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Ⅱ)-M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
1
作者 沈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3-445,共3页
Two heterotrinuclear complexes bridging by thiocyanate were synthesized,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nfrared,molar conductance and thermal analysis.The studies of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 Two heterotrinuclear complexes bridging by thiocyanate were synthesized,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nfrared,molar conductance and thermal analysis.The studies of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ies indicated that [Cu(1.2 pn) 2] 2[Mn(NCS) 4(H 2O) 2](NCS) 2 exhibited ferromagnetic exchange interaction and 2[Mn(NCS) 4(H 2O) 2](NCS) 2 antiferromagnetic exchange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硫氰酸根 磁性 铜() 锰() cu() Mn() cu()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Zn(Ⅱ)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陶偌偈 梅崇珍 牛景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合成了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单核配合物CuHL(H3L为N3羧基水杨醛N′水杨醛缩乙二胺)及其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三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三核配合... 合成了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单核配合物CuHL(H3L为N3羧基水杨醛N′水杨醛缩乙二胺)及其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三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三核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862(2)nm,b=15440(3)nm,c=19488(4)nm;α=9004(3)°,β=9786(3)°,γ=9012(3)°;V=35356(12)nm3,Z=1;R1=00614,wR2=01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水杨醛 不对称双Sehiff碱 cu()-zn()-cu()配合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2-吡啶乙基)二硫代草酰胺根桥联的异三核锰(Ⅱ)铜(Ⅱ)锰(Ⅱ)、镍(Ⅱ)铜(Ⅱ)镍(Ⅱ)和三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建中 潘硕文 +4 位作者 程鹏 廖代正 姜宗慧 阎世平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27-1631,共5页
以取代的二硫代草酰胺根作为桥联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三核镍配合物[Ni3(Ped)2](ClO4)2(H2O)(1)、[Ni3(Ped)2](NO3)2(H2O)(2)和[Ni3(Ped)2](Ac)2(H2O)2(3),及2种新的异三核铜镍和铜锰配合物[CuNi2(Ped)2](NO3)2(H2O)2(4)和[CuMn2(Ped)2](N... 以取代的二硫代草酰胺根作为桥联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三核镍配合物[Ni3(Ped)2](ClO4)2(H2O)(1)、[Ni3(Ped)2](NO3)2(H2O)(2)和[Ni3(Ped)2](Ac)2(H2O)2(3),及2种新的异三核铜镍和铜锰配合物[CuNi2(Ped)2](NO3)2(H2O)2(4)和[CuMn2(Ped)2](NO3)2(H2O)2(5)(H2Ped=N,N′-双(2-吡啶乙基)二硫代草酰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电子顺磁共振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配合物进行了热分析。测定了配合物(5)的变温磁化率,研究了配合物(5)中Cu(Ⅱ)-Mn(Ⅱ)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Cu(Ⅱ)-Mn(Ⅱ)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具有高自旋基态的非正规自旋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草酰胺 镍()配合 锰()铜()锰()配合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草酰胺桥的Cu(Ⅱ)-Fe(Ⅱ)和Cu(Ⅱ)-Zn(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磁性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焉翠蔚 李延团 廖代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06-809,共4页
以 N,N -双 (3 -氨基 -2 ,2 -二甲基丙基 )草酰胺根阴离子 (Me2 oxpn)为桥联配体 ,分别端接 N,N,N ,N -四甲基乙二胺 (tmen)和 2 ,9-二甲基 -1 ,1 0 -邻菲罗啉 (Me2 -phen) ;合成和表征了 3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Me2 oxpn) Fe(tmen) 2 ... 以 N,N -双 (3 -氨基 -2 ,2 -二甲基丙基 )草酰胺根阴离子 (Me2 oxpn)为桥联配体 ,分别端接 N,N,N ,N -四甲基乙二胺 (tmen)和 2 ,9-二甲基 -1 ,1 0 -邻菲罗啉 (Me2 -phen) ;合成和表征了 3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Me2 oxpn) Fe(tmen) 2 ]SO4(a) ,[Cu(Me2 oxpn) Zn(tmen) 2 ]SO4(b)和 [Cu(Me2 oxpn) Zn(Me2 -phen) 2 ]SO4(c) .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推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 .测定并研究了 (a)的变温磁化率 (4~ 3 0 0 K) ,求得交换参数 J=-1 2 .96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 Cu( ) -Fe( )离子间存在反铁磁超交换作用 .测试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草酰胺桥 配合 cu() Fe() Zn() 铜() 铁() 锌()抗菌活性 合成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CT-DNA的结合活性
5
作者 王洋 李铭 +4 位作者 关金涛 张智勇 闫俊涛 熊兰 毛佳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8-1866,共9页
本文通过3,3′-((乙基-1,2-二基双((吡啶-2-甲基)杂氮二基))双亚甲基)二(2-羟基-5-甲基苯甲醛)(H2L)和丙二胺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型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 本文通过3,3′-((乙基-1,2-二基双((吡啶-2-甲基)杂氮二基))双亚甲基)二(2-羟基-5-甲基苯甲醛)(H2L)和丙二胺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型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63/m空间群,a=1.982 18(17) nm,b=1.982 18(17) nm,c=1.839 4(2) nm,分子式为C37H41CuN6O4Zn。金属中心Cu(Ⅱ)和Zn(Ⅱ)由两个酚氧原子和一个醋酸根桥联,它们的配位环境都可以近似地看作为四方锥结构,Cu(Ⅱ)和Zn(Ⅱ)之间的距离是0.289 7 nm。本文还利用循环伏安实验和黏度实验的方法对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方式为弱的插入模式,其相应的结合活性为6.92×10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吡啶悬臂 cu()-zn()配合 单晶衍射 配位环境 CT-DNA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多羧酸钴(Ⅱ)-钕(Ⅲ)异核配合物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丽华 金一 梁福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用扩散法合成了配合物[NdCo(NTA)2(H2O)11/3(CH3OH)1/3]·(CH3OH)2/3.10/3H2O(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63 6(2)nm,b=1.044 9(2)nm,c=1.339 3(2)nm,α=107.04°,β=98.25(2)°,γ=103.98°,V=1.217... 用扩散法合成了配合物[NdCo(NTA)2(H2O)11/3(CH3OH)1/3]·(CH3OH)2/3.10/3H2O(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63 6(2)nm,b=1.044 9(2)nm,c=1.339 3(2)nm,α=107.04°,β=98.25(2)°,γ=103.98°,V=1.217 2(4)nm3,Z=2,配合物具有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Nd2Co3(EDTA)3(H2O)11·12H2O](2)用水热法获得,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晶胞参数为a=1.592 5(3)nm,b=1.465 5(2)nm,c=1.474 1(2)nm,β=116.407(2)°,V=3.081 3(8)nm3,Z=2。每个Nd3+通过羧基桥联3个Co2+,而每个Co2+与两个相邻Nd3+连接构成12员环从而形成二维杂金属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 钕(Ⅲ) 配合 乙酸 乙二胺四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