)四种合金晶间腐蚀(IG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为0的合金在不同时效温度下... 采用硬度及晶间腐蚀测试、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80、200、220、240℃, 0~600 h)时效对Al-1.1Mg-1.2Si-xCu(x=0, 0.35, 0.7, 1.1,质量分数,%)四种合金晶间腐蚀(IG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为0的合金在不同时效温度下始终发生均匀腐蚀(UC),而Cu含量为0.35%、0.7%的合金发生IGC→UC的转变;相比之下,Cu含量为1.1%的合金在180、200、220℃时效时只发生IGC,但在240℃时效时,腐蚀类型发生IGC→UC→IGC→UC的转变。Cu含量为0的合金始终无IGC敏感性,源于晶界β相不能作为稳定阳极与PFZ形成腐蚀微电池。Cu含量为0.35%、0.7%的合金发生IGC→UC的转变,与短路扩散控制的粗化过程主导晶界Q相产生连续→断续的分布特征有关。Cu含量为1.1%的合金在较低温度时效时只发生IGC,源于析出相数量多且Q相粗化过程缓慢;该合金在较高温度时效时发生IGC→UC→IGC→UC的转变,与晶界Q相粗化和长大过程同步发生、先后主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cu含量 时效 晶间腐蚀 均匀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时效对Al⁃4.0Cu⁃1.0Li⁃(Zn)合金时效硬化和晶间腐蚀的影响
5
作者 杨明 赵新奇 +1 位作者 张松 伍翠兰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形变时效对Al⁃4.0Cu⁃1.0Li⁃(Zn)合金时效硬化和晶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Al⁃4.0Cu⁃1.0Li⁃Zn合金中的Zn元素主要存在T_(1)相中,Zn元素的添加使晶内T_(1)相直径减小,数量密度变...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形变时效对Al⁃4.0Cu⁃1.0Li⁃(Zn)合金时效硬化和晶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Al⁃4.0Cu⁃1.0Li⁃Zn合金中的Zn元素主要存在T_(1)相中,Zn元素的添加使晶内T_(1)相直径减小,数量密度变大,分布更加弥散,晶界处T_(1)相由连续变为不连续状态,合金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提高。形变时效引入预变形量变大,晶内T_(1)相直径尺寸减小,数量密度增加,分布更加弥散,同时抑制晶内δ′/θ′/δ′复合相的析出,提高Al⁃4.0Cu⁃1.0Li⁃(Zn)合金的硬度,加快时效硬化响应速率,而且晶界处无析出带的宽度变窄,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提高。添加Zn和引入形变时效的T8工艺协同作用不仅提高Al⁃4.0Cu⁃1.0Li⁃(Zn)合金硬度,增强合金的时效硬化,而且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形变时效 时效硬化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含量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杨国强 刘志义 +2 位作者 柏松 李苏望 曹靖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204,共5页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MPa,提升了4.5%;屈服强度由288 MPa提高到319 MPa,提升了10.8%。合金力学性能的提升主要来源于Cr的固溶强化和S′相的析出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cu/Mg比 固溶强化 析出强化 Cr AL-cu-MG-AG合金 析出相 欠时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时效对Al-6.7Zn-1.8Mg-0.2Cu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胡莎莎 邱诚 张大童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对3.2 mm厚度的Al-6.7Zn-1.8Mg-0.2Cu铝合金挤压板材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时效热处理,即人工时效(artificial ageing,AA)120℃×24 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 采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对3.2 mm厚度的Al-6.7Zn-1.8Mg-0.2Cu铝合金挤压板材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时效热处理,即人工时效(artificial ageing,AA)120℃×24 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硬度试验和拉伸试验等对焊后接头和时效接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6.7Zn-1.8Mg-0.2Cu高强铝合金FSW接头抗拉强度为470 MPa,焊接系数为80.0%,断后伸长率为10.1%.采用焊后AA能有效提高接头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525 MPa,相比焊态接头提高11.8%,达到母材(base material,BM)的89.6%,断后伸长率为8.5%.FSW过程中受摩擦热影响热力影响区(thermo-mechanically affected zone,TMAZ)和焊核区(nugget zone,NZ)的析出相溶解随后冷却再析出,其中析出相主要是η'相,在热影响区(heat-affected zone,HAZ)主要发生GP区(Guinier-Preston zone)的溶解和η'相的粗化,在不同热输入下析出相逐渐由溶解转变为粗化.