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ical quality indicators of high-performance polyetherimide(ULTEM)over the MEX 3D printing key generic control parameters:Prospects for personalized equipment in the defense industry
1
作者 Nectarios Vidakis Markos Petousis +6 位作者 Constantine David Nektarios K.Nasikas Dimitrios Sagris Nikolaos Mountakis Mariza Spiridaki Amalia Moutsopoulou Emmanuel Stratakis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1期150-167,共18页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can provide customized parts that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fail to deliver.One important parameter in AM is the quality of the parts,as a result of the material extrusion 3D printing(3D-P)proc...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can provide customized parts that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fail to deliver.One important parameter in AM is the quality of the parts,as a result of the material extrusion 3D printing(3D-P)procedure.This can be very important in defense-related applications,where optimum performance needs to be guaranteed.The quality of the Polyetherimide 3D-P specimens was examined by considering six control parameters,namely,infill percentage,layer height,deposition angle,travel speed,nozzle,and bed temperature.The quality indicators were the root mean square(Rq)and average(Ra)roughness,porosity,and the actual to nominal dimensional deviation.The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optical profilometry,optical microscopy,an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The Taguchi design of experiments was applied,with twenty-five runs,five levels for each control parameter,on five replicas.Two additional confirmation runs were conducted,to ensure reliability.Prediction equations were constructed to express the quality indicators in terms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Three modeling approaches were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to compare their efficiency,i.e.,Linear Regression Model(LRM),Reduced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and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QRM).QRM was the most accurate one,still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high even considering the simpler LRM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therimide(PEI) Material extrusion(MEX)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3D-P) critical quality indicators(CQIs)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QRM) Taguc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RITIC二维云模型的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涛 刘昊邦 +3 位作者 陈童 王宇江 李明贵 杜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分别求解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改进博弈论方法确定组合权重,降低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结合二维云模型从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维度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进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舰船电力系统韧性。示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韧性评价 区间层次分析法 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RITIC-云模型法的机场鸟击风险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振江 王正 +3 位作者 曹玉洁 蔡姝崴 陈伟 路凯丽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选取我国东部沿海某机场周围8km范围作为调查区域,根据土地类型进行样线与样点调查法,全年记录到140种鸟类数据。通过对影响鸟击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分析,确定鸟类集群数量、平均体质量、飞行高度、网捕数量、飞行速度等5个指标为风险... 选取我国东部沿海某机场周围8km范围作为调查区域,根据土地类型进行样线与样点调查法,全年记录到140种鸟类数据。通过对影响鸟击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分析,确定鸟类集群数量、平均体质量、飞行高度、网捕数量、飞行速度等5个指标为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鸟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各指标数据特征以区间形式制定等级划分标准。针对鸟情数据冗余与极端值情况,对传统的CRITIC法和云模型法进行改进,得到改进CRITIC-云模型法,并运用到机场鸟击风险评价中。结合鸟类指标数据与传统CRITIC-云模型法和传统CRITIC-云模型L法(传统云模型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改进CRITIC-云模型法避免了模型受单个等级区间的影响,能够全面性、综合性评价鸟类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更加准确,与鸟击风险评价方面适配性更高。确定风险评价等级IV级与V级的鸟类为高危鸟种,共26种,其中1种为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5种为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通过对高危鸟种活动环境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海洋活动鸟类、海洋与陆地活动鸟类、陆地活动鸟类,分别从鸟类性状的生活习性、繁殖特征、生物学特性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机场周边环境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击风险评价 改进critic 云模型 最大隶属度 高危鸟种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TOPSIS模型的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型
4
作者 李雪松 晁宇宏 +2 位作者 徐闯闯 魏昌海 吕玉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既有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型主观性过强、运力与需求不匹配,为解决此问题,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口规模及客流需求等特征,构建一套规范化、流程化制式选型决策体系。根据8类中低运量城轨制式技术特征,建立4准则、16指标评价体... 既有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型主观性过强、运力与需求不匹配,为解决此问题,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口规模及客流需求等特征,构建一套规范化、流程化制式选型决策体系。根据8类中低运量城轨制式技术特征,建立4准则、16指标评价体系。考虑高峰小时客流、最低运能储备及列车开行对数等约束条件,构建以系统运能、运能储备及系统造价综合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从而确定备选轨道制式集合。在此基础上,构建CRITIC-TOPSIS轨道制式综合决策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值及最优解距离,从而确定最优轨道制式。以某线路为背景进行实例验证,求解定量模型计算得到自导向轨道、跨座式单轨、轻轨、导轨式胶轮及中低速磁浮5类备选轨道制式,通过CRITIC-TOPSIS求解确定该线路最优轨道制式为自导向轨道。本文所建模型及算法以期为解决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型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制式 中低运量 定量模型 critic-TOPSI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de Model for Critical Porosity and Its Application
