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Ⅲ)改性生物质炭对水相Cr(Ⅵ)的吸附试验 被引量:19
1
作者 潘经健 姜军 +1 位作者 徐仁扣 周立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为考察Fe(Ⅲ)改性对生物质炭吸附水相中Cr(Ⅵ)的影响,采用吸附平衡试验结合Zeta电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等方法研究了Fe(Ⅲ)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 为考察Fe(Ⅲ)改性对生物质炭吸附水相中Cr(Ⅵ)的影响,采用吸附平衡试验结合Zeta电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等方法研究了Fe(Ⅲ)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生物质炭表面官能团形成络合物及氢氧化铁表面沉淀的物理覆盖作用降低生物质炭表面负电荷,增加表面正电荷,从而促进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Fe(Ⅲ)改性对花生秸秆炭吸附Cr(Ⅵ)的促进作用大于稻草炭,pH值为5.0时Fe(Ⅲ)改性分别使花生秸秆炭和稻草炭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提高79%和26%.在pH值为4.0~6.5范围内,生物质炭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量均随悬液pH值升高而降低,Fe(Ⅲ)改性对生物质炭吸附Cr(Ⅵ)的促进作用也呈相似的变化趋势.改性生物质炭的表面负电荷随pH值升高而增加是Cr(Ⅵ)吸附量减小的主要原因.Cr(Ⅵ)可在改性生物质炭表面的同时发生静电吸附和专性吸附,Cr(Ⅵ)的专性吸附量也随pH值升高而减小.因此,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在酸性条件下对Cr(Ⅵ)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可用于酸性废水中Cr(Ⅵ)的吸附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吸附 生物质炭 铁改性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OH配合物同时引发水中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封享华 丁世敏 +2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Nikolai Bazhin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甲基橙)为25~200μmolL时,pH=3.0是最佳值;c(Fe(Ⅲ))的增加同时有利于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c(Cr(Ⅵ))为25μmolL时,其自身光还原的初始速率最大,甲基橙光氧化反应初始速率则随c(Cr(Ⅵ))和c(甲基橙)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配合物 光氧化 光还原 cr()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OH体系光化学还原水溶液中的Cr(Ⅵ)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喆 吴峰 邓南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5-217,221,共4页
Cr( )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离子。本文初步研究了Cr( )的Fe( )-OH光还原过程。Fe( )化合物在高压汞灯(125W)的照射下能使Cr( )还原。Cr( )初始浓度在10~200μmol/L时,还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在pH=2.5~3.0时Cr( )的还原效率较... Cr( )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离子。本文初步研究了Cr( )的Fe( )-OH光还原过程。Fe( )化合物在高压汞灯(125W)的照射下能使Cr( )还原。Cr( )初始浓度在10~200μmol/L时,还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在pH=2.5~3.0时Cr( )的还原效率较佳。Fe( )化合物的初始浓度对反应也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体系 光化学 还原 水溶液 cr 重金属离子 高压汞灯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EDTA、Cr(Ⅵ)调控猪粪尿废水异化Fe(Ⅲ)还原偶联VFAs的转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清明 邬红东 +1 位作者 石广军 罗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0-595,共6页
以人工合成Fe(OH)3作为电子受体,在猪粪尿废水中添加具有铁还原能力的菌株,厌氧恒温培养,通过对猪粪尿废水中添加不同浓度腐植酸、EDTA、Cr(Ⅵ),揭示3种典型理化因素调控猪粪尿废水中异化Fe(Ⅲ)还原偶联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 以人工合成Fe(OH)3作为电子受体,在猪粪尿废水中添加具有铁还原能力的菌株,厌氧恒温培养,通过对猪粪尿废水中添加不同浓度腐植酸、EDTA、Cr(Ⅵ),揭示3种典型理化因素调控猪粪尿废水中异化Fe(Ⅲ)还原偶联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转化能力。结果表明,电子穿梭体腐植酸促进Fe(Ⅲ)还原,加速VFAs降解,而络合剂EDTA和重金属Cr(Ⅵ)则会阻碍Fe(Ⅲ)还原,减缓VFAs降解。虽然三种影响因子影响机理不同、途径不同,但最终Fe(Ⅲ)还原和VFAs平衡点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fe()还原 EDTA 腐植酸 cr() V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晓芳 高显超 +1 位作者 国静 兰叶青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0-164,共5页