焊后时效使得GP区析出和发生GP区向η'相的转变,在HAZ处已存的η'相转变成粗大的η相.接头硬度曲线呈明显W形,FSW接头断裂在NZ,焊后时效接头断裂在HA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Al-6.7Zn-1.8Mg-0.2cu合金 焊后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含Cl环境下Cu合金化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毅 周君君 张天翼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对低合金钢和含铜低合金钢进行了金相形貌观察、电化学测试、浸泡实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比分析了这两种钢的组织、极化性能、浸泡后腐蚀产物的形貌及成分,系统研究了模拟盐碱土壤环境(含Cl的饱和Ca(OH)_(2)溶液)下Cu合金化对低合金... 对低合金钢和含铜低合金钢进行了金相形貌观察、电化学测试、浸泡实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比分析了这两种钢的组织、极化性能、浸泡后腐蚀产物的形貌及成分,系统研究了模拟盐碱土壤环境(含Cl的饱和Ca(OH)_(2)溶液)下Cu合金化对低合金钢耐蚀性及腐蚀产物保护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Cu的添加增加了低合金钢在环境中的腐蚀电位和破钝电位,降低了维钝电流密度。Cu合金化低合金钢的浸泡后腐蚀产物表现出更致密的形貌及更高的稳定腐蚀产物含量,促使腐蚀产物保护性增加,表现为蚀坑深度降低。Cu添加促进试样试样容抗弧半径和低频模值|Z|0.01的增加,这与锈层中Fe2O3稳定物相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cu合金 耐蚀性 碱性含Cl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吴桢 张正季 +2 位作者 张凤钊 毛郭灵 高文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7,132,共7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Cu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抑制ZL114A合金中GP区、β''相和β'相的形成,但在合适的时效制度和合理Cu含量的条件下,ZL114A合金中...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Cu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抑制ZL114A合金中GP区、β''相和β'相的形成,但在合适的时效制度和合理Cu含量的条件下,ZL114A合金中出现θ''相,实现β''和θ''双析出相强化。当时效工艺为180℃/8 h时,添加0.54wt%Cu后,ZL114A合金的抗拉强度由350 MPa增加到384 MPa,屈服强度由310 MPa增加到338 MPa,伸长率由2.5%减少到2.2%。添加Cu后,ZL114A合金的流动性降低,在利用Cu提高ZL114A合金强度时,Cu含量不宜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4A合金 cu β''相 θ''相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Mg-Cu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蒙毅 杨越 +1 位作者 孙健 曹雷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6-224,共9页
采用位移和应力测量系统,获得Mg-Cu合金凝固冷却过程中的位移、应力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曲线,探究Mg-Cu合金凝固过程中成分、位移、应力和组织演变间的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u使Mg熔体凝固过程中的膨胀行为由仅存在液相膨胀... 采用位移和应力测量系统,获得Mg-Cu合金凝固冷却过程中的位移、应力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曲线,探究Mg-Cu合金凝固过程中成分、位移、应力和组织演变间的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u使Mg熔体凝固过程中的膨胀行为由仅存在液相膨胀转变为同时存在液相膨胀和两相区膨胀,且两相区膨胀量(Δl)随Cu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这是CuMg_(2)离异共晶相、ɑ-Mg+CuMg2共晶相以及结晶潜热对残余液相加热共同作用的结果。Mg-2.5Cu合金Δl最小,为7.5×10^(-3)mm。平均凝固收缩速率(v_(shr))随Cu含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逐渐降低,Mg-0.8Cu合金v_(shr)最大,为3.3×10^(-4)mm·s^(-1)。凝固过程膨胀应力的产生受两相区膨胀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合金 cu含量 凝固 膨胀行为 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对Al⁃4.0Cu⁃0.9Li⁃0.2Mg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魏少青 李石勇 +1 位作者 伍翠兰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工艺对时效Al⁃4.0Cu⁃0.9Li⁃0.2Mg(wt.%)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引入预变形的T8工艺能显著加快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并提高合金的峰值...