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5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多尺度航摄数据联合解算对复杂区域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杨光 彭林 陈国梁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本文结合环境保护与资源调查应用领域,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完成试验区外业采集,针对山区、复杂建筑等高差大、纹理弱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增加了航飞尺度的多样性,使用优化后的SFM_MVS算法联合解算多尺度数据,弥补了普通消费级相... 本文结合环境保护与资源调查应用领域,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完成试验区外业采集,针对山区、复杂建筑等高差大、纹理弱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增加了航飞尺度的多样性,使用优化后的SFM_MVS算法联合解算多尺度数据,弥补了普通消费级相机在大高差区域的一系列问题,成功完成了广州某重点区域的山林地、古建筑实景三维模型建设。模型完整性相较传统无人机摄影测量航飞结果提升约30%。本文的航飞设计与联合解算方法为复杂区域的实景三维模型采集和环境资源调查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实景三维模型 联合解算 环境调查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与TMD振动控制研究
2
作者 孔凡 陈玲霜 +2 位作者 郑达成 李书进 董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统,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16自由度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中,利用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计算叶片气动荷载,利用线性势流理论计算波浪荷载,采用准静态法计算系泊张力。此外,为减小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结构振动,在考虑发电机转矩控制和叶片集体变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将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置于机舱中,并引入限位装置控制振子行程。随后,通过穷举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参数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准确计算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动力响应;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 非线性耦合模型 双向TMD 风浪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智能解释中机理模型—机器学习联合驱动范式及应用
3
作者 谭茂金 白洋 张博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6-977,共12页
地球物理测井是探测地下油气储层流体类型和评价储层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测井解释方法面临挑战。人工智能(AI)算法先进,精度高,在测井解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测井+AI”是当前测井解释研究的新领域。然而,智能测井解释中,样本规模小... 地球物理测井是探测地下油气储层流体类型和评价储层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测井解释方法面临挑战。人工智能(AI)算法先进,精度高,在测井解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测井+AI”是当前测井解释研究的新领域。然而,智能测井解释中,样本规模小、训练模型泛化能力弱导致单纯机器学习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推广应用。物理模型包含从测井数据到地质目标的内在机理,将数据驱动与机理驱动相结合是提高测井解释精度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数据—机理联合驱动缺乏范式遵循,为此,聚焦智能测井解释参数预测,提出了数据—机理联合驱动的概念、思路,并总结出两个范式:一是数据引导的物理建模,以物理建模为主导,其中关键步骤或参数采用数据驱动获得,数据驱动为辅;二是物理引导的机器学习,以机器学习为主导,知识模型或物理机理为辅助,对输入数据、损失函数、训练过程进行监督和约束。因此,提出了物理模型增广数据集、知识驱动样本加权和岩石物理知识迁移三种数模双驱模式。将上述数模双驱的范式或模式应用于致密砂岩、有机页岩储层参数预测和矿物含量预测。与单纯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相比,数据—机理联合的双轮驱动范式能够显著提高测井解释模型对小样本、差样本的学习能力,模型的稳健性更好,泛化能力更强,解释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机理模型 机器学习 联合驱动 储层智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和数据联合驱动的ARIMA-IDSSA-LSSVM建筑安全事故预测
4
作者 曹红梅 陈元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针对传统单一模型在解决建筑安全事故预测问题存在精度低等问题,考虑模型和数据联合驱动方式,提出一种结合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和改进的自适应樽海鞘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mprov... 针对传统单一模型在解决建筑安全事故预测问题存在精度低等问题,考虑模型和数据联合驱动方式,提出一种结合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和改进的自适应樽海鞘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mproved adaptive salp swarm algorithm optimized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IDSSA-LSSVM)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ARIMA模型获得时序数据中线性部分,利用IDSSA-LSSVM模型分析ARIMA模型获得的残差,获得时序数据中非线性部分;然后通过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相加获得最终组合预测值;最后通过2010—2020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在E_(rmse)上较其他算法分别下降73.73%、77.21%、46.09%、46.80%、78.19%,在E_(mae)上较其他算法分别下降74.20%、77.44%、48.15%、48.85%、77.50%,在E_(mape)上较其他算法分别下降84.95%、87.77%、75.97%、88.49%、80.27%。