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铃虫营养生态学研究:取食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时的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51
1
作者 吴坤君 李明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1-28,共8页
用人工饲料饲养幼虫,组建生命表,研究饲料蛋白质含量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种群生长的影响。基础饲料含可溶性糖27.6%。饲料蛋白质含量由7%增加到13%时,幼虫历期明显缩短,成虫繁殖力大幅度提高,导致种群趋势指数上升85%。更高... 用人工饲料饲养幼虫,组建生命表,研究饲料蛋白质含量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种群生长的影响。基础饲料含可溶性糖27.6%。饲料蛋白质含量由7%增加到13%时,幼虫历期明显缩短,成虫繁殖力大幅度提高,导致种群趋势指数上升85%。更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虽然对幼虫的发育和存活没有不利的影响,但成虫的产卵量下降。根据试验资料估测,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比率在1.5~2.6之间对棉铃虫种群生长比较合适。这些结果表明,食料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浓度以及两者的比率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可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营养生态学 蛋白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顾伟平 杨荣新 +1 位作者 夏大荣 张严峻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报道了棉铃虫经辐照诱导的不育效应。用60 Coγ射线处理棉铃虫蛹,成虫的羽化率随着剂量的升高而降低,畸形率和死蛹率增加。不同时期辐照蛹对成虫羽化率有明显影响。棉铃虫辐射不育以采用羽化前2d 的老熟蛹辐照为好,其羽化率为86-5... 本文报道了棉铃虫经辐照诱导的不育效应。用60 Coγ射线处理棉铃虫蛹,成虫的羽化率随着剂量的升高而降低,畸形率和死蛹率增加。不同时期辐照蛹对成虫羽化率有明显影响。棉铃虫辐射不育以采用羽化前2d 的老熟蛹辐照为好,其羽化率为86-54 % 。卵的不育率随剂量的升高而升高。根据F1 代辐射遗传不育效应的研究认为:棉铃虫当代亚不育剂量以300 Gy 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辐射不育 物理防治 剂量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Bt基因对棉花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震林 倪万潮 +3 位作者 郭三堆 束春娥 张保龙 徐英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高效表达载体上的全序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GFMCryIA转入棉花品种(系)“中棉所19”、“华农916”、“541”和“3517”中,获得对棉铃虫幼虫致死率在80%以上的植株29株。用P...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高效表达载体上的全序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GFMCryIA转入棉花品种(系)“中棉所19”、“华农916”、“541”和“3517”中,获得对棉铃虫幼虫致死率在80%以上的植株29株。用PCR法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植株均呈阳性。在这29株阳性植株中,对棉铃虫致死率为100%,且自身只有轻微伤害的植株有26株。这说明Bt基因经改造,增加其提高转录与翻译能力的表达调控元件后,对棉铃虫的毒杀作用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Bt杀虫蛋白基因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及辐照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顾伟平 夏大荣 +2 位作者 翁宏飚 牛宝龙 孟智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容器、不同营养液和辐射剂量对棉铃虫成虫寿命、有效交尾机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有效交尾率随交尾空间的增大而提高,用容量为9.12L的圆形塑料篓作为成虫配对容器其有效交尾率可达100%,...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容器、不同营养液和辐射剂量对棉铃虫成虫寿命、有效交尾机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有效交尾率随交尾空间的增大而提高,用容量为9.12L的圆形塑料篓作为成虫配对容器其有效交尾率可达100%,卵孵化率达到91.71%。在集卵过程中用10%的蜂皇浆稀释液饲喂成虫,雄性成虫寿命可达17.8d。在150~350Gy剂量范围内,辐照对人工饲养的棉铃虫成虫寿命和性行为无明显影响,其繁殖力随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养 棉铃虫 成虫寿命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牟吉元 李照会 +4 位作者 牟少敏 范广华 张端文 董慈祥 王秀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435-437,共3页
本文研究了第4代棉铃虫百株不同3龄幼虫量与春直播棉、麦套夏棉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分别组建了它们的相关式。测定了在不同棉花产量水平下的防治指标。分析提出推广这两种种植方式棉花的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3龄幼虫10头和12头。
关键词 棉花 第4代棉铃虫 防治 指标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棉铃虫对几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兴 杨崇珍 王兴林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41-44,共4页
测定了陕西省大荔、渭南、三原和杨陵4县(区)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及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地棉铃虫对溴氰菊酯已产生了中等到高等程度抗药性,其抗性倍数为29~51倍;对氰戊菊酯处于耐... 测定了陕西省大荔、渭南、三原和杨陵4县(区)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及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地棉铃虫对溴氰菊酯已产生了中等到高等程度抗药性,其抗性倍数为29~51倍;对氰戊菊酯处于耐药性到低等抗性阶段,其抗性倍数为3~7倍;对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尚未产生明显抗药性。因各地用药习惯、种类和水平不同,导致其种群间的敏感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拟除虫菊酯 杀虫剂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抗药性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兴林 杨崇珍 +1 位作者 张兴 沈晋良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9-62,共4页
采用喷雾法和点滴法测定不同龄期、不同体重的棉铃虫幼虫抗药性。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适合于棉铃虫的抗药性测定,其中点滴法较准确、易操作,其最佳测定龄期为3龄,体重范围8~11mg。
关键词 棉铃虫 抗药性 测定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乡市棉铃虫气象预报指标和棉花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祝新建 耿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74-2575,2588,共3页