25℃和pH3.0~5.0条件下,研究了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Mn(Ⅱ)对草酸还原Cr(Ⅵ)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光照下其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避光条件下Fe(Ⅲ)对草酸还原Cr(VI)的影响甚微,但在光... 25℃和pH3.0~5.0条件下,研究了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Mn(Ⅱ)对草酸还原Cr(Ⅵ)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光照下其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避光条件下Fe(Ⅲ)对草酸还原Cr(VI)的影响甚微,但在光照条件下,Fe(Ⅲ)表现出极优越的催化作用。溶液pH值和照射光波长对反应有显著影响,Mn(Ⅱ)和Fe(Ⅲ)的催化作用随pH值提高而减弱;紫外光照射下两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大于模拟日光照射的。因此,本研究结果对由Cr(Ⅵ)引起的土壤和水的污染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六价铬 二价锰离子 三价铁离子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和Fe(Ⅲ)存在下苯酚氧化与Cr(Ⅵ)还原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垚 兰叶青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Fe(Ⅲ)为光催化剂促进苯酚(C6H5OH)与Cr(Ⅵ)氧化还原反应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μmol·L-1Fe(Ⅲ)存在下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苯酚的氧化速率和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Cr(Ⅵ)的还原速率均...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Fe(Ⅲ)为光催化剂促进苯酚(C6H5OH)与Cr(Ⅵ)氧化还原反应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μmol·L-1Fe(Ⅲ)存在下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苯酚的氧化速率和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Cr(Ⅵ)的还原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平均速率分别为3.4和4.0μmol·L-1·min-1,均比无Fe(Ⅲ)时的速率提高了1倍;降低溶液pH值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加,但温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增加初始Fe(Ⅲ)和苯酚浓度,同样能有效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Cr(Ⅵ)还原和苯酚的氧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cr() 紫外光照 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强化单宁酸原位修复Cr(Ⅵ)污染含水层反应机理及效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滑钰铎 秦雪铭 +1 位作者 杨新如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则要求n(TA)∶n(Fe(Ⅲ))=3∶5,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储存容量最大.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fe()体系 cr()还原 原位修复 铁铬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UV-Vis体系中Cr(Ⅵ)还原和BPA降解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延湘 张旭 +2 位作者 张长波 吴峰 邓南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研究了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同时光催化还原铬(Ⅵ)和氧化双酚A(BPA)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在低pH值(2.5—4.0)时,光还原铬(Ⅵ)和光氧化BPA的初始速率较大... 研究了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同时光催化还原铬(Ⅵ)和氧化双酚A(BPA)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在低pH值(2.5—4.0)时,光还原铬(Ⅵ)和光氧化BPA的初始速率较大;增加Fe(Ⅲ)的浓度,有利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铬(Ⅵ)的光还原率及BPA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快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用 fe()-OH配合物 光氧化 光还原 铬()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六价铬的规律与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珊琼 钱傲 袁松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74,共11页
在自然过程和工程修复中,Fe(Ⅱ)还原Cr(Ⅵ)主要生成铬铁氢氧化物[Cr(Ⅲ)_(x)Fe(Ⅲ)_(1-x)(OH)_(3)],但其中Cr(Ⅲ)的复氧化会极大影响用水安全以及铬污染修复治理效果。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 在自然过程和工程修复中,Fe(Ⅱ)还原Cr(Ⅵ)主要生成铬铁氢氧化物[Cr(Ⅲ)_(x)Fe(Ⅲ)_(1-x)(OH)_(3)],但其中Cr(Ⅲ)的复氧化会极大影响用水安全以及铬污染修复治理效果。