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性特征和精子的发生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大福 牛宝龙 +1 位作者 翁宏飚 孟智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54-357,共4页
以棉铃虫精巢为材料,气干法制片,Giemsa染色,研究了棉铃虫精巢的形态变化和精子发生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棉铃虫的精巢自预蛹期开始会发生融合现象;雄性棉铃虫染色体数目为n=31。还发现雌性幼虫的腹部有4个腺体,可以作为幼虫的性别特征。
关键词 棉铃虫 幼虫性征 精巢 染色体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种群数量的气象综合预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西平 杨彬云 +1 位作者 相云 于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48-953,共6页
为了客观地反映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背景的关系规律 ,创建了棉铃虫气象多时段综合因子的因子组建方法 ;建立了贡献度权重修正的气象距离指标方法和模型 ;匹配以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 ,进行棉铃虫种群数量的气象监测和预报 ;将其自身... 为了客观地反映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背景的关系规律 ,创建了棉铃虫气象多时段综合因子的因子组建方法 ;建立了贡献度权重修正的气象距离指标方法和模型 ;匹配以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 ,进行棉铃虫种群数量的气象监测和预报 ;将其自身生物潜能和气象条件影响相结合 ,建立了棉铃虫灾害的生物气象定量综合预报模型。在棉铃虫发生的气象条件评价和发生程度预测预报应用中 ,趋势准确率达到 9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种群数量 气象条件 距离模型 综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营养生态学研究:取食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时的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51
3
作者 吴坤君 李明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1-28,共8页
用人工饲料饲养幼虫,组建生命表,研究饲料蛋白质含量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种群生长的影响。基础饲料含可溶性糖27.6%。饲料蛋白质含量由7%增加到13%时,幼虫历期明显缩短,成虫繁殖力大幅度提高,导致种群趋势指数上升85%。更高... 用人工饲料饲养幼虫,组建生命表,研究饲料蛋白质含量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种群生长的影响。基础饲料含可溶性糖27.6%。饲料蛋白质含量由7%增加到13%时,幼虫历期明显缩短,成虫繁殖力大幅度提高,导致种群趋势指数上升85%。更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虽然对幼虫的发育和存活没有不利的影响,但成虫的产卵量下降。根据试验资料估测,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比率在1.5~2.6之间对棉铃虫种群生长比较合适。这些结果表明,食料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浓度以及两者的比率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可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营养生态学 蛋白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顾伟平 杨荣新 +1 位作者 夏大荣 张严峻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报道了棉铃虫经辐照诱导的不育效应。用60 Coγ射线处理棉铃虫蛹,成虫的羽化率随着剂量的升高而降低,畸形率和死蛹率增加。不同时期辐照蛹对成虫羽化率有明显影响。棉铃虫辐射不育以采用羽化前2d 的老熟蛹辐照为好,其羽化率为86-5... 本文报道了棉铃虫经辐照诱导的不育效应。用60 Coγ射线处理棉铃虫蛹,成虫的羽化率随着剂量的升高而降低,畸形率和死蛹率增加。不同时期辐照蛹对成虫羽化率有明显影响。棉铃虫辐射不育以采用羽化前2d 的老熟蛹辐照为好,其羽化率为86-54 % 。卵的不育率随剂量的升高而升高。根据F1 代辐射遗传不育效应的研究认为:棉铃虫当代亚不育剂量以300 Gy 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辐射不育 物理防治 剂量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性信息素预测棉铃虫发生期的可靠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阎云花 伍德明 崔君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82-884,共3页
利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m igera)性信息素诱蛾,预测下一代棉铃虫的卵高峰,幼虫孵化高峰,通过田间调查印证是准确的,它比黑光灯诱蛾以及田间调查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指导化学农药防治时间准确,经济效益明显... 利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m igera)性信息素诱蛾,预测下一代棉铃虫的卵高峰,幼虫孵化高峰,通过田间调查印证是准确的,它比黑光灯诱蛾以及田间调查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指导化学农药防治时间准确,经济效益明显。可为棉铃虫发生期预测预报增添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性信息素 预测预报 发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谭声江 陈晓峰 李典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简述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分析了Bt棉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综述了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监测方法及治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可能主要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 简述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分析了Bt棉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综述了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监测方法及治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可能主要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结合受体中结合位点的改变有关。在多种抗性治理策略中 ,庇护所策略被公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并已广泛采用的抗性治理措施。应针对Bt棉在我国的种植情况 ,在棉铃虫还未在田间表现出抗性以前 ,制定合理的抗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转BT基因棉 抗性 治理策略 庇护所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_1代法监测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凤沂 朱玉成 沈晋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8-945,共8页
