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逃逸微粒群算法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34
1
作者 赫然 王永吉 +2 位作者 王青 周津慧 胡陈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36-2044,共9页
分析了变异操作对微粒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简称PSO)的影响,针对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点,结合生物界中物种发现生存密度过大时会自动分家迁移的习性,给出了一种自适应逃逸微粒群算法,并证明了它依概率收敛到... 分析了变异操作对微粒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简称PSO)的影响,针对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点,结合生物界中物种发现生存密度过大时会自动分家迁移的习性,给出了一种自适应逃逸微粒群算法,并证明了它依概率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算法中的逃逸行为是一种简化的确定变异操作.当微粒飞行速度过小时,通过逃逸运动使微粒能够有效地进行全局和局部搜索,减弱了随机变异操作带来的不稳定性.典型复杂函数优化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且能更有效地进行全局搜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群算法 逃逸速度 自适应 变异操作 群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单纯形法的改进微粒群优化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勇 巩敦卫 张婉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针对现有微粒群优化算法难以兼顾进化速度和求解质量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纯形法的改进微粒群优化算法(Simplex method base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M-IPSO).该算法采用多个优化种群,分别在奇数种群和偶数种群上并... 针对现有微粒群优化算法难以兼顾进化速度和求解质量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纯形法的改进微粒群优化算法(Simplex method base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M-IPSO).该算法采用多个优化种群,分别在奇数种群和偶数种群上并行运行微粒群算法和单纯形法,并通过周期性迁移相邻种群间的最优信息,达到微粒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协同搜索:单纯形借助微粒群算法跳出局部收敛点,微粒群依靠单纯形提高局部开发能力.为强化两种算法所起作用,一种改进的微粒速度逃逸策略和Nelder-Mead单纯形法也被提出.最后,在Linux集群系统上运行所提算法,通过优化五个典型测试函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 微粒群优化 单纯形法 多种群 速度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集体逃生舱上浮水动力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祥兵 黄兴玲 董云飞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
针对潜艇集体逃生舱上浮过程的水动力问题,建立了典型集体逃生舱水下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重点对其释放后的上浮速度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然后,根据该流场的特点,合理选择求解条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 针对潜艇集体逃生舱上浮过程的水动力问题,建立了典型集体逃生舱水下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重点对其释放后的上浮速度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然后,根据该流场的特点,合理选择求解条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该集体逃生舱水下运动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其稳定上浮速度较大,在设计中应当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集体逃生舱 上浮速度 速度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月地返回再入问题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左光 侯砚泽 +1 位作者 陈冲 郭斌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6期112-118,共7页
结合国外探月返回再入飞行的工程实践情况,对国外载人航天器月地返回再入几何约束、再入走廊约束、航天员过载限制约束,以及再入轨道、再入航程、再入方式和气动外形的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载人探月及载人... 结合国外探月返回再入飞行的工程实践情况,对国外载人航天器月地返回再入几何约束、再入走廊约束、航天员过载限制约束,以及再入轨道、再入航程、再入方式和气动外形的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载人探月及载人深空探测航天器返回再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宇宙速度再入 载人航天器 月地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逸散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苏阳 李传亮 +2 位作者 杜志敏 李泽沛 彭小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分析煤层气的赋存方式、成藏过程以及开采过程中的逸散问题,通过定义逸散速度比与逸散距离比,提出了判断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是否发生逸散的条件,模拟计算了开采过程中的煤层气逸散量及其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围岩渗透率、煤层的初始含气... 分析煤层气的赋存方式、成藏过程以及开采过程中的逸散问题,通过定义逸散速度比与逸散距离比,提出了判断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是否发生逸散的条件,模拟计算了开采过程中的煤层气逸散量及其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围岩渗透率、煤层的初始含气量以及气井产量对煤层气逸散量的影响。若煤层气逸散距离比大于逸散速度比的最大值,则可以认为煤层气无法发生逸散。实例计算表明,距离井筒越远越容易发生逸散;开采过程中煤层气的逸散可以损失10%~15%储量,超过占储量10%的煤层气是在开采初期逸散的。高含气量和低含气量的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的逸散量较少,而中等含气量的煤层气逸散较多。减少开采过程中煤层气逸散量的关键是在煤层中快速建立生产压差,实现开发初期的快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赋存方式 液相吸附 逸散条件 逸散速度比 逸散距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运动的能流研究
