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 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the Steady Solar Wind in Carrington Rotation 1935 被引量:2
1
作者 XIANG Changqing FENG Xueshang YAO Jiushe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3,共6页
A three-dimensional MHD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teady solar wind in Carrington Rotation (CR) 1935 by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model introduced by Feng et al The num... A three-dimensional MHD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teady solar wind in Carrington Rotation (CR) 1935 by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model introduced by Feng et al The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utral current sheet has two peaks and two valley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PFSS model at Wilcox Solar Observatory (WSO). The obtained proton number density at 2.5 Rs is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e result estimated from K-coronal brightness during the CRs 1733-1742 in 1983 made by Wei et al. The radial velocity profile along heliocentric dista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low solar wind speed deduced by Sheeley and Wang et al. However, it is not able to reproduce the fast-speed flow in coronal holes and slow solar wind in streamers because of oversimplified energy equation adopted in our model. Future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remedy this de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拟 太阳风 空间物理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 the Coordination of Wind Power, Solar Energy and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35
2
作者 WANG Haiying BAI Xiaomin XU J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03-I0003,186,共1页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并网后必须采取策略与系统之间实现协调调度与运行才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但现有的可靠性评估中还缺少对大规模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协调运行的考虑。针对此问题,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方法,...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并网后必须采取策略与系统之间实现协调调度与运行才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但现有的可靠性评估中还缺少对大规模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协调运行的考虑。针对此问题,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建立了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的发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并提出了新的协调调度策略。模型综合考虑了风速、太阳光辐照度、环境温度以及2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能量变换特性和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约束等因素。这些模型被应用到IEEERTS79中,通过在Matlab中编制程序进行仿真计算,考察不同的协调运行策略、联合发电系统容量配置以及储能特性对于系统裕度的影响。评估结果可为联合发电系统并网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发电 可靠性评估 风力发电 能源储存 蒙特卡罗方法 混合发电系统 经营风险 能源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Hybrid Simulation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
3
作者 Pang Ye Lin Yu Deng Xiaohua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342,共10页
A three-dimensional(3-D)global hybrid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the generation and structure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 due to interaction of an interplanetary Tangential Discontinuity(TD)with t... A three-dimensional(3-D)global hybrid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the generation and structure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 due to interaction of an interplanetary Tangential Discontinuity(TD)with the bow shock and magnetosphere.Runs are performed for solar wind TDs possessing diFFerent initial half-widths.As the TD propagates through the bow shock toward the magnetopause,it is greatly narrowed by a two-step compression processes,a "shock compression" followed by a subsequent "convective compression".In cases with a relatively thin solar wind TD,3-D patchy reconnection is initiated in the transmitted TD,forming magnetosheath flux ropes.Multiple components of ion particles are present in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 merging,accompanied by ion