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颅咽管瘤第二本全英文专著Atlas of Craniopharyngioma出版有感
1
作者 漆松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1932年,Harvey Cushing教授最早提出并统一了“颅咽管瘤”这一名词,鉴于颅咽管瘤形态复杂多变、手术难度高且症状多样化,Cushing教授将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比喻为神经外科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之后有学者认为颅咽管瘤存在不可切除(irresect... 1932年,Harvey Cushing教授最早提出并统一了“颅咽管瘤”这一名词,鉴于颅咽管瘤形态复杂多变、手术难度高且症状多样化,Cushing教授将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比喻为神经外科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之后有学者认为颅咽管瘤存在不可切除(irresectable)类型,并陆续提出各种分型和名词,例如:视交叉前型、视交叉后型;鞍内型、鞍上型、鞍内鞍上型;垂体柄前型、穿垂体柄型、垂体柄后型;严格第三脑室内型、非严格第三脑室内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专著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ST分型内镜经鼻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疗效分析
2
作者 张春林 江常震 +9 位作者 傅骏 王志成 朱建宇 樊文剑 陈显俊 李万海 罗文伟 陈文培 黄金生 颜小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目的在颅咽管瘤QST分型的基础下,探讨经颅入路(transcranial approach,TCA)和扩大内镜经鼻入路(endoscopic endonasal extended approach,EEEA)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旨在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 目的在颅咽管瘤QST分型的基础下,探讨经颅入路(transcranial approach,TCA)和扩大内镜经鼻入路(endoscopic endonasal extended approach,EEEA)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旨在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单中心接受颅咽管瘤手术的151例入组患者,按照QST分型法,将入组病例分为Q-CP(鞍隔下类型)、S-CP(垂体柄类型)和T-CP(结节部类型),分别对采用TCA和EEEA手术方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系统性收集和分析,评估基于QST各分型下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EEEA组术后视觉症状改善率总体高于TCA组(59.1%vs.36.5%,P=0.006),视觉恶化率总体低于TCA组(3.0%vs.14.1%,P=0.006)。然而,EEEA组脑脊液漏总体发生率较高(15.2%vs.3.5%,χ2=4.986,P=0.026)。TCA组术后癫痫(8.2%vs.0%,P=0.019)、脑挫伤(10.6%vs.0%,P=0.005)、硬膜下积液发生率(9.4%vs.0%,P=0.01)总体高于EEEA组。在Q-CP类型患者中,接受EEEA术式后肿瘤全切率较高(92.9%vs.65.2%,P=0.025)和复发率较低(3.6%vs.21.7%,P=0.047),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费用较少,TCA组在该类型中术中出血量较高(300 mL vs.200 mL,Z=-2.261,P=0.024)。在S-CP类型中,接受EEEA术式后肿瘤的全切率高(91.3%vs.74.2%),复发率低(0%vs.12.9%,P=0.031),且术后住院费用低。T-CP类型因位置较深,EEEA在保护下丘脑功能方面有所不足,TCA组术后下丘脑功能评分较优(P=0.035)。结论基于QST分型,EEEA在Q-CP和S-CP类型中具有优势,推荐为首选术式;而在TCP类型中推荐TCA术式更有助于保护下丘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QST分型 经颅手术 经鼻手术 并发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危险因素及饮食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任英 汪潮湖 +3 位作者 张南南 包贇 漆松涛 邓瑛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72-2678,共7页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已成为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有研究指出通过调整热量摄入、制订并实施运动计划能显著降低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者体质量,可将非药物治疗措施如饮食运动干预应用于颅咽管瘤患者的体质量管理...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已成为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有研究指出通过调整热量摄入、制订并实施运动计划能显著降低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者体质量,可将非药物治疗措施如饮食运动干预应用于颅咽管瘤患者的体质量管理中,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现状、危害、危险因素和饮食运动干预策略,以期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颅咽管瘤患者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开展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者体质量控制的前瞻性研究,并构建科学严谨的饮食运动干预方案,为全面提高颅咽管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下丘脑性肥胖 饮食运动干预 体质指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分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澎 周马丁 +2 位作者 刘雨桐 杜建新 曾高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1-705,共5页
