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风机联合高效运转按需调风策略及实验研究
1
作者 蔡春城 吴征艳 +4 位作者 郝海清 祝令锦 邵昊 蒋曙光 王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针对煤矿多风机联合运转时存在的通风效率低、能耗高及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分析了多风机相互扰动的影响特性,提出了矿井复杂通风网络风量协同调控策略。通过构建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以风机F1所属区域的分支e_(8)和风机F2所属区域的分支e... 针对煤矿多风机联合运转时存在的通风效率低、能耗高及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分析了多风机相互扰动的影响特性,提出了矿井复杂通风网络风量协同调控策略。通过构建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以风机F1所属区域的分支e_(8)和风机F2所属区域的分支e_(13)为调控对象,风量分别降低0.05、0.10 m^(3)/s,利用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进行风机与通风调节设施的协同调控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65%,调节准确度超过85%,验证了风量智能化按需协同调控策略在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风机 联合运转 按需调风 复杂通风管网 调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集群式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研究
2
作者 邓慧萍 卢炽华 +4 位作者 陈弯 刘志恩 罗挺 王永亮 孙孟雷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0-981,共12页
为解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充放电时发动机间歇介入工作,导致车内轰鸣声的问题,本文基于传统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系统,通过融合集中式控制策略与分散式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半耦合式集群式控... 为解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充放电时发动机间歇介入工作,导致车内轰鸣声的问题,本文基于传统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系统,通过融合集中式控制策略与分散式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半耦合式集群式控制策略。集群式控制策略较集中式控制策略计算量降低50%左右,且保持着与其相当的噪声衰减性能;较分散式控制策略稳定性明显更优,降噪效果突出。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车内多种集群式控制策略及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基于某增程式电动车在其常用工况下开展了实车路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集群式控制策略可较好地应用于车内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2、4、6阶增程器噪声在4个座椅头枕位置处的平均降噪量分别可达15.9、10.6和5.7 dB(A),表现出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及稳定性。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有人舱室的噪声控制如飞机、潜艇等领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 集群式控制策略 低计算复杂度 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机电集成与控制策略
3
作者 周利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22-26,共5页
针对当前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作业环境中存在路径偏差大、响应迟缓及机电耦合不紧密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环境感知方案,并构建适用于复杂农田地形的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模型,结合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架构,集成了转向、... 针对当前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作业环境中存在路径偏差大、响应迟缓及机电耦合不紧密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环境感知方案,并构建适用于复杂农田地形的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模型,结合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架构,集成了转向、电驱、液压等多种执行机构,实现了稳定、高效的自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机电集成方式与控制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不规则地形和多变工况下的作业性能和可靠性。该文的研究为推动农机智能化与精准化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自动驾驶 机电集成 控制策略 路径跟踪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飞行区多层异质链序风险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维 吴泽萱 王兴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5-2236,共12页
为探究机场飞行区风险发生机制及风险传播特性,增强机场飞行区安全管控能力,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依据风险致因间的因果链序关系,构建多层异质网络风险传播模型。采用多层次因果图(AcciMap)理论分析机场飞行区运行风险传播的致因链;基于风... 为探究机场飞行区风险发生机制及风险传播特性,增强机场飞行区安全管控能力,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依据风险致因间的因果链序关系,构建多层异质网络风险传播模型。采用多层次因果图(AcciMap)理论分析机场飞行区运行风险传播的致因链;基于风险致因特征构建3层异质风险传播网络并根据网络特征设计概率-触发传播模型、容量-阻抗传播模型、容量-负荷传播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设计风险传播评价指标,对风险网络传播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层风险网络中节点风险传播能力与节点度弱相关,节点风险灵敏指数可提升风险节点排序准确性;对风险灵敏度指数排序前15%的节点进行风险控制,可有效降低风险扩散近32%;网络风险传播结构存在高连通和松散状态,对风险扩散指数排序前15%的节点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结构鲁棒性指数使风险网络结构由高连通进入到松散状态;所建模型可有效识别风险扩散过程并进行精准控制,以提升机场飞行区风险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机场运行 复杂网络 风险传播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缓冲型逆变器功率解耦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亦文 童筱涵 +2 位作者 吕涛 李文博 江加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8,共11页
为实现单级单相升压逆变并能有效抑制直流侧二次纹波电流,提出一种带有源缓冲的电流型逆变器电路拓扑,研究该逆变器的6种电路模态并提出其两模态调制策略和三模态调制策略,设计2种调制策略下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提供主电路参数设计准则... 为实现单级单相升压逆变并能有效抑制直流侧二次纹波电流,提出一种带有源缓冲的电流型逆变器电路拓扑,研究该逆变器的6种电路模态并提出其两模态调制策略和三模态调制策略,设计2种调制策略下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提供主电路参数设计准则。从储能电感电流的最大脉动量与二次纹波含量两方面对2种调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三模态调制策略具有更好纹波抑制效果的结论。对2种调制策略下的逆变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三模态调制下电路的输出电压总谐波失真率、电感电流相对脉动量与二倍频含量均低于两模态调制下的数据。设计并搭建500VA 48VDC/220V50HzAC有源缓冲型单级单相升压逆变器实验装置,给出了三模态调制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逆变器实验波形,进一步证实了所提研究方案在实现单级升压逆变的同时具有二次纹波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逆变器 单级升压 调制策略 有源缓冲 功率解耦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源逆变器复矢量解耦与前馈解耦联合降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佳强 吴绍朋 +2 位作者 杜博超 刘旭扬 张庆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7,共10页
