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含量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国强 刘志义 +2 位作者 柏松 李苏望 曹靖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204,共5页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MPa,提升了4.5%;屈服强度由288 MPa提高到319 MPa,提升了10.8%。合金力学性能的提升主要来源于Cr的固溶强化和S′相的析出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cu/Mg比 固溶强化 析出强化 cr AL-cu-MG-ag合金 析出相 欠时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Cr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蕊 刘平 +2 位作者 雷静果 康布熙 田保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3,共3页
研究了时效参数和变形量对Cu-0.1Ag-0.61Cr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80℃×20 min固溶后,在480℃时效1 h可获得较高的导电率和硬度。时效前对合金加以冷变形可以显著提高其显微硬度,合金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30 min时,峰... 研究了时效参数和变形量对Cu-0.1Ag-0.61Cr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80℃×20 min固溶后,在480℃时效1 h可获得较高的导电率和硬度。时效前对合金加以冷变形可以显著提高其显微硬度,合金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30 min时,峰值硬度可达165.13 HV,导电率可达83%IACS,而固溶后直接时效分别仅为153.46 HV和77.63%IACS。与Cu-0.1Ag-0.46Cr合金相比其显微硬度有较大提高而导电率降低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合金 冷变形 时效 导电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Cr合金电摩擦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贾淑果 郑茂盛 +3 位作者 刘平 任凤章 田保红 周根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8-662,共5页
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Cu—Ag—Cr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合金的受流磨损机理,并与Cu-Ag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磨损试验采用自制的试验设备在干滑动的条件下进行,与... 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Cu—Ag—Cr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合金的受流磨损机理,并与Cu-Ag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磨损试验采用自制的试验设备在干滑动的条件下进行,与合金对摩的是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结果表明:Cu—Ag-Cr合金的磨损率随着滑动速度和滑行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合金在受流状态下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Cu—Ag—Cr合金的耐磨性能是Cu—Ag合金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合金 cu—ag合金 电流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导Cu-0.1Ag-0.11Cr合金的强化机制 被引量:27
4
作者 贾淑果 刘平 +3 位作者 田保红 郑茂盛 周根树 娄花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44-1148,共5页
Cu Ag Cr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电导新型材料。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Cu Ag Cr合金,经合适的工艺处理后,在电导率基本上不降低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抗拉强度达到529MPa,电导率为92.11%(IACS),基本满足对铜合金高强高导... Cu Ag Cr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电导新型材料。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Cu Ag Cr合金,经合适的工艺处理后,在电导率基本上不降低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抗拉强度达到529MPa,电导率为92.11%(IACS),基本满足对铜合金高强高导的性能要求。在同样条件下,与Cu Ag合金相比,其强度和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共格析出强化造成,由于析出相尺寸较大,以Orowan机制强化,强化效应与采用Orowan强化机制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合金 强化机制 高强度 高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加载电流作用下Cr对Cu-Ag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贾淑果 郑茂盛 +3 位作者 刘平 任凤章 田保红 周根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4-488,共5页
通过电滑动磨损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加载电流作用下微量C r对4种不同成分Cu-A g-C r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其电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A g合金的磨损率随着C r含量增加而减小;不同成分合金的磨损... 通过电滑动磨损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加载电流作用下微量C r对4种不同成分Cu-A g-C r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其电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A g合金的磨损率随着C r含量增加而减小;不同成分合金的磨损率均随着电流和滑动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大;由于加入微量C r在合金中形成弥散细小的析出相,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添加C r的合金磨损性能明显优于Cu-A g合金;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合金 cu-ag-cr合金 加载电流 滑动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Zr-Ag合金高温热变形行为与变形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毅 许倩倩 +4 位作者 柴哲 田保红 刘勇 刘平 陈小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1-937,共7页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对Cu-Cr-Zr-Ag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试验,当热压缩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热变形温度为650~950℃时,同时对合金高温热压缩的热加工图以及变形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对Cu-Cr-Zr-Ag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试验,当热压缩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热变形温度为650~950℃时,同时对合金高温热压缩的热加工图以及变形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热变形过程中的稳态流变应力可用双曲正弦本构关系式来描述,其激活能为Q=343.23 