采用表达单价Cry1Ac毒素的转Bt基因棉棉叶喂饲法比较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抗、感亲本及正反交后代在Bt棉上5d的发育速率,确定棉铃虫在Bt棉上5d发育到2龄中期以上、体重≥0.6mg的个体作为判别抗性纯合子的标准。2006年... 采用表达单价Cry1Ac毒素的转Bt基因棉棉叶喂饲法比较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抗、感亲本及正反交后代在Bt棉上5d的发育速率,确定棉铃虫在Bt棉上5d发育到2龄中期以上、体重≥0.6mg的个体作为判别抗性纯合子的标准。2006年采用F1代法在室内用Bt棉叶喂饲法检测河北省邱县Bt棉田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表明,127头田间雄虫中24头携带抗性基因,估测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0.94(95%CI:0.044~0.145),该值为在国内首次检测到的高抗性等位基因频率。该地区长期大面积种植转单价Bt棉和缺少非Bt棉作为有效庇护区导致田间抗性快速进化,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本文还讨论了影响大田产生抗性的因素以及田间存在的抗性风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性监测 F1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棉铃虫抗药性种群幼虫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开运 姜兴印 +1 位作者 仪美芹 孙学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4-28,共5页
利用 L D50 及 L D95剂量的氰戊菊酯、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和硫丹 4种杀虫剂 ,分别处理棉铃虫 H elicoverp a armigra Hübner敏感和抗药性种群的 5龄幼虫 ,测定各药剂对幼虫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L D50 计 ,氰戊菊酯和灭多... 利用 L D50 及 L D95剂量的氰戊菊酯、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和硫丹 4种杀虫剂 ,分别处理棉铃虫 H elicoverp a armigra Hübner敏感和抗药性种群的 5龄幼虫 ,测定各药剂对幼虫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L D50 计 ,氰戊菊酯和灭多威对抗药性种群的处理剂量分别是敏感种群的 15.8和 14.1倍 ,但其呼吸抑制率却显著降低 ;用甲基对硫磷、硫丹处理 30 0~144 0 min对抗药性种群的呼吸抑制率也低于对敏感种群。在 L D95剂量下 ,用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处理 10~ 6 0 min对抗性种群呼吸抑制率分别为 14.7%~ 2 7.3%和 2 7.2 %~ 15.5% ,而对敏感种群则分别达 4 2 .0 %~ 4 8.6 %和 4 5.8%~ 5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杀虫剂 抗性 呼吸代谢 抗药性种群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及辐照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顾伟平 夏大荣 +2 位作者 翁宏飚 牛宝龙 孟智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容器、不同营养液和辐射剂量对棉铃虫成虫寿命、有效交尾机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有效交尾率随交尾空间的增大而提高,用容量为9.12L的圆形塑料篓作为成虫配对容器其有效交尾率可达100%,...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容器、不同营养液和辐射剂量对棉铃虫成虫寿命、有效交尾机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有效交尾率随交尾空间的增大而提高,用容量为9.12L的圆形塑料篓作为成虫配对容器其有效交尾率可达100%,卵孵化率达到91.71%。在集卵过程中用10%的蜂皇浆稀释液饲喂成虫,雄性成虫寿命可达17.8d。在150~350Gy剂量范围内,辐照对人工饲养的棉铃虫成虫寿命和性行为无明显影响,其繁殖力随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养 棉铃虫 成虫寿命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棉铃虫对几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兴 杨崇珍 王兴林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41-44,共4页
测定了陕西省大荔、渭南、三原和杨陵4县(区)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及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地棉铃虫对溴氰菊酯已产生了中等到高等程度抗药性,其抗性倍数为29~51倍;对氰戊菊酯处于耐... 测定了陕西省大荔、渭南、三原和杨陵4县(区)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及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地棉铃虫对溴氰菊酯已产生了中等到高等程度抗药性,其抗性倍数为29~51倍;对氰戊菊酯处于耐药性到低等抗性阶段,其抗性倍数为3~7倍;对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尚未产生明显抗药性。因各地用药习惯、种类和水平不同,导致其种群间的敏感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拟除虫菊酯 杀虫剂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棉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免疫学方法测定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小四 李松岗 +2 位作者 许崇任 赵建周 赵奎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7-484,共8页