颅咽管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可能起源于垂体柄任何部位。肿瘤的不同起源部位与其生长模式相关,也与肿瘤与鞍上及周围神经血管结构之间的关系相关。目前针对颅咽管瘤有多种不同的分型方式,依据肿瘤起源部位、解剖部位、影像学特征等... 颅咽管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可能起源于垂体柄任何部位。肿瘤的不同起源部位与其生长模式相关,也与肿瘤与鞍上及周围神经血管结构之间的关系相关。目前针对颅咽管瘤有多种不同的分型方式,依据肿瘤起源部位、解剖部位、影像学特征等。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不同颅咽管瘤的分型方式,尝试探究肿瘤起源、生长模式、影像学特点及其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影像学特点分析肿瘤起源,判断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以指导手术方式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垂体 下丘脑 神经解剖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随访研究
5
作者 周马丁 孙澎 +2 位作者 刘雨桐 杜建新 曾高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7-812,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效果及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肿瘤切除术的30例颅咽管瘤患儿,回顾分析其术前、手术过程中及随访相关资料,以Katz指数、肥胖、回归正常学校生活和参加学校体... 目的总结儿童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效果及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肿瘤切除术的30例颅咽管瘤患儿,回顾分析其术前、手术过程中及随访相关资料,以Katz指数、肥胖、回归正常学校生活和参加学校体育运动为主要指标随访其长期生活质量。结果术前达肥胖标准者7例(23.33%);存在内分泌功能障碍者19例(63.33%);30例(100%)Katz指数均为A级。手术全切除29例(96.67%),次全切除1例(3.33%)。随访时间为38.00(17.25,53.00)个月,末次随访时达肥胖标准者增至9例(30%),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7);末次随访时存在内分泌功能障碍者增至27例(90%),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3,P=0.039);30例(100%)Katz指数仍为A级。末次随访时仅1例(3.33%)肿瘤全切除手术后未能回归正常学校生活,2例(6.67%)肿瘤全切除手术后因存在一定程度运动功能下降无法参加学校体育运动。结论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后可获得良好预后,仍是需要追求的手术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神经外科手术 生活质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的构建
6
作者 王为杰 史蕾 +5 位作者 邓瑛瑛 陈美佳 梁清钊 欧阳配 黄佳颖 张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5-49,共5页
目的构建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循证、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遴选19名专家对方... 目的构建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循证、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遴选19名专家对方案进行2轮函询,完善并确定最终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48%、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90;第2轮函询中,各指标重要性变异系数0.06~0.19,肯德尔和谐系数0.101(P<0.05),各指标可行性变异系数0.10~0.23,肯德尔和谐系数0.122(P<0.05);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的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结论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专家认可度和可行性,可进一步开展临床验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咽管瘤 下丘脑性肥胖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营养 运动 证据总结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咽管瘤术后肝肺综合征1例
7
作者 郭吴丹 袁莉 +3 位作者 付曼丽 李蔚 孙杰 杜婷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5-1806,共2页
女性患儿,12岁,活动耐力下降,轻度活动后胸闷、发绀1年、进行性加重1周;5年前接受颅咽管瘤切除术,术后未规律服药并反复出现代谢异常;脂肪肝病史4年。查体:黑棘皮征,巩膜轻度黄染,腹膨隆,口唇及四肢甲床发绀,安静状态下心率118次/分,律... 女性患儿,12岁,活动耐力下降,轻度活动后胸闷、发绀1年、进行性加重1周;5年前接受颅咽管瘤切除术,术后未规律服药并反复出现代谢异常;脂肪肝病史4年。查体:黑棘皮征,巩膜轻度黄染,腹膨隆,口唇及四肢甲床发绀,安静状态下心率118次/分,律齐,心脏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3 cm,质硬;血氧饱和度84%。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82 U/L)、谷草转氨酶(187 U/L)及血钾(2.92 mmol/L)均降低,血氯(110.8 mmol/L)及血钠(148.9mmol/L)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颅咽管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颅咽管瘤生长方向及侵袭特征与手术效果探讨 被引量:19
8
作者 漆松涛 潘军 +3 位作者 黄胜平 彭林 张喜安 戴学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 探讨肿瘤生长方向与侵袭特征在大型颅咽管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63例大型颅咽管瘤影像学及手术所见,分别将肿瘤质地、肿瘤在鞍内、鞍上及下丘脑部位的形态及生长方向对手术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量化结果与手术切除及术后反应的... 目的 探讨肿瘤生长方向与侵袭特征在大型颅咽管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63例大型颅咽管瘤影像学及手术所见,分别将肿瘤质地、肿瘤在鞍内、鞍上及下丘脑部位的形态及生长方向对手术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量化结果与手术切除及术后反应的关系。结果 3组病人手术1~2级切除率有显著差异,评分越高,1~2级切除率越低,同时术后出现下丘脑反应的机会也越多。鞍内肿瘤的评分对估计术后鞍内肿瘤的残留有重要意义;而鞍上及下丘脑部位肿瘤的评分则更多地反映病人术后反应的严重程度。