k J/mol,同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合金的流变应力方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合金的热加工图,并且获得了试验参数范围内热变形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温度为750~800℃、应变速率范围为0.01~0.1 s-1,并利用热加工图分析了该合金不同区域的高温变性特征以及组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ag合金 高温压缩 动态再结晶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FE法的Cu-Cr-Zr-Ag合金凝固组织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松 谢明 +4 位作者 王塞北 付作鑫 沈月 杜文佳 溥存继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4,共5页
Cu-Cr系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高导电以及优异的耐磨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连续铸造结晶器内衬、异步牵引电动机转子以及耐磨电触头等。应用ProCAST软件中的CA-FE法对Cu-0.1Cr-0.08Zr-0.08Ag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 Cu-Cr系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高导电以及优异的耐磨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连续铸造结晶器内衬、异步牵引电动机转子以及耐磨电触头等。应用ProCAST软件中的CA-FE法对Cu-0.1Cr-0.08Zr-0.08Ag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Cu-Cr-Zr-Ag合金凝固时,铸坯外表面沿模壁产生细晶薄层后,随之形成几何取向一致的柱状晶,而铸坯的心部则是由许多粗大的等轴晶所组成。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大,合金铸坯晶粒变得更为细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cu-cr-Zr—ag合金 凝固模拟 CA-FE法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导Cu-Cr-Ag-Y合金的时效特征及其载流滑动磨损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松 谢明 +4 位作者 张吉明 朱刚 陈永泰 王塞北 李再久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62-66,共5页
对经过连续铸造、固溶和冷拉拔的Cu-Cr-Ag-Y合金进行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工艺参数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的时效特征,并在自制磨损试验机上对合金线材进行载流滑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铜基体中球形第二相的均匀析出是合金综... 对经过连续铸造、固溶和冷拉拔的Cu-Cr-Ag-Y合金进行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工艺参数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的时效特征,并在自制磨损试验机上对合金线材进行载流滑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铜基体中球形第二相的均匀析出是合金综合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Cu-0.6Cr-0.15Ag-0.03Y合金经450℃/4 h时效处理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显微硬度与导电率达到245Hv和80.7%IACS。随着加载电流的增加,合金磨损量变大,其载流磨损机制为电侵蚀磨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cu-cr-ag-Y合金 时效处理 组织与性能 载流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变形与热处理对Cu-Cr-Zr-A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谢明 张吉明 +6 位作者 王松 刘满门 王塞北 陈永泰 杨有才 杨云峰 李爱坤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1,55,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万能电子试验机、数字式微欧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冷轧变形量和热处理工艺对高强高导Cu-Cr-Zr-Ag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冷轧后,其显微组织中出现大量的位错和胞状结构,经500℃/1 h时效处...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万能电子试验机、数字式微欧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冷轧变形量和热处理工艺对高强高导Cu-Cr-Zr-Ag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冷轧后,其显微组织中出现大量的位错和胞状结构,经500℃/1 h时效处理,合金基体中随机析出了弥散的第二相。随着冷轧变形量逐渐增大,合金抗拉强度不断升高,最高值可达632 MPa,而延伸率略有降低。时效态合金的断口形貌呈现出大量的韧窝,其断裂方式为微孔缩聚型塑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cu-cr-Zr-ag合金 冷变形 热处理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流条件下Cu-Ag-Cr合金导线的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勤琴 张吉明 +3 位作者 谢明 王松 程勇 杨有才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67-71,共5页
载流条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探究对于铜合金架空导线、电极电刷以及继电器触头等的实际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自制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黄铜为对磨材料,对真空感应熔炼制备的Cu-4Ag-0.8Cr合金导线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采用电子天平、... 载流条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探究对于铜合金架空导线、电极电刷以及继电器触头等的实际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自制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黄铜为对磨材料,对真空感应熔炼制备的Cu-4Ag-0.8Cr合金导线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采用电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合金载流磨损率、磨损表面形貌及载流磨损机理予以分析。结果表明,电流在0~6 A范围内,随着电流的增加,合金导线的磨损率和温度均在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接触电阻由较大的初始值迅速降低,而后围绕一个中值上下波动。Cu-4Ag-0.8Cr合金导线在载流条件下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以及电侵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铜银铬合金 载流摩擦磨损 表面形貌 接触电阻 磨损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Cr-Ce合金材料载流磨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淑果 宋克兴 +1 位作者 张应周 刘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6,10,共4页