5
作者 Hou Bo Chen Xiaohong Zhang Xiaozhe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114-118,共5页
关键词 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调查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云模型的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价
6
作者 李姗姗 周弘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为了解决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体系构建尚不完善的问题,聚焦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云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为了解决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体系构建尚不完善的问题,聚焦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云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化行业75%的节能减排技术综合评分在0.6以上,其中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蒸汽系统运行优化与节能技术、大型高参数板壳式换热技术是标杆技术;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在成熟度、适用性、减排成本以及减排潜力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多能互补型直流微电网及抽油机节能群控系统技术与多孔表面高通量管高效换热技术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亟待改进;云模型评价显示,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整体处于“可接受级”水平,并逐步向“可宣称级”水平迈进。研究结果从技术评价视角为石化行业锚定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提供了评价依据,有助于助推“双碳”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工程 技术评价 石化行业 节能减排 critic 云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和云模型的航天标准化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志成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针对目前航天标准化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CRITIC和云模型的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成熟的评价指标构建了航天标准化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用CRITIC法对专家评分进行处理,并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了云模型评价方法... 针对目前航天标准化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CRITIC和云模型的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成熟的评价指标构建了航天标准化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用CRITIC法对专家评分进行处理,并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了云模型评价方法对航天标准化师进行评价;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种合理科学的评价优选模型,能够针对航天标准化师的评价工作取得合理和有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 云模型 航天标准化师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CRITIC组合赋权云模型下的储能电站火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纪坤 袁雪颖 +1 位作者 梁栋 王翠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5,共9页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且损失严重,对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风险开展研究可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首先根据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构建锂电池特性、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和人员因素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且损失严重,对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风险开展研究可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首先根据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构建锂电池特性、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和人员因素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序关系分析(G1)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CRITIC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客观权重,基于拉格朗日乘法优化后的最小信息熵原理确定组合权重,并结合云模型理论建立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模型。以某磷酸铁锂储能电站为例开展火灾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储能电站火灾风险综合云特征值为(71.3104,1.2142,0.2568),火灾风险等级处于“中风险”,在运行环境和防火设计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并亟需改进。评价结果与实际火灾风险等级相符,实例证明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储能电站火灾风险情况,为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预防与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火灾风险评价 序关系分析法 critic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RITIC云模型的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华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214,222,共9页
开展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是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提升旅客出行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围绕影响旅客出行安全的5个维度构建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涵盖16个评价指标,通过阐述云模型的评价原理,并仿真模拟了云滴数从1 000逐步增长至10 00... 开展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是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提升旅客出行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围绕影响旅客出行安全的5个维度构建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涵盖16个评价指标,通过阐述云模型的评价原理,并仿真模拟了云滴数从1 000逐步增长至10 000的云图;进一步论证改进CRITIC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并与传统的CRITIC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改进完善的优点;提出基于改进的CRITIC法和云模型开展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步骤。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要素层、指标层的评价云重要参数,由此得出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云。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CRITIC法和云模型有着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可进一步丰富完善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critic 云模型 铁路旅客运输 指标体系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综合权重的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刚 徐斌 +3 位作者 陈璐璐 黄星 陈子方 张文俊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权重的确定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CRITIC方法对地下水指标进行权重修正,探究该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评价的适用性。