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的机制考察与效应评估——以小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鲍禹默 孙心妍 +1 位作者 孙雨 许心睿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研究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政策的运作机制,包括价格保障、收入激励和市场信号扭曲,指出其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方式僵化、资源过度开发和绿色技术采纳率下降。评估显示,短期内政策促进... 本研究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政策的运作机制,包括价格保障、收入激励和市场信号扭曲,指出其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方式僵化、资源过度开发和绿色技术采纳率下降。评估显示,短期内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增长,但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不利。因此,提出构建绿色生产导向的补贴机制、推广绿色技术、建立优质粮食市场化收购机制和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等策略,以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推动绿色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农业绿色生产 效应评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保护视域下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法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2
作者 王阳 《北方水稻》 2025年第2期64-68,共5页
研究对地方保护视域下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法经济效益问题进行分析,以确定政策实施的实际影响及其长期可持续性。通过法经济学分析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构建了政策影响水稻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率、农民收入... 研究对地方保护视域下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法经济效益问题进行分析,以确定政策实施的实际影响及其长期可持续性。通过法经济学分析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构建了政策影响水稻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率、农民收入、粮食安全、市场稳定性、政府财政负担和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地方保护性法规下水稻经济效益短期内得到了显著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积极效果逐渐减弱。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增加5.27%,经济效率第3年的提升幅度降到了3.49%。粮食自给率降低1.46%。结果表明,地方保护视域下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短期内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与经济效率,但长期实施将不仅导致财政负担加重且会影响本地水稻行业发展。研究为各地水稻方面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 水稻 最低收购价政策 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雪 韩一军 付文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估计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市场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利用2009年1月4日至2016年12月30日小麦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通过将政策作为虚拟变量引入GARCH模型,实证研究政策对平抑小麦期现货价格波动的作用,并从政策执行区和非执行区的视... 为了估计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市场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利用2009年1月4日至2016年12月30日小麦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通过将政策作为虚拟变量引入GARCH模型,实证研究政策对平抑小麦期现货价格波动的作用,并从政策执行区和非执行区的视角比较政策在不同地区维护小麦市场价格稳定方面的效果,对模型结果和价格传导路径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对小麦期现货价格波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能够显著降低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并通过期现货市场间的联系对期货市场产生影响,但政策对期货价格波动的作用方向则相反;政策在平抑小麦价格波动方面的效果具有空间上的溢出效应,通过区域间的市场联系从执行区传导到非执行区,导致非执行区价格波动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政策 小麦 价格波动 执行区 非执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粮食收储政策演进、得失与改革完善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庆海 宫斌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41,共10页
粮食收储政策是21世纪以来我国惠农政策的重点,先后出现了最低收购价格、临时收储价格、目标价格和“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四种形态。粮食收储政策的实施在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高强度的支撑作用,但也衍生出不可低估的负... 粮食收储政策是21世纪以来我国惠农政策的重点,先后出现了最低收购价格、临时收储价格、目标价格和“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四种形态。粮食收储政策的实施在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高强度的支撑作用,但也衍生出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目标价格政策一度成为粮食收储政策改革的选择,但因其方案的粗放性而失败。“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的方案最终替代了临时收储政策。现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政策,并非改革的终结方案,仍存在较大的改革空间,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仍是改革的基本取向。因此,目标价格政策的可行性有待重新评估,与土地挂钩的补贴政策潜伏着不可小视的隐患,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必要适时退出市场,市场结构与流通结算体系建设必须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储政策 最低收购价格 临时收储价格 目标价格 生产者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建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4,共6页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效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笔者以小麦为例,对其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前后、执行省区与非执行省区产出的总量、结构与效率进行动态及静态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较为明显,执行省区小麦的产出集...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效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笔者以小麦为例,对其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前后、执行省区与非执行省区产出的总量、结构与效率进行动态及静态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较为明显,执行省区小麦的产出集中度、播种面积、单产、销售价格以及规模报酬优势稳步提升;同时,最低收购价对非执行省区的"基准价"功能以及辐射传导作用使政策托市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溢向了非执行省区。适度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范围与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农收入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最低收购价 执行省区 非执行省区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水稻供需与价格联动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艳娜 何刚 乔国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89,共4页
为有效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以水稻作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响其价格、供给量及需求量的指标。基于供需理论构建粮食供需与价格联动模型,测度未来几年水稻的价格;借助广义矩估计方法(GMM)评估模型,并同运用差... 为有效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以水稻作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响其价格、供给量及需求量的指标。基于供需理论构建粮食供需与价格联动模型,测度未来几年水稻的价格;借助广义矩估计方法(GMM)评估模型,并同运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计算的未来几年水稻价格预测值实施对比。结果显示:水稻供需及价格联动模型的精度及误差率较低;水稻供给、价格与需求受到多种外生因素影响,3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据此,探究水稻价格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与价格联动模型 ARIMA 粮食最低收购价 价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谷物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戴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33,共8页