转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ensis)杀虫蛋白基因棉花 (下称Bt棉 )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上对棉铃虫杀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生物测试法检测Bt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 ,但无法定量检测Bt棉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本实验... 转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ensis)杀虫蛋白基因棉花 (下称Bt棉 )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上对棉铃虫杀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生物测试法检测Bt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 ,但无法定量检测Bt棉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本实验室建立的酶联免疫学测定方法(ELISA) ,可定量检测棉器官内杀虫蛋白的含量。它具有检测周期短 ,操作简便的优点。用ELISA方法检测Bt棉杀虫蛋白的含量 ,结果表明 ,棉叶和花瓣杀虫蛋白含量最高 ,铃和蕾次之。在棉株生长的后期 ,各器官杀虫蛋白的含量则有大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 杀虫活性 生物测试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主要棉区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洪武 韩召军 +1 位作者 王荫长 柏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6-210,共5页
采用点滴法,以在室内饲养的新疆阿拉尔地区棉铃虫作为相对敏感种群,对江苏省5个市(县)棉铃虫田间种群进行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江苏泗阳、东台、通州、六合和南京东郊等地棉铃虫对久效磷已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 采用点滴法,以在室内饲养的新疆阿拉尔地区棉铃虫作为相对敏感种群,对江苏省5个市(县)棉铃虫田间种群进行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江苏泗阳、东台、通州、六合和南京东郊等地棉铃虫对久效磷已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126~386;南京郊区和泗阳棉铃虫对甲基对硫磷产生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5~83;泗阳棉铃虫对辛硫磷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30;而六合棉铃虫对辛硫磷已接近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49。鉴此,还对有机磷杀虫剂在目前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有机磷杀虫剂 抗药性 江苏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Bt基因对棉花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震林 倪万潮 +3 位作者 郭三堆 束春娥 张保龙 徐英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高效表达载体上的全序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GFMCryIA转入棉花品种(系)“中棉所19”、“华农916”、“541”和“3517”中,获得对棉铃虫幼虫致死率在80%以上的植株29株。用P...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高效表达载体上的全序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GFMCryIA转入棉花品种(系)“中棉所19”、“华农916”、“541”和“3517”中,获得对棉铃虫幼虫致死率在80%以上的植株29株。用PCR法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植株均呈阳性。在这29株阳性植株中,对棉铃虫致死率为100%,且自身只有轻微伤害的植株有26株。这说明Bt基因经改造,增加其提高转录与翻译能力的表达调控元件后,对棉铃虫的毒杀作用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Bt杀虫蛋白基因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螟黄赤眼蜂对辐照的棉铃虫卵和幅照棉铃虫产的卵寄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恩东 路大光 +4 位作者 刘晓辉 李咏军 张书勇 刘琼茹 王华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螟黄赤眼蜂对 2 50Gy直接辐照的新鲜棉铃虫卵和未辐照的新鲜棉铃虫卵的寄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与辐照的新鲜卵相比较 ,辐照的低温保存过的卵的寄生率要低。螟黄赤眼蜂在 2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 寄生能力辐照 棉铃虫 卵寄生 天敌 受精率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Bt蛋白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爬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桂花 赵庆杰 +5 位作者 吕宝乾 温海波 金启安 彭正强 易克贤 章程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09-1415,共7页
为研究Bt棉田靶标害虫棉铃虫和非靶标害虫斜纹夜蛾的爬行规律及Bt蛋白对其爬行能力的影响,采用TrackSphere LC-100昆虫行为记录仪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棉铃虫幼虫停留次数逐渐增加,且幼虫在白天的活动能力显著高于晚... 为研究Bt棉田靶标害虫棉铃虫和非靶标害虫斜纹夜蛾的爬行规律及Bt蛋白对其爬行能力的影响,采用TrackSphere LC-100昆虫行为记录仪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棉铃虫幼虫停留次数逐渐增加,且幼虫在白天的活动能力显著高于晚上,而斜纹夜蛾则相反,随着龄期的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停留次数逐渐减少,同时幼虫在各时间段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显著。用Bt棉或Bt蛋白饲喂2种幼虫发现,Bt蛋白对棉铃虫爬行能力的影响显著大于斜纹夜蛾,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低龄段,且一定浓度阈值范围内Bt蛋白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的爬行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超过此阈值范围其促进作用开始转化为抑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爬行规律,研究Bt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及次要害虫斜纹夜蛾的再度猖獗原因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棉铃虫 斜纹夜蛾 BT蛋白 爬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牟吉元 李照会 +4 位作者 牟少敏 范广华 张端文 董慈祥 王秀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435-437,共3页