电流源逆变器输出侧需添加电容器对输出斩波电流进行滤波,导致电流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模型具有系统阶次高、存在谐振点、旋转坐标系下模型耦合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降阶控制为主要目的,提出了复矢量解耦与前馈解耦联合降... 电流源逆变器输出侧需添加电容器对输出斩波电流进行滤波,导致电流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模型具有系统阶次高、存在谐振点、旋转坐标系下模型耦合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降阶控制为主要目的,提出了复矢量解耦与前馈解耦联合降阶控制策略。针对电流源逆变器的复矢量模型,引入电机电流前馈消除模型中电机电流耦合项,在此基础上,使用复矢量解耦策略,针对二阶串联模型设计带有耦合误差项的比例积分控制器,消除常规控制器中高阶模型导致的闭环系统谐振,简化闭环模型,实现系统的解耦与降阶。同时,该控制器具有结构与参数整定简单的优点,通过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所提闭环电流控制器的可行性。以一台3 kW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进行仿真,并与传统控制策略、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降低模型阶次、简化控制器设计的同时,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解耦合能力更强,在阶跃响应与转速耦合作用下表现出更强稳定性,电流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均没有发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逆变器 复矢量解耦 前馈解耦 降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踝-趾动力型假肢解耦控制研究
7
作者 耿艳利 王希瑞 +2 位作者 武正恩 郭欣 王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1,共8页
针对膝-踝-趾动力型假肢系统的强耦合性,导致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设计控制法则分解法解耦器对系统进行解耦,降低耦合度,提高控制效果。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膝-踝-趾动力型假肢系统支撑末期的动力学模型,此模型的耦合度为1.... 针对膝-踝-趾动力型假肢系统的强耦合性,导致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设计控制法则分解法解耦器对系统进行解耦,降低耦合度,提高控制效果。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膝-踝-趾动力型假肢系统支撑末期的动力学模型,此模型的耦合度为1.22,耦合性较强,需要进行解耦;基于控制法则分解法设计模型解耦器,以此简化假肢系统,将耦合度强的系统简化为膝、踝、趾独立控制的模型;基于自适应迭代学习设计控制器,对解耦前后三自由度假肢系统的各关节进行控制。结果表明:此解耦器可以将假肢模型简化为3个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同时降低关节间的耦合度,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与解耦前的控制效果相比,解耦后系统收敛误差明显减小。本文为多关节假肢系统提供了模型简化方法,为实物样机控制提供理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踝-趾动力型假肢 动力学模型 控制法则分解法解耦器 自适应迭代学习 解耦控制策略 被动型假肢 拉格朗日方程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步电机的电流环解耦控制方法 被引量:26
8
作者 齐丽英 王琛琛 +1 位作者 周明磊 王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4-180,共7页
在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处于内环,对系统响应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矢量控制经过坐标变换后,电流环中的d、q轴之间仍存在交叉耦合,并且随着同步频率增加耦合分量加大;另一方面,数字延时的存在使耦合加剧进... 在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处于内环,对系统响应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矢量控制经过坐标变换后,电流环中的d、q轴之间仍存在交叉耦合,并且随着同步频率增加耦合分量加大;另一方面,数字延时的存在使耦合加剧进一步降低了电流环特性,对于大功率低开关频率交流传动的影响尤其明显,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为了实现良好的解耦控制,基于复矢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更加精确完整的电机模型,提出一种电压解耦控制的电流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延时及其补偿方法,并通过复矢量传递函数对控制策略的动态解耦性及鲁棒性进行了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电机动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控制 解耦 复矢量 感应电机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风电叶片静力加载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磊安 乌建中 +1 位作者 陈州全 王伟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182-2185,2208,共5页
设计了一套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控制系统,阐述了其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传感采集数据进行拟合,提高了数据精度。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构建两级网络的分布式检测与控制系统,将耦合的多通道加载系统等效为多个... 设计了一套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控制系统,阐述了其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传感采集数据进行拟合,提高了数据精度。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构建两级网络的分布式检测与控制系统,将耦合的多通道加载系统等效为多个具有干扰的单通道加载系统。基于AMES-im和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静力加载耦合仿真模型,首次将无模型自适应(MFAC)算法应用于静力加载过程的牵引力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被控对象在一定的变刚度、变阻尼条件下,采用MFAC算法可有效减小牵引力耦合,保证牵引力误差小于2.0%,控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控制算法。现场试验证明:静力加载控制系统可保证大柔度叶片远距离、连续、平稳、协调加载,特定阶段的加载精度优于1.0%(满量程),完全满足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静力加载试验台 控制系统 解耦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太福 冯国梁 +1 位作者 钟秉翔 刘玉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在实际工业现场 ,被控对象动力学特性内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扰动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结构上 ,更多的是表现在信息关系的复杂程度上 ,对这类被控对象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技术实现上是有较大难度的... 