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 被引量:7
1
作者 田传远 王如才 +2 位作者 梁英 于瑞海 王昭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5,共3页
用低温休克法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实验结果表明,2~7℃的低温均可获 得三倍体,其中4~5℃的效果较好,最优水平组合为,处理温度为4~5℃,处理时刻为受精 后15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5min,最高三倍体率为36... 用低温休克法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实验结果表明,2~7℃的低温均可获 得三倍体,其中4~5℃的效果较好,最优水平组合为,处理温度为4~5℃,处理时刻为受精 后15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5min,最高三倍体率为36.8%。影响三倍体诱导率的3因素的顺序为处理持续时间→处理时刻→处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牡蛎 低温休克 三倍体诱导率 精卵 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咖啡因和热休克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瑞海 王昭萍 +1 位作者 田传远 王如才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8-522,共5页
报道采用咖啡因和热休克相结合的方法 ,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三倍体诱导率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D形幼虫的孵化率却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所进行 30~ 36℃热休克温度试... 报道采用咖啡因和热休克相结合的方法 ,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三倍体诱导率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D形幼虫的孵化率却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所进行 30~ 36℃热休克温度试验 ,其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不大 ,但对孵化率影响明显。在 2 3~ 2 5℃条件下 ,当 50 %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 ,用浓度为 2 g/ L的咖啡因 ,结合 33℃± 1℃的热休克 ,处理牡蛎受精卵 15min,三倍体诱导率达 80 %以上 ,孵化率在 4 5%左右。通过此法诱导的三倍体群幼虫的成活与生长情况与其二倍体群体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咖啡因 热休克 三倍体诱导 D幼孵化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