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黄海大丰海域海洋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蕾 冀卫东 +3 位作者 陶小三 李荣富 王海波 朱海伦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为探究南黄海大丰地域海洋土的动模量阻尼特性,对该海域0~200 m深度范围内各地层土类开展GDS循环三轴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各个应变下分布基本满足正态分布,模量比变异系数与剪应变之间呈正相关,而阻尼比则相反... 为探究南黄海大丰地域海洋土的动模量阻尼特性,对该海域0~200 m深度范围内各地层土类开展GDS循环三轴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各个应变下分布基本满足正态分布,模量比变异系数与剪应变之间呈正相关,而阻尼比则相反,总体上阻尼比的变异性比模量更突出,土类对变异性有显著影响。对比我国其他海域海洋土,该海域各地层土剪切模量总体不高,阻尼则在1×10^(-6)~5×10^(-4)应变范围内发展缓慢,5×10^(-4)以后发展较快导致最终阻尼偏大,相应G/G_(max)-γ、λ-γ曲线整体表现出较弱的非线性以及滞后性的区域动力特征。G_(max)随土层深度呈现出持续递增的趋势,且粉土的增长速率最大,埋深对南黄海大丰海域海洋土最大动剪切模量影响相对其他海域不显著。综合研究结果,给出了南黄海大丰海域典型地层海洋土不同埋深下的推荐值,为该海域内海洋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以及未来海域地震区划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土 剪切模量 阻尼比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元布置形式和注浆方法对MICP胶结砂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雷 郑延龙 +3 位作者 徐涛 李浩玉 胡健 史金权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8,共8页
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砂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G_(max)是重要的力学参数。以人工玻璃砂替代天然砂土材料,结合多方向弯曲元测量进行MICP加固玻璃砂各向同性固结排水试验,探究MICP加固方法、弯曲元布置形式对玻璃砂水平面(G_(HH))和垂直平面(G_... 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砂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G_(max)是重要的力学参数。以人工玻璃砂替代天然砂土材料,结合多方向弯曲元测量进行MICP加固玻璃砂各向同性固结排水试验,探究MICP加固方法、弯曲元布置形式对玻璃砂水平面(G_(HH))和垂直平面(G_(HV)和G_(VH))上剪切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加固玻璃砂的剪切波速VS、小应变刚度G_(max)和刚度各向异性G_(HH)/G_(HV)发展规律不同。经MICP加固后,玻璃砂的G_(max)均有提高,其中,“低pH一相法+注入反应液后直接反压”,G_(max)提升最大,小应变刚度比(G_(max unload)/G_(max load))下降幅度最大。由于加固的不均匀性,弯曲元在侧壁上的布置高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探讨MICP对小应变刚度各向异性的影响时,应在同一水平面布置HH和HV方向的弯曲元传感器,否则,加固不均匀性将引起较大试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向弯曲元 小应变剪切模量 刚度各向异性 MICP加固 低pH一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木材剪切模量的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兰昕苑 王正 +3 位作者 邹红艳 齐亮 王军 陈清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弦向面LT向、径向面LR向和横切向面RT向)悬臂方板振型系数公式;然后得到弦向面TL向悬臂方板的振型系数公式,以此测试木材弦向面TL向的剪切模量;最后对6个树种、3个木材主向和宽厚比6~30的悬臂方板进行木材主向剪切模量仿真计算。从仿真结果分析了利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同时,宽厚比为15的悬臂方板用于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具有足够精度。通过应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了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弦向面LT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L向和T向)和TL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的T向和L向)的剪切模量以及杨木LVL板材的纵向和横向剪切模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宽厚比约为15和10的悬臂方板,落叶松LT向与TL向的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9和1.16;而LVL纵向与横向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1和1.14。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落叶松LT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得到了非对称四点弯曲梁法(静态)和自由板扭转振型法、自由方板扭转模态法(动态)的试验验证。因此,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成功地表明木材主向面上相互垂直方向的剪切模量在数值上存在差异,其差异大小与悬臂方板的宽厚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悬臂 方板 剪切模量 动态测试 扭转振动法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单剪作用下板岩颗粒形状演化及其对剪切模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浩轩 张勇敢 +3 位作者 沈超敏 刘斯宏 吴忠 张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2,共5页
抽蓄电站的特殊运行方式将导致电站的土石坝坝体遭受频繁的循环荷载作用。为探究循环荷载作用下板岩颗粒的形状演化规律及其对剪切模量的影响,对染色板岩颗粒开展了不同循环剪切次数下的单剪试验,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了经历不同重构次数... 抽蓄电站的特殊运行方式将导致电站的土石坝坝体遭受频繁的循环荷载作用。为探究循环荷载作用下板岩颗粒的形状演化规律及其对剪切模量的影响,对染色板岩颗粒开展了不同循环剪切次数下的单剪试验,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了经历不同重构次数后板岩颗粒的三维形状数据,并进一步建立了板岩颗粒的球形度、体积变化率、表面积变化率3个形状参数与试样剪切模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板岩颗粒趋于规则形状,颗粒表面变得更为光滑,但颗粒形状参数的离散性随着重构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受板岩颗粒自身形状及其在试样内部空间分布位置的影响,剪切过程中颗粒的破碎模式呈显著的差异性;板岩筑坝料的剪切模量随颗粒形状规则度提升、粗糙程度减小而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研究成果可为抽蓄电站的土石坝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颗粒 三维形状 循环单剪 剪切模量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软土弹性剪切模量及静动力刚度弱化特性