在实际工业现场 ,被控对象动力学特性内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扰动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结构上 ,更多的是表现在信息关系的复杂程度上 ,对这类被控对象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技术实现上是有较大难度的。作者针对不确定性复杂系统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策略选取问题 ,在对各种控制策略作分析及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控制论模型 ,并以成功的实际工程应用实例说明 ,智能控制策略最适合于实现对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有效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复杂系统 控制策略 仿人智能控制 控制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浆箱先进控制策略及解耦控制算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汤伟 王孟效 +1 位作者 李明辉 薛会建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以纸机车速为主线,简要介绍了流浆箱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气垫式流浆箱和水力式流浆箱,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流浆箱控制方案和几种先进的解耦控制算法。
关键词 造纸机 气垫式流浆箱 水力式流浆箱 控制策略 解耦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统一电磁暂态模型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2
作者 皇甫成 汤广福 +1 位作者 阮江军 王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3-908,共6页
为了更好的应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挥其技术优势,提出了VSC-HVDC统一电磁暂态模型并进行了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交流侧电磁暂态模型是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的;利用交流侧与直流侧瞬时有功功率相等的... 为了更好的应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挥其技术优势,提出了VSC-HVDC统一电磁暂态模型并进行了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交流侧电磁暂态模型是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的;利用交流侧与直流侧瞬时有功功率相等的原理建立了直流侧电磁暂态模型,且该模型考虑了换流电抗器损耗等因素。利用前馈补偿法设计了解耦控制器以达到分别通过电流d轴和q轴分量来独立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目的。利用PSCAD/EMTDC对利用VSC-HVDC连接两端的有源网络以及对无源网络的供电进行仿真试验的结果证明,提出的计算模型及控制策略准确、可靠,对于各种干扰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电磁暂态模型 控制策略 解耦控制器 无源网络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绕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的原理与解耦控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项倩雯 嵇小辅 +2 位作者 孙玉坤 张新华 杨泽斌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8,共7页
针对瞬时悬浮力与瞬时转矩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单绕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的运行机理,提出瞬时悬浮力与平均转矩分相产生的双相导通解耦控制策略。构建单绕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相周期内悬浮力与转矩的全角度数学模型,... 针对瞬时悬浮力与瞬时转矩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单绕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的运行机理,提出瞬时悬浮力与平均转矩分相产生的双相导通解耦控制策略。构建单绕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相周期内悬浮力与转矩的全角度数学模型,基于悬浮力有效产生区间内平均转矩为零的特点,提出双相导通运行策略,并以提高悬浮力响应速度及电机动态运行性能为目标,给出了电流斩波幅值和关断角的优化控制方法。针对12/8极实验样机,开展相关的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了双相导通解耦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闭环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绕组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 解耦控制策略 瞬时悬浮力 平均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储能的微电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控制 被引量:80
14
作者 刘志文 夏文波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6-913,共8页
针对微电网由并网运行向非计划孤岛切换过程中功率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在不改变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模式前提下,将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成的复合储能装置作为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主电源。制定微电网并网转非计划孤岛切换控制策略,确保切换... 针对微电网由并网运行向非计划孤岛切换过程中功率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在不改变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模式前提下,将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成的复合储能装置作为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主电源。制定微电网并网转非计划孤岛切换控制策略,确保切换前后重要负荷正常供电和分布式电源正常运行;微电网由孤岛向并网运行切换时,通过对复合储能装置进行预同步控制,有效地减少了孤岛向并网运行切换时的冲击和振荡,确保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平稳过渡。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非计划孤岛 超级电容器 复合储能 换控制策略 预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QC完全解耦直接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祖权 束洪春 +1 位作者 刘志坚 于继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1,130,共6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dq0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模型中存在双环强耦合特性,在推导了αβ变换和dq0变换之间存在对偶变换关系的基础上,证明了上述耦合问题属于αβ和dq0之间对偶变换关系中的特例,可通过增加1次从dq到αβ... 针对现有的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dq0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模型中存在双环强耦合特性,在推导了αβ变换和dq0变换之间存在对偶变换关系的基础上,证明了上述耦合问题属于αβ和dq0之间对偶变换关系中的特例,可通过增加1次从dq到αβ的变换实现完全解耦。解耦后的模型可以极大简化控制过程和参数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的UPQC完全解耦的新型直接控制策略,该策略中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部分控制设计为受控电流源,使得电网电流被控为正序基波电流;而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被控制为受控电压源,使得负载侧的电压被控为标准正序基波电压。