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cadmium(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1
作者 LI Xiumei LI Linlin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by IR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es,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 that complex 1 presents a 1D zigzag chain structure and further extends to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Meanwhile,complex 2 has a zero-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lso extends to form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In addition,both 1and 2 exhibite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he solid state.Furthermore,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1 and 2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constructed by the Gaussian 16 program.The calculated values signify a significant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ion atoms and the Cd(Ⅱ)ions.CCDC:2332173,1;23321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cadmium()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of two Ni(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被引量:2
2
作者 LI Xiumei HUANG Yanju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1-2039,共9页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yl)butane(bib)by a hydrothermal method,respectively.X⁃ray crystallography reveals a 2D network constructed by six⁃coordinated Ni(Ⅱ)centers,bib,and Hpdc2-ligands in complex 1,while a 2D network is built by Ni(Ⅱ)and bib ligands in 2.Furthermore,th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in Gaussian 16 and the VASP program.CCDC:2343794,1;23437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nickel()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H_(2)bpb)(H_(2)O)_(4)](SO_(4)_(2)·6H_(2)O[M=Zn(Ⅱ),Cu(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朱惠芳 李玲 +2 位作者 樊健 赵伟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属三斜晶系,并具有相同的空间群P1珔,晶体学参数分别为配合物1:a=11.8055(12)?,b=11.8778(12)?,c=12.1840(13)?,α=80.763(2)°,β=71.982(2)°,γ=80.913(2)°;配合物2:a=11.7403(19)?,b=11.890(2)?,c=12.254(2)?,α=71.339(3)°,β=81.936(4)°,γ=80.9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锌()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辐解法研究大环二氧四胺铜(Ⅱ)配合物歧化超氧离子的动力学 被引量:8
4
作者 沈孟长 罗勤慧 +6 位作者 朱守荣 屠庆云 戴安邦 刘安东 谷洪春 李凤梅 狄少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322-1326,共5页
用脉冲辐解法研究大环二氧四胺配体的铜配合物12-(4~1-硝基)-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合铜(Ⅱ)歧化超氧离子的动力学,求得其歧化速率常数K_(cat)为1.78×10~6 mol^(-1)·L·s^(-1)(pH=7.0)和1.06×10~6... 用脉冲辐解法研究大环二氧四胺配体的铜配合物12-(4~1-硝基)-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合铜(Ⅱ)歧化超氧离子的动力学,求得其歧化速率常数K_(cat)为1.78×10~6 mol^(-1)·L·s^(-1)(pH=7.0)和1.06×10~6 mol^(-1)·L·s^(-1)(pH=7.8)。其反应机理与超氧歧化酶有类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大环二氧四胺 O2^- 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5-取代邻菲啰啉-二氧四胺大环三元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3 位作者 Appolin B.Kondiano 寇福平 陈荣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7-424,共8页
用pH法在25±0.1℃、I=0.lmol·dm-3KNO3条件下研究了钢(Ⅱ)与13-(2’-羟基-3’、5’-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所形成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铜(Ⅱ)-5-取代-1,10-邻菲啉与13-(2’-羟... 用pH法在25±0.1℃、I=0.lmol·dm-3KNO3条件下研究了钢(Ⅱ)与13-(2’-羟基-3’、5’-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所形成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铜(Ⅱ)-5-取代-1,10-邻菲啉与13-(2’-羟基-3’,5’-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所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并探讨了大环配体的取代基效应及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二元 三元 稳定性 超氧歧化酶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家蚕丝素蛋白质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文兴 沈之荃 +1 位作者 刘冠峰 白井汪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6-310,共5页