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工艺对时效Al⁃4.0Cu⁃0.9Li⁃0.2Mg(wt.%)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引入预变形的T8工艺能显著加快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并提高合金的峰值时效强度,但合金的延伸率却明显降低。未变形合金在160℃下峰值时效时主要析出相为δ′/θ′/δ′共生相和T_(1)相,引入预变形的合金中主要析出相均为T_(1)相,而δ′/θ′/δ′共生相的析出则明显受到抑制,并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合金中δ′/θ′/δ′共生相的数量也越来越少,而T_(1)相也逐渐变得更加细小。T8工艺促进了形变强化和析出强化,使得合金强度提高,但预变形的引入使得合金在后续变形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位错塞积,因此合金塑性明显下降。引入变形后合金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给T_(1)相的形核析出提供了大量的异质形核点,又由于合金中的溶质原子数量有限,因此δ′/θ′/δ′共生相的析出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g合金 形变时效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Cr合金电摩擦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淑果 郑茂盛 +3 位作者 刘平 任凤章 田保红 周根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8-662,共5页
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Cu—Ag—Cr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合金的受流磨损机理,并与Cu-Ag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磨损试验采用自制的试验设备在干滑动的条件下进行,与... 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Cu—Ag—Cr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合金的受流磨损机理,并与Cu-Ag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磨损试验采用自制的试验设备在干滑动的条件下进行,与合金对摩的是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结果表明:Cu—Ag-Cr合金的磨损率随着滑动速度和滑行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合金在受流状态下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Cu—Ag—Cr合金的耐磨性能是Cu—Ag合金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合金 cu—Ag合金 电流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Cr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蕊 刘平 +2 位作者 雷静果 康布熙 田保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3,共3页
研究了时效参数和变形量对Cu-0.1Ag-0.61Cr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80℃×20 min固溶后,在480℃时效1 h可获得较高的导电率和硬度。时效前对合金加以冷变形可以显著提高其显微硬度,合金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30 min时,峰... 研究了时效参数和变形量对Cu-0.1Ag-0.61Cr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80℃×20 min固溶后,在480℃时效1 h可获得较高的导电率和硬度。时效前对合金加以冷变形可以显著提高其显微硬度,合金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30 min时,峰值硬度可达165.13 HV,导电率可达83%IACS,而固溶后直接时效分别仅为153.46 HV和77.63%IACS。与Cu-0.1Ag-0.46Cr合金相比其显微硬度有较大提高而导电率降低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合金 冷变形 时效 导电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铸态Mg-Bi-Sn系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帅举 王孟璐 +6 位作者 宋金龙 张明池 毕广利 曹驰 刘海峰 陈体军 李元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2-3365,共14页
为研究Cu元素对Mg-Bi-Sn系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铸态Mg-3Bi-5Sn-xCu(x=0,1,2,3,质量分数,%)合金,采用OM、SEM、XRD、EPMA、维氏硬度计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Cu元素对铸态Mg-3Bi-5Sn(BT35)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 为研究Cu元素对Mg-Bi-Sn系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铸态Mg-3Bi-5Sn-xCu(x=0,1,2,3,质量分数,%)合金,采用OM、SEM、XRD、EPMA、维氏硬度计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Cu元素对铸态Mg-3Bi-5Sn(BT35)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元素可以显著细化BT35合金晶粒组织,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晶粒尺寸先显著减小后略微增大,在本研究所制备的四种合金中,Mg-3Bi-5Sn-2Cu (BTC352)合金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62.0μm)。