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llel solutions of correlation dimension calculation
1
作者 蒋廷耀 李庆华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665-669,共5页
The calculation of correlation dimension is a key problem of the fractals. The standard algorithm requires O(N2) computations. The previous improvement methods endeavor to sequentially reduce redundant computation o... The calculation of correlation dimension is a key problem of the fractals. The standard algorithm requires O(N2) computations. The previous improvement methods endeavor to sequentially reduce redundant comput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dimensional phase spaces, whose application area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degree are limited.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fast parallel algorithms: O (N^2/p + logp) time p processors PRAM algo- rithm and O(N^2/p) time p processors LARPBS algorithm. Analysis and results of numeric computation indicate that the speedup of parallel algorithms relative to sequence algorithms is efficient. Compared with the PRAM algorithm, The LARPBS algorithm is practical, optimally scalable and cost opt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lation dimension algorithm parall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能质量因素的理论线损率计算方法
2
作者 周群 刘海波 +3 位作者 冷敏瑞 刘雪山 黄晶 陈灿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8,共10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在筛选过程中对各个维度进行交叉验证以找出最佳维度,并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基于上述数据分别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对比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最终选取随机森林算法作为计算模型。以某地区的样本为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电气特征参数 理论线损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电能质量 最佳维度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Stewart并联平台的参数优化及公差分配
3
作者 荆学东 方义圣 侯怀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6-362,共7页
并联机器人的基础设计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基本参数设计与公差分配。从机器人可达工作空间进行了推广,引申出广义的可达工作空间,将机器人姿态与位置同时考虑。以广义可达工作空间为优化目标,对6-SPS型Stewart平台进行基本参数的优化... 并联机器人的基础设计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基本参数设计与公差分配。从机器人可达工作空间进行了推广,引申出广义的可达工作空间,将机器人姿态与位置同时考虑。以广义可达工作空间为优化目标,对6-SPS型Stewart平台进行基本参数的优化,通过粒子群算法(PSO)获得了一组具有更大的位置,姿态可达空间的并联机器人参数。另外,以更低的机器人制造成本为目标,在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满足机器人设计目标的约束下,对各基本尺寸的公差进行优化分配。通过分析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对末端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大概的公差-精度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参数优化 工作空间 公差分配 粒子群算法 STEWART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D改进算法和关联维数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宇 王欢欢 +1 位作者 喻镇涛 袁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7-70,76,共5页
提出了基于ITD(Intrinsic Scale-Time Decomposition)改进算法和关联维数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首先用ITD改进算法对转子在不同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量特征,把包含转子主要故障信息的前若干分量进行组合,并以此作为转子原始... 提出了基于ITD(Intrinsic Scale-Time Decomposition)改进算法和关联维数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首先用ITD改进算法对转子在不同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量特征,把包含转子主要故障信息的前若干分量进行组合,并以此作为转子原始振动信号降噪后的信号;然后计算降噪后信号的关联维数。对转子系统故障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直接采用原始信号计算得到的关联维数,采用ITD改进算法降噪后得到的关联维数更具有区分性,可以用来有效地识别转子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D改进算法 关联维数 转子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横交叉算法的热电联产经济调度 被引量:26
5
作者 孟安波 梅鹏 卢海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7,共8页
