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洛尤单抗分别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何金青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对比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依洛尤单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采... 目的对比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依洛尤单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阿利西尤单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C、LDL-C较对照组低,HDL-C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TG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ouse积分、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使用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分别联合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安全性良好;其中阿利西尤单抗对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改善优于依洛尤单抗,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脂血症 阿利西尤单抗 依洛尤单抗 阿托伐他汀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Salusin-β、MMP-9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梁利平 李芊 王淼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 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联合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LSV)、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血沉(ESR)、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alusin-β、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98.28%)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SV、HSV、血浆黏度、ESR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改善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血清hs-CRP、TNF-α、Salusin-β、MMP-9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可促进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达帕胺 非洛地平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柴陷丹参饮合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洪燕萍 卢秉慧 +3 位作者 陈碧珊 李艳 吴汉彪 赖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8期82-87,共6页
目的观察加减柴陷丹参饮合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减柴陷丹参饮合二陈汤治疗... 目的观察加减柴陷丹参饮合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减柴陷丹参饮合二陈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含量低于对照组,HDL-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肌酸激酶、CK-MB、LD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4.52%(69/73)]高于对照组[83.33%(65/78)],西医临床总有效率[90.41%(66/73)]高于对照组[82.05%(6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陷丹参饮合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疗法能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次数和持续时间,调节血脂,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陷丹参饮 二陈汤 阿托伐他汀 高血脂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白细胞介素-6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欣昂 李洁韵 +3 位作者 夏雨墨 许朝霞 林洁琪 王忆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41-147,共7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结构模型。结果共收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702例,筛选得到高频四诊症状40个,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18个隐变量,模型贝叶斯信息准则评分为-17604.38。对模型中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肝、肾等,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气滞、痰浊、血瘀等,归纳其证型主要有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5类,并提示各证型与四诊信息间的互信息及信息覆盖度。结论隐结构模型分析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类提供一定的定性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合并病 隐结构模型 证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左欣蕾 左莹 +1 位作者 刘光辉 王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10-14,I0001,共6页
目的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新思路,研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2年6月1日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目的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新思路,研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2年6月1日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文献且经过随机数对照实验验证明确有效者,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对纳入的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研究纳入处方85首,中药148味;高频药物有丹参、山楂、茯苓等,常用药对有丹参-山楂、丹参-陈皮等,药物关联规则中茯苓,陈皮→丹参、山楂→丹参等的置信度较高,最终得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核心药对11个、新候选处方5首。结论通过对高频药物、功效归类、新候选处方的分析,发现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常使用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及利水渗湿药相配伍,标本兼治,增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研究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瑞林 郑曙琴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918-924,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究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可能性作用靶点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及Uniprot数据库检索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应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疾病靶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究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可能性作用靶点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及Uniprot数据库检索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应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得到黄芪-活性成分-靶基因的可视化网络图;将疾病与药物对应靶点共同提交Venny2.1.0生成相交靶点,并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Metascape 3.9.1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确可能涉及到的生物进程及信号通路。最后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上述猜想进行粗浅验证。结果:共获取黄芪的关键化合物17个,对应靶点195个,疾病相关靶点3815个,导入Venny2.1.0中生成163个交集靶点。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主要涉及激素反应(response to hormone)、细胞有机循环化合物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organic cyclic compound)、细胞脂质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lipid)、无机物反应(response to inorganic substance)等生物进程;可能涉及到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脂质及动脉硬化通路(Lipid and atheroscierosis)、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P13K-AKT信号通路(P1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药物活性分子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结论:该研究揭示了黄芪在机体内可能参与抑制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调控等众多生物进程,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调脂安心汤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