此外,BT35合金中主要物相组成为α-Mg、Mg_(3)Bi_(2)相和Mg2Sn相;而添加Cu元素后,合金中还出现了额外的Mg_(2)Cu相和BiSn相。当Cu元素的添加量由0%提升到3%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主要是由于2%Cu合金化引起的晶粒细化、第二相强化和固溶强化的综合作用,BTC352合金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为分别为(249.9±6.0) MPa和(13.0±1.0)%,其断口组织呈现典型穿晶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铸造 cu元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瑞丁 赵磊 +7 位作者 蒋海春 唐建国 叶凌英 刘胜胆 张勇 马乐航 胡西艳 卢冯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6-1494,共9页
采用室温拉伸、Kahn撕裂以及弯曲实验,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和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探究了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均匀断裂能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 采用室温拉伸、Kahn撕裂以及弯曲实验,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和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探究了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均匀断裂能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逐渐增加,合金的弯曲性能变好,均匀阶段韧性提升,而合金的失稳伸长率、失稳断裂能及单位面积裂纹扩展功下降,合金失稳阶段韧性变差。随着Cu含量的增加,Al-1Mg-0.6Si-xCu合金中强化相β″的密度增加,且在0.5-Cu合金中出现Q′相和L相,晶内析出相密度增加,使得合金在形变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晶界析出相间距增加,从而提高合金的韧性及弯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cu含量 失稳伸长率 裂纹形核功 裂纹扩展功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Al-Cu-Li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锦勋 李红英 +2 位作者 杨惠钧 林海涛 郑子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6-1518,共13页
采用薄板叠层末端淬火的方法,通过强度测试、连续冷却转变(CCT)和时间-温度-转化率(TTT)曲线计算及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了Cu含量(3.15%、3.63%和3.88%)对Al-Cu-Li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 采用薄板叠层末端淬火的方法,通过强度测试、连续冷却转变(CCT)和时间-温度-转化率(TTT)曲线计算及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了Cu含量(3.15%、3.63%和3.88%)对Al-Cu-Li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从析出驱动力和形核位点的角度分析了Cu含量影响淬火敏感性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晶格畸变能增加,Li的溶解度降低,淬火态合金中位错和残留第二相增多,含Li相的析出驱动力和非均匀形核位点增加,淬火沉淀相增多;随着临界冷却速率的增大,鼻尖温度孕育期缩短,强度残存率减小,Al-Cu-Li合金淬火敏感性提高。T8态合金强度受Cu含量和淬火速率共同作用,淬火速率较高时,主要受Cu含量的影响;淬火速率较低时,Cu含量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cu含量 淬火敏感性 强度 淬火沉淀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时间对AlSi15Cu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营营 肖海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84,90,共4页
过共晶AlSi15Cu合金的延展性极容易受到大Si颗粒尺寸的影响,使得该合金力学性能下降。研究了不同超声振动时间对过共晶AlSi15Cu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振动可以有效地细化AlSi15Cu合金中的初生Si颗粒。超声振动... 过共晶AlSi15Cu合金的延展性极容易受到大Si颗粒尺寸的影响,使得该合金力学性能下降。研究了不同超声振动时间对过共晶AlSi15Cu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振动可以有效地细化AlSi15Cu合金中的初生Si颗粒。超声振动通过在Si颗粒内部产生裂孔,使得初生Si颗粒获得细化。适当时间的超声振动能使金属间化合物等硬颗粒与初生Si发生碰撞,从而导致Si颗粒进一步破碎和细化。经过超声振动的合金初生Si晶粒均匀分布和细化,可以克服AlSi15Cu合金变形不良的问题。处理后的AlSi15Cu合金力学性能较未处理的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15cu合金 铸造 超声振动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铝锂合金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杨惠钧 唐建国 +5 位作者 李响 刘锦勋 李红英 肖翔 林海涛 王姝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59-2570,共12页