5
作者 许莹莹 朱晨 +2 位作者 孙枫 潘坤 潘晓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144,共8页
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联合弯曲元测试系统,研究了杭州湾海相软土不排水剪切响应和刚度弱化特性,探讨了静动力加载过程中土体弹性剪切模量及塑性割线模量的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海相软土是一种高压缩性土,具有显著的次固结变形;在固... 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联合弯曲元测试系统,研究了杭州湾海相软土不排水剪切响应和刚度弱化特性,探讨了静动力加载过程中土体弹性剪切模量及塑性割线模量的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海相软土是一种高压缩性土,具有显著的次固结变形;在固结完成后和静动力加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土体弹性剪切模量与有效应力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在双对数尺度上呈线性关系;不同应变水平下,杭州湾软土的割线模量与有效应力呈类似关系,且其与土体的弹性剪切模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评估杭州湾地区及我国其他区域海相软黏土的刚度弱化特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元 单调荷载 循环荷载 弹性剪切模量 刚度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与其持水特征曲线确定方法
6
作者 尚召伟 孔令伟 +3 位作者 鄢俊彪 高志傲 王斐 黎澄生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140,共10页
持水特征曲线是研究非饱和土强度、变形及渗流特性的基础,室内直接测量持水特征曲线复杂耗时。为快速准确获取花岗岩残积土的持水特征曲线,开展了不同含水率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共振柱试验,研究了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 持水特征曲线是研究非饱和土强度、变形及渗流特性的基础,室内直接测量持水特征曲线复杂耗时。为快速准确获取花岗岩残积土的持水特征曲线,开展了不同含水率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共振柱试验,研究了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并分别基于双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和单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反演了花岗岩残积土的持水特征曲线。研究表明:含水率对花岗岩残积土小应变剪切模量影响显著,剪切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双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反演的持水特征曲线与压力板试验获得的结果较为一致,并通过试验数据检验了双应力状态变量最大剪切模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模型的力学机制。利用共振柱试验不仅能够直接研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还可以通过反演法确定花岗岩残积土的持水特征曲线,为持水特征曲线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花岗岩残积土 共振柱试验 小应变剪切模量 非饱和土 持水特征曲线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模量测试方法
7
作者 王海润 郝自清 +1 位作者 刘刘 王雅娜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算结果偏高,使得面内剪切模量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剪切实验偏差可达30%。为此,本工作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与双切口剪切实验相结合,开发一种面内剪切力学性能测试的新方法。为消除切口处应力集中的影响,提出采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利用DIC实测标距区内面内平均剪切应变与数值计算应变之间的方差构造目标函数,迭代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为便于工程应用,通过优化试样切口深度,实现单次实验即可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面内剪切强度,并采用SiC/SiC正交层合陶瓷基复合材料进一步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可同时准确测定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强度,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实验结果偏差小于5%。相较V形缺口剪切实验,该方法实验工装和试样尺寸更小,更适用于高温面内剪切实验。Si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应力-应变存在典型的屈服点,且屈服后剪切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线性应变强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双切口剪切实验方法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有限元模型修正 面内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混合黏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恩全 白宇航 +2 位作者 姚缘 王龙 陆建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5-713,共9页