家蚕丝素蛋白质在不同 p H条件下经均相和不均相配位反应制备了 Cu( ) -丝素配合物 ,用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 ESR)、 X射线衍射 ( XRD)研究了其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在碱性条件下 ( p H=1 0 .60 ) ,丝素肽链主链的 4个氮原子螯... 家蚕丝素蛋白质在不同 p H条件下经均相和不均相配位反应制备了 Cu( ) -丝素配合物 ,用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 ESR)、 X射线衍射 ( XRD)研究了其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在碱性条件下 ( p H=1 0 .60 ) ,丝素肽链主链的 4个氮原子螯合 Cu( )生成具有近似平面四方 Cu( N) 4结构的配合物 ;而在酸性条件下 ( p H=4 .3 0 ,5.88) ,主要是丝素肽链的侧 (端 )基羧酸根键合 Cu( )生成 Cu( ) (—COO— ) ( H2 O) 3和 Cu( ) (— COO— ) 2 型配合物 .讨论和描述了不同条件下生成的 Cu(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质 配位结构 高次结构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多胺配体Cu(Ⅱ)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酸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延河 高东昭 +3 位作者 林海 林华宽 盖庆春 朱守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合成了酰胺多胺配体 ( L) ,测定了 5,10 ,15和 2 5℃时其 Cu(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用标准摩尔焓变ΔH 0_m 和标准摩尔熵变ΔS0_m 解释了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并利用停流技术 ( Stopped- flow)研究了 Cu L配合物在 0 .0 4~ 2 .3m ol/L(... 合成了酰胺多胺配体 ( L) ,测定了 5,10 ,15和 2 5℃时其 Cu(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用标准摩尔焓变ΔH 0_m 和标准摩尔熵变ΔS0_m 解释了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并利用停流技术 ( Stopped- flow)研究了 Cu L配合物在 0 .0 4~ 2 .3m ol/L( I=2 .34 mol/L Na Cl)盐酸溶液中的酸分解动力学 .提出了反应机理 ,并求得了速控步骤的活化能 Ea,标准摩尔活化熵 Δ≠ S0_m 和标准摩尔活化焓 Δ≠ H0_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多胺配体 Cu()配合物 稳定性 酸分解 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异烟酰腙构建的多孔状Zn(Ⅱ) 配位聚合物{[Zn(L)_2(H_2O)_2]·4H_2O}_n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延民 解庆范 +2 位作者 魏赞斌 陈玲兰 刘金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3-1249,共7页
以邻甲酰基苯磺酸钠和异烟肼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配体(NaL),采用常规溶液挥发法合成了由该配体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2]·4H2O}n。利用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 以邻甲酰基苯磺酸钠和异烟肼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配体(NaL),采用常规溶液挥发法合成了由该配体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2]·4H2O}n。利用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98(4)nm,b=0.869 26(5)nm,c=1.180 44(7)nm,α=103.353(5)°,β=100.965(4)°,γ=93.123(4)°,Z=1,V=0.767 24(7)nm3,Dc=1.697 g·cm-3。每个Zn(Ⅱ)离子被2个配体L-阴离子双重桥联形成二核环状结构单元,并通过共用锌离子形成一维链配位聚合物,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具有一维开放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锌配合物 晶体结构 邻甲酰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的直线自由能关系(ⅩⅤⅡ)──铜(Ⅱ)-二氧四胺大环-α-氨基酸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贤景春 朱守荣 +1 位作者 林华宽 陈荣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用pH法在25.0±0.1℃、I=0.1mol/LKNO3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12-(2'-羟基-5取代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α-氨基酸所形成的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 用pH法在25.0±0.1℃、I=0.1mol/LKNO3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12-(2'-羟基-5取代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α-氨基酸所形成的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该体系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探讨了大环配体的取代基效应及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二氧四胺大环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羧基苯氧乙酸构筑的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竹青 李红晋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55-2659,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d(OAc)2.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3-CPOA)(phen)]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d(OAc)2.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3-CPOA)(phen)]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2个镉(Ⅱ)离子、2个3-CPOA2-配体和2个phen配体形成了1个[Cd2(3-CPOA)2(phen)2]环,这些环通过镉(Ⅱ)离子与3-CPOA2-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一维双链结构。链与链之间又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了1个三维的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在室温下能发出很强的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镉()配合物 氢键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酸铜(Ⅱ)配位聚合物膜/Na_2SO_3/H_2O体系引发VAc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贤甦 苏英草 关怀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36-442,共7页
以浸渍法在室温制备了Cu2 + 与褐藻酸的配位聚合物膜,通过ESR、UV- Vis、IR、XPS、电导率和DTA- TG 等数据推定了膜表面的配位结构,即1 个Cu2+ 以dsp2 杂化空轨道与褐藻酸分子中2 个链节单元上的2... 以浸渍法在室温制备了Cu2 + 与褐藻酸的配位聚合物膜,通过ESR、UV- Vis、IR、XPS、电导率和DTA- TG 等数据推定了膜表面的配位结构,即1 个Cu2+ 以dsp2 杂化空轨道与褐藻酸分子中2 个链节单元上的2 个羧羟基氧及其2 个脱质子氧的孤对电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低自旋构型的褐藻酸铜( Ⅱ) 配位聚合物,中心离子Cu2 + 的配位数为4 。研究了本体系对VAc 聚合反应(pH= 7 ,室温) 的引发作用,反应诱导期90s,反应24 h 后PVAc 得率82 % ,Mw = 1 .02 ×106 ,Mn = 2 .27 ×105 ,多分散性Mw/ Mn = 4 .49 ,属自由基加聚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C 褐藻酸铜 配位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双吡唑的四羧酸配体构筑的Fe(Ⅱ)/Co(Ⅱ)同构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芬芳 何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59-2266,共8页