笔者选取代表性指标后,按照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2个层次构建地下水污染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建立基于AHP-C... 权重的确定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CRITIC方法对地下水指标进行权重修正,探究该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评价的适用性。笔者选取代表性指标后,按照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2个层次构建地下水污染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建立基于AHP-CRITIC综合权重的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开展质量评价。将开发的评价方法应用于工业园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发现,该方法能够反映地下水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过程中,能够兼顾不同指标重要程度差异和水质等级的模糊性,研究区5#点位和10#点位有毒有害重金属超标,应进一步查明原因,提出地下水污染阻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critic 物元可拓模型 地下水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成金华 刘凯雷 +1 位作者 邵诗峰 成鹏弘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了国际与国内铁矿石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铁矿石市场对国内铁矿石市场存在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而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并未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产生直接的冲击。相反,国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具有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这表明国内铁矿石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决策,进而调节钢铁行业的产出。本文研究揭示了一个清晰的价格传导链条机制,即从国际铁矿石市场到国内铁矿石市场,再到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路径。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铁矿石价格波动与钢铁行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还为理解和应对铁矿石价格波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实践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推动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铁矿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铁矿石 价格波动 钢铁行业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工作面水害分区防控
12
作者 闫鑫 丁湘 +4 位作者 蒲治国 纪卓辰 李哲 刘凯祥 张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7-225,共9页
由于单一赋权法具有一定偏向性,难以兼顾生产实践经验和指标参数内在关联特征,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底板奥灰突水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作用机制,确定了影响奥灰突水的主控因素。其次,通过AHP和CRITIC分别确定了... 由于单一赋权法具有一定偏向性,难以兼顾生产实践经验和指标参数内在关联特征,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底板奥灰突水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作用机制,确定了影响奥灰突水的主控因素。其次,通过AHP和CRITIC分别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构建了基于最小信息熵法的AHP-CRITIC突水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价模型,利用GIS信息融合技术得到了矿井奥灰突水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最后,基于分区评价结果和物探成果制定了工作面水害分区防控方案,将工作面划分为重点探查区、次重点探查区和一般探查区,分别采用长距离定向钻和常规钻对不同区段开展探查治理和补充、验证工作。结果表明,危险区内探查钻孔出水点数量、出水量和注浆量均相对较多,次重点探查区次之,一般探查区最少,钻孔出水点的数量和平面分布位置与模型分区结果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为类似条件下奥灰水害分区评价及防治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危险性 奥灰水害 分区防控 水害治理 AHP-cri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沟谷型泥流单沟及区域预警
13
作者 陈龙 余斌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提出黄土地区沟谷型泥流的单沟及区域预警模型,为黄土地区泥流预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泥流形成的降雨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数据进行了分析,采用通用泥石流预警方法演变的泥流预警模型对黄土部分地区泥流进... [目的]提出黄土地区沟谷型泥流的单沟及区域预警模型,为黄土地区泥流预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泥流形成的降雨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数据进行了分析,采用通用泥石流预警方法演变的泥流预警模型对黄土部分地区泥流进行了单沟及区域预警,并与基于临界降雨强度的预警方法对比。[结果]单沟预警中,泥流预警模型对黄土地区47次泥流事件进行预警的成功率约90%;区域预警中,泥流预警模型对西峰区、镇原县及延安市进行预警的成功率接近100%;利用综合降雨临界值对黄土地区泥流进行简便降雨预警的成功率约90%。[结论]采用泥流预警模型对黄土地区泥流进行单沟及区域预警相比于其他研究中基于临界降雨强度的预警方法考虑因素更全面,有更高的准确率,预警结果更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流 预警模型 临界降雨 单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早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14
作者 薛玉 郭树彬 +7 位作者 雷轩 张静 李文胜 刘岩 李欢 刘志峰 王伟 文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探索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并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1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症肺结... 目的:探索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并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1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症肺结核诊断标准分为初治重症组(107例)和初治非重症组(11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细菌学检测结果等资料。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初次诊断尚未开始治疗即发生重症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此模型对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钠、呼吸窘迫为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重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心率增快(OR=1.205,95%CI:1.010~1.43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增加(OR=2.247,95%CI:1.133~4.455)和发生呼吸窘迫(OR=26.899,95%CI:1.713~289.780),肺结核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增加;白蛋白水平升高(OR=0.487,95%CI:0.270~0.876)和血钠水平升高(OR=0.489,95%CI:0.257~0.928),肺结核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5种因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995,预测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和98.2%。结论:心率、呼吸窘迫、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钠为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重症的影响因素,且五者联合对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结核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模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降雨条件诱发覆盖型岩溶塌陷成因机理与临界判据研究