结论 根据肿瘤质地及肿瘤在鞍内、鞍上及下丘脑部位不同形态和侵袭特征进行综合评分,可以在术前、术中对肿瘤切除难易程度以及预后做出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颅咽管瘤 生长方向 侵袭特征 预后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与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谭松 阮伦亮 +4 位作者 靳凯 王福超 牟家民 黄华 杨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77-58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与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和54例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肿瘤切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内镜组较开颅组肿...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与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和54例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肿瘤切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内镜组较开颅组肿瘤直径更大[(3.5±1.3)cm vs.(3.0±0.8)cm,P<0.05],切除率更高(67.4%vs.46.3%,P<0.05),术后视力、视野损害改善更佳(84.2%vs.59.5%,P<0.05),而术后腺垂体功能减退(56.5%vs.75.9%,P<0.05)、永久性尿崩症(51.4%vs.72.7%,P<0.05)的发生率更低,但脑脊液漏发生率更高(4.3%vs.0.0%,P>0.05),住院时间更长[(17.0±3.6)d vs.(13.1±2.3)d,P<0.01]。嗅觉减退(34.8%)和鼻出血(2.2%)为内镜组特有的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相比开颅入路肿瘤全切率、临床症状缓解率更高,部分并发症更低,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神经内镜 扩大经鼻入路 开颅入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志忠 丁秀荣 +2 位作者 袁宝军 石峻 康熙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uminex 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仪检测39例颅咽管瘤患儿和54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IL-6、IL-8、MIP-1α浓度。结果:颅咽管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均...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uminex 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仪检测39例颅咽管瘤患儿和54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IL-6、IL-8、MIP-1α浓度。结果:颅咽管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其中MIP-1α浓度变化最为显著。颅咽管瘤复发组血清MIP-1α浓度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而IL-6、IL-8浓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肿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IL-6、IL-8和MIP-1α浓度变化与颅咽管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可能相互关联,共同调节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儿童 炎症因子 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骆实 潘军 +3 位作者 漆松涛 方陆雄 樊俊 刘保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尿崩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术后尿崩情况,并分析影响尿崩的因素。结果术前尿崩发生率为27.3%(33/121例),术后早期尿崩率89.9%(107/119例),晚期尿崩率为39.8%(37...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尿崩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术后尿崩情况,并分析影响尿崩的因素。结果术前尿崩发生率为27.3%(33/121例),术后早期尿崩率89.9%(107/119例),晚期尿崩率为39.8%(37/93例)。早期尿崩与肿瘤分型、肿瘤钙化程度显著相关,鞍膈上脑室外型肿瘤术后发生早期尿崩率最低。远期尿崩与年龄、术中垂体柄的处理、肿瘤分型显著相关,与肿瘤切除程度、肿瘤钙化程度无显著相关。非成人组较成人组发生远期尿崩率高,垂体柄离断者较垂体柄保留者发生远期尿崩率高,鞍膈上脑室内外型较鞍膈上脑室外型、鞍膈下型发生远期尿崩率高。结论颅咽管瘤术后尿崩与肿瘤分型、肿瘤钙化程度、垂体柄的保护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术后尿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ST分型的原发性颅咽管瘤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樊俊 刘忆 +5 位作者 冯展鹏 潘军 彭玉平 彭俊祥 聂晶 漆松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1-288,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QST分型的颅咽管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共125例原发性颅咽管瘤患者(包括Q型38例、S型20例和T型67例),均行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 目的探讨基于QST分型的颅咽管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共125例原发性颅咽管瘤患者(包括Q型38例、S型20例和T型67例),均行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记录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Q型、S型和T型颅咽管瘤患者的手术全切除率分别为97.37%(37/38)、90%(18/20)和92.54%(62/67);术后视力减退发生率为0(0/38)、5%(1/20)和1.49%(1/67),新发垂体功能减退症发生率为28.95%(11/38)、25%(5/20)和37.31%(25/67),永久性尿崩率发生率为39.47%(15/38)、35%(7/20)和44.78%(30/67),脑脊液鼻漏发生率为10.53%(4/38)、10%(2/20)和10.45%(7/67),颅内感染发生率为5.26%(2/38)、5%(1/20)和7.46%(5/67),脑积水发生率为5.26%(2/38)、5%(1/20)和5.97%(4/67),脑卒中发生率为2.63%(1/38)、5%(1/20)和2.99%(2/67),鼻腔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10%(2/20)和10.45%(7/67);病死率分别为0(0/38)、5%(1/20)和2.99%(2/67)。平均随访71.60个月,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63%(1/38)、5%(1/20)和4.48%(3/67)。