heating.For cases with a relatively wide initial TD,a dominant single X-line appears in the subsolar magnetosheath after the transmitted TD is narrowed.A shock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the detailed structure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Rotational Discontinuity(RD)/TimeDependent Intermediate Shock(TDIS)are found to dominate the reconnection layer,which and some weak slow shock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on heating and accel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 磁重联 磁鞘 离子加热 压缩过程 磁层顶 TDI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多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4
作者 赵建勇 于彦雪 +3 位作者 陈磊磊 吴敏 年珩 孙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了弥补风光氢储微电网纯实物实验平台搭建难、成本高昂、安全可靠性不足的缺点,并填补暂态控制策略与多时间尺度稳态能量管理策略协同验证的空白,采用Typhoon HIL实时仿真器,设计开发了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多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 为了弥补风光氢储微电网纯实物实验平台搭建难、成本高昂、安全可靠性不足的缺点,并填补暂态控制策略与多时间尺度稳态能量管理策略协同验证的空白,采用Typhoon HIL实时仿真器,设计开发了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多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基于该实验平台,面向本科生的电力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了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与综合创新实验3个维度的实验内容;面向研究生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类课程,设计了微电网技术相关的实践内容。实践结果表明,该平台可快捷高效地验证微电网各类高性能控制及优化算法效果,弥补了传统稳态与暂态控制实验的不足,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支持多层次实验内容的灵活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氢储微电网系统 硬件在环仿真 实验平台 多维度实验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系统空间支撑框架的风环境模拟及优化
5
作者 苏波 马如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40-7649,共10页
面向建筑屋顶分布式风能及风光互补能源利用的技术需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风光互补系统的空间支撑框架。该框架通过配置导流板同时具有集风、稳流的作用,可显著增强小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发电效率。首先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空间支撑框... 面向建筑屋顶分布式风能及风光互补能源利用的技术需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风光互补系统的空间支撑框架。该框架通过配置导流板同时具有集风、稳流的作用,可显著增强小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发电效率。首先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空间支撑框架的集风效果及发电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风攻角下导流板间距、宽度对支撑框架内部气流速度、湍流动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优化参数。最后,采用风洞试验,对空间支撑框架作用下的小型风机发电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空间支撑框架能够显著提高进入集风装置的气流速度,并降低内部空间湍流动能。当支撑框架配置间距D=0.53 m,宽度W=0.12 m的导流板时,可使风速增加约1.21倍,发电机功率提高约1.7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 集风结构 导流板 数值模拟 湍流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斜坡地形影响的光伏组件流固耦合风致振动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陈伏彬 王羽 +1 位作者 祝瑜哲 王薇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1,共8页
为研究斜坡地形对光伏组件风振特性影响,基于流固耦合(FSI)方法开展光伏阵列风致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光伏阵列流场特征以及光伏组件风振响应模态,揭示位于不同坡度斜坡上的光伏组件在不同离地高度、间距上所表现出的风振特性。结果... 为研究斜坡地形对光伏组件风振特性影响,基于流固耦合(FSI)方法开展光伏阵列风致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光伏阵列流场特征以及光伏组件风振响应模态,揭示位于不同坡度斜坡上的光伏组件在不同离地高度、间距上所表现出的风振特性。结果表明:1)坡面引起气流堵塞,致使光伏组件位移幅值增加,同时也降低光伏阵列中前排光伏组件对后排光伏组件的遮挡效应;2)从流场特征中可看出,迎风前缘的首块光伏组件产生旋涡,脱落于后排区域,致使第2块光伏组件前流场变得复杂,第3块光伏组件周流场则相对稳定,说明越处于下游的光伏组件受流场影响越小;3)光伏组件的振动由低阶振型主导,坡面对后排光伏组件振动有较大影响;4)间距增大对位于坡面上的光伏阵列振动响应有影响,且随着坡角的增大影响更加显著;5)增加坡面上光伏阵列的高度,首块光伏组件位移幅值变化较为明显,其余两块光伏组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地形 流固耦合 风致振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LP算法的风光水火储多电源协同配置优化研究
7
作者 马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5,共15页