大量EMTDC/PSCAD仿真表明,通过增加1次αβ变换,使得dq两相中的各交叉耦合量实现了完全解耦,控制过程变得更加简捷,也有利于UPQC的参数计算和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QC 同步旋转坐标系 交叉耦合 解耦 直接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合式电力滤波装置电流源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祖军 郑建勇 +1 位作者 胡敏强 陈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了实现谐波抑制及无功补偿等功能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式电力滤波装置,并对该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针对该滤波装置的运行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流源控制策略,对电流源控制策略中的3种情况即电流源开环、闭环、复... 为了实现谐波抑制及无功补偿等功能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式电力滤波装置,并对该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针对该滤波装置的运行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流源控制策略,对电流源控制策略中的3种情况即电流源开环、闭环、复合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这3种控制方式下电流源控制策略的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电流源复合控制方式下,该装置对电网中的谐波能够进行有效抑制,同时对系统与混合式滤波装置间可能发生的谐振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好。通过仿真对电流源复合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电流源控制策略在新型混合式电力滤波装置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抑制 补偿特性 电流源控制策略 复合控制 电力滤波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理论无轴承异步电动机解耦控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孙晓东 朱熀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9,共7页
无轴承异步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其径向力和转速之间存在交叉耦合,若要实现电动机转子稳定悬浮和运行,必须对电动机转速和径向力进行动态解耦控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无轴承异步电动机解耦... 无轴承异步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其径向力和转速之间存在交叉耦合,若要实现电动机转子稳定悬浮和运行,必须对电动机转速和径向力进行动态解耦控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无轴承异步电动机解耦控制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将无轴承异步电动机动态解耦成位移子系统、转速子系统和磁链子系统,从而简化外环控制器的设计,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控制性能。最后,对采用所提解耦方法的整个无轴承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解耦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异步电动机 复合被控对象 神经网络 逆系统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异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晓琳 邓智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77-82,共6页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电磁转矩和悬浮力强耦合特性,研究了基于转矩控制绕组气隙磁场定向控制和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气隙磁场定向控制中存在最大转矩限制、非线性机械特性,难以实现自适应...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电磁转矩和悬浮力强耦合特性,研究了基于转矩控制绕组气隙磁场定向控制和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气隙磁场定向控制中存在最大转矩限制、非线性机械特性,难以实现自适应控制等问题;对转子磁场定向控制而言,当负载或转速变化时,由于转矩控制绕组转矩电流变化将导致气隙磁场发生改变,如果仍以转子磁场近似替代气隙磁场作为悬浮依据,必然影响到悬浮控制性能。文中通过仿真和实验对以上2种控制策略下的系统动、静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验证了以上所述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 磁场定向控制策略 磁悬浮 解耦控制 异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4
19
作者 汤赐 罗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4,共5页
对DSTATCOM的解耦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系统电路结构的分析获得了存在耦合项的系统模型;采用前馈解耦控制策略,不仅实现了d、q轴电流解耦控制,而且保证了DSTATCOM输出电流可以稳态无差地跟踪其期望值信号;基于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 对DSTATCOM的解耦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系统电路结构的分析获得了存在耦合项的系统模型;采用前馈解耦控制策略,不仅实现了d、q轴电流解耦控制,而且保证了DSTATCOM输出电流可以稳态无差地跟踪其期望值信号;基于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无功功率的定义获得了电流跟踪控制器的期望值信号;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最终获得了DSTATCOM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DSTATCOM采用所提供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后,配电网PCC电压和DSTATCOM直流侧电压均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到其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静止同步补偿器 控制策略 前馈 解耦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风电场的静止同步补偿器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唐杰 刘白杨 +2 位作者 高士然 王跃球 邹陆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6,共6页
针对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数学模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PI控制和前馈解耦控制相结合的STATCOM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STATCOM公共连接点电压和STATCOM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控制均采用了... 针对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数学模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PI控制和前馈解耦控制相结合的STATCOM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STATCOM公共连接点电压和STATCOM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控制均采用了基于跟踪微分器的非线性PI控制,STATCOM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控制采用了前馈解耦控制。电压外环非线性PI控制提高了装置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电流内环前馈解耦控制实现了对逆变器输出电流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控制策略时STATCOM在固定工况和工况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性能,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静止同步补偿器 电压控制策略 非线性PI控制 前馈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