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村镇污水效能研究——水力负荷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启雅 王林 李咏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2439,共9页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负荷周期为6h,系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5.40,0.91,5.59与0.47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系统COD的去除与硝化作用发生在系统的非饱水层,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是有机物代谢主要的功能微生物,Nitrospirae是主要的硝化功能菌.饱水层的功能微生物Chloroflexi降解玉米芯为反硝化过程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并且携带高丰度的反硝化关键功能基因促进了饱水层的反硝化过程.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村镇生活污水的提质增效提供依据,还可以为改进型CRI系统强化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 水力负荷周期 村镇生活污水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人工土层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中试工程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程俊 陈繁荣 +3 位作者 杨永强 康明亮 吴世军 吕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7-520,524,共5页
对传统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改进,采用多层过渡结构的人工土层来增大对颗粒有机物的接触氧化表面积,同时设置曝气装置保证好氧过程的氧气供应,可以大大提高污水地下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土、河沙和砾石为填充材料... 对传统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改进,采用多层过渡结构的人工土层来增大对颗粒有机物的接触氧化表面积,同时设置曝气装置保证好氧过程的氧气供应,可以大大提高污水地下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土、河沙和砾石为填充材料,处理广州地化所小区的生活污水,水力负荷达40cm/d,远大于类似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能创造良好的好氧/厌氧环境,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BOD5、TN、NH^+4-N、TP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6.7%~89.1%、83.3%~92.5%、50.3%~66.1%、65.2%~79.6%、75.4%~90.1%和77.0%~91.3%,出水主要污染物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或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土层 地下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正昱 何腾兵 +1 位作者 潘彩萍 杨小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实现污水资源化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渗滤系统 污水资源化 水力负荷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填料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丁越 严群 +1 位作者 温慧凯 刘馥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95,99,共4页
为提高SWIS的水力渗透性能和改善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环境,组建了3套改良地下渗滤系统,1~#土壤-生物基质,2~#土壤-煤渣-生物基质,3~#土壤-煤渣,在水力负荷10 cm/d运行时,研究填料改良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D、TP、... 为提高SWIS的水力渗透性能和改善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环境,组建了3套改良地下渗滤系统,1~#土壤-生物基质,2~#土壤-煤渣-生物基质,3~#土壤-煤渣,在水力负荷10 cm/d运行时,研究填料改良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D、TP、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1~#分别为86.31%、99.83%、92.56%和46.78%,2~#分别为88.60%、99.57%、92.83%和79.99%,3~#分别为85.17%、99.84%、93.68%和65.12%。3套装置对COD、TP和NH_4^+-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均超过85%,且2~#装置脱氮效果较为突出,说明煤渣与生物基质分层装填可改善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环境,并补充反硝化碳源强化脱氮效果,进而提高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煤渣 生物基质 填料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严群 丁越 +3 位作者 温慧凯 刘馥雯 王平梅 王天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为改善地下渗滤系统(SWIS)脱氮效果,以煤渣和生物基质为填料,构建了1#、2#、3#3套装置,研究水力负荷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10cm/d时,1#装置对NH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78%>54.77%,但当水力负荷为2... 为改善地下渗滤系统(SWIS)脱氮效果,以煤渣和生物基质为填料,构建了1#、2#、3#3套装置,研究水力负荷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10cm/d时,1#装置对NH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78%>54.77%,但当水力负荷为20cm/d时装置因渗透性较差无法正常运行.2#、3#装置分别在水力负荷为10、20cm/d下运行时,对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下降了24.26个和14.57个百分点,对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下降了13.37个和8.13个百分点;TN的去除率变化较大,但其脱氮能力有所提高.2#装置脱氮效果最好.适当添加生物基质可有利于TN的去除,并保持着良好的渗透性能.因此,为保证改良的SWIS在水力负荷为20cm/d下正常长期运行,则与渗透性能较好的煤渣配比时生物基质的量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填料 生物基质 煤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混合人工土快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惠军 李兆林 +2 位作者 孙笑蕾 赵颢瑾 王绍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98,共4页