本文报道了2种二维同构配位聚合物{(NH_(2)(CH_(3))_(2))_(2)[M(L)]}_(n)(M=Fe (1)、Co (2),H_(4)L=1,1’-(1,4-苯基双(亚甲基))双(1H-吡唑-3,5-二羧酸))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属于相同的单斜晶... 本文报道了2种二维同构配位聚合物{(NH_(2)(CH_(3))_(2))_(2)[M(L)]}_(n)(M=Fe (1)、Co (2),H_(4)L=1,1’-(1,4-苯基双(亚甲基))双(1H-吡唑-3,5-二羧酸))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属于相同的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M(Ⅱ)是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该配合物的特点是配离子带有2个负电荷,溶剂DMF分解形成的二甲基胺离子作为阳离子而使配合物保持电中性。在聚合物中,每个配体通过吡唑环上的N、O原子和该吡唑环上的单齿O原子桥联2个金属离子,形成…M-L-M-L…一维链,此一维链相交形成包含M_(4)L_(4)单元的无限二维网络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反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1 1’-(1 4-苯基双(亚甲基))双(1H-吡唑-3 5-二羧酸) 铁()配合物 钴()配合物 磁性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配位聚合物[K_2(5-nbdc)_2Cd(Ⅱ)·imH·H_2O]_∞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宏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5-708,共4页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K2(5-nbdc)2Cd(Ⅱ)·imH·H2O]∞ (5-nbdc=5-nitro-1,3-benzenedicarbonate, imH=imidazol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data are: tetra...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K2(5-nbdc)2Cd(Ⅱ)·imH·H2O]∞ (5-nbdc=5-nitro-1,3-benzenedicarbonate, imH=imidazol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data are: tetragonal, space group P41, Mr=694.93 for CdC19H12N4O13K2, a=1.018 6(10) nm, b=1.018 6(10) nm, c=2.436 7(5) nm; Z=4, V=2.528 2(6) nm3, F(000)=1 376, Dc=1.826 Mg·m-3, μ=1.267 mm-1. The title polymeric complex exhibits a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in which adjacent Cd(Ⅱ) ions are bridged by μ-O4-5-nitro-1,3-benzenedicarbonate groups forming one-dimensional chains that are further linked by μ-O3-5-nitro-1,3-benzenedicarbonate groups into two-dimensional anion rectangle sheets with large 32-membered rings. The strong π-π stacks of the benzene rings link these adjacent sheets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network. CCDC: 245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二维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CRYSTAL complex framework 合成 STRONG space group The are data with RING the for VAN 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大环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周勇强 周家茵 +1 位作者 周世光 綦尤训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以邻苯二甲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三水合硝酸铜为模板剂,用模板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uL](NO_3)_2·6H_2O。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及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等,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以邻苯二甲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三水合硝酸铜为模板剂,用模板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uL](NO_3)_2·6H_2O。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及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等,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立体结构与对称性,并对其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西佛石 络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离子导向的自组装研究
15
作者 姚景才 胡大华 +1 位作者 黄伟 苟少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A few copper? ions or group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for metal assisted self assembly. Reactions of these metal units with a number of linear bridging ligands have led to the production of some dinuclear c... A few copper? ions or group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for metal assisted self assembly. Reactions of these metal units with a number of linear bridging ligands have led to the production of some dinuclear copper? complexes and coordination polymers in which metal centers are all five coordinate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a square pyramid or a triangular bipyram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分子自组装 配位聚合物 导向作用 超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英文)
16
作者 刘峥 金黎霞 +1 位作者 李光照 夏金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1-644,共4页