7
作者 张欣 田壮伟 平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865-1869,共5页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调脂安心汤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医常规组接受西医常规对症方案治疗,中西综合组在西医方...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调脂安心汤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医常规组接受西医常规对症方案治疗,中西综合组在西医方案基础上接受穴位埋线结合调脂安心汤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统计疗程结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脂代谢、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L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心功能、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中西综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脂代谢、CX3CL1、MFG-E8、MC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综合组和西医常规组的甘油三酯(TG)、CX3CL1、总胆固醇(TC)、MCP-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前降低,中西综合组更低(P<0.05);中西综合组和西医常规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FG-E8较前升高,中西综合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I、SV、CO、LVEF较前升高,中西综合组更高(P<0.05)。中西综合组和西医常规组的主症、次症及舌脉评分较前降低,中西综合组更低(P<0.05)。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调脂安心汤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调节CX3CL1、MFG-E8、MCP-1的表达,改善脂代谢和心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冠心病 调脂安心汤 高脂血症 心功能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0
8
作者 杨莉君 马红波 +1 位作者 李娟 张芬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6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6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入院时及护理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抑郁评分(SDS)及焦虑评分(SAS)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LVEF较护理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及S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桡动脉痉挛率、血肿率、迷走神经反射率、心律失常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优质护理干预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术后康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兴娟 尹萌萌 +2 位作者 魏建梁 国兴宜 杨传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620-622,共3页
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泽泻的多种有效成分如泽泻醇A、B及泽泻倍半萜类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 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泽泻的多种有效成分如泽泻醇A、B及泽泻倍半萜类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缺血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有效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动脉硬化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55
10
作者 罗良初 黄金 童成枝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在我院介入治疗中心接受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采取的相对应处理措施。结果183例患者...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在我院介入治疗中心接受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采取的相对应处理措施。结果183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并发症为55例,其中,血管并发症23例、尿潴留11例、迷走神经反射8例、造影剂相关肾病6例、造影剂副反应5例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经及时处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血管并发症、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造影剂相关肾病、造影剂副作用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危害降至最低,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气囊压迫止血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彤彤 单美娟 +4 位作者 杨泽漫 陈冬燕 刘妙丹 莫尼娜 陈映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275-1276,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桡动脉压迫装置压迫止血时间与出血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的178例患者,导管介入结束后,使用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止血。根据压迫时间分为<6h、6~8h和>8h三种方法,观察解除压... 目的探讨使用桡动脉压迫装置压迫止血时间与出血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的178例患者,导管介入结束后,使用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止血。根据压迫时间分为<6h、6~8h和>8h三种方法,观察解除压迫后局部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压迫时间<6h,6~8h和>8h局部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7.9%、17.6%和1.1%,三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使用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止血时间超过8h,对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丁法明 王聪霞 +5 位作者 张春艳 张岩 吴小三 阎娇娟 贾珊 张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81例,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糖尿病组(n=50)、糖尿病组(n=50),并设对照组(n=31).冠心病组、冠心...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81例,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糖尿病组(n=50)、糖尿病组(n=50),并设对照组(n=31).冠心病组、冠心病+糖尿病组随访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情况,并检测IL-18、MMP-9含量;糖尿病组随访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分别于6个月、12个月采血检测II-18、MMP-9含量.结果 ACS发生后血清IL-18、MMP 9水平显著升高;MMP-9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9,P=0.014,95% CI 1.396~19.298),IL 18与ACS的发生关系不明显;MMP-9浓度变化与IMT增量呈正相关(r=0.472,P=0.011,95% CI0.008~0.095).结论 MMP-9参与ACS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其含量变化对ACS、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诊PCI患者经桡动脉穿刺压迫时间与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增魁 孙新鑫 +1 位作者 李福秀 张友良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1757-175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压迫止血减压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4月期间的309例老年患者急诊行冠脉支架植入术,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3例。观察三组术后压迫止血减压时间,及24h内...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压迫止血减压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4月期间的309例老年患者急诊行冠脉支架植入术,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3例。观察三组术后压迫止血减压时间,及24h内局部有无渗血、出血、肿胀、疼痛、指端血运情况及皮肤并发症。结果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急诊行PCI术后第一次减压时间为白术后2.5h开始减压,每2h减压一次,每次抽气为1.5ml,共抽气4次,总计6ml,术后12h撤除压迫器,安全可行,且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舒适度高,远期效果好。结论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急诊行PCI术后,选择适宜的止血减压方法,可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PCI术 压迫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4