在粮食生产"九年增"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再次引发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谷物进口的广泛关注。在定量判断各因素对谷物进口影响的基础上,发现:(1)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产量下降、国际粮食价格下跌都会不同程度地... 在粮食生产"九年增"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再次引发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谷物进口的广泛关注。在定量判断各因素对谷物进口影响的基础上,发现:(1)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产量下降、国际粮食价格下跌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中国谷物进口;(2)中国目前实施的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显著地有助于谷物进口;(3)我们所担忧的贸易自由化并未使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反而使中国谷物进口量较往年显著减少,但自2004年开始,在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有助于谷物进口。因此,为缓解中国未来谷物进口压力,应继续重视和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应对目前的最低收购价等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进行改革,积极探寻新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进口 需求 最低收购价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收购价政策背景下小麦与面粉价格非对称传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雪 付文阁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基于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小麦市场和面粉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进行分析,考虑到价格水平、面粉加工需求及流通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将小麦市场细分为普通麦和优质麦,并结合最低收购价政策背景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小麦价格与面粉价格... 基于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小麦市场和面粉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进行分析,考虑到价格水平、面粉加工需求及流通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将小麦市场细分为普通麦和优质麦,并结合最低收购价政策背景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小麦价格与面粉价格间存在非对称性传导,普通麦与面粉价格间为单向传导,优质麦和面粉价格间为双向传导,且均存在传导程度和调整速度的非对称性。造成价格传导方向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针对普通小麦实施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这种差异使得普通麦和面粉市场间处于一种相对分割的状态;而优质麦与面粉市场间的价格传导更为顺畅,产业上下游之间能够通过价格的传递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同时,干预政策、调整成本、产品本身特性以及政府的其他措施等因素也是导致小麦与面粉价格间非对称传导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价格 面粉价格 非对称传导 最低收购价政策 门限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下农户供给反应模型的建立与实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670-10673,共4页
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2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否能够发挥价格导向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主... 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2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否能够发挥价格导向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购市场价格 最低收购价政策 农户 供给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满德 严西南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54,共8页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稳定生产者预期、保护和调动生产者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DEA-Malmquist方法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及其改革调整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保持增长态...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稳定生产者预期、保护和调动生产者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DEA-Malmquist方法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及其改革调整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小麦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政策的改革调整总体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年际波动较为明显。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要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稳预期、稳信心功能和对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增强政策弹性和实施灵活性,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政策改革调整时要注重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种粮基本收益,防范对粮食生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能冲击,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安全 小麦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中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峰 《农业展望》 2017年第11期4-8,共5页
近年来,小麦供需格局及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尤其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存在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要求。2017年10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较上年小幅下调... 近年来,小麦供需格局及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尤其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存在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要求。2017年10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较上年小幅下调至2.30元/kg,这是该政策实施12年来的首次下调,政策调整改革进度加快。以中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演变路径为研究基础,结合当前情况对该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2018—2020年小麦市场形势予以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市场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困境和应对策略——兼论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否取消
12
作者 彭柳林 付江凡 +1 位作者 余艳锋 张庭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通过对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困境的梳理,从正反两方面对取消粮食最低收购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针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应实施渐进式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价补分离"制度,并辅以"外科手术&q... 通过对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困境的梳理,从正反两方面对取消粮食最低收购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针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应实施渐进式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价补分离"制度,并辅以"外科手术"式措施,最终实现我国粮食产业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业困境 最低收购价政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者价格政策的比较分析
13
作者 李林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372-375,共4页
作为维持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保障和全球性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历来为各国政府重视和关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大部分国家纷纷采取粮食支持保护措施,其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历经不断调整业已发展为成龙配套的政策体系,但对粮食生产者价... 作为维持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保障和全球性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历来为各国政府重视和关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大部分国家纷纷采取粮食支持保护措施,其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历经不断调整业已发展为成龙配套的政策体系,但对粮食生产者价格的干预却始终存在。而粮食生产者价格干预仅有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和保障粮农最低收入的作用,无法反映粮食生产成本和持续提高粮农收入,但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效果直接,比较适合粮农数量多且经营规模小的国家在短期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者价格 最低收购价 政策工具 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三量齐增”现象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芳青 祁春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65-172,共8页