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下,文中算法在E_(rmse)指标下均最优。同时能够通过预测未来阶段事故,提供辅助决策。表明ARIMA-SSA-LSSVM组合模型能够充分挖掘建筑安全事故数据的隐藏信息,在准确性、泛化性和应用性3个角度均表现不错,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安全 事故预测 联合驱动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循环神经网络的联合深度推荐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东坡 何彬 +1 位作者 张明焱 段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了向用户推荐符合兴趣偏好的项目,设计一种基于注意力循环神经网络的联合深度推荐模型。将双层注意力机制设置于网络中,该模型由五个部分构成,在输入层中生成联合深度推荐模型的输入矩阵,通过序列编码层对项目评论文本语义展开正向和... 为了向用户推荐符合兴趣偏好的项目,设计一种基于注意力循环神经网络的联合深度推荐模型。将双层注意力机制设置于网络中,该模型由五个部分构成,在输入层中生成联合深度推荐模型的输入矩阵,通过序列编码层对项目评论文本语义展开正向和反向编码,获得隐藏状态输出,并将其输入双层注意力机制中,提取项目特征,利用全连接层提取用户偏好特征。在预测层中建立项目与用户的交互模型,获得项目评分,为用户推荐高评分的项目。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加权融合MSE损失函数、CE损失函数和RK损失函数建立组合损失函数,对深度联合训练模型展开训练,提高模型的推荐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推荐效果,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注意力机制 循环神经网络 用户偏好 组合损失函数 交互模型 联合深度推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输送槽的阻尼摆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鲁庭 钱鹏飞 +2 位作者 顾庭伟 谷家宝 唐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受到外界激励会产生不平衡摆动,不仅会影响整机的结构稳定性,也会影响作物的收获效率。为此,依据拉格朗日法建立了输送槽的阻尼摆模型,并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完善阻尼摆模型。结果表明... 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受到外界激励会产生不平衡摆动,不仅会影响整机的结构稳定性,也会影响作物的收获效率。为此,依据拉格朗日法建立了输送槽的阻尼摆模型,并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完善阻尼摆模型。结果表明:经过对悬臂输送槽进行试验与仿真分析,分别获取了输送槽所受最大外界激励力为1094.4 N、液压缸的刚度为1.0236×10^(8)N/m、阻尼为228.58 N·s/m,可为液压缸控制悬臂输送槽的摆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悬臂输送槽 拉格朗日方程 阻尼摆模型 参数标定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时空相关性模型的新能源容量置信度准时序评估
7
作者 王世龙 王仁顺 +1 位作者 耿光超 江全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42,共11页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考虑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对其容量置信度进行准确量化评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电源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基于Copula转移核-连续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时...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考虑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对其容量置信度进行准确量化评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电源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基于Copula转移核-连续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时间相关性模型和基于D-Vine Copula函数的空间相关性模型,用以生成新能源多维时空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新能源集群容量置信度的改进准时序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实现广域新能源供电能力的准确高效刻画。基于RTS-GMLC跨区电网算例的研究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对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进行建模,支持考虑广域风光互补的新能源容量置信度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风光容量配比优化、提高源-荷相关性和接入储能等提升容量置信度的措施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D-Vine copula模型 时空相关性 容量置信度 蒙特卡洛模拟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器动态特性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
8
作者 刘雪莱 刘子谦 +3 位作者 郑益谦 王强 李涛 上官文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58,415,416,共7页