结论颅咽管瘤有望通过积极手术全切除治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在处理不同QST分型肿瘤时具有独特优势,可取得良好疗效。基于鞍区膜性结构的概念和肿瘤生长模式的个体化手术策略对获得最佳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神经内窥镜检查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戴慧 李建军 +2 位作者 漆剑频 王承缘 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及病理表现,探讨MR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术前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的病例资料,分析其MRI及相关病理表现。结果: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20例,鞍内及鞍上30例,鞍内2...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及病理表现,探讨MR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术前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的病例资料,分析其MRI及相关病理表现。结果: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20例,鞍内及鞍上30例,鞍内2例,鞍旁2例,桥前池1例,颞顶叶1例。病变囊性25例,囊实性26例,实性5例。囊性部分多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囊性部分的囊壁多呈弧形或环形强化,实性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17例有详细的病理资料,其中成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13例,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2例,混合型颅咽管瘤2例。结论:颅咽管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信号特征多样性与其病理成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RI具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17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军 漆松涛 +3 位作者 方陆雄 陈状 樊俊 张喜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评价小骨窗前纵裂入路在颅咽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方法经小骨窗前纵裂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17例,对手术技术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由于术中直视下处理肿瘤在垂体漏斗部位的粘... 目的评价小骨窗前纵裂入路在颅咽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方法经小骨窗前纵裂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17例,对手术技术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由于术中直视下处理肿瘤在垂体漏斗部位的粘连,可较好保护垂体柄、下丘脑结构及局部穿支血管,13例患者超过2年的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再生长。结论经小骨窗前纵裂入路可直视下处理肿瘤鞍内、鞍上及三脑室前部分,是鞍上生长位置较高的大型颅咽管瘤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前纵裂入路 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铎 董欣明 +1 位作者 关俊宏 王成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入路,影响全切除的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颅咽管瘤手术病例4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下丘脑功能障碍、尿崩症。分别采用经翼点20例(43.5%)、经额下1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入路,影响全切除的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颅咽管瘤手术病例4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下丘脑功能障碍、尿崩症。分别采用经翼点20例(43.5%)、经额下12例(26.1%)、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3例(6.5%),经前额纵裂入路5例(10.9%),经额叶皮层造瘘-侧脑室室间孔入路2例(4.3%)、翼点联合侧脑室室间孔入路4例(8.6%)切除肿瘤。结果:全切除+次全切除31例(67.4%)、大部切除15例(32.6%),围手术期死亡1例(2.2%)。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血电解质紊乱及癫痫。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术者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术中对下丘脑及重要穿支血管的保护、术后并发症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外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在颅咽管瘤炎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广龙 漆松涛 +5 位作者 李佳 潘军 刘保国 孟伟 张永明 方陆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NF-κB与颅咽管瘤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P65亚基、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54例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NF-κB与颅咽管瘤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P65亚基、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54例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患者血清、脑脊液及肿瘤囊液中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颅咽管瘤与炎症的关系。结果NF-κB(P65亚基)在成釉细胞型中过度表达,经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的表达显著高于鳞状细胞型颅咽管瘤(Z=-4.532,P<0.