通过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和电化学实验,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组织的观察,研究了三种Cu含量对铝锂合金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Cu含量铝锂合金(3.15Cu、3.63Cu和3.88Cu合金)的抗腐蚀性能由好到差... 通过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和电化学实验,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组织的观察,研究了三种Cu含量对铝锂合金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Cu含量铝锂合金(3.15Cu、3.63Cu和3.88Cu合金)的抗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3.15Cu合金、3.88Cu合金、3.63Cu合金。3.15Cu合金中粗大相和T1相的数量最少,腐蚀深度最浅,腐蚀电流密度最小,EIS容抗弧半径最大,具有最好的抗腐蚀性能。与3.15Cu合金相比,3.63Cu和3.88Cu合金中粗大相和T1相的数量较多,导致合金腐蚀更容易萌生和扩展,使抗腐蚀性能变差;与3.63Cu合金相比,3.88Cu合金中粗大相与基体间的电位差减小,使抗腐蚀性能略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cu含量 局部腐蚀 晶间腐蚀 剥落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直流磁场对Al-5Mg-3Zn-1Cu合金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曾麟添 周全 +2 位作者 陈乐平 刘武平 刘厚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对Al-5Mg-3Zn-1Cu合金的凝固过程施加不同直流电压(0~300 V)和放电频率(0~20 Hz)以及占空比为30%的间断直流磁场,研究了间断直流磁场对其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断直流磁场有效细化了合金的凝固组织,初生α-Al相由无磁... 对Al-5Mg-3Zn-1Cu合金的凝固过程施加不同直流电压(0~300 V)和放电频率(0~20 Hz)以及占空比为30%的间断直流磁场,研究了间断直流磁场对其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断直流磁场有效细化了合金的凝固组织,初生α-Al相由无磁场时的粗大枝晶变为细小的蔷薇状晶粒,第二相由粗大而连续的网格状结构变为细小而断续分布结构。随着直流电压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第二相体积分数和长度均减小,抗压强度和断裂应变均先升后降;随着放电频率的增加,晶粒尺寸、第二相体积分数和长度均先减小后增大,抗压强度和断裂应变均先升后降。施加间断直流磁场后,合金的拉伸性能提高,断口中的准解理面减少,撕裂棱增多。当直流电压为200 V、放电频率为5 Hz时,合金的抗压强度和断裂应变最大,与无磁场时相比分别提高了31.6%和43%,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则分别提高了79.71%和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5Mg-3Zn-1cu合金 间断直流磁场 凝固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和Ni对过冷Ag-28.1Cu共晶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20
作者 李宏 金青林 林水根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7,共8页
为了揭示在共晶相中具有不同固溶度的Sn和Ni元素对过冷共晶凝固组织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使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过冷Ag-28.1Cu-xM(x=0%0.5%、1%,质量分数;M=Sn,Ni)共晶合金试样,分析了第3组元Sn和Ni对过冷Ag-Cu共... 为了揭示在共晶相中具有不同固溶度的Sn和Ni元素对过冷共晶凝固组织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使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过冷Ag-28.1Cu-xM(x=0%0.5%、1%,质量分数;M=Sn,Ni)共晶合金试样,分析了第3组元Sn和Ni对过冷Ag-Cu共晶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n元素不会改变宏观组织的分区特征,微观组织中出现反常共晶增多和粗化的现象,并具有随机的取向分布。凝固过程中Sn会形成垂直于固-液界面的浓度梯度,造成胞状界面失稳形成树枝状,但仍能够维持耦合共晶生长。而添加Ni元素会使宏观组织的分区特征消失,微观组织中则出现了单相枝晶,且表现出单一取向分布,原因是第3组元Ni平行于固-液界面扩散,使共晶合金生长方式从耦合生长转变为离异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28.1cu共晶合金 深过冷 合金元素Sn和Ni 凝固组织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