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固化暗反应过程中C=C双键转化率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国章 吴建兵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80-1784,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定了紫外光固化体系中C=C双键在1 648~1 589 cm-1特征吸收峰面积,以此研究紫外光辐照后暗反应过程中的C=C双键转化率。系统地考察了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和光敏树脂等对紫外光固化暗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定了紫外光固化体系中C=C双键在1 648~1 589 cm-1特征吸收峰面积,以此研究紫外光辐照后暗反应过程中的C=C双键转化率。系统地考察了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和光敏树脂等对紫外光固化暗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5 s的紫外光辐照后,体系中40%~85%的C=C双键转化是在暗反应过程中完成的,暗反应在1.75 h以后趋于平缓,但要达到95%的C=C双键转化率则需要24 h以上。体系中C=C双键的转化速率和最终转化率受光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氧阻效应以及活性稀释剂的官能度影响较大,而光敏树脂的种类及其官能度只影响转化速率,但对最终转化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双键转化率 红外光谱分析 紫外光固化 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二酰亚胺选择性还原C=C双键
2
作者 苏桂发 《广西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33-35,共3页
在C=N、C≡N存在下,利用二酰亚胺将环丙基化合物(1)和(3)中的C=C双键选择性还原,区域化学选择性为100%,产率约为80%。
关键词 二酰亚胺 还原 碳碳双键 区域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转化中C―O/C―C键的活化断裂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浩 景亚轩 王艳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共8页
生物质作为自然界中唯一可持续的有机碳来源,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创建一个碳中和的社会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木质生物质是由具有C―O/C―C键的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活化、断裂这些C―O/C―C键是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关键... 生物质作为自然界中唯一可持续的有机碳来源,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创建一个碳中和的社会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木质生物质是由具有C―O/C―C键的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活化、断裂这些C―O/C―C键是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关键,因此在过去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生物质转化中C―O/C―C键催化断裂的现状,主要关注C―O/C―C键断裂的关键挑战和现有策略。我们的目标不是全面概述C―O/C―C键活化断裂的现况,而是提出与C―O/C―C键断裂相关的核心问题并且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我们选择了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C―O/C―C键来讨论它们在不同情况下协同催化断裂的机理,然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转化 c―O键 cc 活化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及近中性溶剂促进席夫碱C=N双键转移的研究
4
作者 任依湉 杨烁 +2 位作者 陈海莲 郝磊 邢俊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0-104,共5页
研究了常用溶剂促进的C N双键[1,3]-质子转移。以醛或酮与芳胺形成的席夫碱为底物,通过多种中性或近中性溶剂、自由基抑制剂、理论计算对质子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子转移首先在溶剂的协助下活泼氢从底物1上离解下来,然后再... 研究了常用溶剂促进的C N双键[1,3]-质子转移。以醛或酮与芳胺形成的席夫碱为底物,通过多种中性或近中性溶剂、自由基抑制剂、理论计算对质子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子转移首先在溶剂的协助下活泼氢从底物1上离解下来,然后再结合到底物1的3位碳上,完成了[1,3]-质子。不同溶剂对质子转移速率的影响很大。醛、醇等溶剂具有较好的促进C=N双键转移的作用,归因于它们可以与底物1形成氢键和π-π堆叠,使C=N双键转移的活化能大大降低。溶剂与底物分子的弱相互作用越强则C=N双键转移速率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双键转移的速率越大。工业上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醛或酮转化为胺的反应,环境友好、成本低、后处理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c=N双键转移 氢键 弱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小球藻催化芳胺席夫碱C=N双键转移的研究
5
作者 邢俊德 陈海莲 +3 位作者 任依湉 杨烁 李杰 郝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2-477,共6页
C=N双键转移是基本的化学过程,是把醛酮转化为伯胺的方法之一。酸或碱作为C=N双键转移常用的催化剂能产生污染,后处理成本也较高。本文采用室温下光照小球藻使芳胺席夫碱C=N双键转移,拓展了C=N双键转移的新途径。小球藻在接收光能以及... C=N双键转移是基本的化学过程,是把醛酮转化为伯胺的方法之一。酸或碱作为C=N双键转移常用的催化剂能产生污染,后处理成本也较高。本文采用室温下光照小球藻使芳胺席夫碱C=N双键转移,拓展了C=N双键转移的新途径。小球藻在接收光能以及传递光能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不同席夫碱其C=N双键转移效果不同,与该席夫碱转移前后分子的能量差有关。能量差成为推动双键转移的动力。近中性溶剂在把光能传递给底物、作用于底物使活泼氢容易离解下来等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产物结构经^(1)H 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光照 c=N双键转移 叶绿素 近中性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缩率光固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聪 袁妍 +1 位作者 刘仁 刘晓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7,共7页