为解决热电联产经济调度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交叉算法(Crisscross optimization algorithm,CSO)的新求解方法。CSO采用一种双交叉搜索机制,其中横向交叉引入扩展因子增强全局搜索能力,纵向交叉引入维交叉概念,从而避免维局部最... 为解决热电联产经济调度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交叉算法(Crisscross optimization algorithm,CSO)的新求解方法。CSO采用一种双交叉搜索机制,其中横向交叉引入扩展因子增强全局搜索能力,纵向交叉引入维交叉概念,从而避免维局部最优问题。CSO的全局并行搜索,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有效提高了收敛速度。以一个包含纯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纯发热机组的48机组系统为例,建立了热电联产经济调度问题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CSO解决热电联产经济调度问题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际调度系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经济调度 纵横交叉算法 维局部最优 并行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算法的关联维计算中参数取值的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党建武 黄建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基于G.P算法的关联维计算中参数的取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重构相空间维数m的取值原则;提出了标量r的取值范围和取值序列;对数据序列长度n的取值分别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所做的工作有益于分形理...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基于G.P算法的关联维计算中参数的取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重构相空间维数m的取值原则;提出了标量r的取值范围和取值序列;对数据序列长度n的取值分别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所做的工作有益于分形理论在水声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地震信号分析、目标识别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G.P算法 重构相空间维数 关联维 数据序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多维动态规划算法在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丽萍 孙平 +2 位作者 蒋志强 纪昌明 张验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7,80,共6页
为有效缓解多维动态规划算法运行时间长并增强其对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的求解能力,基于.NET4的并行拓展库,将并行处理技术与该方法相结合,利用梯级水库状态点间的计算独立性构建了并行多维动态规划算法,并以李仙江流域三库梯级为... 为有效缓解多维动态规划算法运行时间长并增强其对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的求解能力,基于.NET4的并行拓展库,将并行处理技术与该方法相结合,利用梯级水库状态点间的计算独立性构建了并行多维动态规划算法,并以李仙江流域三库梯级为例,根据不同状态离散数和不同CPU核数构建了3个串行计算方案和9个并行计算方案,从运行时间、并行加速比及并行效率等方面对该并行算法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计算条件下该并行算法能有效缩短程序运行时间,从而缓解多维动态规划的维数灾问题,并继承了多维动态规划的全局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水库调度 多维动态规划 维数灾 并行算法 李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程序概念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陆林生 董超群 +1 位作者 王玲秋 史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86-1093,共8页
并行程序概念设计方法是将数据并行高层建模语言研究、并行识别方法、并行程序自动构造和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集成在一起的并行程序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能简化并行程序设计 ,有效缩短并行程序开发周期 ,提高并行计算效率 .文中就上述 4个方... 并行程序概念设计方法是将数据并行高层建模语言研究、并行识别方法、并行程序自动构造和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集成在一起的并行程序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能简化并行程序设计 ,有效缩短并行程序开发周期 ,提高并行计算效率 .文中就上述 4个方面的主要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给出了并行程序概念设计系统 (PPC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程序 概念设计方法 源代码 建模语言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维数的鼓泡流化床风帽压力波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建强 唐树芳 +2 位作者 姜华伟 刘宪岭 陈鸿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8-272,共5页
通过采集鼓泡流化床风帽入口的压力信号,利用小波方法对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后,对流化床风帽入口压力信号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利用G-P算法计算了重构相空间的关联维数,并对冷态实验台采集的风帽压力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 通过采集鼓泡流化床风帽入口的压力信号,利用小波方法对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后,对流化床风帽入口压力信号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利用G-P算法计算了重构相空间的关联维数,并对冷态实验台采集的风帽压力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鼓泡流化床风帽压力波动信号具有混沌特性;自相关函数为0.1时,对应的延迟时间较为合适;典型冷态试验工况下,当表观气速增大时,关联维数呈上升趋势;当静床高增大时,关联维数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压力信号 关联维数 G-P算法 自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多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宝国 何友 杨日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7,51,共5页
以分布式多传感系统中的两节点序贯航迹关联方法为基础,把多节点情况下的航迹关联问题转化为多维分配问题。而多维分配问题是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其计算量随着维数的增加而出现指数爆炸现象,进而根据遗传算法能够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能力... 以分布式多传感系统中的两节点序贯航迹关联方法为基础,把多节点情况下的航迹关联问题转化为多维分配问题。而多维分配问题是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其计算量随着维数的增加而出现指数爆炸现象,进而根据遗传算法能够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解决此多维分配问题的一种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此多维分配问题,使航迹关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航迹关联 遗传算法 多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算法处理的无线电干扰和温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方 郭江 +3 位作者 张广洲 姚德贵 王广周 郭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1,共5页