采用海砂、校园土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快滤介质,构建人工土快滤系统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测定了不同介质的渗透系数,考察了快滤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砂土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在砂土体积比1.5:1,淹水时间... 采用海砂、校园土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快滤介质,构建人工土快滤系统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测定了不同介质的渗透系数,考察了快滤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砂土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在砂土体积比1.5:1,淹水时间、落干时间分别为8、24 h,水力负荷0.5 m/d的条件下,系统对COD、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80%、88%,出水中该2项指标达到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出水中硝态氮含量较高,TN去除效果并不理想,污水在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过短限制了反硝化作用。此外,砂土体积比为1:1的混合人工土快滤系统尽管有良好的有机物处理效果,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砂土分层现象,系统不能持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土快滤 沙土混合物 湿干比 水力负荷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污水渗滤系统基质层ORP扰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李海波 李英华 +1 位作者 白雪钰 白佳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41-1647,共7页
以往研究认为基质氧化还原电位分区呈垂直线性变化,且即使存在微区穿透现象,也未能获得充分的实验证实.为揭示氧化还原微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土柱模拟方法探究了水力负荷与湿干比对氧化还原微区的扰动规律.结果表明:在中等水力... 以往研究认为基质氧化还原电位分区呈垂直线性变化,且即使存在微区穿透现象,也未能获得充分的实验证实.为揭示氧化还原微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土柱模拟方法探究了水力负荷与湿干比对氧化还原微区的扰动规律.结果表明:在中等水力负荷(0.1 m^3/(m^2 d))下,湿干比变化可诱导氧化还原电位分区纵向移动,硝化区随湿干比增大而缩小,反硝化区反之;湿干比过大可导致硝化与反硝化微区互穿透,产生非线性分区;水力负荷变化对氧化还原微环境扰动显著,负荷增大对中下层影响更明显;湿干比为4 h∶8 h时,氧化还原电位分区随水力负荷变化呈明显线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地下渗滤系统 氧化还原电位 扰动 湿干比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及水力负荷对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子琳 严群 +3 位作者 丁越 蔡若宇 胡晋博 彭健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农村污水能否有效处理是影响农村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问题,地下渗滤系统能有效处理农村污水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其存在可承受的水力负荷较低、脱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性能及脱氮效果,文章选用不同物化性质... 农村污水能否有效处理是影响农村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问题,地下渗滤系统能有效处理农村污水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其存在可承受的水力负荷较低、脱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性能及脱氮效果,文章选用不同物化性质的填料对地下渗滤系统进行改良,对改良地下渗滤系统中COD、TP、NH4+-N、TN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补充碳源、不同水力负荷、不同改良填料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碳源时对COD、TP、TN平均去除率更高;在系统可抗冲击负荷范围内,提高水力负荷能增强系统的脱氮效果;在改良系统中添加生物基质能在不影响其他污染物去除的情况下,同时增强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碳源 水力负荷 煤渣 生物基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煤渣分层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9
作者 温慧凯 严群 +2 位作者 丁越 刘馥雯 曾敏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为改善地下渗滤系统(SWIS)的水力渗透性,构建了1套红壤、煤渣分层装填地下渗滤系统,考察不同水力负荷下装置进出水中污染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水力负荷(15、20、25 cm/d)下运行时,装置对COD、TP、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 为改善地下渗滤系统(SWIS)的水力渗透性,构建了1套红壤、煤渣分层装填地下渗滤系统,考察不同水力负荷下装置进出水中污染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水力负荷(15、20、25 cm/d)下运行时,装置对COD、TP、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1%、99.62%、94.61%、38.94%,93.01%、99.54%、87.19%、31.11%,91.99%、99.69%、45.06%、30.54%。COD及TP的去除效果良好,装置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NH_4^+-N及TN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大,水力负荷愈大,愈不利于NH_4^+-N和TN的去除。与USEPA推荐的6.6 cm/d相比,该装置的水力渗透性能显著提升。综合考察系统处理效率及出水水质,推荐水力负荷为15~20 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煤渣 红壤 水力负荷 脱氮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