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Cu-Ag-Cr-Ce合金,借助于载流磨损试验机对该合金的载流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该合金载流磨损后线材表面的组织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u-Ag-Cr-Ce合金的磨损率随滑行距离和受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其载流... 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Cu-Ag-Cr-Ce合金,借助于载流磨损试验机对该合金的载流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该合金载流磨损后线材表面的组织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u-Ag-Cr-Ce合金的磨损率随滑行距离和受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其载流磨损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在相同的载流磨损试验条件下,Cu-Ag-Cr-Ce合金材料的耐磨性优于Cu-Ag、Cu-Ag-Cr合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Ce合金 接触线 载流磨损 接触滑板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Cr合金的线拉形变过程 被引量:7
12
作者 葛继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159-163,共5页
研究了Cu-Ag-Cr合金的线拉工艺及其形变时的组织和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合金可通过多次中间热处理线拉至终了尺寸。线拉时,随形变量增加,原树枝状Cr相逐渐变成细片状纤维,在二维磨面上Cr纤维间距和厚度逐渐减小。分... 研究了Cu-Ag-Cr合金的线拉工艺及其形变时的组织和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合金可通过多次中间热处理线拉至终了尺寸。线拉时,随形变量增加,原树枝状Cr相逐渐变成细片状纤维,在二维磨面上Cr纤维间距和厚度逐渐减小。分析指出,形变CuAgCr合金可望成为具有高强度和良好导电性的形变原位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合金 形变 原位复合材料 线位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含量对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热暴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漫 刘志义 +1 位作者 柏松 李苏望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69,175,共5页
研究了Cr含量对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热暴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增加,合金室温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含0.2%Cr的合金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透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向合金中添加0.2%Cr,促进了热暴露后合金... 研究了Cr含量对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热暴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增加,合金室温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含0.2%Cr的合金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透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向合金中添加0.2%Cr,促进了热暴露后合金中Ω相的析出,提高了Ω相的抗粗化性能。Cr添加量超过0.3%后,合金晶界处析出(Al,Cr,Mn,Ti)富集相,导致晶粒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力学性能 晶粒细化 热暴露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对Cu-0.65Cr合金时效析出行为与强化作用的影响
14
作者 龚清华 陈辉明 +4 位作者 周晨阳 黄松炜 谢伟滨 汪航 杨斌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8,共8页
采用EBSD、TEM、硬度及导电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Sc对Cu-0.65Cr合金时效行为、强化作用与抗软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态Cu-0.65Cr和Cu-0.65Cr-0.2Sc合金在时效过程中会析出强化相,提升合金硬度与导电率。其中,Cu-0.65Cr-0.2Sc合金... 采用EBSD、TEM、硬度及导电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Sc对Cu-0.65Cr合金时效行为、强化作用与抗软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态Cu-0.65Cr和Cu-0.65Cr-0.2Sc合金在时效过程中会析出强化相,提升合金硬度与导电率。其中,Cu-0.65Cr-0.2Sc合金中会形成两种纳米尺度析出相粒子,即球状的面心立方结构富Cr相与短棒状的体心立方结构CuSc相。这两种析出相共同产生弥散强化作用要高于Cu-0.65Cr合金中富Cr相单独产生的弥散强化作用,致使峰时效Cu-0.65Cr-0.2Sc合金具有比Cu-0.65Cr合金更高的硬度值,其硬度值达到188 HV。此外,添加Sc能够提高Cu-Cr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同时减缓富Cr相的粗化。因此,峰时效态Cu-Cr-Sc合金的软化温度能够达到550~570℃,高于Cu-Cr合金的软化温度(490~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时效 强化 软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负载条件下Cu-Cr-Zr-Ag合金的电侵蚀特性(英文)
15
作者 王松 陈永泰 +4 位作者 张吉明 王塞北 刘满门 杨云峰 谢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直流负载下触头的电侵蚀特性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其电弧侵蚀机理。通过对Cu-Cr-Zr-Ag合金触头进行电性能实验,研究了25 V/15 A直流负载条件下,合金触头的电侵蚀情况。采用电接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合金材料的电弧侵蚀机理,表面形貌... 直流负载下触头的电侵蚀特性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其电弧侵蚀机理。通过对Cu-Cr-Zr-Ag合金触头进行电性能实验,研究了25 V/15 A直流负载条件下,合金触头的电侵蚀情况。采用电接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合金材料的电弧侵蚀机理,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材料转移现象。结果表明:Cu-Cr-Zr-Ag合金触头具有优异的抗熔焊性能,合金触头的电弧侵蚀微观形貌表现为浆糊状凝固物和气泡,且在触头侵蚀表面存在微裂纹。直流负载条件下动静触头间会发生明显的材料转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cu-cr-Zr-ag合金 直流负载 电侵蚀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合金低温时效析出过程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晶 陈敬超 +3 位作者 肖冰 于杰 李强 杜晔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02-2007,共6页