目前,国内外对于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特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分析现有的单独线路无线电干扰测量模式的弊端,建立了基于气象参数与无线电干扰实时同步测量系统,并基于DBSCAN算法对一年的无线电干扰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 目前,国内外对于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特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分析现有的单独线路无线电干扰测量模式的弊端,建立了基于气象参数与无线电干扰实时同步测量系统,并基于DBSCAN算法对一年的无线电干扰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了分析无线电干扰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性,选取直流区域、交直流过渡区域和交流区域典型点位数据,按温度分段分析,得到了各个区间段内无线电干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行 无线电干扰 DBSCAN算法 温度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调单维度的相关色温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航 潘浩 +4 位作者 徐军 喻玺 吴梦荧 刘超 周海波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考察现有相关色温的定义及在CIE 1960UCS、CIE 1976UCS和CIE 1976LAB 3种不同均匀色品图中计算值的不一致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色调维度来规范计算相关色温的方法。该方法借助孟塞尔表色系统,建立色温与色调的对应关系,忽略饱和度... 在考察现有相关色温的定义及在CIE 1960UCS、CIE 1976UCS和CIE 1976LAB 3种不同均匀色品图中计算值的不一致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色调维度来规范计算相关色温的方法。该方法借助孟塞尔表色系统,建立色温与色调的对应关系,忽略饱和度对色温的影响,重构了3个色品图的等色温线。通过与传统相关色温计算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更明确、在不同色品图中的计算结果一致性更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色温计算方法 二分法 相关色温 色调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和关联维数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淑清 赵朋程 +3 位作者 陈颖 刘子玥 张立国 严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0-305,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关联维数相结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EEMD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不仅能达到与经验模态分解(EMD)相同的效果,同时又能有效地抑制模式混叠,非常适用于对小电流接地故障信... 提出一种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关联维数相结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EEMD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不仅能达到与经验模态分解(EMD)相同的效果,同时又能有效地抑制模式混叠,非常适用于对小电流接地故障信号的处理。关联维数作为反映系统状态的特征量,能定量分析故障状态,提高故障诊断能力。在计算关联维数前,需要进行相空间重构,采用极大联合熵算法求取最佳延迟时间,以往用互信息求取延迟时间法,该方法简化了算法,缩短了计算关联维数的时间。最后采用G-P算法计算零序电流相关分量的关联维数,通过比较关联维数,实现故障选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选出故障线路,为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故障选线 小电流接地 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 关联维数 极大联合熵 G—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维数的并行求解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廷耀 李庆华 杨景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9-170,F004,共3页
关联维数的求解是分形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标准算法由于其巨大的计算量,不能满足实时任务的需要。过去的改进算法集中在串行地减少求解多个关联维数时的重复计算量,并未从根本上降低O(N^2)次的向量距离计算、距离比较和求和次数.其应... 关联维数的求解是分形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标准算法由于其巨大的计算量,不能满足实时任务的需要。过去的改进算法集中在串行地减少求解多个关联维数时的重复计算量,并未从根本上降低O(N^2)次的向量距离计算、距离比较和求和次数.其应用范围和性能改善程度是有限的。本文给出了两个并行算法:基于PRAM模型的花费O(N^2/p+logp)时间p个处理机的算法,和基于LARPBS模型的花费O(N^2/p)时间p个处理机的算法。相对纯理论的PRAM算法,LARPBS算法是实际可行的,它是目前时间复杂度最低的算法,并且是最优可扩展和成本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维数 并行算法 分形理论 PRAM模型 LARPB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算法的关联维计算中无标度区的识别 被引量:5
15
作者 党建武 王瑞玲 黄建国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G.P算法的关联维计算中分形无标度区的识别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并能根据实际需要客观、有效、准确地识别出时间序列的分形无标度区,计算效率高,人为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小,特别是... 提出了一种基于G.P算法的关联维计算中分形无标度区的识别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并能根据实际需要客观、有效、准确地识别出时间序列的分形无标度区,计算效率高,人为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小,特别是对于信号分析中关联维计算频繁或无标度区较窄、用常规算法难以准确识别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算法 分形无标度区 关联维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Internet访问直径短期及长期预测行为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海 徐野 +2 位作者 苏威积 张文波 张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7-1035,共9页