为了研究橡胶混合黏土(混合土)的动变形特性,对不同橡胶掺量、橡胶粒径和围压的混合土开展共振柱试验,分析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λ的发展规律,并基于二元介质模型,提出了表达混合土接触状态的骨架孔隙比e_(sk)计算方法,进一步依托骨架孔... 为了研究橡胶混合黏土(混合土)的动变形特性,对不同橡胶掺量、橡胶粒径和围压的混合土开展共振柱试验,分析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λ的发展规律,并基于二元介质模型,提出了表达混合土接触状态的骨架孔隙比e_(sk)计算方法,进一步依托骨架孔隙比e_(sk)对混合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掺入橡胶颗粒后,混合土的G减小,λ增大,且橡胶掺量增大时,混合土的G减小、λ增大;围压增大时,混合土的G增大、λ减小;橡胶粒径增大时,混合土的G增大、λ减小。随着橡胶掺量增大,骨架孔隙比e_(sk)增大,G_(max)降低;在相同橡胶掺量时,随着橡胶粒径的增大,e_(sk)增大,G_(max)升高。在Hardin公式的基础上,基于骨架孔隙比e_(sk)提出了考虑橡胶掺量和橡胶粒径的G_(max)表征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为评价橡胶混合黏土G_(max)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合黏土 剪切模量 阻尼比 骨架孔隙比 Hard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漫滩相超固结软土最大动剪切模量试验研究
9
作者 周瑞荣 李浩 +2 位作者 肖兴 周逸枫 吴琪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5,共8页
为探究长江漫滩相超固结软土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变化特征,利用弯曲元对原状长江漫滩相软土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超固结比H_(OCR)、初始有效固结围压σ'_(3c)及孔隙比e对漫滩相软土G_(max)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σ... 为探究长江漫滩相超固结软土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变化特征,利用弯曲元对原状长江漫滩相软土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超固结比H_(OCR)、初始有效固结围压σ'_(3c)及孔隙比e对漫滩相软土G_(max)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σ'_(3c)和H_(OCR)均相同时,G_(max)随e的增大而减小;H_(OCR)的增大会导致G_(max)随e的衰减速度逐渐降低,而σ'_(3c)的增大不会引起G_(max)衰减速度的变化。孔隙归准化最大剪切模量G_(max)/F(e)随归准化初始有效围压σ'_(c0)/Pa的增大而增加,但其增长速率逐渐降低,G_(max)/F(e)与σ'_(3c)/Pa呈幂函数关系。基于回归分析,提出了合理表征具有不同超固结状态、初始应力条件及密实程度的长江漫滩相软土G_(max)预测方法,并通过独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滩相软土 最大剪切模量 超固结比 初始有效固结围压 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冲积平原细粒土小应变剪切模量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津津 王志才 +1 位作者 高涛 宋润钊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5-684,共10页
本文通过采用原位波速法、弯曲元试验法和共振柱试验法,深入探讨了室内测试与原位波速法在小应变剪切模量试验中的差异。选取山东省境内黄河冲积平原典型场地细粒土钻孔资料,统计原位波速法和室内测试2种测试手段测得的剪切波速,并对测... 本文通过采用原位波速法、弯曲元试验法和共振柱试验法,深入探讨了室内测试与原位波速法在小应变剪切模量试验中的差异。选取山东省境内黄河冲积平原典型场地细粒土钻孔资料,统计原位波速法和室内测试2种测试手段测得的剪切波速,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土的有效应力状态和减少土样扰动的基础上,原位波速法、弯曲元试验法和共振柱试验法测得的小应变剪切模量总体趋势一致,原位波速法的结果普遍小于室内测试的结果,但相对误差大多不超过10%。其中弯曲元试验法测试细粒土得到的小应变剪切模量与原位波速法的结果更为接近。建议工程实践中采用弯曲元试验法快速测得细粒土小应变剪切模量。将Rampello的经验公式描述的小应变剪切模量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给出相关土层经验参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地下工程计算分析中小应变剪切模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土 小应变剪切模量 原位波速法 弯曲元 共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板几何参数对芯子剪切模量测量值的影响
11
作者 孙彦彬 吴雨晴 徐天时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5,共6页
为了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蜂窝芯子较准确的剪切模量,基于商用铝蜂窝夹层板几何参数与典型剪切模量值,对三点弯曲试验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校验,研究了蜂窝夹层板几何参数对测得芯子剪切模量值的影响规律。利用Sobol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灵... 为了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蜂窝芯子较准确的剪切模量,基于商用铝蜂窝夹层板几何参数与典型剪切模量值,对三点弯曲试验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校验,研究了蜂窝夹层板几何参数对测得芯子剪切模量值的影响规律。利用Sobol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拟合得到简化代理模型。基于简化代理模型,给出了三点弯曲试验中蜂窝夹层板几何参数适用可行域。研究结果表明,蜂窝夹层板几何参数对芯子剪切模量测量值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芯子密度、面芯厚度比和面板厚度。在给定的可行域内,通过三点弯曲方法测得的蜂窝芯剪切模量精度良好,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板 三点弯曲试验 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体的Cosserat介质理论中第二剪切模量G^c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佘成学 罗继铣 张玉珍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4期62-69,共8页
针对层状结构岩体,从建立一个标量出发,推导出二维平面应变状态下,Cosserat介质理论中第二剪切模量Gc值。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Gc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层状岩体 cosserat 介质理论 剪切模量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剪切模量参数岩石物理计算及叠前反演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欣欣 王小杰 +3 位作者 徐华宁 杨睿 刘鸿 陈江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70,共11页