采用雾化法制备过饱和Cu-Cr固溶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过饱和Cu-Cr固溶体低温时效富Cr区的显微形貌,利用能谱仪分析富集区Cr元素的含量,计算形成不同Cr含量富集区的形成能及合金熵,采用第一原理解释时效析出过程中合金富集区的电子结构变... 采用雾化法制备过饱和Cu-Cr固溶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过饱和Cu-Cr固溶体低温时效富Cr区的显微形貌,利用能谱仪分析富集区Cr元素的含量,计算形成不同Cr含量富集区的形成能及合金熵,采用第一原理解释时效析出过程中合金富集区的电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增加,Cr不断在基体中富集,时效析出是一个扩散迁移过程;富集区是一种亚稳态,有逐渐向稳定态转变的趋势,即Cr析出是固溶体能量降低的一种方式。态密度的计算证实,Cr含量56.0%时富集区发生结构转变(出现GP区),体系内原子化学环境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时效 热力学性质 第一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Cu-0.36wt%C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长征 王庆娟 +4 位作者 郑茂盛 周根树 仝明信 黄美权 张雅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98-1901,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Cu-0.36%(质量分数)Cr舍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讨论了舍金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均匀化处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微观偏析;经(99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Cu-0.36%(质量分数)Cr舍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讨论了舍金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均匀化处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微观偏析;经(990±5)℃×1h固溶、470℃×(3~4)h时效处理后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强度、硬度和电导率分别为494MPa、121.5HV和80.5%IACS;时效前预冷变形可以提高时效强化的效果,时效前经38%冷加工变形后进行470℃×2h时效处理,强度、硬度和电导率可分别提高到537MPa、146.7HV和85%IACS,远远优于国内外同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均匀化 时效 冷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参数和变形量对Cu-Cr-Zr-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行如意 康布喜 +2 位作者 苏娟华 田保红 刘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5,共3页
研究了时效参数和变形量对Cu-0.3Cr-0.15Zr-0.05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经920℃固溶1h后在470℃时效4h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和硬度,时效过程中析出相为体心立方Cr相和Cu4Zr。变形可以加速第二相的析出,合金经60%变形后在... 研究了时效参数和变形量对Cu-0.3Cr-0.15Zr-0.05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经920℃固溶1h后在470℃时效4h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和硬度,时效过程中析出相为体心立方Cr相和Cu4Zr。变形可以加速第二相的析出,合金经60%变形后在500℃时效15min电导率可达70.49%IACS,而固溶后直接时效仅为43.05%IACS;这时硬度也比固溶后直接时效提高70~8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Mg合金 时效 冷变形 第二相 显微硬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Cu/Ag/Cu/Cr新型银基复合薄膜电极的防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翁卫祥 贾贞 +2 位作者 于光龙 李昱 郭太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5,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和光刻工艺制备了Cr/Cu/Ag/Cu/Cr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复合薄膜和电极结构、表面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Ag层与最外层的Cr层之间的Cu层不仅增强了Cr和Ag之间的粘附力,而且起到了牺牲层和氧气阻挡层...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和光刻工艺制备了Cr/Cu/Ag/Cu/Cr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复合薄膜和电极结构、表面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Ag层与最外层的Cr层之间的Cu层不仅增强了Cr和Ag之间的粘附力,而且起到了牺牲层和氧气阻挡层的作用;Cr和Cu对Ag的双重保护使得薄膜电极在温度小于500℃时电阻率保持较为稳定,约为3.0×10-84.2×10-8Ω·m之间。然而由于电极表面氧化和边沿氧化的共同作用,薄膜电极的电阻率在热处理温度超过575℃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尽管如此,Cr/Cu/Ag/Cu/Cr薄膜电极仍然是一种能够承受高温热处理并且保持较低电阻率的新型电极,满足场发射平板显示器封接过程中的热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cu/ag/cu/cr薄膜 薄膜电极 表面形貌 防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Cu-Ag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被引量:24
20
作者 宁远涛 张晓辉 张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制备了Cu 10Ag和Cu 10Ag 0 05Ce合金, 其铸态结构由Ag沉淀、(Cu+Ag)共晶和Cu基体组成。采用大变形法制备了两合金的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大变形(真应变ε≥9)合金和时效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观察了Ag沉淀过程。结果表明微量Ce... 制备了Cu 10Ag和Cu 10Ag 0 05Ce合金, 其铸态结构由Ag沉淀、(Cu+Ag)共晶和Cu基体组成。采用大变形法制备了两合金的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大变形(真应变ε≥9)合金和时效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观察了Ag沉淀过程。结果表明微量Ce添加剂细化Ag纤维尺寸, 提高再结晶温度和不连续沉淀的温度, 明显提高形变态、时效态和完全退火态Cu 10Ag合金的拉伸强度, 而保持与Cu 10Ag合金相近或相当的导电率。真实应变ε=9 9的大变形Cu 10Ag和Cu 10Ag 0 05Ce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1 190 和1 430 MPa, 导电率分别为68 7%和67 6%IACS, 这些性能在低于300℃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cu—ag合金 CE 沉淀 拉伸强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