根据河南省新乡市1976-2005年的棉铃虫调查资料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2、3、4代棉铃虫发生的关键气象条件,得出了影响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预测了2、3、4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同时,结合新乡市棉花生产现状的实地调查,介绍... 根据河南省新乡市1976-2005年的棉铃虫调查资料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2、3、4代棉铃虫发生的关键气象条件,得出了影响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预测了2、3、4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同时,结合新乡市棉花生产现状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影响棉花生产的7个关键问题。最后,从8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气象条件 预测预报 棉花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有机磷杀虫剂对陕西棉铃虫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崇珍 张兴 王兴林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44-46,共3页
陕西棉铃虫对供试的几种常用有机磷杀虫剂未产生明显抗药性。对久效磷而言,杨陵种群表现为低抗,三原种群仍处在耐药性阶段,大荔、渭南种群则处于敏感状态。渭南种群对甲基对硫磷产生了2.8766倍的抗药性,而对甲胺磷的抗性倍数... 陕西棉铃虫对供试的几种常用有机磷杀虫剂未产生明显抗药性。对久效磷而言,杨陵种群表现为低抗,三原种群仍处在耐药性阶段,大荔、渭南种群则处于敏感状态。渭南种群对甲基对硫磷产生了2.8766倍的抗药性,而对甲胺磷的抗性倍数仅为0.6488倍。马拉硫磷对杨陵、三原、渭南的棉铃虫的LD_(50)分别为0.2769,0.1063.0.1273μg/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有机磷杀虫剂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棉铃虫高毒的苏云金杆菌“79007”菌研究
10
作者 陈在佴 吴继星 王开梅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5期21-24,共4页
从一自然死亡的舍蝇幼虫中分离到一株对棉铃虫高毒的Bt菌株,代号为79007。该菌具有苏云金杆菌天门变种(“7216”)的典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已知的“H3a3b的戈尔斯德变种(HD1)、天门变种(“7216”)... 从一自然死亡的舍蝇幼虫中分离到一株对棉铃虫高毒的Bt菌株,代号为79007。该菌具有苏云金杆菌天门变种(“7216”)的典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已知的“H3a3b的戈尔斯德变种(HD1)、天门变种(“7216”)略有差异,血清型与HD1、“7216”完全一致,但对棉铃虫的毒力却大大高于两对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79007 生物学特征 棉铃虫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猖獗危害与虫源基数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成 郭金霞 +2 位作者 赵文臣 李智慧 曹桂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7,共5页
搜集和整理了河北省正定1972~1993年棉铃虫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并运用相关矩阵法对世代间卵量、幼虫密度、成虫始期、历期和蛾量间关系及2~4代卵量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原因。结果表明... 搜集和整理了河北省正定1972~1993年棉铃虫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并运用相关矩阵法对世代间卵量、幼虫密度、成虫始期、历期和蛾量间关系及2~4代卵量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原因。结果表明:(1)越冬蛹数量加大是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基础,1~3代幼虫密度与越冬蛹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2)虫源积累是棉铃虫猖獗危害的重要原因。2~4代累积卵量与上代累积卵量、幼虫密度、蛾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建立了幼虫密度与上代史源的关系式;(3)各代间成虫始蛾期里正相关,但发生期早晚与蛾量及下代卵量、幼虫密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4)二三代累积卵量与5月下旬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6和0.9,而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猖獗危害 世代 气象因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4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的试验
12
作者 武萍生 卢布 +2 位作者 南建福 张仲辉 王燕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本文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肯尼亚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Ken)在晋南棉区生态条件下第三代棉铃虫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t—4对棉铃虫低龄幼虫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1000mg/kgBt—4杀... 本文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肯尼亚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Ken)在晋南棉区生态条件下第三代棉铃虫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t—4对棉铃虫低龄幼虫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1000mg/kgBt—4杀虫率高达92.31%.药液在棉花苞叶和蕾、铃间形成一药液富集区,与棉铃虫钻蛀棉花蕾、铃的区域一致,这是取得高效防治效果的一个原因.试验表明,在晋南棉区,运用1000mg/kg浓度的Bt—4在棉铃虫卵或低龄幼虫盛发期施用能有效地防治棉铃虫的危害。并作为一种高效无公害生物农药,Bt—4可以在该棉区大面积防治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生物农药 防治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增效剂对氰戊菊酯穿透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建国 沈晋良 +1 位作者 谭福杰 尤子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33,共5页
用^(14)C-氰戊菊酯点滴棉铃虫(Heliolhis armigera H(?)bner)六龄幼虫,1小时内穿透速率出现高峰,虫体表面氰戊菊酯减少70.40%;至2小时,体壁和体腔内(包括器官)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14.05%和16.45%,此时体壁中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 用^(14)C-氰戊菊酯点滴棉铃虫(Heliolhis armigera H(?)bner)六龄幼虫,1小时内穿透速率出现高峰,虫体表面氰戊菊酯减少70.40%;至2小时,体壁和体腔内(包括器官)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14.05%和16.45%,此时体壁中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达最大值;至24小时,体壁中的相对含量减至3.6%,体腔内的相对含量上升到28.44%.3种增效剂(TPP、Pb、DEM)对氰戊菊酯的穿透速率(体表氰戊菊酯相对减少率)均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加入增效剂后,氰戊菊酯穿透速率出现2个峰值,第1个峰值在处理后1小时,体表氰戊菊酯分别减少10.09%(TPP)、19.29%(Pb)和59.69%(DEM),第2个峰值出现的时间稍有差异;至24小时,体腔内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1.05%(TPP)、13.78%(Pb)和20.93%(DEM),但这3种增效剂对此时体壁中氰戊菊酯的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棉铃虫 穿透 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