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识别,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建立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弹性参数与水合物物性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二是建立地震叠前数据与弹性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微观赋存... 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识别,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建立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弹性参数与水合物物性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二是建立地震叠前数据与弹性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微观赋存形态出发,重点考虑水合物的非零剪切模量特征,利用非耦合微分有效介质(DEM)理论、斑块饱和理论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与弹性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通过弹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以及交会分析,确定了剪切模量对水合物含量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使用叠前贝叶斯地震反演方法,从叠前地震数据中提取水合物剪切模量参数,结果与SH2站位测井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有效地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本方法可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识别和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岩石物理 剪切模量 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方向对珊瑚砂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子皓 秦悠 +1 位作者 马维嘉 陈国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543,共9页
复杂地质赋存环境下珊瑚砂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颗粒的沉积方向显著影响其动力特性。对南沙岛礁珊瑚砂开展均等固结的共振柱试验,探究了珊瑚砂颗粒的沉积方向角φ(沉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初始有效固结围压σ0’对其动剪切模量G和阻... 复杂地质赋存环境下珊瑚砂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颗粒的沉积方向显著影响其动力特性。对南沙岛礁珊瑚砂开展均等固结的共振柱试验,探究了珊瑚砂颗粒的沉积方向角φ(沉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初始有效固结围压σ0’对其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λ的影响。在给定φ下,G随剪应变幅值γ_(a)增大而减小的速率随σ0’的增大而增加;给定σ0’下,G随γ_(a)增大而减小的速率随φ增大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φ=60°时G—γ_(a)曲线位于最下方。最大动剪切模量G_(0)随φ的增大表现出先减后增的现象,且φ对G_(0)的影响随σ0’的增大而降低。建立了考虑φ和σ0’影响的修正Hardin模型,预测和量测的G_(0)值偏差小于10%。动剪切模量比G/G_(0)—γ_(a)曲线对φ不敏感,结合修正Hardin模型和Davidenkov骨架曲线预测和量测的G值偏差小于15%。在陈国兴等(2006)提出的阻尼比经验模型中引入φ影响的修正项,预测和量测的λ值偏差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原生各向异性 沉积角度 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频率对饱和珊瑚砂剪切模量硬化和衰退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杨铮涛 秦悠 +1 位作者 吴琪 陈国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共8页
为探究循环加载频率f对珊瑚砂动剪切模量硬化和衰退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f(0.01Hz、0.05Hz、0.1Hz、0.5Hz、1Hz)的分级和单级加载模式,开展中密、均等固结、应力控制的饱和珊瑚砂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珊瑚砂的孔压门槛剪应变(低于该应变... 为探究循环加载频率f对珊瑚砂动剪切模量硬化和衰退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f(0.01Hz、0.05Hz、0.1Hz、0.5Hz、1Hz)的分级和单级加载模式,开展中密、均等固结、应力控制的饱和珊瑚砂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珊瑚砂的孔压门槛剪应变(低于该应变不会产生超静孔压)和模量门槛剪应变(低于该应变不会产生剪切模量衰退)的大小基本相同,可统一称为门槛剪应变γ_(th),且γ_(th)值的大小不受f的影响。低应变(≤γ_(th))时,动剪切模量G随循环剪应变幅值γ_(a)的增大而增大,与施加的循环应力比(CSR)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模量硬化指数δ_(s)最大可达1.2;高应变(>γ_(th))时,G-γ_(a)关系曲线不受f的影响,模量衰退指数δ_(d)可表示为γ_(a)的负幂函数;G随循环次数N增大而衰退的速率随f的增大而减小,与f相关的δ_(d)可表示N的显式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剪切模量 加载频率 门槛剪应变 模量硬化 模量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质粘土动剪切模量的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尚守平 卢华喜 +1 位作者 任慧 李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4,共5页
在100、200、300kPa三种固结压力下,分别进行了原状土样的循环单剪试验、扰动土样的动三轴试验。得到了最大动剪模量Gdmax和G/Gdmax-γ曲线,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循环单剪试验得到的原状土的最大动剪模量Gdmax比相同固结压力... 在100、200、300kPa三种固结压力下,分别进行了原状土样的循环单剪试验、扰动土样的动三轴试验。得到了最大动剪模量Gdmax和G/Gdmax-γ曲线,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循环单剪试验得到的原状土的最大动剪模量Gdmax比相同固结压力下的扰动土样的动三轴试验结果稍低,Gd/Gdmax-γ曲线也有一定差异,且随着固结压力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动剪切模量 剪切模量 循环单剪 动三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剪切模量对土动力参数及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志仁 郭德存 +1 位作者 刘红帅 陈学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95,共6页