随着新能源大基地的规模化开发以及跨区域外送通道的持续完善,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面临风光水火与储能协同优化配置的难题。针对传统启发式算法在多能源联合电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寻优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创新提出了基于混... 随着新能源大基地的规模化开发以及跨区域外送通道的持续完善,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面临风光水火与储能协同优化配置的难题。针对传统启发式算法在多能源联合电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寻优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创新提出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风光水火储联合电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将复杂约束条件标准化,采用基变量迭代更新策略压缩可行解空间,最终实现多电源出力的全局最优配置。通过9个抽水蓄能机组、9个电化学机组及不同装机容量下的风光水火的多情景仿真模拟,系统分析火电机组燃煤成本、新能源弃电量与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的增加,新能源弃电量、火电装机容量和煤耗均呈下降趋势。但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与系统总费用现值呈非线性关系,存在一个最优配置规模,根据2030年青海电网各电源和特高压路线的建设规划,抽水蓄能合理需求规模(经济规模)在800万~1200万kW之间较为合理。同时根据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的对比分析可知,抽水蓄能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当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kW时,其容量效益与边际成本达到最优平衡点,超过该阈值后,抽水蓄能的容量效益衰减速率加快,叠加电化学储能技术成本下降的影响,导致系统总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综上所述,抽水蓄能在平抑风电波动、优化火电和新能源运行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不同抽水蓄能配置方案下的调节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该模型验证了其在协调新能源大基地出力特性、外送通道输送、水资源约束与储能调节能力方面的有效性,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的电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仿真模拟 风光水火储 协同配置 多约束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8760h生产模拟的离网风光储氢系统规划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富民 徐广强 +3 位作者 王小君 张义志 徐从周 王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7-2235,I0122-I0124,共12页
建设离网型风光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降低电网建设压力,是符合我国“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在缺乏大电网支撑的离网园区规划中,实现基于全年8760h生产模拟的规划求解,合理配置... 建设离网型风光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降低电网建设压力,是符合我国“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在缺乏大电网支撑的离网园区规划中,实现基于全年8760h生产模拟的规划求解,合理配置碱液与质子交换膜两种类型制氢设备,是应对风光波动、高效经济制氢的重要技术问题。因此,该文针对离网风光储氢园区规划方法展开研究,提出基于8760h生产模拟的规划模型,并通过模型转化与改进Benders分解实现模型求解。首先,建立考虑不同电制氢设备动态特性差异的离网风光储氢系统运行规划一体化模型。进一步,对上层规划主问题模型引入公共运行变量,对运行层子问题进行逐月拆分,降低原始规划模型求解难度,基于改进Benders分解法实现模型求解。最后,通过山东潍坊地区实际算例,验证所提离网风光储氢系统规划方法能够实现基于8760h生产模拟的设备容量规划,合理配置具有不同运行性能的制氢设备,提高离网制氢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网制氢 风光储氢 容量配置 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光集热和脉动风压的定日镜群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廖钦沛 马小晶 +2 位作者 程泽宁 吐松江·卡日 刘寒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70,共7页
太阳辐射量和风荷载会直接影响光热电站的持续发电量。文章根据新疆哈密地区中电淖毛湖光热电站的实际环境情况,建立定日镜群的三维数值模型,对不同季节太阳辐射和迎风仰角下镜群的受热情况及流场特性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获得风在不同入... 太阳辐射量和风荷载会直接影响光热电站的持续发电量。文章根据新疆哈密地区中电淖毛湖光热电站的实际环境情况,建立定日镜群的三维数值模型,对不同季节太阳辐射和迎风仰角下镜群的受热情况及流场特性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获得风在不同入射角下镜面耀斑分布情况和脉动风压系数。结果表明:模拟所得镜群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与相关研究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不同季节下耀斑的分布规律较为相似,主要取决于太阳方向角的变化;随着风入射角的增大,镜群的尾流区域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由于定日镜镜群中的尾流可有效抑制风压,结合镜群的排布方式保证内部的稳定性,其中,正五边形定日镜的中心处保持较低的脉动风压,极大提高了镜面受力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镜 脉动风压系数 太阳辐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储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随机生产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宏 邢梦晴 +1 位作者 王兰坤 田书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1-892,共12页
风光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电力存储困难制约着新能源的发展.氢能作为一种优质二次能源,具有绿色无污染和能量密度大的优点.为应对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与随机性,提出一种考虑氢储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随机生产模拟方法.首先,考... 风光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电力存储困难制约着新能源的发展.氢能作为一种优质二次能源,具有绿色无污染和能量密度大的优点.为应对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与随机性,提出一种考虑氢储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随机生产模拟方法.首先,考虑在氢储系统模型中加入热能回收环节,构建包含电热氢多元储能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对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多时间尺度随机生产模拟,通过中长期生产模拟得到系统检修安排与氢储季节分配方案,并将中长期模拟结果作为边界进行短期生产模拟,实现电氢热多元储能相互配合平抑风光随机波动性.最后,利用IEEE-RTS79节点算例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氢储 电热氢多元储能 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 多时间尺度随机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复合发电系统变结构仿真建模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茆美琴 余世杰 +1 位作者 苏建徽 沈玉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1-364,共4页