为了描述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将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减振器非线性动态特性的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首先,在减振器测试台架上对一个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测量,激励工况包括谐波激励和瞬态激... 为了描述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将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减振器非线性动态特性的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首先,在减振器测试台架上对一个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测量,激励工况包括谐波激励和瞬态激励两大类,测试得到减振器的动态力响应;其次,提出了联合模型的集总参数建模方法与参数辨识方法,并使用谐波激励下的测试数据完成了模型参数辨识;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补偿减振器的力-速度非线性特征;最后,使用联合模型计算在瞬态激励下减振器的输出力,并与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减振器联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有效补偿集总参数模型的非线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联合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瞬态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的西苕溪流域极端降雨洪水联合风险分析
9
作者 蒋飞卿 朱易青 +4 位作者 朱超 牛智星 陈宇飞 夏翔 王赠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4,共5页
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是制约平原河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准确评估极端降雨情景下的洪水风险,以太湖上游的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Copula函数建立极端降雨洪水的联合分布模型,分析极端降雨和径流的双变量频率;计算极端... 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是制约平原河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准确评估极端降雨情景下的洪水风险,以太湖上游的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Copula函数建立极端降雨洪水的联合分布模型,分析极端降雨和径流的双变量频率;计算极端降雨和洪水事件组合的联合重现期、同现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并绘制其等值线图;在计算不同极端降雨情景下极端径流的条件超过概率的基础上,进行极端降雨情景下的洪水风险分析,并绘制条件超过概率等值线图。结果显示,Joe-Frank Copula对于西苕溪流域极端降雨洪水联合分布的拟合效果最好;同一联合事件的双变量重现期中,联合重现期最小、同现重现期最大、二次重现期居中;当极端降雨量从1136 mm增加到1342 mm时,超过800 m^(3)/s径流的概率从61.89%增加到65.36%,超过1400 m^(3)/s的概率从9.72%增加到11.01%。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的防洪安全管理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苕溪流域 极端降雨 洪水 联合风险分析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仿真模型的电力机车曲线黏着利用研究
10
作者 孙林平 杨忠良 +2 位作者 马卫华 罗世辉 王波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44,共9页
黏着是摩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轮轨传递牵引力的基本前提。为了分析机车车辆在曲线运行时的黏着利用问题,建立机车车辆-黏着控制的联合仿真模型。理论阐释机车曲线通过时的“曲线黏降”现象,通过联合仿真模型对机车曲线黏着利用展开定性... 黏着是摩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轮轨传递牵引力的基本前提。为了分析机车车辆在曲线运行时的黏着利用问题,建立机车车辆-黏着控制的联合仿真模型。理论阐释机车曲线通过时的“曲线黏降”现象,通过联合仿真模型对机车曲线黏着利用展开定性分析,分析曲线半径、蠕滑率阈值、曲线通过速度、曲线超高、坡道等对曲线黏着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启动工况下,导向轮对内轮的黏着利用率始终高于外轮,曲线半径(R<900 m)对黏着利用影响较为明显,黏着控制中蠕滑率阈值的增加会提升黏着利用率;曲线通过工况时,速度对黏着利用的影响在大曲线半径(R=1200 m)、小曲线半径(R=300 m)上差异较大,曲线超高对内、外轮黏着利用的影响刚好相反,上坡道曲线牵引时黏着利用则会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仿真模型 电力机车 黏着控制 黏着利用 蠕滑率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片段排列和多头选择的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联合模型
11
作者 陈雷 郑小盈 +1 位作者 祝永新 封松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8-246,共9页
针对传统的信息抽取方法存在实体重叠、误差积累和依赖关系缺失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片段排列和多头选择的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联合模型。通过共享编码层来建立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之间的依赖;通过片段排列的方式在span的层面解决实体... 针对传统的信息抽取方法存在实体重叠、误差积累和依赖关系缺失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片段排列和多头选择的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联合模型。通过共享编码层来建立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之间的依赖;通过片段排列的方式在span的层面解决实体重叠问题;使用多头选择机制来预测实体之间的关系,并加入对抗训练,通过辅助损失函数进行约束。通过消融实验和基于不同权重损失函数的实验,找到了效果最好的参数。该模型在中文数据集DuIE 2.0上取得了F1值0.829的效果,相对于效果最好的基线模型提升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关系抽取 联合抽取 多头选择 片段排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负荷评分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模型在预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应用