最大剪切模量是影响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和土层地震反应的最重要参数之一。通常采用室内应变法来确定最大剪切模量,给出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而采用现场剪切波速法求得的结果则很少见。研究了剪切波速法和应变法所确定的最大... 最大剪切模量是影响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和土层地震反应的最重要参数之一。通常采用室内应变法来确定最大剪切模量,给出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而采用现场剪切波速法求得的结果则很少见。研究了剪切波速法和应变法所确定的最大剪切模量对土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和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推导了两种方法所确定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之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和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剪切模量 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土层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1模拟月壤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宇 余飞 +1 位作者 陈善雄 李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2,共9页
针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研制成功的CAS-1模拟月壤(国家标准试样),利用GDS共振柱试验仪对模拟月壤开展动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孔隙比、不同围压对动剪切模量G及剪应变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力... 针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研制成功的CAS-1模拟月壤(国家标准试样),利用GDS共振柱试验仪对模拟月壤开展动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孔隙比、不同围压对动剪切模量G及剪应变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力水平很低、孔隙比较大的真实月面环境条件下,动剪切模量G较小,阻尼比较大,且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动剪切模量快速减小,阻尼比急剧增大。采用Hardin-Drnevich模型,得到了不同孔隙比、不同围压下归一化动剪模量G/Gmax与归一化阻尼比/max随变化的平均拟合曲线,探讨了最大动剪切模量G max、最大阻尼比max和参考剪应变r等动参数与应力水平的相关关系式,并据此给出了月壤钻取采样深度(0~3 m)内G max、max和r的值域区间以及各剪应变对应的G/Gmax和的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1模拟月壤 剪切模量 阻尼比 剪切模量 共振柱试验 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83
19
作者 袁晓铭 孙锐 +2 位作者 孙静 孟上九 石兆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3-139,共7页
采用共振柱自振试验方法给出国内常规上类动剪切模量比G/Gmax和阻尼比λ随动剪应变γ变化的平均曲线、推荐值和包线。使用的共振柱仪是由工程力学研究所原有共振柱改装而成,并经试验验证了改装后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试验土类包... 采用共振柱自振试验方法给出国内常规上类动剪切模量比G/Gmax和阻尼比λ随动剪应变γ变化的平均曲线、推荐值和包线。使用的共振柱仪是由工程力学研究所原有共振柱改装而成,并经试验验证了改装后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试验土类包括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土样来自国内十余个不同地区。采用折线双曲线拟合G/Gmax,λ随γ衰减关系,其中参数a和b由最小二乘法对每次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得到。对同类土,将所有a、b值平均,用均值a和b给出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从而得到了此类上 G/Gmax、 λ随γ变化曲线及推荐值。试验是在两种团结压力下进行,因而得到的结果分别适用于上体埋深小于10m和埋深10m~20m之间的两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土 剪切模量 阻尼比 共振柱自动试验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泥炭质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丁祖德 黄娟 +2 位作者 袁铁映 彭立敏 王志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27-3634,共8页
利用DDS-70型动三轴仪开展了昆明盆地泥炭质土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围压、固结比、振动频率对泥炭质土的最大剪切模量G_(max)、动剪切模量G_d、剪切模量比G_d/G_(max)及阻尼比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泥炭质土的G_(max)... 利用DDS-70型动三轴仪开展了昆明盆地泥炭质土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围压、固结比、振动频率对泥炭质土的最大剪切模量G_(max)、动剪切模量G_d、剪切模量比G_d/G_(max)及阻尼比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泥炭质土的G_(max)随围压和固结比呈线性增大。随着剪应变dg的增大,泥炭质土的G_d减小,λ增大,当剪应变较小时,变化幅度较小,剪应变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变化速率加快。相同剪应变下,G_d随着围压和固结比的增大而提高。不同围压、固结比及振动频率下的G_d/G_(max)变化较小。围压、振动频率对λ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固结比对λ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围压和固结比影响的G_(max)回归方程,采用Davidenkov模型及依据阻尼比与剪应变的经验关系,得到了泥炭质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及阻尼比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泥炭质土的模量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泥炭质土以及不同土类的模量阻尼比特性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质土 剪切模量 阻尼比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