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在成釉细胞型中NF-κB(P65亚基)与OPN表达程度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患者肿瘤囊液、脑脊液及血清中明显升高,分别为(4.28±0.90)mg/mL、(0.035±0.006)mg/mL、(1.72±0.54)mg/mL。结论炎症是颅咽管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紧密粘连主要的影响因素,NF-κB与颅咽管瘤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炎症 NF—κ B骨桥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在颅咽管瘤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梅钦 罗伦 +4 位作者 何海勇 郑文汉 张保豫 李文胜 郭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视野好,均在直视下显露及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87.5%(14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视野好,均在直视下显露及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87.5%(14例),次全切除12.5%(2例)。12例术前视力损伤患者中,术后视力好转83.3%(10例)、无变化16.7%(2例)。术后出现新垂体功能低下56.3%(9例)、新尿崩37.5%(6例)。并发嗅觉减退25%(4例),脑脊液漏(12.5%)及肥胖(12.5%)各2例,颅内感染(6.3%)、脑积水(6.3%)及记忆力下降(6.3%)各1例。随诊2~59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具有手术视野好,肿瘤全切除率、视力好转率高的优点;脑脊液漏及嗅觉下降的发生率较高,术中应重视颅底重建及对鼻腔黏膜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扩大经鼻入路 颅咽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型颅咽管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春 张福林 +4 位作者 唐峰 毕海霞 胡杰 徐伟 黄锋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4-1316,1321,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5~66岁,平均44岁。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复层上皮细... 目的探讨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5~66岁,平均44岁。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复层上皮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形成乳头状结构。其中1例包括两种类型,部分肿瘤为造釉细胞型伴有胆固醇裂隙,小部分为乳头型,1例伴有少量纤毛柱状上皮和杯状细胞;1例伴有鳞状上皮分化。结论颅咽管瘤的乳头型较造釉细胞型少见,影像学易与垂体腺瘤相混淆,明确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乳头型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179例手术治疗经验(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祥恩 张永力 吴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 :回顾 7年间 179例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患者 ,总结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按与三脑室底的位置关系 ,将肿瘤分为三脑室底上型和三脑室底下型。前者生长于三脑室底上部 ;后者从垂体柄、漏斗、灰结节向上往三脑室底生长阻塞三... 目的 :回顾 7年间 179例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患者 ,总结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按与三脑室底的位置关系 ,将肿瘤分为三脑室底上型和三脑室底下型。前者生长于三脑室底上部 ;后者从垂体柄、漏斗、灰结节向上往三脑室底生长阻塞三脑室或向下生长通过鞍膈裂孔进入鞍内。对于三脑室底下型 ,进行翼点入路手术 ,共 15 0例 ,额下入路 16例。对于三脑室底上型采用经胼胝体入路进入三脑室 ,共 13例。在三脑室底下型手术中应特别注意保护进入三脑室底神经结构的穿动脉。三脑室底上型肿瘤经胼胝体入路术中到达三脑室底前部时应避免损伤三脑室底神经结构。结果 :179例手术病例中 ,肿瘤获得全切 16 1例 ,次全切 12例 ,部分切除 6例。垂体柄保留 99例 ,切断 4 6例 ,未发现 34例。所有病人术后随访 3个月到 5年 ,平均 1.5年。随访结果按GOS评分评估。15 4例 (88% )正常生活 ,14例 (8% )生活自理 ,7例 (4 % )生活需要帮助。 7例 (4 % )随访MR发现复发 ,其中 4例为半年内 ,3例为 1年内复发。 5例复发肿瘤再次手术 ,另 2例分别行肿瘤外放疗和伽马刀治疗。结论 :颅咽管瘤切除手术需采用不同的入路以获得最好的显露和最小的肿瘤周围结构损伤。在尝试进行肿瘤全切除时获得好的手术效果的关键是避免损伤下丘脑结构和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治疗 外科手术 下丘脑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夏志强 宫剑 +6 位作者 甲戈 赵育梅 王凤梅 王洪云 韩明 田继辉 孙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4-788,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标本(原发组24例,复发组16例)中MMP-9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MP-9在复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总阳性表达率93.7%,明显高于原发组总阳性率41.7%(P<0.05);VEGF在复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总阳性表达率87.5%,明显高于原发组总阳性率45.8%(P<0.05)。复发组釉质型颅咽管瘤中MMP-9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原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MMP-9与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MP-9和VEGF可能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生长和肿瘤复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可能存在协同作用。MMP-9和VEGF可能成为评价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性生长和复发倾向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侵袭性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