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Cr(Ⅵ)的规律与机制,主要关注的影响因素包括H_(2)O_(2)浓度、pH值和Cr(Ⅲ)含量,并选用甲醇作为活性氧化物种[HO~·、Fe(Ⅳ)]的淬灭剂,考察淬灭剂的加入对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Cr(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H_(2)O_(2)氧化Cr(Ⅲ)_(0.20)Fe(Ⅲ)_(0.80)(OH)_(3)产生Cr(Ⅵ)的速率与效率随着H_(2)O_(2)浓度、pH值的增加而增大,且Cr(Ⅵ)的产生效率还会受到Cr(Ⅲ)含量(x)的影响,即在pH=5.0条件下Cr(Ⅵ)的产生效率随x的降低而增加,在pH=9.0条件下Cr(Ⅵ)的产生效率随x的降低而降低;(2)甲醇淬灭试验证明,在pH=5.0~8.0范围内,H_(2)O_(2)是引起Cr(Ⅲ)氧化的主要氧化剂,同时Fe(Ⅲ)和Cr(Ⅲ)与H_(2)O_(2)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的活性氧化物种(HO~·)还可能进一步促进Cr(Ⅲ)氧化为Cr(Ⅵ),而在pH=9.0条件下,H_(2)O_(2)是引起Cr(Ⅲ)氧化的唯一氧化剂;(3)不同pH条件下,Cr(Fe)含量可以通过影响H_(2)O_(2)的消耗、活性氧化物种的产生、矿物表面的更新、Cr(Ⅵ)的释放而影响总Cr(Ⅵ)的产生速率和效率;(4)虽然Cr(Ⅲ)_(x)Fe(Ⅲ)_(1-x)(OH)_(3)被认为能更加稳定地保存还原产生的Cr(Ⅲ),但环境中的H_(2)O_(2)在特定条件下仍有可能将Cr(Ⅲ)氧化为Cr(Ⅵ),这是因为在偏酸性条件下共存的Fe(Ⅲ)可以提供更多的Cr(Ⅵ)吸附位点,将有利于H_(2)O_(2)和HO~·等氧化Cr(Ⅲ),在偏碱性条件下共存的Fe(Ⅲ)可以竞争消耗H_(2)O_(2)而抑制其对Cr(Ⅲ)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铬铁氢氧化物 三价铬 过氧化氢 活性氧化物种 铬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铁矿硫化过程对Cr(Ⅵ)还原的影响与机理
10
作者 崔雅云 朱琳 +1 位作者 盖楠 杜江坤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3,共8页
Cr(Ⅵ)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与铁(氢)氧化物的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取针铁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硫化过程对Cr(Ⅵ)还原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针铁矿/Na2S/Cr(Ⅵ)体系还原Cr(Ⅵ)的作用机理为体系中的S(-Ⅱ)提供电子并... Cr(Ⅵ)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与铁(氢)氧化物的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取针铁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硫化过程对Cr(Ⅵ)还原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针铁矿/Na2S/Cr(Ⅵ)体系还原Cr(Ⅵ)的作用机理为体系中的S(-Ⅱ)提供电子并促进电子转移,将针铁矿结构中的Fe(Ⅲ)还原为Fe(Ⅱ)吸附态;Fe(Ⅱ)和S(-Ⅱ)均作为还原剂,将Cr(Ⅵ)还原成Cr(Ⅲ),最终形成Cr(Ⅲ)-Fe(Ⅲ)氢氧化物共沉淀物被吸附在矿物的表面;Cr(Ⅵ)的去除效果随着Na2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p H值为6时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NO_(3)^(-)、SO_(4)^(2-)、PO_(4)^(3-)、CO_(3)^(2-)对Cr(Ⅵ)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PO43-对Cr(Ⅵ)的去除影响相对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 cr() 硫化作用 fe(Ⅱ)/fe()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Ⅲ)-羧基配位状态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伟 程潇甫 +1 位作者 王伟杰 张文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248,共7页
本文采用模型实验结合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核单齿配位、单核螯合配位、多核单齿配位以及多核双点配位Cr(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结果显示,单核单齿配位体系的氧化还原稳定性低于单核螯合配位体系。模型实验与理论预测活性得... 本文采用模型实验结合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核单齿配位、单核螯合配位、多核单齿配位以及多核双点配位Cr(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结果显示,单核单齿配位体系的氧化还原稳定性低于单核螯合配位体系。模型实验与理论预测活性得出的结论一致。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多核Cr(Ⅲ)离子与羧基形成单齿配位结合和双点单齿配位结合后理论参数的差异。前线轨道能差表明这些配合物中Cr(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顺序为:单核螯合配位>单核单齿配位>四核双点单齿配位>三核单齿配位>二核单齿配位。研究结果将有益于控制皮革中Cr(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稳定性 配合物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环境下Cr(Ⅵ)的微生物还原能力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松 曲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通过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混合培养及土壤泥浆培养试验,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C r(Ⅵ)和F e(Ⅱ)浓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铬酸盐的微生物还原能力及不同浓度铬酸盐对水稻土中氧化铁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土中提取的微生物虽然能够直... 通过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混合培养及土壤泥浆培养试验,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C r(Ⅵ)和F e(Ⅱ)浓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铬酸盐的微生物还原能力及不同浓度铬酸盐对水稻土中氧化铁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土中提取的微生物虽然能够直接还原C r(Ⅵ),但其还原速率和还原程度有限,且C r(Ⅵ)浓度越高,微生物的还原能力越差;不同来源的土壤微生物对C r(Ⅵ)的还原能力有所差异,其中四川水稻土中微生物对C r(Ⅵ)的还原能力均大于江西水稻土;在厌氧培养的水稻土中,添加的C r(Ⅵ)可以较迅速地还原,其中土壤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过程对C r(Ⅵ)还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 r(Ⅵ)的存在导致F e(Ⅱ)生成的时间出现滞后,且C r(Ⅵ)浓度越大生成F e(Ⅱ)的滞后时间越长;F e(Ⅱ)产生滞后的时间与C r(Ⅵ)还原结束的时间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cr()还原 异化fe()还原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还原法处理含Cr(Ⅵ)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卢丹 曹志芳 +2 位作者 刘成超 韦良 孙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9期65-67,共3页