光固化技术具有高效、适应性广、经济、节能、环境友好的"5E"特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在聚合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现象,严重阻碍其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体积收缩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对减小收缩率的方法进行... 光固化技术具有高效、适应性广、经济、节能、环境友好的"5E"特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在聚合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现象,严重阻碍其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体积收缩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对减小收缩率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体积收缩 双键转化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分子筛上甲醇催化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卫智虹 陈艳艳 +5 位作者 王森 李俊汾 董梅 秦张峰 王建国 樊卫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7-910,共14页
概括了甲醇转化反应机理实验和理论研究方法,介绍了甲醇脱水预平衡阶段的主要机理模型和实验理论依据,重点综述了C-C键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直接机理和"烃池"机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子筛孔道结构对"... 概括了甲醇转化反应机理实验和理论研究方法,介绍了甲醇脱水预平衡阶段的主要机理模型和实验理论依据,重点综述了C-C键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直接机理和"烃池"机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子筛孔道结构对"烃池"物种结构和反应历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转化 反应机理 烃池机理 c-c键形成机制 酸性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三聚双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离子的反应及ESR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庆金 步修仁 +2 位作者 孙守恒 游效曾 戴安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本文发现混合三聚双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离子Cu(Ⅱ)、Ni(Ⅱ)、VO(Ⅱ)作用时,配体发生碳氮单键断裂后形成亚胺配合物。用室温及低温下ESR对反应进行了跟踪研究。所出现的活性中间体被Job's法确定其组份Cu:L为1:1,分子内溶剂轴向配位催化导... 本文发现混合三聚双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离子Cu(Ⅱ)、Ni(Ⅱ)、VO(Ⅱ)作用时,配体发生碳氮单键断裂后形成亚胺配合物。用室温及低温下ESR对反应进行了跟踪研究。所出现的活性中间体被Job's法确定其组份Cu:L为1:1,分子内溶剂轴向配位催化导致碳氮单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双席夫碱 亚胺配合物 c-N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单体对3D打印环氧丙烯酸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凤芝 刘秀军 +1 位作者 张萌 张庆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将不同浓度丙烯酸单体加入到双酚A环氧丙烯酸树脂中,制备了3D打印光固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机械强度测试、扫描电镜分析,表征了树脂的双键转化率、机械强度、断面形貌。结果表明,5%丙烯酸单体的加入,树脂的双键转化率提高了58.5%... 将不同浓度丙烯酸单体加入到双酚A环氧丙烯酸树脂中,制备了3D打印光固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机械强度测试、扫描电镜分析,表征了树脂的双键转化率、机械强度、断面形貌。结果表明,5%丙烯酸单体的加入,树脂的双键转化率提高了58.5%,拉伸强度达到52.64 MPa,弯曲强度为168.88 MPa,弯曲模量为4449.53 MPa,分别较空白树脂提高了159.3%、49.9%、56.8%;断面更粗糙意味着树脂断裂韧性增加。树脂收缩率在丙烯酸加入量5%时最低,为6.56%,双悬臂部件打印获得的卷曲系数为7.16%,体现了树脂良好的打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环氧丙烯酸树脂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卷曲系数 收缩率 双键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光驱动甲烷活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母晓玥 李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8-976,共9页
如何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甲烷转化为其它更有价值的有机衍生物,如醇、芳烃、长链烷烃和烯烃等,长期以来是催化、化学及化工领域的热点课题和难点课题之一。为了提高甲烷的转化效率,过去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的催化剂和新的反应路... 如何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甲烷转化为其它更有价值的有机衍生物,如醇、芳烃、长链烷烃和烯烃等,长期以来是催化、化学及化工领域的热点课题和难点课题之一。为了提高甲烷的转化效率,过去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的催化剂和新的反应路径。与传统高温热催化方法相比,如果能利用自然界中丰富的太阳能驱动甲烷转化,将同时满足能源和环保两方面的要求,是各种新型非常规策略中比较令人期待的一种。本文从光催化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催化路线、催化机制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当前室温光活化甲烷分子的研究现状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转化 c―H键活化 光催化 无氧脱氢 分子筛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漂高精度柔性电容传感器阵列检测电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文俊 张智博 +1 位作者 郑建毅 吴德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0,共7页
为了抑制温度和屏蔽电缆的寄生电容对柔性电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低温漂高精度柔性电容传感器检测电路.基于电容对交流信号的容抗与容值的关系,采用运算放大式的C/V转换电路将待测电容传感单元的容值转换为交流信号的幅值... 为了抑制温度和屏蔽电缆的寄生电容对柔性电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低温漂高精度柔性电容传感器检测电路.基于电容对交流信号的容抗与容值的关系,采用运算放大式的C/V转换电路将待测电容传感单元的容值转换为交流信号的幅值,再通过精密整流电路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针对传感器应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采用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的文氏电桥振荡电路产生正弦交流信号,选用具有零温度系数点的结型场效应管作为可变电阻,极大地减小温度变化对输出幅值的影响;采用双层屏蔽的方式与C/V转换电路搭配,极大地抑制屏蔽电缆引入的寄生电容以及电容传感阵列中其他传感单元对待测传感单元的影响.实验表明,测量5~50 pF电容时,测量值与采用LCR测试仪测得的准确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70%;温度从-40℃变化到100℃,输出正弦信号的幅值只变化了0.88%;1 m长的RG316同轴屏蔽电缆的寄生电容(93 pF)只使检测结果漂移了0.16 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转换 自动增益控制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双层屏蔽 寄生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