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化学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化章 李小年 +2 位作者 胡樟能 岑亚青 傅冠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发生歧化反应 ;在 1 .333≤ n( O) /n( Fe) <1 .38范围时 ,可以制取Fe3O4或非化学计量比的 Fe3- y O4;在 1 .1 1 <n( O) /n( Fe) <1 .333范围时 ,可以制取 Fe3O4和 Fe O的混合氧化物 ;在 1 .0 4 5 <n( O) /n( Fe) <1 .1 1 1范围 ,平均冷却速度大于 2 0℃ /min时 ,可以制取非化学计量比的氧化亚铁 Fe1 - x O,即维氏体 .Fe1 - x O基催化剂的制备必须采用物理熔融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工艺 .凝固冷却速度对抑制氧化亚铁的氧化反应和歧化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催化剂 制备化学 熔融法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合成醇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静 汪景春 +1 位作者 窦伯生 吴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8-282,共5页
The effects of the Cu-Co catalyst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on the activity of synthesis of alcohols were studi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DTA,XRD,TPR and XPS. The results s... The effects of the Cu-Co catalyst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on the activity of synthesis of alcohols were studi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DTA,XRD,TPR and X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st prepared by two-step precipitation possesses better catalytic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化学 催化剂 高级醇 合成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房德仁 李婉君 +3 位作者 刘中民 赵金波 姜雪梅 张慧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6,共6页
用不同的沉淀方法制备了Cu-Co催化剂,用XRD,XPS,TPR和BET技术对催化剂前体以及催化剂的物相等进行了表征,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的合成低碳醇活性。结果表明: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催化剂是由细小的CuO晶粒和Co3O4晶粒以紧... 用不同的沉淀方法制备了Cu-Co催化剂,用XRD,XPS,TPR和BET技术对催化剂前体以及催化剂的物相等进行了表征,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的合成低碳醇活性。结果表明: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催化剂是由细小的CuO晶粒和Co3O4晶粒以紧密排列的形式均匀分散在颗粒中,CuO和Co3O4间的相互作用大于用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同时,用并流法制备的催化剂的低碳醇合成活性以及醇选择性都好于用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用分步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催化剂的二次粒子是由内部富CuO和外层富Co3O4的颗粒组成。由此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催化活性和醇选择性较低,而有利于烃的生成和CO水煤气变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催化剂 合成低碳醇 加料方法 前体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CuFe双金属催化剂混合醇合成的影响
4
作者 钱炜鑫 田婧 +3 位作者 黄乐 马宏方 张海涛 应卫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用于混合醇合成的CuFe双金属催化剂,结合XRD、低温Ar吸附-脱附和H_(2)-TPR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液相还原过程中催化剂制备温度、分散剂种类及用量、pH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活性及C_(2)^(+)混合醇选择性的影响;分析...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用于混合醇合成的CuFe双金属催化剂,结合XRD、低温Ar吸附-脱附和H_(2)-TPR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液相还原过程中催化剂制备温度、分散剂种类及用量、pH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活性及C_(2)^(+)混合醇选择性的影响;分析了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间的构-效关系,并优选了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制备温度、较高的分散剂(乙二醇)用量、pH中性有助于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促进双金属协同效应,提高催化剂反应活性及C_(2)^(+)混合醇选择性;综合考虑CO转化率、总醇选择性及C_(2)^(+)醇选择性,液相还原法制备CuFe双金属催化剂较适宜的条件为:以300 mL乙二醇为分散剂、冰水浴、pH=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条件 CuFe双金属催化剂 混合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SiO_(2)-CeO_(2)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卢畅 张财顺 +2 位作者 刘道胜 张磊 高志贤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iO_(2)-CeO_(2)载体,并利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CuO得到CuO-SiO_(2)-CeO_(2)催化剂。通过XRD、BET和H_(2)-TPR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最后探究了SiO_(2)摩尔分数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及甲醇水蒸...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iO_(2)-CeO_(2)载体,并利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CuO得到CuO-SiO_(2)-CeO_(2)催化剂。