提出了风/光复合发电系统(WSHPS)变结构仿真的一般数学模型,包括系统结构定义、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在C++ Builder 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运用该软件,对一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提出的变结构仿真数学模... 提出了风/光复合发电系统(WSHPS)变结构仿真的一般数学模型,包括系统结构定义、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在C++ Builder 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运用该软件,对一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提出的变结构仿真数学模型及相应仿真软件,用户可以重构多种结构的风/光复合发电系统并进行计算机仿真计算,从而能够预测系统的性能,如,太阳电池阵列功率、风力发电机功率、与负载功率之间的匹配性,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以及系统运行的效率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太阳能 复合发电系统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5月2日日冕亮度观测图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占银 魏奉思 +2 位作者 冯学尚 石勇 姚久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13,共9页
采用数值手段模拟了1998年5月2日日冕亮度观测图.计算模式改进为球坐标系下特殊的二维理想磁流体(MHD)模型,即把(γ,φ)坐标建立在SOHO观测日冕亮度的子午面上,消除了子午面极区的几何奇异性.根据SOHO日冕观... 采用数值手段模拟了1998年5月2日日冕亮度观测图.计算模式改进为球坐标系下特殊的二维理想磁流体(MHD)模型,即把(γ,φ)坐标建立在SOHO观测日冕亮度的子午面上,消除了子午面极区的几何奇异性.根据SOHO日冕观测布置磁极子得到初始磁场位形,内边界条件采用自洽的投影特征线边界条件,计算迭代出稳态的多冕流磁场结构,得到了与观测基本一致的亮度图.计算结果表明在太阳表面附近磁场位形对太阳风等离子参数分布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 磁流体力学 MDH数值模拟 1998年 日冕 亮度观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碟式太阳能钢构机架平均风荷载及绕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颜健 彭佑多 +2 位作者 龙东平 何轶 马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5-53,共9页
基于Fluent 6.3软件平台,选用Reynolds时均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复杂碟式机架进行三维定常风场作用的数值模拟。应用带圆柱内域分区的多风向角建模方法,建立满足流场充分发展和网格独立解的计算域模型,模拟得到了45组工况的总风... 基于Fluent 6.3软件平台,选用Reynolds时均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复杂碟式机架进行三维定常风场作用的数值模拟。应用带圆柱内域分区的多风向角建模方法,建立满足流场充分发展和网格独立解的计算域模型,模拟得到了45组工况的总风载荷、风压分布及绕流特性等结果。分析风载荷随工况的变化规律,并将载荷曲线同抛物雷达天线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采用因次方法探讨了聚光器镜面风载荷占机架总风载荷的比值,给出了典型工况聚光器体型系数分布及各分区载荷极值,进一步分析流场绕流特性揭示了载荷产生的机制,所得结论为碟式光热太阳能整机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钢构机架 风载荷 绕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矩二流太阳风等离子体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敬芳 姜新英 熊东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9-266,共8页
本文数值求解了各向同性二流太阳风的五矩方程组,得出了1 R_s—2AU区域内太阳风密度、速度、电子和质子温度、它们的热流通量密度q以及非麦克斯韦分布尾部粒子过剩量ξ随日心距离的变化关系.文中比较了二流太阳风五矩模型、四矩模型(ξ... 本文数值求解了各向同性二流太阳风的五矩方程组,得出了1 R_s—2AU区域内太阳风密度、速度、电子和质子温度、它们的热流通量密度q以及非麦克斯韦分布尾部粒子过剩量ξ随日心距离的变化关系.文中比较了二流太阳风五矩模型、四矩模型(ξ=0)和低阶矩模型(不包括q和ξ二个矩方程)的等离子体特性,着重讨论了量ξ对质子温度及其热流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包括言的五矩方程可改善T_e/T_p和q_e/q_p的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符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 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仿真的风光容量配比分层优化算法 被引量:30
15
作者 曹阳 黄越辉 +3 位作者 袁越 王敏 李鹏 郭思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2-1078,共7页
中国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发展迅猛,由于其规划和建设周期短,开发过程中与地区电源、电网规划脱节,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该文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特性,提出基于时序仿真的风光容量配比分层优化算法。内层建立省级... 中国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发展迅猛,由于其规划和建设周期短,开发过程中与地区电源、电网规划脱节,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该文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特性,提出基于时序仿真的风光容量配比分层优化算法。内层建立省级电网年度风电、光伏接纳能力优化模型,采用分支定界法优化系统全年运行方式,最大化提升电网的节能减排效益,使规划结果更加符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外层以内层模型的电网节能减排效益作为适应度函数,建立风光配比优化模型。采用细菌觅食算法结合粒子群算法求解风光最佳配比,提高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以某省级电网为例进行研究,计算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模型合理、算法可行。该方法可为地区风电和光伏建设、实际电力系统调度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配比 时序仿真 粒子群算法 细菌觅食算法 分支定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直流母线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南国君 丁明 王贻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2-1805,1912,共5页