12
作者 朱尉东 肖俊炀 +3 位作者 邱晓霁 吕立志 陈剑伟 杨芳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4,共9页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BS)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模型对肝细胞癌(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在2008年至2021年确诊HCC并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58例受者的...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BS)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模型对肝细胞癌(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在2008年至2021年确诊HCC并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58例受者的一般资料。Lasso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HCC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模型预测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HCC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最佳临界值并分组,利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组别受者生存差异。结果158例HCC肝移植受者中82例肿瘤复发,复发率为51.9%,无瘤中位生存时间为10(4,25)个月。Lasso回归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400ng/mL、TBS、PALBI评分均为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联合指标高TBS-高PALBI评分显示出最高的预测价值(风险比6.909,95%可信区间3.067~15.563,P<0.001)。基于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的6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图验证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理想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于预测HCC肝移植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临床获益最高。术后1、3、5年的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TBS-PALBI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且曲线下面积(AUC)与TBS-PALBI-AFP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ROC曲线确定模型预测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最佳临界值,PALBI评分的最佳临界值为-2.334,TBS的最佳临界值为5.305,据此将受者分为低TBS-低PALBI评分组(47例)和低/高TBS-低/高PALBI评分组(至少1个评分为高)(111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TBS-低PALBI评分组受者术后无瘤生存率比低/高TBS-低/高PALBI评分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S-PALBI模型为评估HCC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提供了一种新颖、简便且有效的工具,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改善临床结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负荷评分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模型 肝细胞癌 肝移植 肿瘤复发 预测模型 列线图模型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的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检测模型研究
13
作者 安晓飞 代均益 +3 位作者 李立伟 卢昊 尹彦鑫 孟志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基于介电特性的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检测装置模型检测精度和适用范围,本研究以“京冬22号”、“蜀麦1958”、“涡麦33”3个品种小麦为研究对象,测量含水率范围为8.41%~21.6%,检测温度范围为5~40℃,容重范围为714.44~777.58... 为进一步提高基于介电特性的联合收获机小麦含水率检测装置模型检测精度和适用范围,本研究以“京冬22号”、“蜀麦1958”、“涡麦33”3个品种小麦为研究对象,测量含水率范围为8.41%~21.6%,检测温度范围为5~40℃,容重范围为714.44~777.58 kg/m^(3)的小麦相对介电常数。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条件下,容重越大,相对介电常数越大;在同一容重条件下,相对介电常数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随含水率升高而变大。采用校正集样本150个,预测集样本42个,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的方法建立了相对介电常数、温度、容重与小麦含水率的关系模型,模型采用3-5-1结构,最大迭代次数1000次,学习误差阈值1×10^(-6)。校正集R^(2)、RMSE、MAE分别为0.996、0.241%、0.189%;预测集R^(2)、RMSE、MAE分别为0.993、0.295%、0.189%,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为不同品种小麦含水率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小麦含水率 检测模型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稳定收敛的偏正态联合位置与尺度模型的参数估计算法