通过XRD、BET和H_(2)-TPR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最后探究了SiO_(2)摩尔分数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适量添加SiO_(2)可以增加载体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催化剂活性组分CuO的还原温度,提高CH_(3)OH的转化率。当SiO_(2)摩尔分数为2.5%时,催化剂CuO5.0%-SiO_(2)2.5%-CeO_(2)的比表面积为112.8 m2/g,CH_(3)OH转化率为75.1%。继续提高催化剂中SiO_(2)的摩尔分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CH_(3)OH转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气重整 CeO_(2) 水热合成法 催化剂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包覆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景麟 林俊明 +2 位作者 陈文迪 岑洁 姚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694,共8页
Fe基催化剂是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的一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和对合成气氢碳比适应性广等优点。将Fe活性中心包覆在碳材料中形成Fe@C包覆结构可抑制纳米粒子团聚或迁移,通过限域效应可显著影响Fe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综述了Fe@C型... Fe基催化剂是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的一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和对合成气氢碳比适应性广等优点。将Fe活性中心包覆在碳材料中形成Fe@C包覆结构可抑制纳米粒子团聚或迁移,通过限域效应可显著影响Fe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综述了Fe@C型催化剂的结构、主要制备方法、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及催化剂改性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对Fe@C包覆型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开发获得能准确调控Fe@C核壳粒子纳米结构(缺陷、尺寸)和电子性质的新合成方法,制备目标产物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的Fe基催化剂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催化剂 核壳结构 费托合成反应 制备方法 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基催化剂在煤基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苏艳敏 郑化安 +3 位作者 付东升 李克伦 肖荣林 吕晓丽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68-73,共6页
利用高性能催化剂将煤基合成气制成低碳混合醇成为煤基合成气利用的新方向,催化剂的选择成为合成反应的关键。介绍了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改性Fischer-Tropsch合成催化剂以及贵金属铑基催化剂等催化剂及其特点。作为Fischer-Tropsch合... 利用高性能催化剂将煤基合成气制成低碳混合醇成为煤基合成气利用的新方向,催化剂的选择成为合成反应的关键。介绍了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改性Fischer-Tropsch合成催化剂以及贵金属铑基催化剂等催化剂及其特点。作为Fischer-Tropsch合成催化剂之一的Cu-Fe基催化剂因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高的活性、醇和C2+醇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Cu-Fe基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以及主组分、助剂、载体类型和制备方法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混合醇 Cu—Fe基催化剂 主组分 助剂 载体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CoFe/CeO_(2)催化剂CO_(2)与甘油干重整制合成气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王亚东 吴凯 +4 位作者 任瑞佳 王子龙 豆斌林 李蔚 张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4,共8页
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和CO_(2)干重整制取高附加值合成气,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选择和研究。通过胶体溶液燃烧法制备了CoFe/CeO_(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范围650~800℃条件下,研究了CO_(2)与甘油干重整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和稳... 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和CO_(2)干重整制取高附加值合成气,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选择和研究。通过胶体溶液燃烧法制备了CoFe/CeO_(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范围650~800℃条件下,研究了CO_(2)与甘油干重整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胶体溶液燃烧法制备的CoFe/CeO_(2)催化剂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33.4~40.8 m^(2)/g,表现出了活性组分Co-Fe与载体CeO_(2)较强的相互作用。7CoFeCe显示出了较好的干重整催化性能,750℃下甘油转化率达84.8%,CO_(2)转化率达19.9%。随着温度的升高,CO_(2)转化率提高,在800℃下,CO_(2)转化率达到了30.3%,表明高温有利于逆水汽变换反应。稳定性实验表明,介孔CoFe/CeO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干重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干重整 胶体溶液燃烧法 CO_(2)利用 介孔CoFe/CeO_(2)催化剂 合成气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催化剂的MOVS制备方法
9
作者 何大森 许峰 +1 位作者 赵雷洪 李似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介绍了非均相催化剂的MOVS制备方法.以该法制得的MoO3催化剂在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醛、CO加氢制高级醇和喹啉加氢脱氮中均显示出比常规催化剂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MOVS催化剂的内在特性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催化剂 MOVS 三氧化钼 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