15
作者 潘宗源 舒睿 +5 位作者 戴建玲 蒙彦 雷明堂 贾龙 马骁 白冰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597,共11页
近年来,极端降雨条件诱发岩溶塌陷的问题日益凸显,故亟需开展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覆盖层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与位移量变化规律,探究了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过... 近年来,极端降雨条件诱发岩溶塌陷的问题日益凸显,故亟需开展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覆盖层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与位移量变化规律,探究了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过程、塌陷类型与致塌因素。结果表明:(1)降雨过程覆盖层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位移量具较好的协同变化规律,且与岩溶塌陷形成演化具较好的相关性。随着降雨强度和循环次数的增加,孔压与土压亦随之增大;位移量的变化表征着岩溶塌陷的形成过程;(2)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类型可分为蠕变破坏型和压剪断裂型两种类型,前者孔隙水压力与土压力为峰丛起伏形态,波动曲线基底不断升高,深层位移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浅层和中层位移量则随降雨持续而逐次递增;后者孔压、土压和位移量呈孤峰型,先是在短期内急剧增大然后再迅速降低;(3)蠕变破坏型岩溶塌陷是软化、饱水增荷与损伤等效应循环与累积的结果,压剪断裂型则是以饱水增荷与损伤为主要致塌动力的塌陷类型;(4)覆盖层厚度与岩溶塌陷临界判据条件呈正相关性,厚度越大覆盖层抗塌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 岩溶塌陷 模型试验 成因机理 临界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灾害情景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研究
16
作者 王威 庄园园 +3 位作者 张略淼 郭聪 刘朝峰 马东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为了解决复合灾害情景下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不确定性,通过灾后避难人口预测和道路通行能力快速评估,构建了多情景地震-暴雨典型复合灾害影响场景。在此基础上,考虑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在多水准地震-暴雨复合灾害下受损概率影响,以加权... 为了解决复合灾害情景下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不确定性,通过灾后避难人口预测和道路通行能力快速评估,构建了多情景地震-暴雨典型复合灾害影响场景。在此基础上,考虑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在多水准地震-暴雨复合灾害下受损概率影响,以加权服务质量期望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不确定失效情景下应急避难场所覆盖选址模型。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对应急避难场所覆盖距离、服务质量要求及服务能力等参数优化计算与讨论,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小临界覆盖距离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应注意最小临界距离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灾害 应急避难场所 服务能力 临界距离 优化布局 选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黏土的剪胀方程及边界面模型
17
作者 徐斌 陈柯好 庞锐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6,466,共9页
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演变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力学特性。开发一个实用的本构模型可为超固结黏土的数值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首先,分析超固结黏土的剪胀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将超固结参数引入剪胀关系中,建立形式... 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演变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力学特性。开发一个实用的本构模型可为超固结黏土的数值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首先,分析超固结黏土的剪胀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将超固结参数引入剪胀关系中,建立形式简单的超固结黏土剪胀方程,并将其积分为塑性势面。然后,在边界面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所提出的剪胀方程,采用简单实用的理论方法,建立超固结黏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最后,采用大范围超固结度下的三轴排水压缩和拉伸、三轴不排水压缩和拉伸试验以及复杂应力路径试验对所提本构模型的性能进行全面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并且在体变和孔压模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超固结 剪胀方程 边界面理论 临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刚度支承结构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18
作者 龚存忠 王贵龙 +2 位作者 国阳 徐科繁 张广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4-288,298,共6页
为研究支承结构的刚度特性及其对转子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可控刚度支承结构试验台。针对某船用汽轮给水机组转子,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其模化转子模型,依次开展了模化转子临界转速及模态振型仿真、支承刚度敏感性仿真、不... 为研究支承结构的刚度特性及其对转子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可控刚度支承结构试验台。针对某船用汽轮给水机组转子,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其模化转子模型,依次开展了模化转子临界转速及模态振型仿真、支承刚度敏感性仿真、不平衡响应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可控刚度支承结构有效调节了转子临界转速,减少了转子振动峰值;通过调整鼠笼和金属橡胶环的刚度范围,实现了对转子不平衡响应的显著减振效果,减振效果达到39.22%。该研究为舰船动力装置转子系统的减振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刚度支承结构 模化转子 刚度调节 临界转速 不平衡响应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加载面理论的砂土临界状态参数模型
19
作者 富海鹰 钟雨薇 +2 位作者 王孝文 吴博涵 袁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8-1798,1810,共12页
基于次加载面的砂黏统一本构模型(clay and sand model with subloading surface,简称CASM-S)适用于描述砂土和超固结黏土的力学行为,然而该模型仍沿用线性临界状态描述砂土的应力−孔隙比关系。考虑高应力状态下砂土的压缩特性及其临界... 基于次加载面的砂黏统一本构模型(clay and sand model with subloading surface,简称CASM-S)适用于描述砂土和超固结黏土的力学行为,然而该模型仍沿用线性临界状态描述砂土的应力−孔隙比关系。考虑高应力状态下砂土的压缩特性及其临界状态线在e-lnp平面内的非线性,在CASM-S中引入了描述砂土非线性临界状态线和参考固结线(reference compression curve,简称RCC)的幂函数形式;通过引入参数ξ和λ_(r),修正了CASM-S的屈服面与次加载面函数以描述砂土剪切特性,并利用参考固结线在e-(p/p_(a))^(ξ)(其中e为临界状态下的孔隙比,p为正应力,pa为标准大气压)平面内的线性关系给出了先期固结压力p_(c)0的求解方法。新建本构模型的11个参数均可通过常规土工试验或经验方法确定。基于修正CASM-S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了4种砂土的三轴排水和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模型能够有效考虑非线性临界状态线的影响,并能够精确描述饱和砂土在不同孔隙比和围压下的三轴剪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状态 饱和砂土 次加载面 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避险临界点的行车危险识别与制动策略研究
20
作者 朱彤 张卓 +2 位作者 张贇兴 赵云飞 李晓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例分类,使用风险表征指标筛选高危案例;基于行车制动时间指标,提出车辆动态制动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类高危场景中,相较于基于碰撞时间(TTC)的制动策略,提出的风险表征指标能够更好地识别交通场景风险,制动策略时间更合理、速度曲线更平缓,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安全 实时风险 高危场景识别 制动策略 避险临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