Internet物理特征量短期及长期预测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首先定义了加权Internet网络,然后形式化定义表征加权Internet的物理参量———加权Internet访问直径,接下来根据海量数据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Logistic模型的、以正余弦函数模拟... Internet物理特征量短期及长期预测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首先定义了加权Internet网络,然后形式化定义表征加权Internet的物理参量———加权Internet访问直径,接下来根据海量数据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Logistic模型的、以正余弦函数模拟振荡变化的数学模型,使用浮点型遗传算法分别进行拟合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对上述模型进行了评价和选优·由于加权访问直径演化极为复杂,传统的一维数学模型在长期预测中已不适用·因此,在长期预测方面,首先计算得到加权Internet访问直径的关联维数,证实其演化过程为混沌现象,存在奇异吸引子·最后根据关联维数及奇异吸引子相近空间混沌轨道运动特性,提出了基于四维微分方程组的加权访问直径长期预测的形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访问直径 加权Internet LOGISTIC模型 浮点遗传算法 混沌 关联维数 奇异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相关渡越时间超声波流量计精度补偿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瑞峰 朱义德 +1 位作者 郭晨霞 葛双超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67,共5页
超声波流量计因其具有良好的场地适用性在工业生产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实际生产对于液体流量测量精度的要求,采用互相关算法检测超声波的渡越时间(TOF),降低了计算时间误差。利用FPGA内部资源设计实现互相关算法模块,并调整... 超声波流量计因其具有良好的场地适用性在工业生产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实际生产对于液体流量测量精度的要求,采用互相关算法检测超声波的渡越时间(TOF),降低了计算时间误差。利用FPGA内部资源设计实现互相关算法模块,并调整逻辑结构精简算法,减少资源占空比。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渡越时间的测量精度。在0~3 000 mm的测量范围内,渡越时间的相对误差低至0.44%。超声波流量计在层流区域的相对误差低于3.68%,湍流区域的相对误差小于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流量计 互相关算法 半并行结构 渡越时间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D树和混沌蜉蝣优化的并行谱聚类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健 刘祥敏 +1 位作者 毛伊敏 陈志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01-4020,共20页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并行谱聚类算法存在的节点负载不均衡、冗余计算、矩阵相乘时间开销大以及初始簇中心敏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KD(k-dimension)树和混沌蜉蝣优化算法的并行谱聚类算法(PSC-MO)。首先,提出基于采样的KD-tree数据分区策略(D...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并行谱聚类算法存在的节点负载不均衡、冗余计算、矩阵相乘时间开销大以及初始簇中心敏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KD(k-dimension)树和混沌蜉蝣优化算法的并行谱聚类算法(PSC-MO)。首先,提出基于采样的KD-tree数据分区策略(DPS)划分数据,保证了节点间负载均衡;其次,在构建稀疏相似矩阵过程中,提出优化的分区分配策略(OPA)和基于三角不等式的KD树剪枝策略以进行跨分区的t近邻搜索,避免了过多的冗余计算;然后,提出正规化定理,通过元素对应相乘的方式代替矩阵相乘以优化Laplacian矩阵正规化过程,有效地减少了时间开销;最后,提出混沌蜉蝣优化算法(CMO),得到最佳位置作为初始簇中心后进行k-means并行聚类,解决了算法对初始簇中心敏感的问题。实验表明,PSC-MO算法不但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而且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数据和系统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并行化 MAPREDUCE模型 谱聚类 KD树 混沌蜉蝣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复杂微弱故障的非线性特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梁晓玉 徐玉秀 +1 位作者 邢钢 闻邦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8-543,共6页
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故障特征微弱等特点,基于混沌理论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正常、单一和多类耦合故障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用小波包算法对所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恰当选取最佳时延和最小嵌入... 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故障特征微弱等特点,基于混沌理论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正常、单一和多类耦合故障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用小波包算法对所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恰当选取最佳时延和最小嵌入维数重构相空间。在此基础上,用相图定性描述不同故障状态的故障类型;用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量化其各故障状态的特性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状态下的相图有一定的差异性;且故障越严重、故障耦合的越多,其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越大,混沌特性越强。因此,利用混沌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以有效识别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单一故障以及故障特征频率不重叠和故障特征频率重叠的两类耦合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相图 关联维数 最大LYAPUNOV指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 MPP的图像并行傅立叶分析技术(1)——算法的原理、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俊山 叶霞 +2 位作者 李建军 李新社 沈绪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03-1306,共4页
基于 L S MPP的 K元 2 -立方体网络结构 ,设计了一种新颖快速的计算 FFT的 SIMD算法 .系统地分析了时间提取的基 - 2一维 FFT算法及其原理 ,较详细地讨论了用二维 FFT算法并行计算二维 DFT的问题 :主要从算法原理出发 ,分析并给出了在 L... 基于 L S MPP的 K元 2 -立方体网络结构 ,设计了一种新颖快速的计算 FFT的 SIMD算法 .系统地分析了时间提取的基 - 2一维 FFT算法及其原理 ,较详细地讨论了用二维 FFT算法并行计算二维 DFT的问题 :主要从算法原理出发 ,分析并给出了在 L S MPP SIMD计算机上用二维 FFT并行计算二维 DFT时各变换步的变换矩阵及其格式 ,设计了自动建立各变换步的变换矩阵的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D计算机 K元2-立方体网络 二维FFT 变换矩阵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