本文研究了第4代棉铃虫百株不同3龄幼虫量与春直播棉、麦套夏棉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分别组建了它们的相关式。测定了在不同棉花产量水平下的防治指标。分析提出推广这两种种植方式棉花的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3龄幼虫10头和12头。
关键词 棉花 第4代棉铃虫 防治 指标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单萜合酶基因GhTPS4和GhTPS5的克隆及棉铃虫诱导的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丽敏 张帅 +3 位作者 雒珺瑜 王春义 李春花 崔金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3-520,共8页
通过本地Blast筛选陆地棉转录组数据并结合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2个陆地棉萜类合酶基因全长,命名为GhTPS4(Genebank登录号:KF860865)和GhTPS5(Genebank登录号:KF860866)。GhTPS4和GhTPS5基因分别编码590个和59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8.5... 通过本地Blast筛选陆地棉转录组数据并结合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2个陆地棉萜类合酶基因全长,命名为GhTPS4(Genebank登录号:KF860865)和GhTPS5(Genebank登录号:KF860866)。GhTPS4和GhTPS5基因分别编码590个和59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8.5 kDa和69.9 kDa,等电点为5.59和5.66。生物信息分析表明:GhTPS4和GhTPS5均含有叶绿体转运肽,并含有"DDxx D"和"RRX8W"保守域,具有典型的单萜合酶特征。此外,聚类分析表明GhTPS4和GhTPS5均属于Tpsb亚家族。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GhTPS4和GhTPS5在棉铃虫为害陆地棉(石远321)叶片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hTPS4的表达量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均高于未处理对照,在处理后36 h表达量最高,表明GhTPS4在应答棉铃虫为害时可能起到了积极的防御作用。GhTPS5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均比未处理对照表达量低,其功能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单萜合酶 GhTPS4 GhTPS5 棉铃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抗药性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兴林 杨崇珍 +1 位作者 张兴 沈晋良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9-62,共4页
采用喷雾法和点滴法测定不同龄期、不同体重的棉铃虫幼虫抗药性。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适合于棉铃虫的抗药性测定,其中点滴法较准确、易操作,其最佳测定龄期为3龄,体重范围8~11mg。
关键词 棉铃虫 抗药性 测定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棉铃虫暴发成灾的APM对策 被引量:33
19
作者 夏敬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近年来全国特别是北方棉铃虫空前大暴发,其显著特点为发生范围广、数量大,发生期早、世代重叠,兼性迁飞、异地暴发,受害作物多、面积大。食物条件适宜、气候条件有利是其大面积暴发的根本原因;整体防治水平下降、抗药性剧增是造成... 近年来全国特别是北方棉铃虫空前大暴发,其显著特点为发生范围广、数量大,发生期早、世代重叠,兼性迁飞、异地暴发,受害作物多、面积大。食物条件适宜、气候条件有利是其大面积暴发的根本原因;整体防治水平下降、抗药性剧增是造成大面积成灾的主要原因。由于适宜于棉铃虫猖獗发生的基本条件依然存在,预测近年内其暴发危害的态势仍然持续,可能成为北方特别是黄淮棉区常发性的农业灾害。根据国内外控制棉花害虫暴发成灾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特,控制棉铃虫暴发成灾必须组织起来,采用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对策,组建由决策、技术、信息和推广四大系统构成的区域性APM体系,实行大面积综合防治、统一防治、全面防治、全程防治,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逐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APM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棉铃虫越冬代羽化物候学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昭智 马桂龙 +3 位作者 李永龙 刘永建 王军 杨新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461-464,共4页
以每年1月1日为日度计算起始日期,以5.0、10.0和15.0℃作为发育起点温度,采用应用生物物候学singlesine计算模型,分析了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越冬代羽化初期和高峰期所需日度。结果表明:发育最高温度未加以限定时,以5.0、10.0和15.7℃为... 以每年1月1日为日度计算起始日期,以5.0、10.0和15.0℃作为发育起点温度,采用应用生物物候学singlesine计算模型,分析了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越冬代羽化初期和高峰期所需日度。结果表明:发育最高温度未加以限定时,以5.0、10.0和15.7℃为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越冬代棉铃虫羽化初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516.23、298.41和131.97;越冬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784.55、489.13和240.50。发育上限最高温度限定为30.0℃,以5.0、10.0和15.7℃为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越冬代棉铃虫羽化初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511.77、293.95和127.47;越冬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762.73、470.84和233.31。利用日度和日期预测对棉铃虫羽化进行预测,表明:羽化初期和高峰期日度预测的精度大于日期预测;棉铃虫越冬代羽化初期预测的精确度优于羽化高峰期的预测。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预测结果经LSD0.05多重比较,显示:羽化初期日期预测和6种日度预测存在显著性差异,但6种日度预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羽化高峰期日期预测和6种日度预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种日度预测之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化 越冬代 棉铃虫 发育起点温度 物候学 累积 高峰期 初期 度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