14
作者 薛潇 吴刘仓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传统的迭代算法(例如牛顿算法,EM算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初始值较为敏感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强稳定的收敛算法——Upper-crossing/Solution算法(以下称US算法)被提出,这种算法虽然在求解一元非线性函数时具有强稳定性,但... 传统的迭代算法(例如牛顿算法,EM算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初始值较为敏感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强稳定的收敛算法——Upper-crossing/Solution算法(以下称US算法)被提出,这种算法虽然在求解一元非线性函数时具有强稳定性,但是不能推广到多元的情形.那么针对多元情形,本文将结合偏正态分布的随机表示,对偏正态联合位置与尺度模型的似然函数进行分层,并且利用MM算法得到一元的情形,再使用US算法构造强稳定的收敛算法.最后通过随机模拟分析和实例分析研究表明了US算法较牛顿迭代法大大降低了算法对初值的敏感度以及显著地提高了收敛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态联合位置与尺度模型 牛顿迭代法 US算法 强稳定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一种新的复杂医学影像数据的策略
15
作者 周屹 邵方 +2 位作者 尤东方 陆梦依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实验涵盖结局变量不均衡、变量间非线性关系、噪声变量、多重共线性及交互作用等场景。实例分析基于腮腺MRI数据,比较各模型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等指标上的表现。结果在模拟实验以及实例分析中,深度森林联合模型表现优越,特别是在复杂交互作用场景下,其预测性能显著优于深度森林或随机森林模型。结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在应对复杂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处理变量间存在高阶交互作用时,其预测性能优于深度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 Sobol-MDA 高阶交互作用 复杂医学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联合作战态势感知模型构建与体系分析
16
作者 郑颖 仵钇征 +2 位作者 邓尧文 梁君 武靖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8-154,共7页
信息化战争的背景下,海上态势感知体系已成为海上联合作战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现有体系在联合作战应用中存在信息获取不全面、数据处理效率偏低以及系统集成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战场环境的需求。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设计一种新的... 信息化战争的背景下,海上态势感知体系已成为海上联合作战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现有体系在联合作战应用中存在信息获取不全面、数据处理效率偏低以及系统集成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战场环境的需求。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设计一种新的海上态势感知模型,并提出符合现代战场特征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案。研究围绕关键要素展开,涵盖信息源整合、数据融合处理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等内容,探索提升感知效能的具体路径。该模型与架构设计聚焦于增强体系的实时感知能力与协同作战效率,为现代海战场的指挥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成果不仅对海上态势感知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还为信息化条件下海上联合作战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战争 联合作战 态势感知模型 体系构建与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为Mate 40 Pro联合定权随机模型的GPS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17
作者 卢立果 林灿辉 +1 位作者 赵宝贵 吴汤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80,共8页
在城市复杂场景中,智能手机接收的卫星信号易被遮挡,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多路径效应问题,而顾及多路径效应的联合定权随机模型有助于对智能手机在不同城市复杂场景下的多路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基于Geo++RINEX Logger采集的全球定位系统(G... 在城市复杂场景中,智能手机接收的卫星信号易被遮挡,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多路径效应问题,而顾及多路径效应的联合定权随机模型有助于对智能手机在不同城市复杂场景下的多路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基于Geo++RINEX Logger采集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双频手机数据,采用传统的高度角和载噪比两种随机模型与顾及多路径效应的联合定权随机模型对比分析单点定位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阔场景下,在水平和高程方向上,联合定权随机模型较传统的高度角和载噪比两种随机模型的均方根(RMS)值分别提升了17.02%、14.67%和2.64%、0.81%;在建筑半遮挡场景下,水平和高程方向的RMS值分别提升了3.07%、1.84%和4.24%、4.11%;在树木半遮挡场景下,水平和高程方向的RMS值分别提升了4.75%、3.30%和6.07%、3.49%。相比于两种传统的随机模型,顾及多路径效应的联合定权随机模型对观测场景的变化更加敏感,能够有效抑制多路径误差的影响。在华为Mate 40 Pro智能手机的城市复杂定位场景中,联合定权随机模型展现出更优的单点定位精度,具备应用于大众消费级导航市场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为Mate 40 Pro智能手机 多路径效应 联合定权随机模型 单点定位精度 城市复杂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IMA-BP/SVM/RF”联合模型及R语言实现的《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8