14
作者 钱蕾 葛兆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1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全局式护理,包括个体化健康宣教,全程心理护理,针... 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全局式护理,包括个体化健康宣教,全程心理护理,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易发并发症,给予相应的积极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6%,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进行全局式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冠心病患者术后恢复,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并发症 焦虑 满意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感知器模型在中医人格、体质预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吕航 杜渐 +1 位作者 刘媛 王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感知器(MLP)模型在中医人格、体质预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中的预测效能,为该病客观化预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变量筛选,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中医人格、体质类型指标,作为MLP及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多层感知器(MLP)模型在中医人格、体质预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中的预测效能,为该病客观化预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变量筛选,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中医人格、体质类型指标,作为MLP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分析变量,以构建中医人格、体质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MLP预测模型的灵敏度OR95%CI=0.915(0.862,0.968)、特异度OR95%CI=0.846(0.793,0.912)、AUC OR95%CI=0.913(0.806,0.987),均优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灵敏度OR95%CI=0.834(0.695,0.953)、特异度OR95%CI=0.762(0.623,0.901)、AUC OR95%CI=0.869(0.730,0.941)]。结论在中医人格、体质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客观化预测中,MLP模型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冠心病 中医人格 中医体质 多层感知器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27
16
作者 蔡秀华 陈贤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经过。结果本组29例出血及皮下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经过。结果本组29例出血及皮下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运六气禀赋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罹患倾向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红倩 刘晓燕 +3 位作者 王菁 王雨 蔡蓉祺 孟依临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先天运气禀赋特点与后天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罹患倾向的关联性。方法对104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生时的年份的天干、岁运以及六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岁... 目的探讨人体先天运气禀赋特点与后天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罹患倾向的关联性。方法对104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生时的年份的天干、岁运以及六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岁运为水、年干为丙、六气为火风者,发病人数最多;岁运为土、年干为癸、六气为风火者,发病人数最少,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罹患与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 六气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早期活动探讨 被引量:17
18
作者 马秀清 朱丹 +2 位作者 杨利 游桂英 余建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2期885-886,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下称冠脉)造影术后3h进行床上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改变传统的冠脉造影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实行冠脉造影的40例冠心病或者疑是冠心病的病人(观察组)于术后沙袋压迫3h后进行床上轻微活动,12h后下床活动;与行传... 目的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下称冠脉)造影术后3h进行床上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改变传统的冠脉造影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实行冠脉造影的40例冠心病或者疑是冠心病的病人(观察组)于术后沙袋压迫3h后进行床上轻微活动,12h后下床活动;与行传统护理方法(不行床上活动,沙袋压迫24 h后下床活动)的40例冠脉造影病人(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点出血、并发症及不适发生率及针对其采取护理措施例数。结果两组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及不适发生率及需采取护理措施例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冠脉造影术后3h进行床上活动是安全的,可减少因卧床时间长而产生的并发症及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学 介入性 早期活动 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小乐 苏永才 +3 位作者 杨春万 李展鹏 张聪 陈瑞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肌酐清除率(Cc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多种临床变量对Ccr的影响。方法154例STEMI住院病例分为Ccr正常组(Ccr≥70ml/min)和Ccr降低组(Ccr<70ml/min),比较两组患者在STEMI... 目的探讨肌酐清除率(Cc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多种临床变量对Ccr的影响。方法154例STEMI住院病例分为Ccr正常组(Ccr≥70ml/min)和Ccr降低组(Ccr<70ml/min),比较两组患者在STEMI发生7d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进一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多种因素对Ccr的影响。结果Ccr降低组患者在STEMI发生7d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Ccr正常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及多支冠脉病变是Ccr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们的比值比分别是4.848和4.002,95%可信区间分别为1.644~14.297和2.310~6.934,P值分别为0.0042和0.0001。结论STEMI患者早期肌酐清除率的下降预示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高;多支冠脉病变、年龄>75岁可影响STEMI患者急性期肌酐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肌酐清除率 心脏病/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44~73(58.22±10.5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44~73(58.22±10.5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桡动脉闭塞、桡动脉搏动减弱、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腰背酸痛、尿滞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33%比13.33%、1.67%比11.67%、3.33%比15.00%、15.00%比33.33%、11.67%比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8.57±2.59)d比(10.07±3.22)d,(49116.24±11932.87)元比(53506.13±10822.4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集束化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