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分析(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中启 黄守道 +1 位作者 杨民生 袁小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5-42,共8页
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距离是矛盾的,一般来说系统的传输距离越远,系统的传输效率就越低。为了同时达到较远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传输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运用瞬态耦合模理论,推... 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距离是矛盾的,一般来说系统的传输距离越远,系统的传输效率就越低。为了同时达到较远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传输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运用瞬态耦合模理论,推导出了系统的效率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系统传输效率的变化规律。当发射线圈与中继线圈之间的耦合系统和中继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系统相等且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系统等于零时,系统的传输效率最高。最后,研制了一套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装置。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理论 电磁耦合谐振 无线电能传输 最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腔侧边1×5介质柱调谐光子晶体滤波器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立恒 王明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2,共7页
在正方格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中设计了基于可调谐谐振腔的带通滤波器,通过改变1×5谐振腔侧边调谐介质柱位置调节谐振腔与波导系统工作时传输的波段,用CMT理论分析了输入端耦合衰减率及输入端失谐因子对滤波器的影响。借助FDTD方法得... 在正方格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中设计了基于可调谐谐振腔的带通滤波器,通过改变1×5谐振腔侧边调谐介质柱位置调节谐振腔与波导系统工作时传输的波段,用CMT理论分析了输入端耦合衰减率及输入端失谐因子对滤波器的影响。借助FDTD方法得到了滤波器波长传输谱,结果表明:当滤波器结构工作于1320~1810nm波长段时,输出端38个通帯的-3dB带宽Δλ范围为4.18~11.15nm,通带峰值波长可调宽度为186.56nm。该微型滤波器适于光电通信粗波分解复用WDDM系统设计和光集成设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柱调谐 波分解复用 输入端失谐因子 时域有限差分 耦合模理论 光子晶体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立恒 王明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1-768,共8页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结构的96个不同通带峰值波长平均正规化传输率为89.6%,相邻峰值波长平均间隔为1.25nm、平均传输带宽为1.19nm、谐振腔平均品质因数为1350.2、提取的峰值波长调谐范围在1534.04~1653.16nm.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正规化传输率高、带宽窄、波长信号提取强度平稳等特性.其结构在密集型波分解复用(DWDDM)系统设计、光信号传感器件设计、密集型光路集成化设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1×3谐振腔 相位差 时域有限差分法 耦合模理论 密集型波分解复用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植入装置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晨洋 张强 +1 位作者 李岳 牛天林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0期49-51,55,共4页
体内植入医疗装置已被广泛应用,然而使用传统的供电方法为其供电却极为不便。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通过近场区强耦合谐振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为体内植入医疗装置的供电提供了有效途径。介绍了体内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 体内植入医疗装置已被广泛应用,然而使用传统的供电方法为其供电却极为不便。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通过近场区强耦合谐振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为体内植入医疗装置的供电提供了有效途径。介绍了体内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理论基础耦合模理论(CMT),并基于该理论仿真研究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高效传输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植入装置 无线电能 磁耦合谐振 耦合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理论的体声波环行器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冰滨 袁靖 高杨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5-599,共5页
体声波(BAW)环行器是基于角动量偏置的一类新型无磁环行器,为了能准确地预测BAW环行器的性能,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模理论(CMT)的设计方法。首先由CMT推导出BAW环行器的解析模型;然后利用Matlab绘制出归一化调制参数与环行器性能指标... 体声波(BAW)环行器是基于角动量偏置的一类新型无磁环行器,为了能准确地预测BAW环行器的性能,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模理论(CMT)的设计方法。首先由CMT推导出BAW环行器的解析模型;然后利用Matlab绘制出归一化调制参数与环行器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图,并从图中选择环行器综合性能较好的调制参数点;接着以串联谐振频率1.752 GHz、品质因数1593的体声波谐振器(BAWR)为例,计算出解析模型中的系数,同时确定调制信号频率和调制深度;再利用Matlab编程绘制出BAW环行器的S参数完成设计;最后将基于CMT计算的结果和基于ADS软件谐波平衡(HB)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MT设计的BAW环行器插入损耗、端口隔离度、回波损耗与HB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CMT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行器 耦合模理论(cmt) 体声波谐振器(BAWR) 时空调制 非互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