6
作者 张宁 边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本文讨论了在地球上发射宇宙火箭的第三宇宙速度问题,对许多文献中给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能流分析与计算,指出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火箭流向地球的机械能流。此外。
关键词 宇宙火箭 第三宇宙速度 机械能流 能流 火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的诠释
7
作者 李大耀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3年第4期57-59,共3页
讨论了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的含义,澄清了与这两个速度有关的一些模糊认识。
关键词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逃逸速度 入轨速度 航天器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
8
作者 欧阳征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92年第1期94-96,共3页
本文计算出从地球上发射物体使其能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速度,即第三宇宙速度,为13.8km/s,与一些传统教科书中给出的16.7km/s有较大的差异.文中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太阳系 地球 第三宇宙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河系质量的多途径测定
9
作者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对测定银河系质量的一些主要方法及若干重要相关问题做了简要介绍,包括运动学方法(含自转曲线法)、伴天体的潮汐半径、逃逸速度法和计时推理法等。给出近40年来较有代表性的银河系质量的实测结果,并加以比较和讨论。迄今为止银河系质量... 对测定银河系质量的一些主要方法及若干重要相关问题做了简要介绍,包括运动学方法(含自转曲线法)、伴天体的潮汐半径、逃逸速度法和计时推理法等。给出近40年来较有代表性的银河系质量的实测结果,并加以比较和讨论。迄今为止银河系质量的测定值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空间观测资料有望对此做出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质量 暗物质 自转曲线 潮汐半径 逃逸速度 计时推理 自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Z-2F逃逸飞行器最大速度头模拟飞行试验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石玉红 肖耘 徐卫秀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4-487,共4页
最大速度头试验是指模拟运载火箭在最大速度头状态(Qmax)出现故障时,考核逃逸飞行器的工作情况。通过试验获得逃逸飞行器环境及性能参数;考核其结构强度;考核栅格翼释放机构的功能。试验涉及逃逸飞行器结构、遥测系统、外测系统、火箭... 最大速度头试验是指模拟运载火箭在最大速度头状态(Qmax)出现故障时,考核逃逸飞行器的工作情况。通过试验获得逃逸飞行器环境及性能参数;考核其结构强度;考核栅格翼释放机构的功能。试验涉及逃逸飞行器结构、遥测系统、外测系统、火箭车动力系统、火工品控制系统等,属于大型综合性试验,难度大,风险高。本文简述了CZ 2F逃逸飞行器的功能,介绍了最大速度头地面模拟飞行试验目的、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飞行器 最大速度头 火箭撬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逃逸系统辅助入轨分析
11
作者 潘刚 张进 +1 位作者 梅昌明 唐国金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4期335-340,共6页
运载火箭正常飞行情况,逃逸程序不启动,逃逸系统在预定的时刻直接被抛掉。为了提高逃逸燃料的利用率,可以在原逃逸系统作用时间范围的末端开启逃逸发动机提供辅助推力,提高火箭的入轨性能。基于CZ-2F运载火箭的塔式逃逸系统,建立了辅助... 运载火箭正常飞行情况,逃逸程序不启动,逃逸系统在预定的时刻直接被抛掉。为了提高逃逸燃料的利用率,可以在原逃逸系统作用时间范围的末端开启逃逸发动机提供辅助推力,提高火箭的入轨性能。基于CZ-2F运载火箭的塔式逃逸系统,建立了辅助入轨优化问题模型;针对优化问题对目标函数全局最优性及求解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新的优化策略;对逃逸系统辅助入轨的关键指标——有效载荷增量与速度增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作为逃逸系统设计以及运载火箭总体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系统 辅助入轨 有效载荷增量 速度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作用下烟气流速对静电旋风除尘器收集微粒影响的模拟研究
12
作者 张建平 江泽馨 +1 位作者 车鹏 刘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1-1084,1089,共5页
为了提高静电旋风除尘器(ECP)中微粒的除尘效率,利用磁场能有效抑制微粒逃逸的机理,将磁场引入ECP中,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微粒运动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有无磁场环境下烟气流速对微粒逃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的引入... 为了提高静电旋风除尘器(ECP)中微粒的除尘效率,利用磁场能有效抑制微粒逃逸的机理,将磁场引入ECP中,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微粒运动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有无磁场环境下烟气流速对微粒逃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的引入有效降低了ECP中微粒的逃逸率;低烟气流速更有利于微粒在ECP内的捕集;微粒的除尘效率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这一过程中磁场的贡献量逐步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新型ECP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烟气流速 静电旋风除尘器 微粒 逃逸率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