由于太阳能、风能的互补特性以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光互补发电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分析了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以及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设计了共直流母线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结构,讨论了该拓扑结构的工作原... 由于太阳能、风能的互补特性以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光互补发电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分析了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以及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设计了共直流母线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结构,讨论了该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并利用PSCAD软件建立了风光互补发电的仿真模型,分别在外部环境不变与外部环境(风速、日照强度)变化2种情况下对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 共直流母线 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冕流间CME事件数值模拟的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占银 魏奉思 +2 位作者 王赤 冯学尚 向长青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偶极子场和六极子场适当叠加,改进猜解磁场,使猜解磁场在太阳南北极符号相反,然后采用理想磁流体力学方程组(MHD),由猜解磁场与太阳风流动相互作用计算出稳态自洽解,得到定性上与观测比较接近的具有两个冕流的背景结构.在两个冕流... 通过偶极子场和六极子场适当叠加,改进猜解磁场,使猜解磁场在太阳南北极符号相反,然后采用理想磁流体力学方程组(MHD),由猜解磁场与太阳风流动相互作用计算出稳态自洽解,得到定性上与观测比较接近的具有两个冕流的背景结构.在两个冕流间采用具有同心圆磁场位形的触发模型触发CME事件,研究CME的日冕传播特征.模拟结果表明,CME被约束在两冕流间传播,CME闭磁场位形和磁云横截面磁场位形相似,可以解释1 AU处观测磁云的部分特征;在CME附近,存在压力和Lorentz力起主要作用的区域,这可以为分析1 AU处CME事件的观测数据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事件 数值模拟 磁流体力学方程组 太阳风 冕流结构 日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海水淡化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霞 蔡维 +2 位作者 张燕 马庆芬 李朋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6-139,共4页
针对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张问题,提出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新型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方案,采用Origin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太阳能对海水加热,并综合降膜蒸发、多级闪蒸和降压蒸馏等原理,实现海水蒸... 针对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张问题,提出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新型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方案,采用Origin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太阳能对海水加热,并综合降膜蒸发、多级闪蒸和降压蒸馏等原理,实现海水蒸发冷凝产生淡水的过程,蒸气凝结的潜热被多级重复利用,提高了淡水产水率;海上风力资源充足,可为风力发电装置储蓄电能,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稳定的动力源。此研究实现了两种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风能 海水淡化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曙辉 王红 +2 位作者 余明果 龚金科 颜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15-4421,共7页
为研究风载荷对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影响,基于CFD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仿真计算模型,分析聚光器风载作用下的流场,计算聚光器的平均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并研究聚光器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随不同方位角和高度角... 为研究风载荷对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影响,基于CFD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仿真计算模型,分析聚光器风载作用下的流场,计算聚光器的平均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并研究聚光器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随不同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开发碟式太阳能聚光器、优化聚光器的避风控制策略,以及提高太阳能电站风灾害的抵抗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 仿真 风力系数 风力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模拟的风光储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红斌 白雪 王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1509,共9页
针对风、光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发电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建立含风力、光伏、储能的发电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定义风光储冗余容量比和出力偏移度两个指标来衡量含风光储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构建含风光储发电系统... 针对风、光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发电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建立含风力、光伏、储能的发电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定义风光储冗余容量比和出力偏移度两个指标来衡量含风光储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构建含风光储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利用可靠性测试系统(roy billinton test system,RBTS),分析不同协调运行方式、风光容量配置比和储能容量下含风光储的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研究表明,合理的风光储配置能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增强跟踪负荷能力,改善发电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发电系统 数学建模 运行策略 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