The 1D-chain polymer of [Cu(Ⅱ)3L3(H2O)]n, (H2L=3-(3,5-dichloro-2-hydroxybenzylid-eneamino)propano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3,5-dichlorosalicylaldehyde, β-alamine and copper nitrate in ethanol solu... The 1D-chain polymer of [Cu(Ⅱ)3L3(H2O)]n, (H2L=3-(3,5-dichloro-2-hydroxybenzylid-eneamino)propano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3,5-dichlorosalicylaldehyde, β-alamine and copper nitrate in ethanol solu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C2/c and cell parameters: a=3.853 7(3) nm, b=0.777 38(18) nm, c=2.656 36(2) nm, β=116.924(2)° and V=7.095 4(17) nm3, Mr=998.85, Z=8, Dc=1.870 g·cm-3 and F(000)=3 992. The two Cu(Ⅱ) atoms are coordinated with four atoms from Schiff base, and another one is coordinated with five atoms. The square bridging links three metal centers through a novel μ-4,4,5 coordination model, which is further assembled into 1D chain coordination polymer. The 1D chain is further constructed a 3D network by strong O-H…O and C-H…O hydrogen bonds.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presents a good thermal stable property through the therm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聚合物 席夫碱 晶体结构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根桥联的二维网状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7
作者 潘育方 卢文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3,共5页
合成了(S,S)-酒石酸根桥联的二维网状铜(Ⅱ)配位聚合物(S,S)-{[Cu2(C4H4O6)2(H2O)2].4H2O}n.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7 0(2)nm,b=0.875 5(2)nm,c=1.212 7(3)nm,β=104... 合成了(S,S)-酒石酸根桥联的二维网状铜(Ⅱ)配位聚合物(S,S)-{[Cu2(C4H4O6)2(H2O)2].4H2O}n.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7 0(2)nm,b=0.875 5(2)nm,c=1.212 7(3)nm,β=104.54(2)°,V=0.860 2(3)nm3,μ=2.569 mm-1,Z=2,Dc=2.051 mg/m3,F(000)=540,Gof=1.065,最终偏离因子R1=0.023 2,wR2=0.059 4.在(S,S)-{[Cu2(C4H4O6)2(H2O)2].4H2O}n配位聚合物中,每个配位中心Cu(Ⅱ)离子的配位数均为六,这六个配位原子构成一扭曲的八面体结构.配位聚合物分子是通过一个(S,S)-酒石酸根中两端羧基的桥联双齿配位作用而形成无限延伸的二维网状结构.在晶体的堆积中,氢键为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酒石酸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Mn(Ⅱ)/Co(Ⅱ)配位聚合物的脲热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星烨 杨明星 +2 位作者 陈丽娟 肖芷欣 林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3-650,共8页
通过脲热合成法合成了2个金属配位聚合物[Mn3(Hidc)3(DMI)2]n(1)(H3idc=4,5-咪唑二羧酸,DMI=1,3-二甲基-2-咪唑啉酮),[Co(tbip)(DMPU)]n(2)(H2tb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DMPU=N,N-二甲基丙烯基脲)。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 通过脲热合成法合成了2个金属配位聚合物[Mn3(Hidc)3(DMI)2]n(1)(H3idc=4,5-咪唑二羧酸,DMI=1,3-二甲基-2-咪唑啉酮),[Co(tbip)(DMPU)]n(2)(H2tb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DMPU=N,N-二甲基丙烯基脲)。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该配合物以DMI为模板剂,通过H3idc与Mn(Ⅱ)构筑成三维四方孔道结构,DMI填充在孔道中。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该配合物以DMPU为模板剂,通过H_2tbip与Co(Ⅱ)构筑成二维网状结构,DMPU分子通过与Co(Ⅱ)配位填充在网格中。固体荧光性能测试表明配合物1在462 nm处存在较强的荧光发射峰,说明具有良好的蓝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钴配合物 脲热合成法 配位物聚合物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由两性二酸配体构筑的Cd(Ⅱ)低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芳芳 张娜 +2 位作者 张建勇 王敏 高恩庆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9-1937,共9页
利用合成的两性离子二酸配体1-(4-carboxylatobenzyl)pyridinium-4-carboxylate(HL),通过调变合成条件,制备了2个低维的配合物{Cd(L)2·4H2O}n(1),和{[Cd(L)(N3)]·3H2O}n(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TG... 利用合成的两性离子二酸配体1-(4-carboxylatobenzyl)pyridinium-4-carboxylate(HL),通过调变合成条件,制备了2个低维的配合物{Cd(L)2·4H2O}n(1),和{[Cd(L)(N3)]·3H2O}n(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TG)、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1中八配位的Cd(Ⅱ)离子被4个L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而化合物2中六配位的Cd(Ⅱ)离子被双羧基-叠氮三重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体的配位方式明显影响其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配体 晶体结构 配位聚合物 荧光 Cd()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丁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甲酸混合配体的锌(Ⅱ)和铜(Ⅱ)一维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和弱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璟 姚兆全 +2 位作者 吴秀梅 王修光 柳清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74-2680,共7页
用1-丁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甲酸与Zn(NO3)2.6H2O或Cu(NO3)2.3H2O反应合成了两个锌(Ⅱ)和钴(Ⅱ)的一维配位聚合物[Zn(L)2(TP)]n(1)和[Cu(L)2(TP)]n(2)(L=1-丁基苯并咪唑,TP=对苯二甲酸根)。配位聚合物1和2通过C-H…O或O-H…O氢键形成了二... 用1-丁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甲酸与Zn(NO3)2.6H2O或Cu(NO3)2.3H2O反应合成了两个锌(Ⅱ)和钴(Ⅱ)的一维配位聚合物[Zn(L)2(TP)]n(1)和[Cu(L)2(TP)]n(2)(L=1-丁基苯并咪唑,TP=对苯二甲酸根)。配位聚合物1和2通过C-H…O或O-H…O氢键形成了二维超分子层。测定了L,1和2的荧光发射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基苯并咪唑 对苯二甲酸 锌() 铜()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