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以Fe(Ⅲ)草酸盐配合物处理含Cr(Ⅵ)废水,考察了溶液pH值、Fe(Ⅲ)浓度、草酸盐浓度、Cr(Ⅵ)初始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6.0的范围内,废水pH=3.0时,Cr(Ⅵ)光化学还原速率最快;... 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以Fe(Ⅲ)草酸盐配合物处理含Cr(Ⅵ)废水,考察了溶液pH值、Fe(Ⅲ)浓度、草酸盐浓度、Cr(Ⅵ)初始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6.0的范围内,废水pH=3.0时,Cr(Ⅵ)光化学还原速率最快;在一定的Fe(Ⅲ)和草酸盐浓度比范围内,光化学还原速率随Cr(Ⅵ)浓度的增加而变缓,但随着Fe(Ⅲ)和草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在pH=3.0、Cr(Ⅵ)浓度为1mg·L^-1、[Fe(Ⅲ)3/[C2O4^2-]=10:96(μmol·L^-1:μmol·L^-1)的最佳条件下,光还原速率最快,较短时间内的Cr(Ⅵ)还原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fe()-草酸盐配合物 光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日光照射下草酸协同黄铁矿对Cr(Ⅵ)的还原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瑛 沈瑜潇 +1 位作者 国静 兰叶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9-1624,共6页
研究了模拟日光照射下草酸协同黄铁矿对Cr(Ⅵ)的还原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入草酸后,反应体系中生成了光化学活性高的草酸铁(Ⅲ)配合物,同时还可能阻止了黄铁矿表面Fe(Ⅲ)水解产物Fe(OH)3和CrxFe1-x(OH)3的生成,从而使黄铁... 研究了模拟日光照射下草酸协同黄铁矿对Cr(Ⅵ)的还原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入草酸后,反应体系中生成了光化学活性高的草酸铁(Ⅲ)配合物,同时还可能阻止了黄铁矿表面Fe(Ⅲ)水解产物Fe(OH)3和CrxFe1-x(OH)3的生成,从而使黄铁矿还原Cr(Ⅵ)的速率明显得到提高.增加溶液酸度、草酸浓度和黄铁矿质量浓度,有利于Cr(Ⅵ)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黄铁矿 cr() 草酸铁()配合物 模拟日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细菌还原重金属Cr(Ⅵ)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洪艳 王珊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6,共8页
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处理Cr(Ⅵ)是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本文以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分析铁还原细菌异化铁还原性质对重金属Cr(Ⅵ)还原效率的影响。菌群异化铁还原性质的实验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铁... 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处理Cr(Ⅵ)是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本文以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分析铁还原细菌异化铁还原性质对重金属Cr(Ⅵ)还原效率的影响。菌群异化铁还原性质的实验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为不同电子受体时,菌群异化铁还原的效率存在差异,培养体系累积Fe(Ⅱ)浓度分别为85.08±5.85 mg/L和32.55±4.78 mg/L。电子受体对混合菌群组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时,混合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别是4.615和4.158,较对照组高(Shannon指数3.735)。异化还原Fe(Ⅲ)培养体系中,细菌种群的优势菌属是Clostridium,属于梭菌目Clostridiales,表明梭菌是参与Fe(Ⅲ)还原的主要优势菌。菌群异化铁还原性质对Cr(Ⅵ)还原效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铁为电子受体,细菌在Fe(Ⅲ)浓度为1 120 mg/L时异化铁还原效率高,并且还原Cr(Ⅵ)达100%。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Fe(Ⅲ)浓度1 680 mg/L时,异化铁还原Cr(Ⅵ)效率高(72%),是对照组4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应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Cr(VI)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异化铁还原细菌 菌群组成 fe()还原 cr()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铁(Ⅱ)/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应用于吸附铬(Ⅵ)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芳 周仕林 +4 位作者 吴大辉 张丽娜 杜帅 张帅 张章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1-1315,共5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铁(Ⅱ)/聚丙烯腈[Fe(Ⅱ)/PAN]复合纳米纤维,用于吸附检测溶液中的铬(Ⅵ)。