作者 陈惠达 杜进林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2-636,共5页
目的 构建和验证SARIMA-BP/SVM/RF联合模型,并通过R语言实现,以科研服务教学,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改革。方法 以SARIMA模型的拟合值作为BP/SVM/RF模型的输入,以时间序列数据实际值作为BP/SVM/RF模型的输出,选用R 4.3中auto.arima()... 目的 构建和验证SARIMA-BP/SVM/RF联合模型,并通过R语言实现,以科研服务教学,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改革。方法 以SARIMA模型的拟合值作为BP/SVM/RF模型的输入,以时间序列数据实际值作为BP/SVM/RF模型的输出,选用R 4.3中auto.arima()、nnet()、svm()和randomForest()函数对河南省流行性感冒和山东省乙肝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 SARIMA-RF模型两组数据预测值的RMSE分别为894.5121和146.6224,MAPE分别为0.1309和0.0187,预测效果最优。SARIMA-BP神经网络模型两组数据预测值的RMSE分别为1211.5088和293.8433,MAPE分别为0.2069和0.0369;SARIMA-SVM模型两组数据预测值的RMSE分别为1572.1080和244.5919,MAPE分别为0.1993和0.0325;SARIMA模型两组数据预测值的RMSE分别为1887.5854和349.2565,MAPE分别为0.2147和0.0509;SARIMA-BP神经网络模型和SARIMA-SVM模型的预测效果不相上下,不及SARIMA-RF模型但优于SARIMA模型。结论 构建SARIMA-BP/SVM/RF联合模型的教学改革是合适的,联合模型优于单纯SARIMA模型,通过R语言软件实现联合模型的训练是方便且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IMA BP/SVM/RF 联合模型 R语言实现 课程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行走模型的行人实感联合烦恼率研究
19
作者 李智海 陈得意 +1 位作者 吴刚杰 吴时民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1,共8页
为研究人致振动与环境噪声共同作用下对行人实感舒适度的影响。首先,提出了两种双向随机行走模型,推导了任意时刻行人位置的计算公式,建议了行人实感联合烦恼率的舒适度分析方法;其次,基于双向随机行走模型,对比分析了行人实感联合烦恼... 为研究人致振动与环境噪声共同作用下对行人实感舒适度的影响。首先,提出了两种双向随机行走模型,推导了任意时刻行人位置的计算公式,建议了行人实感联合烦恼率的舒适度分析方法;其次,基于双向随机行走模型,对比分析了行人实感联合烦恼率、出现时刻及出现区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建立了联合烦恼率期望的计算式,以荆州市某人行天桥开展实桥试验,进行了行人实感联合烦恼率的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在BOAM(bidirectional ordered arrangement model)中实感联合烦恼率整体小于跨中联合烦恼率,正向行走人群与反向行走人群各区间占比具有一定对称性;行人最大实感区间并非在跨中位置处占比最大,出现最大联合烦恼率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行程的后半段;在BSDM(bidirectional stochastic distribution model)中实感联合烦恼率的比例略高于跨中联合烦恼率的比例,正向与反向行走人群的最大联合烦恼率出现区间分别在区间5与区间3达到最大,分别占总比例的37.92%、27.95%,基于两种模型,绝大部分行人最大实感联合烦恼率出现时刻并非在最大跨中联合烦恼率出现时刻;考虑行人实感加速度的联合烦恼率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其期望值与实测期望值的误差为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环境噪声 随机行走模型 舒适度 实感联合烦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新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电池关键状态在线联合估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芳 刘新慧 +2 位作者 苏卫星 王琬茹 卜凡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2-214,共13页
面向电动汽车一类宽温度,大幅值、宽频率随机电流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全新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电池多状态在线联合估计方法。该模型由自回归等效电路模型与单态集总热模型耦合而成,以提高模型电气动态跟随性能。电热耦合模型参数采取“... 面向电动汽车一类宽温度,大幅值、宽频率随机电流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全新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电池多状态在线联合估计方法。该模型由自回归等效电路模型与单态集总热模型耦合而成,以提高模型电气动态跟随性能。电热耦合模型参数采取“先验信息初始化-在线修正”的方式确定,以避免电池一致性问题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电热耦合关系在宽温度内的连续准确表达。基于所提出的ARST(autoregression-single state thermal model)耦合模型,该文采用双滤波算法实现锂电池多状态的在线联合估计,弥补目前电池3种及以上状态联合估计的稀缺问题。最后,在[0,50]℃,基于两个动态工况,将所提出的算法与两类基于模型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RST模型具有更好的电气跟随性能;所提出的模型参数在线辨识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从而提高多状态联合估计精度;在宽温度应用中,相较仅基于电模型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兼顾热状态估计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状态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电热耦合模型 多状态联合估计 双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