【目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三量齐增”现象的影响实证研究,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201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研究最低收购价政... 【目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三量齐增”现象的影响实证研究,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201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研究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方面的影响。【结果】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影响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促使我国稻谷产量增加,产量年均增长约6%;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国内稻米价格的提高,年均提高约36.3%,进而显著地促进我国稻谷进口量增加;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通过影响供需状况促使我国稻谷库存量增加。【结论】我国正处于调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关键期,建议灵活调整最低收购价格,把握好农业支持政策的平衡,在提高国际竞争力上下更大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政策 产量 进口量 库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评价与合理定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炳涛 陶玉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年第3期27-36,共10页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目的在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本文以需求量最大的稻谷为例,建立粮食收购价评价体系,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省各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效果得分,从横、纵向角度比较分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效果。...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目的在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本文以需求量最大的稻谷为例,建立粮食收购价评价体系,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省各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效果得分,从横、纵向角度比较分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效果。结果显示,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后,三省PCA得分均大于执行前,执行最低收购价省份整体得分优于未执行省份,表明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可有效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作用。根据粮食种植面积与最低收购价间关系,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定价模型,比较"十二五"期间各年实际最低收购价与计算的合理最低收购价,评价现有最低收购价合理性。研究显示,除2011年,其他年份粮食最低收购价均在合理范围内。通过模型预测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合理范围为2.78~3.37元/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 政策效果 合理定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三阶段DEA和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闫晗 乔均 杜蓉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政府针对粮食行业实施的重要政策。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法、面板Tobit模型以及变系数模型,聚焦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加工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价格“...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政府针对粮食行业实施的重要政策。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法、面板Tobit模型以及变系数模型,聚焦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加工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价格“倒逼”和保障粮食加工业可获得粮食数量变动趋势稳定的方式,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由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对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影响为负,中、西地区影响为正。因此,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我国短期内应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取消东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力度;长期而言,我国应全面实现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建立粮食生产保险制度和加工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等促进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强化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加工 综合技术效率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红明 郑品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1,共5页
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在增加农民种粮收益、促进稻谷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后期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保障农户水稻种植收益作用下降、稻谷产量徘徊不前、库存稻谷去化困难、财政负担... 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在增加农民种粮收益、促进稻谷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后期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保障农户水稻种植收益作用下降、稻谷产量徘徊不前、库存稻谷去化困难、财政负担沉重等。因此,需要继续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持续促进水稻尤其是优质稻生产,使政策性稻谷收得进、管得好、销得出,实现政策性稻谷库存规模可控、财政补贴减少等,从而在保护种粮农户积极性、促进稻谷生产与市场健康运行等方面实现新的平衡,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最低收购价 政策 粮食安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中国稻米供求关系的影响及改进方向
18
作者 董渤 郭静利 《农业展望》 2019年第10期13-18,33,共7页
最低收购价是引导粮食生产的鼓励性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直接扩大市场需求,能有效处理突发性产量下降和过剩等问题。1998—2003年中国稻米产量下降,最低收购价作为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有效引导水稻产能复苏,确保国内粮食安全。近年来随着国... 最低收购价是引导粮食生产的鼓励性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直接扩大市场需求,能有效处理突发性产量下降和过剩等问题。1998—2003年中国稻米产量下降,最低收购价作为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有效引导水稻产能复苏,确保国内粮食安全。近年来随着国内稻米库存偏高,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现象日益突出,最低收购价改革再次成为焦点。通过构建期望价交易模型分析市场供求变动,认为最低收购价在实施初期效果良好,但近来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生产成本高成为影响稻米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当前政策措施要提高系统性和支持规模,从供求两端发力,重点向产前、产中推进,协助规模化经营降低稻米生产成本,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配套措施应继续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 稻米 供求关系 期望价交易模型 生产成本 农业支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现状及其实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环 《农业展望》 2020年第3期7-10,38,共5页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低迷,严重挫伤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保护粮农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和市场供给,中国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围绕中...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低迷,严重挫伤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保护粮农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和市场供给,中国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围绕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该政策提出的背景、目标以及内容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之上,围绕安徽省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探讨了小麦最低价收购价政策在安徽地区执行的情况及效果,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 小麦 市场供给 分品级收购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改革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20
作者 吴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中国不断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相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更有利于减少粮食市场价格扭曲及财政负担,更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从中国东北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试...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中国不断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相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更有利于减少粮食市场价格扭曲及财政负担,更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从中国东北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试点情况来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审慎稳妥地推进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利益优先,提升对基础数据等技术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市场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目标价格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