SEM及BET分析可知,纤维形态结构均匀,直径大约为153nm,比表面积为14.0m2·g-1。Fe(Ⅱ)/PAN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携带的PAN…Fe(Ⅱ)(OH)+...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铁(Ⅱ)/聚丙烯腈[Fe(Ⅱ)/PAN]复合纳米纤维,用于吸附检测溶液中的铬(Ⅵ)。SEM及BET分析可知,纤维形态结构均匀,直径大约为153nm,比表面积为14.0m2·g-1。Fe(Ⅱ)/PAN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携带的PAN…Fe(Ⅱ)(OH)+官能团能快速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铬(Ⅵ),并将其还原为铬(Ⅲ)。根据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Langmuir模型更适合本体系,最大吸附量为5.40mg·g-1。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97%的铬(Ⅵ)可被从溶液中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Ⅱ)/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铬() 铬() 吸附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还原法处理六价铬模拟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琳 肖玫 +1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7,共3页
在高压汞灯照射下,Fe(III)-草酸盐配合物体系能够对含Cr(VI)的模拟废水进行光化学还原处理。在Cr(VI)初始浓度0.5~2.0mg/L范围内,光化学还原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在废水pH值为3.0~6.0的范围内,pH=3.0时,光化学还原速率最快。在... 在高压汞灯照射下,Fe(III)-草酸盐配合物体系能够对含Cr(VI)的模拟废水进行光化学还原处理。在Cr(VI)初始浓度0.5~2.0mg/L范围内,光化学还原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在废水pH值为3.0~6.0的范围内,pH=3.0时,光化学还原速率最快。在实验选择的[Fe(III)]和草酸盐浓度范围内,Fe(III)和草酸盐浓度的增加可提高Cr(VI)的光化学还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cr() fe()-草酸盐配合物 光化学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二元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甘露 董永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05-2213,共9页
分别使用3种不同结构的二元羧酸[酒石酸(TA)、苹果酸(MA)和丁二酸(SA)]对棉纤维改性引入羧基并与Fe3+离子反应制备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考察了二元羧酸结构和浓度对改性棉纤维的羧基含量(QCOOH)及其铁配合物的铁配合量(QFe)的影响.... 分别使用3种不同结构的二元羧酸[酒石酸(TA)、苹果酸(MA)和丁二酸(SA)]对棉纤维改性引入羧基并与Fe3+离子反应制备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考察了二元羧酸结构和浓度对改性棉纤维的羧基含量(QCOOH)及其铁配合物的铁配合量(QFe)的影响.研究了3种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作为有机染料氧化降解反应和Cr(Ⅵ)还原反应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棉纤维的QCOOH值随羧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含羟基的SA比2种羟基羧酸TA和MA能给棉纤维引入更多羧基,而2种羟基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则具有更高的QFe值.3种羧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对染料氧化降解反应和Cr(Ⅵ)还原反应都表现出显著的光催化作用,且随其QFe和辐射光强度的提高而增强.TA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比其它2种配合物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3种配合物不但能将Cr(Ⅵ)还原为Cr(Ⅲ)离子,而且还能将其部分吸附去除,MA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具有较高的铬离子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羧酸 铁配合物 光催化剂 染料降解 铬离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子供体对Desulfovibrio dechloracetivorans strain SF3金属还原的影响(英文)
19
作者 林洋 王佳晨 +1 位作者 储诚操 孙宝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0-446,共7页
还原脱氯,脱硫细菌Desulfovibrio dechloracetivorans strain SF3可异化还原三价铁,六价铬和三价钴.乙酸盐,乙醇,氢气,丙酮酸盐,乳酸盐和柠檬酸盐可作为还原可溶性三价铁的电子供体,而只有丙酮酸盐和氢气做电子供体时SF3才能还原不可溶... 还原脱氯,脱硫细菌Desulfovibrio dechloracetivorans strain SF3可异化还原三价铁,六价铬和三价钴.乙酸盐,乙醇,氢气,丙酮酸盐,乳酸盐和柠檬酸盐可作为还原可溶性三价铁的电子供体,而只有丙酮酸盐和氢气做电子供体时SF3才能还原不可溶的非晶态三价铁氧化物.实验测定Fe(Ⅲ)-EDTA还原对乙酸盐氧化的比例为7.76±0.35,而且该过程中没有伴随细菌的生长.SF3可利用氢气,丙酮酸盐或乳酸盐作为电子供体还原六价铬和三价钴,但这一过程不能利用乙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发现一种SRB(硫酸盐还原菌)可利用乙酸盐还原可溶性三价铁,但无法利用其还原不可溶三价铁以及六价铬和三价钴,该发现说明SF3在金属还原过程中利用了较复杂的电子传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还原 DESULFOVIBRIO dechloracetivorans STRAIN S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