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杜鹃兰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彭斯文
张明生
王玉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5期728-730,共3页
采用植物组织化学定位的方法,研究了杜鹃兰各营养器官中生物碱的分布及大致含量。结果表明,杜鹃兰全株均含有生物碱,但其根中所含的生物碱类型跟其它部位有所不同,而假鳞茎、叶片和叶柄中的生物碱可能是同一类型。杜鹃兰营养器官中生物...
采用植物组织化学定位的方法,研究了杜鹃兰各营养器官中生物碱的分布及大致含量。结果表明,杜鹃兰全株均含有生物碱,但其根中所含的生物碱类型跟其它部位有所不同,而假鳞茎、叶片和叶柄中的生物碱可能是同一类型。杜鹃兰营养器官中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假鳞茎、叶柄和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兰
生物碱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鹃兰假鳞茎发育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晓峰
吕享
+5 位作者
吴彦秋
王汪中
黄图成
韦红边
刘贵贤
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2期34-39,共6页
采用ELISA法测定了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早期新老假鳞茎的4种内源激素(IAA、CTK、GA3和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新老假鳞茎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新老假鳞茎中IAA含量变化较为...
采用ELISA法测定了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早期新老假鳞茎的4种内源激素(IAA、CTK、GA3和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新老假鳞茎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新老假鳞茎中IAA含量变化较为复杂,一年生假鳞茎呈先急剧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的变化,二年生假鳞茎表现出两个峰顶和三个峰谷的变化,三年生假鳞茎则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变化;CTK含量的变化是一年生假鳞茎呈先急剧下降后小幅上升再下降,二年生和三年生假鳞茎均呈双峰曲线;GA3含量变化表现出一年生假鳞茎先升后降再升再降最后急剧上升,二年生假鳞茎先升后降再升,三年生假鳞茎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变化趋势;ABA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IAA/CTK和IAA/ABA比值的变化几乎都是先下降后呈双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兰
假鳞茎
内源激素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药用植物杜鹃兰高产栽培措施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385-386,共2页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法对药用植物杜鹃兰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针对种栽年龄、栽培基质、遮光强度、肥料质量等关键因子,用L9(34)表安排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栽年龄和光照强度对根长的影响达到...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法对药用植物杜鹃兰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针对种栽年龄、栽培基质、遮光强度、肥料质量等关键因子,用L9(34)表安排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栽年龄和光照强度对根长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种栽年龄、光照强度和肥料质量对根粗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栽培基质对根粗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光照强度对生物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对生物量的影响最大。在贵阳地区杜鹃兰高产栽培的理想措施组合为:3年生假鳞茎,腐殖土,遮光95%,5 g/盆肥料。[结论]该方法优选了杜鹃兰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为杜鹃兰的种植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杜鹃兰[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
d
don
)Makino]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慈菇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69
4
作者
季漪
吴勉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598,共3页
中草药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之一,疗效肯定。通过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报道,从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对山慈菇杜鹃兰品种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更好地...
中草药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之一,疗效肯定。通过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报道,从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对山慈菇杜鹃兰品种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
杜鹃兰
化学成分
抗肿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鹃兰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彭斯文
张明生
王玉芳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中药材研究所
贵州省中药材繁育与种植工程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5期728-73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40011):杜鹃兰的生理生态适应性与人工种值适宜条件研究
负责人:张明生
+1 种基金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黔科合人字[2007]06号):杜鹃兰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负责人:张明生
文摘
采用植物组织化学定位的方法,研究了杜鹃兰各营养器官中生物碱的分布及大致含量。结果表明,杜鹃兰全株均含有生物碱,但其根中所含的生物碱类型跟其它部位有所不同,而假鳞茎、叶片和叶柄中的生物碱可能是同一类型。杜鹃兰营养器官中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假鳞茎、叶柄和叶片。
关键词
杜鹃兰
生物碱
组织化学定位
Keywords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 kakino
Alkaloi
d
Histochemistry localiz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329.46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鹃兰假鳞茎发育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晓峰
吕享
吴彦秋
王汪中
黄图成
韦红边
刘贵贤
张明生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2期34-3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杜鹃兰新生假鳞茎机制机理及其丛生芽诱导途径研究”(81360613)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黔科合人才[2015]4031号)
文摘
采用ELISA法测定了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早期新老假鳞茎的4种内源激素(IAA、CTK、GA3和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新老假鳞茎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新老假鳞茎中IAA含量变化较为复杂,一年生假鳞茎呈先急剧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的变化,二年生假鳞茎表现出两个峰顶和三个峰谷的变化,三年生假鳞茎则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变化;CTK含量的变化是一年生假鳞茎呈先急剧下降后小幅上升再下降,二年生和三年生假鳞茎均呈双峰曲线;GA3含量变化表现出一年生假鳞茎先升后降再升再降最后急剧上升,二年生假鳞茎先升后降再升,三年生假鳞茎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变化趋势;ABA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IAA/CTK和IAA/ABA比值的变化几乎都是先下降后呈双峰曲线。
关键词
杜鹃兰
假鳞茎
内源激素
发育
Keywords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
pseu
d
obulb
en
d
ogenous hormones
d
evelopment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药用植物杜鹃兰高产栽培措施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丽霞
机构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385-386,共2页
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5]350号)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黔科合人字[2007]06号)
文摘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法对药用植物杜鹃兰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针对种栽年龄、栽培基质、遮光强度、肥料质量等关键因子,用L9(34)表安排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栽年龄和光照强度对根长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种栽年龄、光照强度和肥料质量对根粗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栽培基质对根粗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光照强度对生物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对生物量的影响最大。在贵阳地区杜鹃兰高产栽培的理想措施组合为:3年生假鳞茎,腐殖土,遮光95%,5 g/盆肥料。[结论]该方法优选了杜鹃兰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为杜鹃兰的种植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杜鹃兰[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
d
don
)Makino]
栽培措施
Keywords
Orthogonal test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Cultivation measures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慈菇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69
4
作者
季漪
吴勉华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59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3717,813735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503535)
文摘
中草药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之一,疗效肯定。通过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报道,从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对山慈菇杜鹃兰品种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
山慈菇
杜鹃兰
化学成分
抗肿瘤
作用机制
Keywords
Pseu
d
obulbus
cremastra
e seu Pleiones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
don)
Makino
chemical composi-tion
antitumor
mechanism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杜鹃兰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初步研究
彭斯文
张明生
王玉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杜鹃兰假鳞茎发育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高晓峰
吕享
吴彦秋
王汪中
黄图成
韦红边
刘贵贤
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药用植物杜鹃兰高产栽培措施
张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慈菇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季漪
吴勉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
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